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者,乃五味之一,引申为劳苦。最早约见于《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亚圣此言自古以来被作为修身的金玉良言。
如今时兴“苦难教育”(一说“挫折教育”,义同),其施教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大力倡导的做法之一是创设挫折情景,让他(她)们经历一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锻炼。还有一个与“苦难教育”殊途同归的活动叫作“忆苦思甜”,大人们用他们的苦难观教育我们,说他们那个时代是如何苦难,缺吃少穿,没钱读书,云云。
其实,每一时代都会有各自的苦难,只不过不同时代对苦难的感受不相同罢了。父辈们认为挖野菜、捡煤渣是苦难,有书念才是幸福。但现在的孩子却觉得只要能不被考试所累,宁愿去捡煤渣、挖野菜。大人们觉得现在的孩子生在好时代,长在蜜糖罐里,因而,总想让他们也体验一下自己儿时的苦难,诸如吃窝窝头,喝黑面粥,咽菜糊糊……然而,在孩子眼里,这些都不算苦难,反而从“忆苦饭”中尝到了刺激和新鲜感。如果可以交换,让大人们去体验现在孩子们学习的重压,对他们来说,重温童年,弥补学识的不足,何尝不是一大快事。
可见,苦难有它的时代性。这个时代是苦难的东西,下个时代或许成了游戏;上个时代的苦难,放在今天不一定是不幸;下个时代的幸福,放在上个时代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好运。每个时代的人都在体验着各自的苦难,完全没有必要用自己时代的苦难去磨砺别人。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苦楚。
对父辈那个时代所经历的苦难,只要知道就够了,不需要重复。苦难对每个人来说,既不是生命的运气,也不是生命的不幸,它只是一个事实。人生在世,他的任务仅仅是在体验自己的那一份并在忍耐中清除它,而不应人为去制造它。倘若把孟老夫子《告子下》的话引向极端,进而视“苦难教育”为万能,其结果便是给下一代人增加了双重苦难。
我们应当走出这一误区。
一天,我父母不在家,家里只有我和我的年迈的奶奶。
我睡在床上不知不觉的发了高烧。迷迷糊糊醒来后发现自己在医院里,我慢慢睁开眼睛,只见一张脸从我面前闪过,我定神一看,是我60高龄的奶奶,我轻轻的起来,看着奶奶忙东忙西,直到看到我之后,才放下手中的东西上前问一句;怎么样了?好点了吗?是不是哪还不舒服啊?口渴不渴?肚子饿不饿啊?奶奶不容我说一句话;就冲出病房,一条长长的走廊上回荡着奶奶的脚步声,我不知为什么,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掉了下来,一颗一颗,一滴一滴,怎么也止不住。
一看现在已经凌晨1:30了我长呼一口气,看了看奶奶还没来,就眯了一小会。
我醒来的时候,意外的听到奶奶和护士的对话,护士说:“你的孙女已经没什么大碍了,道是你刚给你量了体温;39度,怎么办,去打一枚针吧。”“不,不,不,不,我孙女醒来后找不到我回到处乱跑的,还有她的病没好,我不想让她担心我。而且我还有很多事没做。”
“打一下,一会就好等一下体温高了,你就真的照顾不了你孙女了。”“好吧”
“抨。”奶奶进来了,我假装把眼睛一眯,奶奶对护士说:“我们出去打吧。”“不行,你出去了,你放心你孙女一个人在这吗?她醒来了找不到你她不乱跑?”奶奶无言以对,“那就在这打吧?”“好”
护士去拿针和药,我只能装作没听见,眼泪又掉了下来,哭着哭着,就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我看到了童年的一切趣事,更多的是奶奶对我的爱。
每个人对别人爱的方式不同,奶奶和爸妈对我的爱也不同,但我知道,他们的爱一样很重很重。
从办公室响起一阵暴喝,惊得我缩在角落里,不干声响。
这是一个毫无表情且很少有笑的中年教师,我给他取的外号叫“哭面虎”。他很少与同事接触,独来独往且不苟言笑。在我们学生做坏事时总是鬼魅一样出现在我们面前,眼光冷冷地,让我们感到心寒。
他的可怕难以形容,我在每一次恶作剧时,总觉得身后有一双目光。当一个同学对我说,那个老师已经知道我取他外号的时候,下得我半夜里做恶梦,惊叫着请求他的宽饶。
这样的老师,竟然站在我们面前。
我的眼前一阵昏黑,连呼吸都急促起来。
“说,你上课到底在干什么?“他的.手揪着我的稀稀的头发。
“我在——打扑克“。我战栗地说。
“谁叫你打扑克”,他涨红毫无表情的脸,“你…..”
