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发小作文(写给发小结婚的小作文)

告白发小作文(写给发小结婚的小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1-07 06:53:59
告白发小作文(写给发小结婚的小作文)

告白发小作文【一】

为人父母时可以给孩子们的成长道路指引方向,但请不要用自以为爱的方式去绑架孩子的人生,殊不知你是拿孩子来实现你理想抱负的工具。

这是本悲剧性家庭伦理小说,小说里莉迪亚为了妈妈玛丽莲不会再次消失,选择乖巧的实现玛丽莲的愿望,她是爸妈的宠儿,父母越是关注她,对她的期望就越高,她呢?她压抑,她不自由,她小小的肩上扛着她妈妈远大的抱负……最后呢,她坚持不住了,投湖死了,惜哉痛哉悲哉也。小说里面我喜欢两个角,汉娜和杰克。汉娜这个小女孩在这个家庭里就是个小透明,她小心翼翼,察言观色,我喜欢她的小心思,她是那么可爱的小存在。杰克,一个人们眼中浪荡不羁的男孩,他对人们的眼光毫无在乎,他可怜莉迪亚,他说自己至少有勇气做自己。

他爱内斯,每次内斯烦躁,需要人陪时的一个转身,可能他就站在那里,一个惹火的眼神,一个欠揍的笑,一句欠扁的话,都来自他对他投来的温暖,只是这些爱他刻意的隐藏了。真的喜欢汉娜和杰克。最后,奉上本书的镇书良言‘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没错,好好做自己吧,此生走一遭,潇洒走一回。

告白发小作文【二】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念是成就真正的自己,一念却是终结自己,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不幸的是,《无声告白》所选择的是“地狱”。压抑沉重的几小时里,跟随着莉迪亚的死,展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来自底层家庭备受种族歧视的华裔父亲,来自单亲家庭想要突破性别歧视有所成的母亲,莉迪亚认为唯一理解她的却同样没有朋友内向的哥哥,一直不被关注到敏感安静的妹妹。

谁造成莉迪亚的死亡呢(自***)?正是以爱的名义,“谋***”了她的至亲之人。可是,又怪罪不起,在随后的每个人成长背景描述之中,父母兄妹每一个又都是可悲之人。获得终身教授、娶了白人妻子、儿女乖巧优秀的父亲,终究是没有祝福没有朋友在那个年代受歧视的中国人,他的自卑造成了寄厚望与女儿莉迪亚有更多的朋友;为了爱情放弃梦想的母亲更自然而然的将成为医生的梦移架到莉迪亚身上;父母以爱的名义始终未曾真正了解她的内心;而唯一和她相同处境的哥哥,却因为父母的爱、关注永远在莉迪亚身上,即使他优秀到通过哈佛的申请,父母也只因莉迪亚的考试不及格而忽视他,他想逃离,离开这个让他感受不到温暖的家,可是对莉迪亚而言,哥哥的“背叛”是她最后的稻草折了;妹妹则是个永远的小透明,她敏感懂事,隐藏许多大人的秘密。

也许很多人会痛心原生家庭,但这个小家庭,无非也是当时社会的产物。结尾并不那么黑暗,在无奈过后,我还是挺喜欢这个不完美的结尾,毕竟父母间是有爱的,他们是相互理解的.,哥哥最后看到了朋友,看到了小妹,相信他们永远都是怀念着莉迪亚的。

人生不就是这样,这个世界没有完全的公平,学会承担,学会克服,学会改变。

告白发小作文【三】

蓝以翔手里拿着席慕容的诗集,独自穿过了马路。走在校道上,还不忘在脑海中回忆席慕容那首《无怨的青春》。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 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当她背完整一首诗的时候,恰巧也到了图书馆了。

走进了图书馆的阅览室,她仍像往常一样坐在靠窗的位置。那是因为,阳光可以透过窗户照射进来,这样她才不会觉得冷。同时抵达心底的阳光也可以温暖孤独的灵魂。

秋日的阳光总是淡淡的,微开的窗户仍有风吹进来,书页也被风吹得飒飒作响。蓝以翔就这样不知不觉的看了两个小时,背完了七首诗。为此,她满足地笑了,白里透红的脸上挂着两个小酒窝,分外可爱。

蓝以翔的周末是单调的,除了看书就是写作。在舍友们的眼里,她简直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文艺女青年”。但是,这突如其来的“荣誉称号”仅仅只是换得她的一声苦笑。毕竟,只有她知道,自己的梦想还是那般遥不可及。

书桌上除了那一踏踏堆得高高的教科书之外,还有一堆还未拆封的课外书。然而,那一堆还未拆封的课外书都是她的好友欧阳送的。这其中参差不齐的课外书便有纪实作品,心理方面的书,励志书等等。

