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校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以来,在教师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部分教师对中国古典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开始了诵读经典的活动。在不同年级开展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学生通过读经典,从各方面都有了变化,知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了。读了经典以后,我感觉到经典文化伴随孩子的成长。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特别是育人尤为重要,现在孩子不知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自私自利,讲究吃穿,乱花零钱。因为每家的孩子都生活在三口或五口之家的大人圈里,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上小学之前,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孩子行为规范的教材,孩子不知道怎样做,更没有人按照规范要求或训练孩子。自从我们开展了经典诵读后,才感觉到经典是教孩子如何做人极好的教材,它弥补了现在教材不能塑造学生人格的缺憾。这样会使一个人受用终生。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古老的经典文化被外国人当作宝贝研究学习。可是我们是炎黄子孙却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丢了,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今天当我们真正走进经典时,才知道它的真正内涵。它是做人的根本,为人之道。如果一个人连人都做不好,那么其它事情也肯定做不好。经典不但幼儿园的小朋友要读,小学生要读,而且大学生也要读。从幼儿开始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老子》等。例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些看似小事,不被大人重视的一些规矩,应从幼儿抓起,因为幼儿和少年时期正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教育就是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经典是培养学生做人的好教材。它包括了天文、地理、哲学和历史等知识,是难得的好教科书。
小学生就像一块海绵,他只会吸收不会选择。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替孩子选一些好书,让孩子从中汲取营养。如果这块阵地我们不用经典去占领,那么,广告、电视节目及电脑游戏就会伴随孩子的成长,结果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孩子。他们浮躁、厌学,心理不健康,离家出走等现象会越来越多,这不得不使我们反省我们的教育。
我感觉到,孩子在读书中认识大量的字,为今后的阅读奠定了基础,而且孩子的记忆力也明显增强。经典读得好的学生一天天在变化。有的孩子能做到心静,不浮躁;有的孩子变的明白事理,知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了。通过这些孩子的变化,使我们感觉到,任何一个孩子天生质地都不错,就看我们怎么去雕啄了。让孩子读经典,就相当于孔子、老子这些大教育家帮助我们教育孩子。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就会更深刻,经典将伴随孩子的成长,它的精华会沁入孩子的内心,在其幼小的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使孩子知道怎么做一个真正的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偏不倚,一路走好。
过去的古圣先贤们,高瞻远瞩,不约而同地选择经典为教学主要教材,趁儿童心性纯净时,读圣贤书,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经典的价值也将伴随其人生的成长而茹吐芬芳,绽放光明。
《新华字典》是我学习语文知识的工具书,也是我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它犹如一位老师一样,总是在背后默默无闻地给予我帮助。
我的《新华字典》是妈妈在一年级时候买来给我学习用的。它大约有一本语文书的一半大,却比书厚三四倍。它长得方方正正的,鲜艳的外套上醒目地印着端端正正的`四个粗体字——新华字典。字上面是“新华字典”的大写拼音“XINHUAZIDIAN”,字下面印着三个小黄字“第11版”,往下是一个像一本打开的书一样的标志,标志下是一片生机勃勃满载希望的绿。字典里装满了知识,是一个浩瀚的字的海洋,它认识成千上万的中国汉字,不仅让我感受到中国汉字的奇妙,还是我学习的好帮手。
一次,我写作文时,“liao”(第四声字不知道怎么写,我便拿出了《新华字典》查找,原来,这个字就在字典的306页。很快,我就认识了这个字,并把“撂”字认认真真练习书写了多遍。又有一次,我在津津有味地读书的时候,看到了“訇”字。我想:中间有“言”那它有可能读“yan”(第二声)吧?但是,“拿”字有“手”不读“shou”(第三声)呀!于是,我又翻开字典,仔细查找起来,原来,“訇”字不读“yan”(第二声),读“hong”(第一声),是形容响声很大的意思,如“訇然、訇的一声……”等。瞧!我的字典“老师”多棒啊!
一下子就让我学到了新知识。还有一次,我在做语文知识训练习题,手上的笔不停地在纸上“刷刷”地写着。做完一题后,再做另一题时,我愣住了!这一题的要求是:解释带点的“告”字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我想:这下可又要辛苦辛苦我的“老师”啦。这题里每个句子中都使用了这个相同的“告”字,但它在每个句子里的意思却截然不同。我的眼睛都看花了,最后准备逐句逐句地解决。我先把每个句子读了几遍,细细它们的含义,然后请出我的好伙伴——《新华字典》,来探索这个多义字的秘密。果然,“告”字有五种解释:其一,把事情向人陈述;其二,为了某事而请求;其三,检举、控诉;其四,表明;其五,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的实现。我把合适的解释都整整齐齐地写在每一小题的后面,正确地完成了练习。这时,我又不由得感谢我的“老师”——《新华字典》用学识渊博的“头脑”为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学习难题,让我领略了汉字的奇妙……就这样,我养成了没事爱翻翻字典的习惯,这个习惯给我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无穷的益处。
《新华字典》的许多好处我就不一一细述了,我对它异常爱惜,我把它保存得非常好。每次用它的时候,从不让它叠折一个角,用过它,我总是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书橱里。我的《新华字典》伴随着我度过了四个多春秋,现在我都上小学五年级了,它依然勤勤恳恳地帮助我。只要我有不懂的字或不明白的字义,就毫不犹豫地去请教它,它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向我解释,让我获得新的知识,陪伴我学得更精,懂得更多!
