十几年前,大文学批评的广阔天空,李星时隐时现,除过少数一些人,大家并没有观察到他。但这个人不断地裂变着自由的精神原子,甚至用猛烈的火焰加燃自己,现在已闪闪烁烁终于君临人们面前,并在陕西文学批评的星座中占了一个耀眼的位置。
李星文艺批评的最大优势,在于他既拥有深厚的实际生活感受又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理论功底。这就使他有可能在对批评对象居高临下的解析之前,先行深入地对其作作品时的感受不尽相同。但是,在我看来,一个卓越的文艺批评家,一种新思想的发现者,不仅应具有高明的理性剖析和概括才能,最重要的也许仍然是首先要懂得生活——历史的、现实的生活,这是一切艺术批评的根基。这样,他的批评就不会是脱离作品远离生活的云遮雾罩,就不会有隔靴搔痒或南辕北辙之感,批评首先是准确可信的,然后才能谈到深刻和巨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需要生活,批评家也需要生活。很难想象,一个批评家不能透彻地理解作家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反映的生活内容以及他们创作心理机制所凭借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生活依据,而仅仅用古今中外一些理论书籍中得来的概念或“条款”,就敢勇气十足地对作品品头论足。不幸的是,在我国当代文学艺术批评中,这类现象并不鲜见。
李星在这方面有其天然的条件。他出身于关中平原的一个农家小院,青少年时期一直在田野和村镇上度过,这些范围内的生活感受不是以后“深入”才得来的,而他自己就一直是其中的成员。后来,尽管他在大城市搞了专业,但他也没有割断他和农村乡镇母体相连的脐带。由于陕西的大部分作家艺术家大都和他一样,不是直接从农村乡镇走来,就是和这些地方有血肉般的相连关系,因此,这些人的作品首先为李星的文艺批评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敢说就目前而言,李星对陕西文艺作品的评论要明显高出一筹。他已出版的评论集《求索漫笑》就是一个证明。在这本书中,他几乎对陕西所有有影响的作家以及全国一些相似的作家有过出色的论述,并且最先提出“农裔城籍”作家这一著名概念。对于生活的敏感和深沉的思考方面,李星决不亚于作家和诗人。只有积极地给予生活,才有权评说生活,只有对生活深入地体察,才能对作品作深刻的论断。李星的文艺批评之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使被批评和读者信服,正在于此。
但是,李星又决不是一位“乡土批评家”。他在专业理论的建高上具有很不一般的修养。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艺理论专业,在大学就系统地学习了文艺理论。毕业后不久,专业“对口”,从始至今一直搞自己的专业。尽管拖家带口,但她始终勤奋不已地读书和写作。给人突出的印象是,这个人无论对重大理论问题还是对一般的艺术观点,都力求认真钻研以至透彻理解,而不是那种号称博览群书其实常常一知半解,最终只能用“模糊语言”写评论的评论“家”。李星的评论文章条理清晰,论断力求准确,且也不乏惊人之见;一旦灵性突发,甚至诗情如潮而涌,字里行间时有电光石火飞溅。
纵观李星的全部批评活动,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生活认识积累的加深和艺术理论修养的不断提高,他批评的视野在逐渐扩大,从早期主要从事文学批评而至今天已叔叔及到了多种艺术门类。他已不仅仅为文学界所熟知,也引起了整个艺术界的关注。从著者的这本书里,我们就看到了他的这一新现象。这无疑预示了他更广阔的前景。在我看来,在他以后的努力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自己深厚的实际生活感受与专门系统的理论建树更出色地融解在一起,以期使他的评论达到一个令人振奋的高度。
“黄土,这个名词在中国的史籍中早已有之。地质学研究表明,黄土是第四纪陆相黄色含石英、长石、云母等六十多种矿物的钙质胶结而成的粉砂质土状沉积物。在占全球陆地十分之一的黄土覆盖面积中,我国包括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河南、内蒙七省(区)面积就达五十九万平方公里;分布之广,堆积厚度之大,类型之完整,为世界所罕见。在我国,自西北向东南,戈壁——沙漠——黄土,依次呈带状序列分布,因而在黄土成因史上,被认为是由风力远距离搬运而来。另外还有水成和成土作用的不同学说。由于黄土堆积物中蕴含着丰富的第四纪信息,有关的科学工作者往往有意识地把黄土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第四纪代表地球发展史上最新的一个纪。
因为黄土具有垂直节理发育、间隙性大和湿陷性等特点,所以遇水很容易流失、滑塌和崩解。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象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每年流入黄河的泥砂就达十六亿吨!”
