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华扩张、殖民统治、侵略、霸占台湾,应该追溯到120年的甲午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是加害者,中国是受害者。日本自身最后也遭到了灭顶之灾,民族险些灭亡。对于这样一段历史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国年轻一代应该有所了解,应该铭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同时,我们对历史的学习应该有达到几个效果:
第一,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进一步激发自身热爱祖国、勤奋努力的家国情怀,将来报效祖国,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
第二,要结合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去认识目前日本安倍内阁倒行逆施所带来的危险性;对日本整体,仍然应全面客观地去分析。
我们在今天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抗战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中日两国2000多年的交往中,和平友好是历史主流。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的今天,日本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依然在矢口否认日军侵略的野蛮罪行,依然在执意参拜双手沾满鲜血的战犯亡灵,依然在发表美化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的言论,依然在藐视历史事实和国际正义,依然在挑战人类良知。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承诺,而且背离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和广大亚洲国家人民的感情。中国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为宽广的胸怀,但我们的眼睛里也决容不下沙子。 事实就是事实,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实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行都是徒劳的。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黑的。一切颠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是自欺欺人。
日本对华扩张、殖民统治、侵略、霸占台湾,应该追溯到120年的甲午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是加害者,中国是受害者。日本自身最后也遭到了灭顶之灾,民族险些灭亡。对于这样一段历史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国年轻一代应该有所了解,应该铭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同时,我们对历史的学习应该有达到几个效果:
第一,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进一步激发自身热爱祖国、勤奋努力的家国情怀,将来报效祖国,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
第二,要结合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去认识目前日本安倍内阁倒行逆施所带来的危险性;对日本整体,仍然应全面客观地去分析。我们在今天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抗战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中日两国2000多年的交往中,和平友好是历史主流。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的今天,日本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依然在矢口否认日军侵略的野蛮罪行,依然在执意参拜双手沾满鲜血的战犯亡灵,依然在发表美化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的言论,依然在藐视历史事实和国际正义,依然在挑战人类良知。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承诺,而且背离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和广大亚洲国家人民的感情。
中国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为宽广的胸怀,但我们的眼睛里也决容不下沙子。事实就是事实,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实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行都是徒劳的。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黑的。一切颠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是自欺欺人。
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教育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坚定的教育理念。为了贯彻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北师大历史教研组展开了对《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的读后感分享。通过阅读与分享,我们感受到,环境改变仍未使经典文章褪去鲜艳色彩,掩卷沉思,受益颇多。
首先,李卓敏老师就“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这一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要做一名有担当有责任的教育者,一名优秀的教育者需要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件事。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知与行的合一,内有良知则外有良行,如果没有致良知,就不会实际的善行”。
薛甜老师也发表了对知行合一的看法,她分享到:“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是关爱人、尊重人、帮助人、启发人,教人独立、向善、质疑、求索。生活即教育,真正的教育是使生活与生活摩擦,解放人的潜力,让人拥有改良生活、改造世界的力量。教育者要能平等,不可轻视学生,凡事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有科学的精神和表达的艺术,对教育事业要有信仰和敬畏之心。
许雨婷老师分享到,陶行知先生给她带来最大的启发是:“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要用细心和爱心观察学生在课内外的灵感,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马名艳老师在读“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这篇感受颇深,她分享到:“陶行知认为中国教育的弊端来源于传统的社会结构把人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并且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深入人心。于是,社会的风气是人人都想成为劳心者,看不起劳力者。于是农民和体力劳动者沦为二等公民,失去工作的自豪感。于是孩子们为了通过成为劳心者的层层考试,成了读死书的没有创造力的书虫,从这一点切入,陶行知发展出一套较行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教育应当是有教无类的,每一个教育者对教育要充满爱与情怀。\"
最后,王亚宁老师总结到“陶先生很多故事,我们虽了解的有限,但我们仍可以在他的书信中体会到他心底的善良,焦虑和无奈。我们要在点滴中呈现陶行知先生大写的人格,正本清源,让他回到受敬仰的位置。陶行知先生的背影,是一个教育者的正面\"。
通过这次阅读分享,初中历史组认识到读书对于日常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可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阅读大师们的著作,学习大师们的思想,继承大师们对教育的热爱。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陶行知,陈寅恪、胡适、张伯苓、晏阳初、梅贻琦、梁漱溟、蔡元培……这些闪耀民国的大师们,最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学术造诣,更是他们明知是飞蛾扑火,却仍然拼尽全力救国救民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面对强权,铁骨铮铮!
