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站不时传来一阵呜呜声,这是一个三岁左右的男孩儿发出的声音。男孩儿为什么会哭?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听我细细的解说吧!
那一天,火车站涌入了大批的逃难者,因为日本侵略者正在轰炸火车南站,小男孩儿和他的爸爸妈妈也是逃难中的一员。炸弹在周围开了花,大路两旁的房屋都已变成了废墟,小男孩的爸爸妈妈被一枚炸弹炸伤了,不久便没有了呼吸,只留下小男孩一个人坐在一块暂时还没有塌陷的.木板上。男孩顿时哭了起来。小男孩原本穿着一件洁白的衬衫,但却因为这次战争,男孩的衣服变得破破烂烂,在这破破烂烂的衣服上,还沾着父母的鲜血。男孩的哭声越来越大,那哭声惊天动地,像是炸弹爆炸的声音一样响亮。
啊!拍照片的记者看见了;逃难的人听见了;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听见了。男孩不是在哭诉,而是在呼唤:为什么要有战争?我们要和平!我们要和平!!
是啊!他们在战争中生活了这么多年,是多么期盼和平的到来啊!第一次世界大战约有15亿人卷入战争,军民伤亡大约有3000万人,那些从战争中走出来的孩子,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
日本侵略者炸毁了多少个幸福的家庭啊!战争是残酷的,战争让许许多多的孩子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我们坚决不要战争,我们要和平,让我们为永久的和平努力吧!
星期天,我为了选张参加展示的照片,搬出了家里的相册翻看,有爸爸的、有妈妈的,有全家的,但更多的是我自己的,从几个月时胖乎乎躺在小床上傻傻的笑,到上幼儿园时拉着小朋友的手一起做游戏,还有九岁时我和同学们吃生日蛋糕、打高尔夫球和游泳比赛,但是有一张照片让我最难忘,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照片背后的故事。
那是在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和我的好朋友浩霆在爸爸的带领下一起去爬山。这座山不高,就位于风景如画的大连滨海路旁。我们在山下先简单地做了准备活动,然后就沿着人踩出来的山间小路,兴致勃勃地向上攀登。一路上,我们说故事、讲笑话,爸爸还给我们出了两道脑筋急转弯的智力题,欢声笑语中我们爬到了半山腰。回头远眺,碧蓝的大海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闪闪发亮;淡蓝的天空中,几朵白云像冰激凌,洁白无瑕。一阵阵海风吹过来,身旁的槐树和松树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欢迎我们来做客。我们继续向山顶前进。这时,我发现了不远处的树下竖立着一块石碑,我们走近石碑,这块碑有一个成年人那么高,上面有两行红色的字,我和好朋友浩霆都想抢着读。我大声地喊“我来!我来!大字是悠然,小字写着已五年,就是说这个碑在这里已经五年了。”爸爸先是一愣,然后就哈哈大笑起来,我被笑得不知所措,我错了?爸爸指着碑上的字说,“你仔细看这是己丑年,就是20xx年,今年建的”。我凑过去仔细看了看,我的确念错了,这两个字太像了。爸爸说:“我们要记住这个有意义的石碑,来,留个影吧,以后一看到它就会提醒自己要认真,否则要闹出笑话的。”
这是这张照片的来历。现在我上三年级了,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都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那块石碑好像在提醒我“你要认真学习噢,别出笑话,哈哈哈”。
灰暗的天空还没有露出太阳的笑脸,我们就出发了.一路迎着河水随着山势,愉快的开始了金顶的游览.河水像淘气的小孩子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一路陪伴我们的奔波,经过了四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金顶。
峨眉金顶海拔3077.96米,这里山高云低,景色壮丽,这里的舍身岩边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里云集。
金顶上人头攒动,我紧紧的拉住妈妈的\'手不敢松开.
突然我的手被一个强大的力量冲断了.顿时脑子一片空白,大声的呼喊\"妈妈\".
正在这时,我旁边的一个孩子哭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个头不高,穿着件红色的外套,可爱的小脸已经沾满了泪痕,活像一只小花猫。
我急忙过去将他领到了旁边的石头上坐下说:“你别哭,哥哥陪你。”
妈妈听到了哭声也急忙赶了过来,看到了我焦急的神情立刻变成了开心的笑容.
我给妈妈说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妈妈说:“我们坐下等一会孩子的家长,孩子不见了家人会很着急。”
我不停的逗着这个哭闹不止的小朋友,给他讲笑话,陪他玩游戏,不一会他好像忘记了被挤丢的事情.