在故事情节中凌空把学术资料“啪!”一下拍到读者的面前。这就是杂学的用法?这不就相当于网上写玄幻的那些笨蛋,写着写着猛然间贴上一段百度百科么?
当然,我不是说读那些书没用。我是说,当作者一旦超过自己熟悉、擅长的范围,不能为还非要为之的时候,只能写出来空话、假话和废话。路遥想在平实的叙述中偶尔飞到黄土高原的空中去俯瞰一下这个世界,但你要真有能飞的能力才可以,而不是用贴干巴巴的资料来硬飞。那飞不起来,那只是个用资料夹做的纸飞机。
相比硬憋出来史诗,我更喜欢《在细雨中呼喊》。小说写的世界,就是作者内心独一无二的世界。余华独特于他人的地方全部都写在其中,除此之外,废话一点都没有。——后来他成名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除了文字技巧之外,所有核心的场景大部分都是《在细雨中呼喊》的重复。而当余华也犯了贪大的毛病,也要写史诗的时候,《兄弟》遭到了全面的批评。《兄弟》中的亮点,仍旧是《在细雨中呼喊》中的那些场景,就算你把这些亮点平铺到十年二十年里,你也不算写史诗。你是在写一个注了水的自己。
《平凡的世界》也是这样。路遥不是没货,农村生活真实细致亮点很多,可惜了。
“当爱面对现实”--这是我读完路遥先生的《人生》后,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如果现实是一片海,高加林(以下简称“高”和刘巧珍(以下简称“刘”)曾经同在海的此岸,而黄亚萍(以下简称“黄”)和张克南(以下简称“张”)在海的彼岸,这两对人在他们的世界里书写着爱的篇章。但随着对现实的跨越,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发生着激烈的变化。
当爱第一次面对现实,高选择了刘,黄选择了张,尽管高与黄之间曾有过懵懂的情感,但现实的鸿沟最终让他们去面对眼前的爱情。转折点出现在高的叔叔复员归来,使得高有了到县里去工作的机会,也正是客观条件的变化,为高与黄再续前缘铺平了道路,由此展开了高在刘与黄之间感情的碰撞。高所面临的并不是两个人的幸福,而是关乎四个人的未来。
当爱第二次面对现实,高经过心理斗争,选择了黄。从此进入了四个人复杂的情感纠葛。高与黄的牵手,似乎是体现了八十年代青年勇敢追逐真爱,尊重个人情感。但这些是建立在背信弃义和刘与张痛苦的基础上,所以他们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当爱第三次面对现实,高丢了县里的工作,而黄因为爱情并没有随他回农村。可见,黄对高的爱是有现实前提的。但此时的刘已经在高离去后心灰意冷,嫁给了她并不爱的马栓,一个一直深爱着她的老实的农村小伙子。而高不得不又再次面对感情和生活的泥淖。
小说的结尾,刘巧珍的爱再次照亮了灰色的现实。她求高明楼,能再让高加林教书。可以说,刘的农村姑娘那种执著的爱和黄因现实而变的自私的爱,是本篇小说所要呈现给我们的两种不同环境下成长的人对爱情不同的理念。
读完本篇小说,很多人都为高加林的选择感到惋惜,对他没有和刘巧珍成就郎才女貌的传统婚姻结局而惋惜。但我想说,这就是现实,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每当我们在生活中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冷静。看清楚真正对你付出真心的那个人,不要在虚名的覆盖下模糊了双眼。
黄亚萍可以背叛张克南,难道就不会放弃你高加林吗?
