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地》系列里,作者阿西莫夫大约描述了三十个左右的星际文明。这些文明各有各的特色。但如果我们忽略那些稀奇或不稀奇的强大科技,就会发现这些表面千奇百怪的文明,其现实基础仍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世界各国(重点是欧美大国)。只是在星际文明这个大背景下,阿西莫夫从艺术的视角对文明的特点进行了浓缩、放大、提炼以及极端化。
在三十多个星际文明中,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盖娅生命体和索拉利文明。它们一个极度统一,一个极度自由,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两个极端。
盖娅生命体的进化,使得在盖娅星球上的所有有机物和无机物,都是一个整体。所有物体都有意识,所有的意识都可以实现共享。每个个体不但是个体,更是共体。以集体之意志为意志,从而实现极度的`统一。
索拉利文明展现的则是极度的自由。在一个三倍于地球体积的星球上,只生活了几千索拉利人成熟体。他们有着极端先进的生物基因改造技术,从而进化出了“转化叶突”,一个个体利用“转化叶突”所转换的能量,足以支持成千上万的机器人用于管理土地、家务等事。他们相信“他人即是地狱”这样的信条,所以连同类也不相来往。为了达到这点,实现真正的自由,他们以基因改造进化技术进化出雌雄同体。为了自身之自由,他们不谋任何形式的扩张。
在《基地》系列的最后一本《基地与地球》中,阿西莫夫以各种场景和讨论,似乎在说服读者或他自己,盖娅文明虽和人类所向往的自由完全背道而驰,但也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在最后,他设计出一个“不需要完全信息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的崔维兹进行选择的场景。崔维兹要选择以盖娅生命体作为蓝本建立新人类社会组织结构,或选择索拉利文明建立人类新秩序。最后,他选择了盖娅。其原因就是,在即将到来的宇宙侵略中,他们需要统一意志!
也许,这就是阿西莫夫借《基地》系列、“心理学史”以及崔维兹、机器人丹尼尔、吉斯卡,来对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思考做出的结论。在二十世纪40年代二战一触即发的情况下,阿西莫夫对世界各国的呼吁。现在的科技已经在正是他所提出的“学科交融”了。如果阿西莫夫一直生活至今,不知他所做出的带有强烈寓言性质的结尾会如何修改呢?
躺在菲律宾的海边,仰望着故乡所没有的星空,我不禁又想到刚刚读完的基地七部曲,心中又充满了对群星的敬畏和无限的遐想。
诞生于1947年的基地系列,作为一部科幻作品,在其科技感方面必然对于当今的读者来说是有所欠缺的,但作者阿西莫夫给我们所描绘的“未来”却也不得不说是别具一格的。
不同于很多主流科幻小说,基地系列的背景虽然也在我们所居住的银河系,但其主要的故事线却不在地球展开——直到第七部,所有的线索才最终引向这个共同的起源——而是在一个纷繁复杂的,以超级钢铁行星“川坨”为核心的银河大舞台上展开。另外一点不同,则是在千千万万行星上的生物没有什么奇形怪状的所谓外星生物,而都是我们熟悉的面孔(这一点在后面还会提到)。
作为一篇被人公认为非常优异的文学作品,基地系列显然也没有只描绘令人炫目的新颖设定和元素,而是以科幻为表,实际上则探讨的还是人性的真谛与社会的构成。基地1—2部曲描绘了在银河系中统一的政权——银河帝国——崩溃后,保存了文明种子的第一基地利用其先进的科技,在心理史学(预测未来的数学学科)的指引下逐渐繁荣昌盛,突出了在一个政体中“科技”,“宗教”,“经济”等软实力的重要性,描绘了一个个传奇人物。第3部中,似乎绝对正确的未来预测却出现了偏差,一个在数学统计学上无法计算到的变数,有强大心灵控制能力的敌人,征服了第一基地,最终被第二基地的精神力量征服。