周日,宿舍里有的人在看电影,有的.人在绣十字绣,有的人在网上不断更新动态,不时道出“谁谁打算要在光棍节来临之前怎么想办法解决单身”。只有她,蓝以翔沉默不语的坐在床上,认真地翻看着好友欧阳送给她的那堆书里的其中一本《没有墓碑的青春》。这是一部纪实作品,讲述六七十年代的知青的故事。

睡在她下床铺的晓晴,搁下手中十字绣向蓝以翔问道:“文艺女青年,借本书给我看一下吧。”

“喂,小飞鸟,借本书给我看看啊,快无聊死了。”这时,蓝以翔方才听到晓晴在问她。

“哦,好,自己去拿吧。”蓝以翔随口答道,又继续埋头看她的书。

“哼哼,我随便挑了哦,我都问你四遍了,你都没听到。”说完,晓晴一个劲儿地在挑她的书。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

晓晴突然郑重其事地向在坐的各位说道:“大家,请安静,下面由我为大家带来一个精彩的朗诵!”

“总是/要在凋谢后的清晨/你才会走过/才会发现/ 昨夜/就在你的窗外/我曾经是/怎样美丽又/怎样寂寞的一朵/我爱 /也只有我/才知道/你错过的昨夜/有过怎样皎洁的月。”

“切,不就一首诗吗?”其她舍友颇为不满的说道。

“我还没念完呢。下面还有啊,亲爱的以翔,这是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当你不经意

发现这张书签的时候,我想说,其实我喜欢你,不只是朋友的那种喜欢,你能明白吗?我想做你的翅膀,陪伴着你飞翔,请给我这个机会好吗?——欧阳2010年8月”晓晴就这样声情并茂地读完了。

转瞬间,大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落到了蓝以翔的身上。蓝以翔还是很专心地看着她的书,对此全然不觉。

“小飞鸟!欧阳是谁啊?从实招来!”又是晓晴的声音。

“你刚刚问我什么?没听清楚,请你再说一遍吧。”蓝以翔一副很朦胧的表情倒映在晓晴的黑黑的眼珠上不容怀疑。

“算了,我不问了,你自己看吧,别哭了哦。”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说完,晓晴随手把那张书签递给了她。

以翔接过书签,黑色的楷体字,纤细有力,一看就知道是好友欧阳的字迹。“昙花的秘密,原来欧阳也喜欢这首诗”她一边看一边想。

“晓晴,你在哪找到这张书签的?!”蓝以翔看完后来不及思考,就追问晓晴。

“在《草叶集》倒数第三章那!别告诉我,你不知道哦。”

蓝以翔被突如其来的书签给吓到了,看着晓晴一脸的疑惑,她并不打算为她解释。搁下手中的书,拿着书签连同《草叶集》走出了宿舍。

蓝以翔来到了足球场。她说不出此刻是什么心情,却又止不住凌乱的思绪在脑海中飞舞盘旋……望着静无一人的足球场,她开始了一个人的赛跑。

时间如同书签上的距离来不及看清就已经悄然沉淀。她慢跑跑完了两圈,然后瘫坐在草地上。

“欧阳,怎么会喜欢我?”蓝以翔怎么也想不通,可事实就摆在她的面前,那张书签是证据,容不下她的怀疑。

20xx年8月,初中毕业后的第二个月的暑假。2013年11月。这中间隔了三年的时差。

这算是沉默的告白吗?没有人告诉她。

下午两点的天空沉沉的,有朵孤单的云朵漂浮着,一如蓝以翔的心情,说不出是难过还是喜悦。

欧阳是蓝以翔从小到大的朋友,和她一样喜欢文学。但欧阳比她更优秀,欧阳考上了2A,而她只考上3B。欧阳应该是让大多数女生心生爱慕的那种男生,学习成绩好,人也长得俊朗,只是暑假经常在海边逛,被晒黑了点。

蓝以翔喜欢他吗?

她从来没想过欧阳会喜欢上自己。他是她学习的榜样,是她的朋友,是她遇到文学上的问题就可以向他请教的老师……

经过了彻夜的思考,第二天早上便是双“11”,所有舍友都不忘向她祝贺,说她告别单身了。

“欧阳,节日快乐哦!以后小飞鸟会很勇敢地独自学习飞翔的……”蓝以翔按下了发送键。

此刻,电脑上播放着俞灏明的那首《一个人的浪漫》。

舍长不经意地冒出了一句:“这首歌,我喜欢!”