虽千万人,而吾往矣!
往事越百年,大师已不再。
仰望苍穹,这些知行合一的教育家,是最闪亮的的星。
昨晚,我收看了央视《海峡两岸》特别节目——纪念《开罗宣言》70周年,内心十分感慨。
通过这个节目,尤其是许多详实缜密的珍贵影像资料首次公之于众,我对那段既坎坷屈辱又慷慨悲壮的历史有了某种全新具体的认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点毋庸置疑。然而,它被日本窃取,已经长达如此之久,这种新仇旧恨既像一块巨大沉重的磨盘痛楚地碾压着每一个中国人,又像一束熊熊燃烧的火把激发了所有中国人空前高涨的爱国心!诚如主持人所意味深长解说的,历史不能假如。作为后人,作为整个历史的一个承前启后的链条,我们有责任做好现在的事情!中日友好,是我们的祈愿。然而,历史和现实却使我们一次又一次清醒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必然挨打,软弱换不来和平!在领土问题上,中国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妥协!对于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作为志向崇高远大、心胸宽厚博大的中国人,我们始终抱以最坚忍真诚的善意和希望!走和平发展之路,共建美好繁荣的亚太新格局,是中国对世界庄严郑重的承诺!
沧海桑田,地覆天翻。现在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三中全会”的集结号已经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国家***迈着稳重矫健的步履,用开天辟地的巨擘为我们揭开了“中国梦”的绚烂幕布!请看吧,“中国梦”的宏伟愿景,像冉冉升起在莽莽苍苍、生机勃发的东方大地上的一轮喷薄欲出、鲜红耀眼的旭日,那么的瑰丽,那么的诱人!她凝聚着所有华夏儿女,振奋着全体炎黄子孙,使勤劳勇敢的中国人谛听着命令和号角,使一切创造得以迸发,一切财源得以广进,汇成一股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洪流!这就是对70年前这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开罗宣言》的最好纪念!
假期拜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从书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位人民教育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陶行知用他的一言一行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学校,他爱学生,他把学生和学校称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
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的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
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会摔破罐,撑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
老师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吧!当我们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须要“制”的,否则既无补于事又伤神伤身,久之反倒说明自身无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点,“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陶行知先生是我们后人学习的光辉榜样,我们要做行知路上的后来人,以陶行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精神去切实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情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就一定能够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路旁一个小小的告示牌,上面写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有些人把它看做天边一块渺小的石头,对它爱搭不理。而人们可曾想过如果连地球妈妈都不在了,那人类将要去哪儿住呢?
茂密的森林给地球妈妈增添了不少欢乐。但人类却对大自然是不闻不问,根本没有想过地球妈妈的感受。渐渐地、渐渐地这片茂密的森林被人们砍伐光了,只留下光秃秃的山坡……如果世界多了一片森林,地球就多了一道抵御风沙的.屏障;如果世界多了一片森林,地球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人类的科技发展虽然越来越好了,但无数次不合理的破坏大自然;拿动物做试验,让有些动物为此失去了生命……
有些人肆意践踏小草,难道他们不知道小草也是一个小生命吗?如果你今天践踏了一棵小草,就等同于你毁了一个小生命。
保护地球,我们共同的宣言。让我们作出无悔的选择,发出惊天的呐喊!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