这部在情节上,让读者脱离了原有的“虽然形式很艰难,但这都是计划的一部分”的思维框架,让书中人物——也包括读者——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恰好证明了没有什么是决对恒定的,同时又在隐隐之中传递出了精神意志的重要性,将科幻作品升华了一个层次。第四,第五部则主要描述了在银河帝国末期,心理史学创造出的“谢顿计划”的来龙去脉,把在理论上不可能实现的预言通过一个科幻的设定予以实现,同时又引出了背后的一切——神秘的机器人,被称为人类起源的地球等等。这两章则承上启下,又抛下无数个线索,让读者去自行思索。最后两部则描绘了整个宏大的银河系史诗的起源,同时又探究了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解释了为何银河系有某种单一性——我们都起源于地球。七部曲总体来说环环相扣,每两三部后又大有升华,这也有部分源于作者写作的时间有些断层,将科幻上升到了探究人类及人类社会本质的高度上,也对未来各种人类社会极端的情况作了可能的猜想,描绘了一幅简约却不简单的银河系史诗,的确值得一读。
不过本书在我看来也有一些缺憾,作者可能陷入了某种惯性思维,或者我们所谓的“套路”,每种极端下面必然影藏着另一种极端,热情招待背后总有冷枪暗箭,单一纯朴背后必有复杂动机,虽然可能想传达出一种物极必反或者人类虚伪表象的意图,但是却导致了某些情节可以超前地揣测出结果,让本书的魅力有所下降。
总而言之,本书十分值得一读,可以给人以深思。
整个故事以银河为背景,人类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整个银河,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银河帝国。为了减短这段战乱,哈里?谢顿建立了两个基地,预言千年之后后,这两个基地会建立一个更好的第二帝国。首先让我们从科学入手,银河帝国里面提出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说法,关于科技的倒退。《基地》也是这样,根据《基地》的设定,银河帝国间各星球间的联系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星球间的联系就非常依赖一个统一的政权来维持。
最近读完了银河帝国-基地篇。这本书虽然以科幻小说出名,但是你真正读完,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本在人文方面思考极深的一本书。由于书真的很长,这里先简单的来描述一下整个故事,然后再聊下里面的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整个故事以银河为背景,人类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整个银河,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银河帝国。然后帝国盛极一时之后,开始衰落。一小群有前瞻的人看到了这个趋势,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一位数学家,哈里?谢顿,他开创了一门新的科学,名为“心理史学”,这门学科能用数学公式准确推演全人类的未来——“预言”从此成为一门可以信任的科学,人类由此可以看见未来。
谢顿的第一个预言是:虽然毫无征兆,但已存在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即将灭亡。帝国灭亡之后会带来一段无止尽的战乱,一直到新的帝国建立。为了减短这段战乱,哈里?谢顿建立了两个基地,预言千年之后后,这两个基地会建立一个更好的第二帝国。
从许多方面来看,“基地系列”在科幻小说中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小说的焦点在于讨论文明力量的兴衰起落,引为借镜。虽然不少科幻小说都有相似的意图,像《一九八四》或《华氏451度》,都很典型的讲述流行趋势如何在社会上结实累果,再把自己打扮成摩登世界的道德寓言。
“基地系列”则扩大观察范围,不再把重点放在社会变成什么样子,更关心的是社会怎么改变,要如何适应。此外“心理史学”赋予剧情一个合理化的宿命观,用以道德教化,在剧情里的突发事件皆避无可避,是建构堂皇大道的必然要素,而非失误偏差。比方说,在“骡”现身前的基地已经缓缓步入寡头政治与独裁统治的境地,但是小说把这些都当作“谢顿计划”必不可缺的一环,没有在对错之间大作文章。小说也斟酌讨论到个人主义,“谢顿计划”代表的是一股无可憾动的社会作用,由遍布银河的人类,数以兆亿的心智所带动,任何力量都莫与之争,然而计划本身却仰赖深谋远虑的个体(像是塞佛·哈定和侯伯·马洛因时制宜,领导大局。“骡”也是单一个体,具有超凡能力,预料之外的颠覆了基地,差点毁了“谢顿计划”,第二基地设局布阵,弥补“骡乱”,倚靠的还是个体。哈里·谢顿希望自己的计划能“将三万年的黑暗洪荒时期,缩短为一千年”,奠基于群体趋势的心理史学,无法准确预测个体的影响力,所以第二基地的真正作用其实是修补这道瑕疵。