欧阳的告白在书里沉默了三年,许是巧合才会再次遇到,蓝以翔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朋友比恋人更适合,对于不满自己考上本科而重新选择高四的欧阳而言,也许这注定会是一次沉默的告白。

晓晴又在冒泡:“今晚下了晚修我们去联谊,告别单身吧。”

蓝以翔笑了,眼里含着泪。阿珍电脑上放着林志炫的《单身情歌》。

告白发小作文【四】

“莉莉亚死了,但他们还不知道。”

小说的开篇沉重而仓皇,如同打开的煤气阀门,令人失措,只想逃离。

是的,莉莉亚死了,她在午夜划船到湖的中央,自溺而亡。在这之前,没人想过她会离开,尤其是以这样残酷的方式,她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和朋友相处融洽,有着明确的未来规划——做医生——就和她母亲年轻时的理想一样,可是,正是这看似相同的目标,一点一点摧毁着她的心灵防线,她是在绝望中精神崩溃迈进死亡的深渊,她的自我被家庭吞噬了。

莉莉亚出生于一个混血家庭,她的母亲玛丽亚是白人,父亲詹姆斯则是偷渡来的华人。因为太过与众不同,詹姆斯努力地融入人群,试图掩饰自己的存在,而玛丽亚却追求标新立异。她不愿做家庭主妇,想成为一名医生,于是,在婚后的某一天,当她发现自己在碌碌无为地度日时,她“醒悟”了,她要去寻回年轻时的梦想。她逃离了,在精心策划之后,丢下丈夫和女儿,怀着不愿重蹈母亲覆辙的信念,重新迈入了大学的校园。这是书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自我”逃离。可是家庭却深深拉扯着她,令她无法轻盈地越上云端撷梦。逃离失败了,生活有恢复了常态。玛丽亚却从未甘心,她自己无法实现梦想,便寄希望于她的大女儿莉莉亚,莉莉亚成为了母亲“自我”的牺牲品。

因为害怕母亲再度消失,莉莉亚甘于接受母亲的一切安排,并且从不表现除自己的真实想法。她把她的自我封闭起来,成了父母关系的纽带以及这个脆弱家庭的维护者。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哥哥汉斯即将上大学令她惊慌失措,发现父亲婚外情的征兆令她愤怒难忍,但她却小心翼翼地将一切掩藏起来,装出一脸灿烂的假笑,并将自我沉溺于其中,窒息灵魂。她的死亡是必然的,承受了太多与自己无法匹配的负担,她永远无法迈过这条无形的线。

丧失自我的不仅是莉莉亚一个人。汉娜是家中的小女儿,父母不爱,兄姐不疼。她努力不让家人为自己而生气,学会了伪装和模仿。在姐姐去世之后,她有成为了母亲的另一个梦想承担着。杰克有着对汉斯的同性之爱,却不敢表达,他在学校中沉迷声色,却只是自我外的表象,他是脆弱的,他的自我被深深埋在池水之下,从此再无机会见日。

故事发生在1977年的美国。特殊的背景也许是这场家庭悲剧的诱因,但却绝不是根源。父母对子女的爱,夫妻之间的爱,兄妹之间的爱,不曾明说,只是以每个人自己特有的方式默默表现出来,在无声中形成束缚对方的绳索,将自我禁锢于一座小小的房子之中,不让它有机会逃离。玛丽亚是幸运的,她至少有过逃离,有过对自我的释放,而其他人却在她的阴影之下,连拥有自我都不曾有过。家庭***死了自我。

再看向现在的社会。我们固然不会再听到子女因家庭压力而自***的新闻。却总不乏父母逼迫子女他们年轻时的梦想,以爱的名义。很多孩子都在父母的自我下生活,当他们再为人父母时,又会让自己的儿女实现他们的子女,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对自我的束缚让孩子产生恐惧,于是如汉斯一样,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想到是的可以逃离这个家庭逃离父母。这是何等的讽刺和悲哀。以爱为名的举动成了令人恐惧的利器,自我和家庭两败俱伤。

莉莉亚死了,可是她的家庭悲剧却不会因此改变。如果每个人都能在拥有自我的基础上再给予爱,家庭与自我两存的美好画面便不会再绝迹,莉莉亚之死,也不会再出现。

告白发小作文【五】

但是在同学的强力推荐下,并且告知“告白”并不都是“表白”的含义,就和室友下载来看看。看到大概一半的时候忘记由于什么事就把它放下了。对电影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没有进一步的猜想,只有对电影中所表现的班级,所表现的的老师感到阵阵凉意与厌恶。之后某天突然看到电脑中没看完的电影,本着看完的态度继续看了下去,这个学期在课上又再看了一遍,对比之前看故事情节而言,看到了许多以前没看到的,有了更深,但是又说不出的感觉。