我害怕地拔腿而跑,“啪”地一声怒喝,“我的后脑勺起了个疙瘩,我委屈地流眼泪,面对眼前这个“哭面虎”,我的小拳攥得紧紧的,恶狠狠地瞄对着这个老师……
从办公室回来,身后还跟着一阵怒喝,“如你能考得上重点中学,我的头割下来让你祭佛。”就这样,我分外努力几乎放弃了所有恶作剧的机会,结果,我考上了另一所重点中学,让学校每一人都惊讶得直点头。
但我终于没有割他的头,可能我并不信佛。后来,我听一些他的学生说,他打人时常以我为典范,“你看,我打你们还不是为你们好,AAA就上了重点中学”。再后来,我听说他死于一场意外,死时非常痛苦,不知为什么,我竟然哭了。
我转学到了重点中学。那时侯,我已经变得很乖但并不聪明,这样的学生在老师心目中是最不起眼的。我平平庸庸毫无进取之心,真正是一个学校零余者的角色。然而,我的语文老师却不,他时常在我的文章里打了个高分,还推荐到一些报刊中去,借此“平衡”一下我的平庸。虽然如此的这些并不足以改变其他老师对我的看法,但就我而言,却是我生活学习的勇气和决心。
他时常在班级里表扬我,说我是他遇到学生当中语感最强的学生。我时常暗自哭泣,在平庸的生活中不使自己沉沦下去。
有一次,我考了极不佳的成绩,他叫我到办公室却不骂我,帮我寻找各种原因,而且轻轻扯了扯我的刘海,流露出一种很温柔的怜悯。
这些,使我至今倍觉温暖。有一天,我问道,“老师,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他笑而不答。后来在一封信中说:“因为有些人只看表面,而一个人往往是立体的,你的平庸却在另一方面是优秀的。作为老师,我必须担负起挖掘学生深一层东西的责任,所以我关怀你,而关怀是做有力量的。”时隔一段时间了,在忙碌之后的我,拿起这支拙劣的笔,不自觉地流露出对太满腔的敬意。
他们两个是完全不同的老师,都好走极端。前者用巴掌拍醒我无知的脑袋,而后者却用关怀温暖我的心。在远离他们的岁月里,我时常想穿越时空提那份深厚的情,却如何也提不起,因为他们爱我都太深切…...