整个银河帝国,从我自己看来,在很多方面其实非常有启发作用,从关于科技发展的探讨,到人文社会的思想,再到宗教于贸易,国家统治,每个方面都有很多有具有启发性的想法。
首先让我们从科学入手,银河帝国里面提出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说法,关于科技的倒退。科技发展到了一个极点,所有东西都开始自动化,庞大的科技系统,造成了人们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首先纵观整套书籍,我尝试的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所谓这个科技倒退的出发点。首先从科技发展的本身。我们都知道任何科技的出发点,都是基础科学。物理,化学,数学,等等。然后任何一个我们现在看到的高科技,都是从最开始的理论发展而来的,但是到了今天,这些基础的知识,其实都很难在我们平常生活中看到。几代人不停的开发,不断的改进,所有的新时代事物,都是从最初最简单的基础技术一步步的累积而来的。
看看大家手上的手机,每个人都会用,会打电话,会用程序。厉害一点的,会自己写手机程序,会修理手机。但是真正知道电话是如何互相沟通的,无线电是如何交流的缺寥寥无几了。修理手机,也变成了如何更换其中的零件。突然有一天,你可能会发现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动化运行了,真正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懂得怎么设计这些自动化生产线的人越来越少了。东西坏了,大家只是换一个零件,至于为什么换,再也没有人明白了。接着,可能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某个零件停产了,再没有人生产了,接着从最基本的零件,到整个产业线,你突然发现某个产品就再也生产不了了。
虽然这个听起来很夸张,但是这些事情,其实真的是在发生的。从小的方面说,很多银行的系统现今基本都还在用几十年前的IBM系统,核心系统基本没有更新。很多问题就在于,几乎所有的现在的程序都是在最初的基础上建立的,基本没有人能够在从新从底层再设计一套系统。然后这套几十年的系统,也没有会非常大的更新和更替。因为新的技术已经取代旧的技术。然而可以说,等时间越来越旧之后,你可能就会发现,已经没有人理解和明白底层系统的设计,虽然底层才是所有上层系统的根本。
我们的科技是一代代人慢慢的积累的,科技积累到今天其实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我们可以反方向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一群现代人赤手空拳来到一个原始生态星球,制造出一台计算机需要多长时间?会经历怎样的技术路线?
就算全都是各个方面的专家,没有全自动化的工具,没有各个领域的人才储备。就从基本的步骤来说,你要做的有这些:
从最基础的原件说起:单晶硅生长需要的环境和设备,单晶薄片的切割,研磨,光刻版的制作,氧化层生长,多次曝光,离子掺杂,气象化学淀积,退火,金属连线,切割封装,测试…没有一个不是自动化完成的,其中设计到了自动控制原理,软件相关科学,量子物理,半导体物理,固体物理,热力学,光学,材料科学,还有其他一大批顶尖的以及基础的科学……设计方面,集成电路设计eda软件,最后综合,仿真,画版图…难道用手画笔算么…这种穿越想做什么不好非想做半导体……穿越的工程师需要带多少呀……从理论到设计,从设计到仿真,从制造到测试…都是完整的尖端科技的组合…并不是几个工程师就能完成的事情……几个人能做的也最多就是个耳机放大器收音机啥的…还没地方找音源…做半导体产品从零做起…把中国所有的院士都带过去…估计有一百年能做出mos管就不错了…
仅仅是一个最基本的数字电路比如说计数器就需要如此多的东西,实际做起来更需要几乎地球上所有科学知识的共同协作共同依托。。这个离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和时间跨度,大概是从地球到冥王星步行那么远吧
从另外一个方面,制造业精细分工和工业大规模制造分配,也是造成这个问题的一个另外的原因:
《基地》这段历史,模仿的是罗马帝国崩溃的过程。如果楼主对这段历史还是不够熟悉,那么还可以类比苏联崩溃后的历史进程。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其实还包括东欧在经济上本来是一个整体,俄罗斯发展什么,白俄罗斯发展什么,哈萨克斯坦发展什么,这都是有一个整体的计划的。但是因为苏联解体,这些经济单元被分割到了一个个小系统里,结果这每一个单元都不能完成真正有价值的产品,结果就是一个个逐渐消亡,他们掌握的技术也就逐渐失传了。所以很多苏联能做的东西,现在俄罗斯反而造不了了。《基地》也是这样,根据《基地》的设定,银河帝国间各星球间的联系还是比较困难的(星际旅行还没到招手打车那种方便程度,所以星球间的联系就非常依赖一个统一的政权来维持。否则各个星球就会陷入这种孤立性的衰退,然后各个星球掌握的部分技术逐渐丧失实用性,然后就没人学,然后就没人教,然后就失传了。
其实关于科技的衰退,在另一方面表现了大工业生产的一个弊端,成熟的工业生产线让大部分人都只能着眼于眼前的一个树子,而忽略了整片森林。科技的复杂,让知识系统的越来越精细化,很少在有所谓的全才,任何一个产品和物品,看似简单,却需要无数的分工合作。最上层的技术,往往是最容易做出产品而获得利益的,使得无数的人着眼于上层技术的改造,和开发,以至于出现很多所谓的“微创新”。忽略了其实真正的基础知识,才是重中之重,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底层一步步发展的,基础知识才无数科技的地基。
借用一句不是很负责的比较,看看这几十年大家对于高科技的人才的比喻。从最早的“火箭工程师”,到了“硅谷工程师”。从飞向外太空,到了做手机程序。
说不定,几百年后。书中的科技衰退,就真的出现了…
终于在奔波中看完了这一系列的7本书,回味无穷。在看书的时候就在考虑怎么样来书写自己的感受,却发现犹如陷入银河的浩瀚中,四处都在闪亮,却难以理出头绪。今天回看了自己在看完《银河帝国基地》时候的读后感,重温了初读书时的感受,也解答了之前自己的一些困惑,不如就着上一篇提到的问题,一并谈谈自己的思考。
首先是哈里谢顿创立心理史学和建立基地的动机。这部分内容在第4、5部(即《基地前奏》《迈向基地》中有详细的过程,讲述哈里谢顿是如何从一篇论文开始,一步步走向创立心理史学以及建立基的过程。据说这两本书是阿西莫夫在生命中最后五年完成的,通过这两本书为他最爱的主角哈里谢顿立传。我在阅读的时候,也采用了作者书写的顺序:1—2—3—6—7—4—5,最后阅读的这两本书,让整个系列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当你从端点星的第一次危机开始,在经历了基地—骡—第二基地—盖亚星系—回到地球的整个历程之后,回看恍若神明般的哈里谢顿是如何创立出他那惊世骇俗的心理史学,颇有有一番滋味。不得不说,小说对人物的塑造太成功了,读者不仅仅跟着人物经历了历险般的奇遇,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从32岁到82岁这期间人物的成长,相比之下《三体》中的人物经历乏味的可怜。
哈里谢顿在夫铭的期望下,在铎丝的保护下不断逃亡,不断思考,终于找到了建立心理史学的可行方式,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自称是记者的夫铭,不仅仅是帝国的首相丹莫刺尔,而且是传说中的机仆丹尼尔,而一直保护他的铎丝竟然也是机器人。然而他已经深深的爱上了她,并愿意携手相伴,即使她是个机器人,无法生育。为了保护谢顿,铎丝遭人暗算而停摆,在临终前,她对谢顿说: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爱,让我成为了真正的人类。铎丝的离去成为了谢顿心中难以愈合的伤口,而对铎丝的爱正是是他研究创立心理史学的动机之一。并不是为了拯救什么,得到什么,只是因为能够和她在一起。
其次是关于女性角色偏少。读到后来才发现,书中的女性角色是如此的出彩,各个都是拯救银河系的好手。阻止了骡的贝妲、鬼灵精怪的艾嘉蒂娅、强权执政的布拉诺市长、全能少女宝绮丝、以及谢顿的爱人铎丝等等。与《三体》中女性角色纯为摆设截然不同,每一个女性角色不仅仅活灵活现,而且都在关键时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对性别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劣势都有着相当精妙的把握。在基地初期,开拓疆域是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男性角色偏多,性格也都是英雄式的聪慧与勇敢。而随着基地的发展,象征精神力量的第二基地的登场,女性的戏份越来越多,甚至最后的男主崔维兹的直觉式思考,都让我觉得非常的女性化。而最终出现的双性人,更让我觉得作者的格局确实很大,不仅没有歧视任何性别,甚至在思考超越性别的人类会如何发展。