最反感的镜头是当维特老师刚来到这个班级的时候,他想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想和同学们交朋友,之后有个短头发的女生便开始笑起来,十分夸张,并不是那种可以传递欢乐气氛的笑,但维特老师却十分开心,觉得自己赢得了大家的好感与尊重,他说什么同学们的一切他都会照单全收,其实他什么也不懂,根本就是一个被排挤在外的人。

最不解的是森口老师告白之后的慢动作镜头,孩子们在雨天中跳跃,脚踏进浑浊的雨水,激起的水花并不像我想象中的像簇簇箭头四散快速射出,而是像优雅的奶茶广告中一滴奶茶滴入香甜柔滑的巧克力奶中,污水像一个花苞将少女的脚包裹。污水慢慢升高,飞进少女的裙子里,然后再慢慢跌落,中间有镜头的转换,让我一时有一种错觉:那污水本身就来自少女的身上,它们只是自然的流露与脱落。这让我在脑海中闪出了一个画面:森口老师和美月在餐厅见面的时候,当森口说出她的目的本是想让自己原来班上残暴的学生逼死俢哉。森口知道只是初中生的孩子可以有多残忍。电影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残忍的,并不只有那几个主角,每个人都是污水中的一部分,甚至每个人都是污水的源泉,人性本恶,这是我的理解。

第二个不解的是美月的死。俢哉一直渴望着被妈妈关注,被妈妈爱,这一切只有美月知道并了解他,可他最后却将美月的陪伴与关心看做垃圾,之前看到的他们带有暖意的.相处成为俢哉打发时间的作秀。俢哉用最原始粗暴的方法***了美月,比他所鄙视的露娜希***害家人的手法还要原始。并没有用他自己所研制的处刑工具,最后用一把如镰刀的大刀将美月肢解。鲜血还是喷溅出来,随着刀的挥动带到空中,变成了他没有温情的儿时妈妈残忍的将他的玩具肢解的零件。俢哉的妈妈毁了他的玩具,他的童年,给他之后的暴力埋下了种子,而俢哉自己则毁了最了解自己的人,毁了自己的以后。

最震撼的是天空的镜头。直树和俢哉***害爱美那天是个大晴天,下午的阳光让直树和俢哉的影子在地上投射出长长的阴影。阳光越过天空中的多多白云照着出尖锐的线条,白云的边缘也被啃食掉的感觉,当然,影片中的色调并不是清新的蓝天白云,云朵不是白色,天空也不是蓝的,而是罩上了一层群青,墨绿,熟褐与紫色混合后的灰。短焦距镜头将一大片很有质量的云压下来,让我有种压抑喘不过气的感觉。阵雨将下前与雨过天晴后的天空十分相似,云层上方,受到阳光照射的地方显出白色,而下面则积压了大量铅灰的阴影。如我在豆瓣上看到的第一个影评上所说的“渐渐的,我们不再只看到表面光明的世界,而是真正处于阴暗之境,看见光影交织的世界,善与恶如影随形的真貌。”

这也是我觉得这部片子的魅力所在。它不是单纯地讲述师生情谊,老师有多么伟大的电影,不是单纯抨击现今教师职业道德操守的片子,而是将校园问题带出校园,不以学生和教师或是教育体系的矛盾,简单粗暴地下判断,而是直面复杂的个人处境。

告白发小作文【六】

《无声告白》是我花一天时间读完的一本小说。看完之后,总觉得想写点儿什么。这本小说作者是居住在美国的华裔,不知道是不是华裔的骨子里面都有潜在的自卑感,因此特别渴望“成功”或者借由子女的“成功”来赢得别人眼中的赞许,从而肯定自身的价值。所以,这部小说在种族方面、男女平等方面、子女教育方面都充满了作者主观的感受,可能很多内容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小说中的母亲是美国人,但是其言谈和行为却十分中国化,以致我读的时候总会有点儿“出戏”。我甚至我觉得,如果忽略书中的美国背景,把种族差异换成城乡差异,整个情节放到中国,也十分合适。举个例子,家长们是不是都很喜欢送书给孩子作为礼物?

中国人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很多家长都会将自己无法实现的人生理想寄托到孩子身上。所以,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很值得中国家长记住: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你是想让孩子重复一条你自己的道路呢,还是应该让他自我发现兴趣所在?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浮躁的社会环境都给不了孩子自我发现自身兴趣和特长的时间,家长们的集体焦虑直接导致孩子们脸上呈现日益凝重的表情。

我曾经坐在少年宫的大厅里观察过来来往往的孩子,年龄越小,脸上的笑容越多;年龄越大,表情越凝重。我很希望我的两个女儿脸上的笑容能够持久些。虽然在目前的环境下,快乐学习很难成为现实。但是,多陪陪孩子,多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应该还是能够做到的。从今天开始,少一点儿灌输,多一点儿沟通,给孩子们的成长多一点儿空间和时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