最近有一本书让我废寝忘食,他就是令全世界的父母和孩子们感动的伟大作品-—《爱的教育》。这本书主要以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共100篇文章。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每当我看完一次《好友卡隆》这篇文章都会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个身强力壮、挺拔魁梧的好友“卡隆”的形象,一个愿意牺牲自己生命去救助朋友的人。
艺术来源于生活,读完这篇文章,我会想起我的几个朋友:甘思源、刘奕成、罗海麟和李政君等。他们都是我要好的朋友,但是能做到像“卡隆”这样的朋友不多。就在最近,我们科学试验小组在做试验时应该是第一个完成试验的\',可是我的一些朋友盗用我们的方案。还有就是我们同学之间玩的侦探游戏,我一直以为甘思源就是接到神秘信件的人,想不到他居然是“叛徒”,把我们所说的计划全部告诉写信人。我自己一直在编写小说,当我拿给我的朋友看后,他竟然把内容记下,经过改编比我早一步写出来。他们或许只是为了一时的自私而去伤害朋友间诚挚的情感,但是跟“卡隆”的精神背道而驰,使我一度感到彷徨与迷惑。我最信任的朋友只有从一年级到现在一直关心我、帮助我、支持我,真正把我当成朋友的-—刘奕成和李政君,他们就是我的“卡隆”。我很羡慕安
利柯有“卡隆”这样的朋友,希望我们身边有乐于助人的,越来越多的“卡隆”出现。现在我也要努力一下,让我成为他们心中的好“卡隆”,交上更多的朋友,帮助更多的人,再把以前的朋友争取回来。
进入开篇,我就被“后进生”三个字吸引了,在我历年任教的班级中,几乎每年都有那么一两位。这也是我们奋斗在一线的教师,或者从事各种教育岗位的其他教师所关注的话题。一般资优生或者中等生,教师是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的。但是,对于每个后进生,教师甚至要花成倍或者成十倍的精力去关注他们不光是学习还是生活处事的各个小问题。相信大多数的老师是不擅长“对付”这样的学生的。
首先,李镇西先生生动地再现了在职教师对于后进生的一些“意见”,后进生各种的不如意,让教师们觉得“心烦”。
其次,李镇西先生又提出,后进生在学校中是一群弱势群体,但他们能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上学,参与课堂教学,他们难道就没有让我们心生敬佩的地方吗?
带着这样的敬佩,李镇西先生又提出,要转化教师的思想,转变对待后进生的方法。这也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读到这里,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对待后进生,我们要改变的不是我们的叫法,而是对待他们的行动上。
作为教师的我,深知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做法仍是肤浅。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想”,更要发展学生的思考策略和研究探索的意识与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发表意见,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研究与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高品质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也只是“想想”而已,由于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所以不能驾驭课堂,更不能做到游刃有余,从而造成课堂效果不满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深入思考和潜心研究,才能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师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向学之心,即使再高明的专家,恐怕也不能对其起到引领的作用,“我们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按着马的头让它饮水”。自我反思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有理论支撑的,高度自觉的对自己实践的回顾与审思——这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作为基础,自我反思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至于同伴互助,是一种相互切磋、相互勉励和真诚分享。
近段时间以来,我利用闲暇之余,认真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的力量》这本书。这本书是李镇西魏书生高金英万玮等教育名家及部分优秀教师围绕“后进生转化”这一教育中的难点问题,用生动的教育案例,精彩的教育故事,展现了科学的教育方法,使我受益匪浅,领悟到教育理论要与教育实践完美结合,要用爱与智慧给予后进生向上的力量。
在本书的第二编“用心灵赢的心灵”中,我读到了多篇真实的事例,感受到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就像李镇西老师所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在陈霖老师的《教育始于走近》中,他对于易阳,不会拿衡量其他孩子的标准去衡量他,而是尽可能让他在规则范围内享受自由,一旦发现他的闪光点,就会立即鼓励,并相信他会做的更好。但易阳不久又会“原形毕露”。在这种情况下,陈老师先是了解他的家庭信息,然后决定去走近这个孩子的内心,去听一听里面都有些什么声音。爱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孩提时代得到爱的人,往往更容易健康成长,易阳缺乏的是情感上的关爱和内心的安定,因此陈老师尽己所能和易阳的妈妈联系,让她多关注孩子,陪伴孩子,同时作为老师也和他多沟通交流,走近他,帮助他肯定自身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这个事例让我明白,顺应孩子的天性,给孩子希望,用“归零心”去看待孩子,每一个暂时“沉睡”的孩子都会觉醒。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曾阐述过这样一个观点: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现在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学生们特别渴望和珍惜得到老师的爱,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我们要走近学生的内心,用我们的赋予给他们的爱能够收获更多的爱,在他们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让他们能够懂的爱,去爱护和关心他人。去展现他们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善于发现并且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美好的萌芽”。这是后进生信心的来源好进步的动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