我们正玩的高兴的时候,突然一个中年妇女火箭似冲了过来,抱着小孩激动的热泪盈眶.
这时妈妈起身和她交谈了一会,确认孩子是她的就放心的把孩子交给了她。
她的手摸着我的头不停的说:\"谢谢、谢谢\"
和他们道别后我和妈妈又开始了游览。
当我们恋恋不舍的告别了峨眉山的金顶,留下的只有这张珍贵的照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我们要珍惜和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轰……”回想起春节的开心事,当然是红包抢在前头了。每当我打开抽屉,看见那红彤彤的红包,就会想起姐姐那甜美的微笑。
那是在春节,我回到老家安溪过年。老家的气氛和厦门就是不一样,到处是张灯结彩,人们穿着新衣服,到处串门、拜年。门前贴春联,门上贴“福”字,窗上贴窗花,后院挂灯笼,到处红艳艳的,洋溢着喜庆。我来到婶婶家。“妹妹,我们出去玩吧”。妹妹应声而来,“好呀,走”。弟弟听见了,也出来说:“我也要去”。“嗯,走吧”。说完,我就跑出来了,妹妹和弟弟也跟着来了。我们在操场上玩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甚至连水都没喝,玩了一下午,以至于天黑了也不知道。六点了,我们这才感到肚子也有些饿了。此时,我们已经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了。
我们又飞奔回家,可能因为太兴奋了,回家拿水时,我居然打碎了一个花瓶。要知道,那可是婶婶最喜欢的花瓶呀。听到声音后,妈妈马上跑出来,她看见满地的水和花瓶碎片,怒气冲冲地问:“是谁***?”在家里看电视的姐姐看见这个情况,连忙袒护我说道:“大伯母,是我不小心摔的,对不起。”“哼,这么大的年纪了,整天除了玩还知道什么!把碎片扫一扫,这次就算了。”“哦!”姐姐边说边用眼睛瞟了我一眼,好像在说:“没事了,别怕!”我急忙低下头,心里如同压了一块大石头,使我喘不过气来。
晚上,姐姐来到我房间,说:妹妹,打碎花瓶没关系,下不为例就行了。来,祝你天天向上,身体健康,学习进步。”说完便把一个红包放在我手上。“谢谢!”我说道。姐姐露出了一个甜美的微笑。
姐姐走后,我打开红包一看,实际也只有五块钱。姐姐也不会挣钱,这一定是从姐姐仅有的二十块零花钱里拿出来的。但这红包却包含着姐姐对我的关心,对我的爱和对我的期望。
每当想到这,看着那五块钱,姐姐那甜美的笑容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推开房门,我就看见奶奶坐在床边,轻轻翻开一本厚厚的相册。我走近了些,老照片边角微微泛黄,奶奶一张张取出仔细端详,又一张张小心翼翼地放回去。
“照片上的人是谁呀?真漂亮!”我问奶奶。奶奶稍稍愣了一下,记忆的隧道在几十年前铺开:“哦!那时我还很年轻,刚二十出头,跟你爷爷还没结婚呢……”奶奶开始絮絮叨叨起来,我静静听着,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奶奶,这些照片都是在照相馆拍的吗?”“嗯,当时拍张照片不容易,都要特地跑到桥头的相馆拍。97年才托人从深圳买回一部照相机……”奶奶指着一张全家福,满眼溢着幸福,“看,这张是你小姑刚入读初中,然后你爷爷说全家拍张照纪念下。我记得那天你爷爷刚领了工资,还给我买了一条花裙子哩!”我的视线停留在一部别具特色的小机器上,奶奶一眼就看出了我的疑惑:“是不是很好奇这是什么东西呀?缝纫机,这东西当时可是‘四大件’之一呢!你小姑结婚时,我们给她陪嫁了一台,街坊邻居看了都以为咱家发大财了!”说到这,奶奶突然停了下来,空气也跟着安静起来。好半晌,她才又缓缓地说:“那个时候大家生活都很窘迫,光是这部缝纫机,还是我跟你爷爷省吃俭用攒的……不过,后来慢慢好了。你知道吗?你爸还是坐飞机去的大学呢!他当时兴奋得嘴角都咧到耳朵啦!”奶奶估计是想到了爸爸当时的模样,眉眼里尽是笑意。
我把散落在一旁的相片小心地捧起来,像奶奶那样认认真真地,又把每张照片看了一遍。我一页页地翻阅,看见老家门前那条泥泞不堪的土路一年年变得平整、宽阔起来;自行车、拖拉机越来越少了,小轿车挨家挨户停靠着;低矮的石头房子已然悄悄变化成了明亮高大的洋楼……原来,改革开发这几十年以来的生活巨变——那些或黑白或彩色的照片就是默默的见证者。
我无比珍惜地轻轻合上相册,就像合上一部珍贵的史册,记录着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进步、祖国繁荣发展的历史。