《人生》这部小说中,摆在高加林面前有过无数个选择,而他也就是在这些选择中最后走向了悲剧的收场。不只是高加林,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人生的无数次选择,也正是对问题不同的选择塑造了我们一个个鲜活而各异的生命。在文中,作者极力刻画了激烈的矛盾与冲突,但在高加林在巧珍和黄亚萍中的挣扎刻画的不够,这也许是为了让读者对高加林最后的决定不那么的愤怒吧。
高加林他有才情、有身材、有学问、有抱负,这在当时的少女们心中应该是典型的白马王子形象,这样的他能引起巧珍的注意和爱慕这并不奇怪。然而对于高加林巧珍对他的感情他却是在一无所有时才真真醒悟过来,他总是为巧珍与他之间的感情涂抹上名利与阶层的色彩,如果不是因为教师职位被撤、如果不是心中对刘立本和高明楼的报复,他是否会正眼瞧巧珍,是否会心甘情愿的与乡下没读过书的巧珍在一起,这些都是未知数;即使在热恋的时候,他也不忘划清学问的自己和没读过书的巧珍之间的界限,他对乡里人的鄙夷使得在黄亚萍出现时,他对巧珍彻底感到无话可谈。他总是把读书人和没读过书的人划分的一干二净,标榜着所谓的读书人的清高,实际上却是他爱慕虚荣、自负浮躁的借口。
高加林有远大的抱负,不甘满足现状,一心进取,憧憬着繁华都市的美好生活,这一切都无可非议。然而在闭塞的乡村,没有任何“背景”的他只能一次次接受命运的摆弄,而他倔强的性格却又绝不甘于接受命运,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他痛恨自己的贫穷,但他却极度贫穷;他希望在他人面前极尽风光,但却总在人前丢尽颜面。这些都给高加林造成了无限痛苦。
然而事实上,这些痛苦的缔造者正是他自己,因为他自命清高,他爱慕虚荣,他躁动不安,他对生活百般挑剔,他过于倔强而少了对于未来未知的应变能力,他只愿过一种生活而无法接受和适应其他的生活,他不懂得如何在现有生活中处理得当、安心生活,而是不安现状,任凭***无限度的膨胀,但却又少了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勇于承担后果的决心。他智商虽高,可惜情商不足,一个不会应变、不负责任的人,他能有什么大本事呢?
而与高加林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对他满心欢喜、对他无限依恋的巧珍,巧珍专一、勇敢、坚定,她善良、宽容、坚强、豁达,她从不曾用金钱和地位衡量过爱情,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特别是在高加林提出分手后,她承受着内心巨大的创伤却依旧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既没有因为高加林的抛弃而寻死觅活,也没有因为别人的流言蜚语而对当初的选择有过任何迟疑,她甚至在高加林被撤职查办后依旧不改我心,为他做着利于他而又不逾规矩的事情,她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决定都表现出了高度的负责,即便在高加林撤职后重回故土,她也不愿舍马拴而重回高加林怀抱,因为她知道既已作出决定,便覆水难收。
其实,人生的确是矛盾的,试想如果我们处在高加林的同等境遇,我们敢保证我们会做出比高加林更正确的选择吗?当我们作为乡里人被人奚落和鄙视时,我们就能保证自己仍能保持内心的清醒而不致做出更加狂热的举动来吗?恐怕到时候我们也会感叹悔之晚矣吧。
人生的选择本就无关对错,尤其是在感情方面,但是难的是我们对每个决定负责的勇气。有些道理总要跌过跟头才会真正记在心里,人生总要面对挫折、失败、无奈等种种不如意,可贵的是面对这些仍能保持内心的清亮,尽快调整心态,学会自省和思过,最重要的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的勇气。《人生》不过是在纷繁复杂的人生游戏中某个人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的缩影,该作何种选择,该负责还是该逃避,我们就用我们的人生来回答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