最后想说说我的收获。又要忍不住说,读经典的好处就是每一次阅读都能够有所收获。这一遍下来,最大的启发是心灵控制,它拓宽了我的沟通思路。
《银河帝国》这个系列,尽管我只读了它的第一本,就已然成为了我心目最优秀的科幻作品了。
这本书开始于一门很有意思的理论——心理史学。在书中,科技的发展,政治场上的变换,故事的叙述,无不是围绕着心理史学所展开的。而心理史学,则是哈里·谢顿通过多年的研究,创造出的用数学去计算出未来的走向的一门学科。然而《银河帝国·基地》的叙述节奏过快,动辄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间隔,一本书看下来,像快进的胶卷在播放基地的发展。要是其中能多加一些细节该多好啊!
但即便是这样,也不代表《银河帝国·基地》没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银河帝国·基地》全书共讲了三次“谢顿危机”,第一次政权危机,第二次宗教危机,第三次贸易危机。每次危机之间,都是一波三折,没有一般科幻作品的脸谱化,对每个人的性格塑造都接近完美。在如此宏大的世界观之下,依然能把每个人物与故事之间的关联处理得很好,比如赛佛·哈定这位第一任端点星市长。小说并不是讲完了关于他的故事便把这个人\"遗忘\",而是赛佛·哈定的名言在文中被多次提及,这不失为这本书一个值得学习的优点。
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其实是其中对人文方面的思考。本书不止一次提到过在银河帝国覆灭后,会因为没有人知道核工具最初是如何制造及使用的而产生大面积科技倒退的现象。这种现象,其实是与我们现实生活挂钩的。就像现在很多银行使用的IBM系统,核心系统基本没有更新,上层系统则会不断的更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可能真就没有人能够理解和明白底层系统的设计,只要上层系统一崩溃,就会造成全盘的崩溃而束手无策的情形。
剧情的推进都建立在哈里·谢顿的心理史学对未来的预测之中,总觉得这种设定有些玄学的感觉,但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理论上是也许可以做到的,但要考虑无限多的因素,它的计算量将是巨大的。
三次化解危机之法:势力均衡、科学化宗教的统治、自由贸易的“糖衣大炮”。特别是最后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令我思考良久,结合看的上一本书——《无政府时代的到来》,经济贸易的能力有时或许比权力更大,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强大的商贸公司,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其在政治领域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甚至堪比一个国家。
书中人物的政治角逐都让我影响深刻。基地立身于一个小小的行星,其力量与四大王国、银河边缘的其他势力以及其背后尚未灭亡的银河帝国相比,是微弱的,甚至是不值一提的。但基地的历代领袖凭借自己的政治智慧,以非武力的方式解决了危机。这一系列的过程都足够吸引我再读一遍。
书中基地的敌人都是笃信军事力量强权人物,我觉得他们与基地***相比,都缺乏足够的政治智慧,对手略弱,读下来感觉化解谢顿危机没有“力挽狂澜”之感。
但它仍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不该贬低它,也不该神话它。
这是《银河帝国》系列的第一本书,开头便描述了神一样的哈利·谢顿博士正在同一位数学家探讨以川坨为首都,涵盖了整个银河系的庞大帝国—银河帝国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谢顿博士自创的一门可以用数学工具计算未来的“心理史学”式,那位数学家惊奇地发现:整个帝国居然会在第三个世纪后全面瓦解!