我珍爱我的《新华字典》,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勤奋读书,来报答它对我的帮助。
此文以“爱好文学的人是怎么样的人”、“经典对于我们是什么”为框架,从“文学”与“经典”两个方面对“经典之于人生”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人文、人性探究,信手个人体验、名言警句、经典化用,熔裁文史,别出机杼,形象生动的语言与理趣饶益的思辨生发出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纯文学之美。文章逻辑与理论性俱在上乘,个性才情与通识底蕴发越圆熟,堪成一家之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概述简介,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
当每次看见儿子在诵读的时候,心中总有一丝担心。他真正理解其内涵了吗?是为了背诵而学习,还是……所以,在检查儿子背诵时,与其一起诵读。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儿子,这句话的意思懂吗?”读到此处,我问儿子。
“就是,谁都有可能犯错。父母有了错误,也要帮助父母指正。说话时一定要有礼貌,不能大声。如果父母不听,也要等父母高兴时再劝。如果父母还是不肯接受你的意见,哭着恳求,就是父母生气了打骂我们,也不应该有怨言。”听了儿子的话,感觉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儿子,你做到了吗?”
儿子略有所思地说道:“我恐怕是不敢。”
“为什么?”
“因为你们家长可是常有理。如果我说你们错了,你们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的。”
听了儿子的话,我又陷入了沉思中。是啊,我们很多时候放不下自己的家长架子。自己有错,不愿意轻易承认。事后在儿子快要忘记的时候,假装解释一番,算是解决问题了。想想自己还真这么做过,而且不是一次两次呢!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做到以身作则,没能正确面对问题,而选择的是逃避。那么这又给儿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什么呢?
“妈,还读吗?”儿子的话,又把我拉了回来。
“当然读了。这么好的书,一定得读!还要认真读呢!”
亲子共读,的确是一种好的阅读方法。这样阅读,提升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自己!
自评:偶然的一次亲子共读,却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看来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想要真正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我这个做妈妈的.,还要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是。
亲子共读国学经典,感受了国学的魅力!
儿子最近的变化还真得很大:懂得许多待人接物的礼仪,懂得了“百善孝当先”!
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登上了世界文学之巅,其中固然有其自身的刻苦努力、笔耕不辍,但却也与那些博大精深、滋养心灵的经典作品不无关系。
品读经典,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更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
在人类历史的浩浩长河中,时光之水冲刷去了一切荣耀与权势、罪恶与纷争,只有那些历经时间淘洗的经典作品流传百世。它们有的是浩浩长言,洋洋洒洒几百万字;有的是精悍之作,言有尽而意无穷。但它们都反映出了最真实的那个时代,都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大师们的心血,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是人类历史真实的`记录者。人类的历史,若少了那璀璨繁星般的经典作品,该是多么黯淡无光?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矣。是的,摒弃喧嚣而浮华的尘世,净手端坐,捧一本经典,燃一瓣心香,平淡无味的生活竟也变得摇曳多姿。在《蒹葭》中,感受爱情的朦胧与盎然的古意;在《老子》中体味道法自然的奥妙与清静无为的哲理;在《活着》中感受生活的苦难与心灵的迷惘……品读经典,为我们平凡人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为我们打开了通向种种奇幻人生的大门。
高尔基有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原始人到现代人并非是一蹴而就,经典作品就像一个个精心打磨的钩子,将人类的智慧环环相扣。我们看到,四书五经高度浓缩了儒家文化的精华,奠定了一代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与文化血脉;我们看到,煌煌《史记》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让后人能够触摸历史最真实的脉络;我们也可以看到《寂静的春天》是如何发人深省,如何唤起了人类对自然的重视……人类文明火炬一代一代得以传递,经典的力量实在居功至伟。
狄更斯在其经典作品《双城记》中批判:“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现代发达的出版业与科技水平为阅读经典提供了绝佳的途径,但终日忙碌、追名逐利的人们却正在丧失阅读经典的耐心与能力。鸦片战争的炮声早已远去,我们正在沾沾自喜,猛然回首,却发现在大洋彼岸,经典作品从未远离人们手中。民族当自省,品读经典,民族方能自强。品读经典,你会发现,经典的力量,从未远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