还记得我国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莫言吗?在他获奖后,说:“惊喜而惶恐,惊的是没想到,喜的是果真给了自己,惶恐是担心有了这光环,有更多的人找毛病,为难自己。”是的,在美丽的光环下总有那段令人心酸,刻苦铭心且又鲜为人知的故事。
还记得我刚开始学古筝时,看着老师弹得那么好听,心里好生羡慕,更想有一天能登上舞台,让很多观众为我鼓掌,喝彩。从此,我便迷上了古筝。
俗话说:“外事开头难。”这话一点儿也不错,在我刚学习古筝时,只以为随便拨拨几根弦就够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弹古筝时,要注意姿势和手势。这当然得训练很长一段时间喽,况且这也得日积月累呀。于是,我便从最基本的开始练。
小时候,每次去学古筝,老妈总陪着,这样一来,老妈也渐渐学会了古筝,当然,对我的管教也更严了,弹不好,老妈就不停地说,如果说了屡教不改,就打我的手了。有一次我弹得很差劲,老妈越说弹得越糟,这下可吃了苦头,我的右小手被打得红通通的.,而且打了还不准哭,妈妈总说:“人要坚强,不要以遇到困难就哭,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渐渐地,我弹得有了许多进步,记得有一次贪玩儿,都忘记背歌谱了,可到了第二天,老天像和我作对似的,老师说要检查,本还怀着一丝侥幸,可那天简直倒霉透顶了,老师竟然让我弹(还不让带书),唉,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凭感觉弹了。虽然后面几个同学也都没弹出来,但老师说让我一个人放学留在那儿练,更要命的是还把这事告诉了老妈,唉,幸好老妈没说什么,从此,我再也没犯过这种错误了。
或许,在今天看来,我弹古筝还弹得不错,但又有谁知道在这美丽的光环背后的心酸成长呢?
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砺,坚持不懈,终于孕育出绝美的珍珠;
顽铁忍受了烈火的赤炼,坚持不懈,终于炼就成锋利的宝剑。
惟有坚定信念,执着得向前迈进,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爆竹声声迎新年,大年初四的中午,花中城大酒店包厢,我们一大家子二十几人又聚拢在一起,今年连湖州的二外公和舅舅、姨妈也特意一大早赶来。吃饭只是助兴,而更重要的是亲人之间短暂的相聚,上至九十的姨老爷,下至十一岁的我,亲人相见好不热闹。我和姐姐揣着长辈给的红包,笑得见牙不见眼,这是过新年才有的福利啊。平时难得一见,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和学习,但是每逢过新年,无论身在何处,团聚的心总是覆盖了一切,这个是我家太祖母时就留下的传统习惯。
看着唯一一张过年时的黑白照片,我听妈妈讲起了那段美好的回忆。那时我还没出生,太祖母还在世,当时我们家已经是真正的四代同堂,虽然家里地方不大,但是回家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们满满当当地挤满了厅堂和房间,大门上贴了火红的春联,那时候没有上馆子的习惯,姑姑们、小外婆们,都是在院子里亲自动手洗涮,外公更是当时当仁不让的厨师长。小辈们陪着太祖母聊天,手里抓把糖可以乐呵半天,直到大人制止不准再吃为止,否则年夜饭都吃不下了。吃完年夜饭给太祖母和长辈们磕头,然后手上就会多一个大大的红包,转身就欢天喜地的跟着胆大的表哥表姐们去放鞭炮。妈妈感叹,那时的过年才有真正的年味啊!可惜那时照片都是黑白的,而且照相机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讲都是奢侈品,不能够留下一些影像总是很遗憾的。
今天的社会,百姓生活富裕,对于幼小的我来讲,没有那么多深刻的体会,但是从妈妈的讲述中,我依然能细细品味出当时那浓浓的年味。一年一聚,为的是和父母长辈多一些交流,传承一些家族的习俗,润物细无声,有坚持才会有好结果,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见长辈不是磕个头仅此而已,而是从心底要记住感恩两个字。
看到别人家拍全家福时,此刻我的心里也暗暗想着,明年,我们一大家子一定要好好拍一张!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