当今,川坨上的高级人员早已知晓这个预言,于是自作聪明地把谢顿流放到了博士早就预料到的地点:端点星。在那儿,人们将进行一项为复兴帝国而编写的《银河百科全书》的计划:谢顿计划。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假象。
这本书由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所著,他的文笔十分简练,却又处处埋着伏笔,使后文更加精彩、逼真。他以“谢顿计划”中的谢顿危机为线索,将读者拉入这美妙的意境之中。而且自己发现书中看似无解问题的破绽,用巧妙的笔法勾出几位“智者”,由他们带你解释真正的答案。作者构思新颖,想象力超群,给读者徐徐展开银河帝国的画卷。
我不禁想,如此强大的银河帝国存活了几万年之久,却由于人们的忘我娱乐与君王的腐败而土崩瓦解,那么我们的当今社会则绝对是无比幸福的啊。在庞杂繁复的政治中心里,没有明显的腐化不是非常难得吗?我们要好好珍惜这美好的“黄金岁月”啊。同时,我们不能像基地开始建设的五十年里一样无比封建、专注于过去,而要向发动革命的赛佛。哈定市长学习他,学习他与时俱进的超前思维。
微风钻进卧室,悄悄地平复我好动的心灵。“武力是弱者的最后手段。”我一遍遍地想着哈定市长的名言,默默地告诫自己、警示自己。阿西莫夫的作品无比宏大,令我叹为观止,但我认为他最杰出的作品,还属《银河帝国》系列小说。
我对科普书籍一直很感兴趣,凑巧老师让我们阅读一本科普读物,让我兴奋不已。像刘慈欣、保罗·巴奇加卢皮的作品早已熟悉不过,读了许多科幻小说,偶然发现了一部科幻小说——阿西莫夫《银河帝国》,立刻吊起了我的胃口,如饿虎扑食般地读了起来。
哈里·谢顿出生于繁华的银河帝国。他是一名数学家,预测出银河帝国将在三个世纪后完全灭亡且准确度为98。4%!可公共安全委员却认为哈利·谢顿在诅咒银河帝国,便将他流放于端点星。谢顿早已以百科全书编书招来十万名数学家,以端点星为基础,开始了拯救银河帝国的实验。在基地即将破裂时,塞佛·哈定建立了宗教,使人们相信基地,崛起基地。侯伯·马洛帮助基地扩张并给予基地经济资源。在他们的努力下,银河帝国终于有所好转。
这三位的人物形象鲜明的树立在我的面前,他们都有担当,敢于尝试,为了后人造福。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最后才能成为领头人,一直改变银河帝国的未来。
想想我们,让我们也拥有他们三人这么优秀的品质,还会做不出那些让人头疼的奥数题吗?还会放弃自己唯一的一次机会吗?
前几天,我做奥数题,怎么做也做不出答案,最后我一气之下把笔扔了,不再理会那道题,现在想想,我没有从其他角度去想想,并且不坚持着一直钻研它,怎么可能会做出来这道题呢?于是我静下心来又仔细想了好久,最后居然做了出来并且完全正确,我高兴坏了!
艾萨克·阿西莫夫写出的《银河帝国1:基地》仅仅只是讲述了一件银河帝国由富到衰的故事吗?它不仅反映出科技与数学渐渐的发达、进步,同时还告诉我只有你敢于尝试,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争取,就会有反转,甚至是成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