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程我们一起走过作文(我们一起走过为题目写的作文)

这一程我们一起走过作文(我们一起走过为题目写的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1-07 12:11:16
这一程我们一起走过作文(我们一起走过为题目写的作文)

这一程我们一起走过作文【一】

六年光阴,六年友情,六年师生情,六年母校情。

漫步于母校,这里的一树一草,一花一木,早已熟悉不过。但今日再次走到这里,却有另一番感受。

大操场旁的几棵榕树已经陪伴了我们六年。春夏秋冬不知已轮回了多少次,它的.每一枝都承载着我们的欢声,它的每一叶都遣送着我们的笑语。走进操场,我们的汗水曾挥洒在那暗红色的塑胶跑道,我们胜利的喜悦仍残留在那主席台。

翻阅以往的日子,无论哪一次运动会,只要被其他班超越,总会有人给予我们自信;无论哪一次歌咏比赛,总会有家长做我们坚强的后盾。我们的胜利,我们的荣誉,离不开家长,离不开老师,离不开3班的每一份子。

今日有雨。雨声细碎,如少女缜密的心思织满天幕,雨后烟雾悬浮,一簇簇,一絮絮,在天边,在窗前,在操场旁那棵蓬然的榕树下。似乎不再渴望什么,每一缕挂念都挂上了暖色。

忽回首,我看见,一滴滚烫的泪,从眸子里怆然落下。拾起窗前那一絮轻羽,将无言植入青葱,把含笑汇入苍茫。

人声,乐声,花开叶落声。

灿阳照亮了我们明丽的承诺。

脚步不再懒散。

有风掠过肩头,吹皱了一池宁静,零落了一地缤纷,带走了一抹云翳,迷离了一双眼睛。记忆仿佛是尘世间最后一页书卷,在清风中翻动着,那声音又该敲动出多少欢悦和遗憾!风知道所有的事情。明天还会有新鲜的阳光,似火的繁华,苍穹依然缀满繁星,前路依然山高水长,不知你是否在意,风一直在吹过我们的肩头,一直把我们的六年越吹越短。

采撷一串串的梦,学校的嬉戏,回想起是那么缤纷绚丽;而成长的追逐,竟已一跃而过。世间的尘嚣喧扰,似乎沉寂,让我重新拾取记忆的落英。柳荫下握别百般惆怅,同窗数载少年情长,望征程千种思绪。

岁月的车轮即将驶出青春的校园,甚至来不及去想一想,我们就要走向生活的前方。

这样匆匆,说些什么?—— 我们相逢在陌生时,我们分离在熟悉后。

这一程我们一起走过作文【二】

夕阳,收敛起最后一丝光彩——

暮色下的乡村抹去了鲜明的光泽,只留下一片幽深怅然的剪影,晚归的紫燕精灵般地在昏暗中划出些呢喃的虚线。

我拿起那只尘封已久的风车,向着远方跑去……

小时候,父母打工在外,祖母成了我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祖母用一只粗短的木棒,做出了一扇四叶风车,编织起我那美丽的童年……

每个日落黄昏,我总会和祖母出现在那条乡村小道上。微风拂来,风车缓缓地转动起来,吱呀的'风车声一直飘向天边,回响在我童年的梦里。

一日,我和祖母又出现在那条小道上。可是,此时无风,风车竟是一动不动。祖母看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我嘟囔着嘴说:“没有风,风车转不了,怎么办呢?”

“孩子,没有风,那你就去找风啊。”

“可是,风在哪里呢?”我疑惑着问道。

“你跑起来就能找到啊!”祖母神秘地说道。

于是,我慢慢地跑起来,风车竟吱吱呀呀地转动起来了。我高兴地大声叫道:“我找到风了,她在这里,就在这里!”

回头看去,天际灿烂成一片云海,祖母的笑容,也荡漾成灿烂的云霞。

童年就是如此美丽而又短暂。每当回首那些和祖母一起走过的日子,记忆中的那些风车就会吱吱呀呀地转动起来,播放出童年那首最动听的歌……

而如今,暮色相拥的傍晚,当我再来到这条小径时,却只有独自一人。旧年的风景依旧散发着光辉,我的心里却空荡荡的……

一阵微风拂来,手中的风车依旧奏着那亘古不变的旋律。恍然明白,我又站在了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人生的风源还等待着我去追寻。

于是,我在起点写下——让祖母的爱和我一起走过……

这一程我们一起走过作文【三】

??相识开始,我们一起走过……

从呀呀学语的稚女到婷婷玉立的靓丽女孩,十六载的春秋,十六年的风雨,十六年的日出日落,我和书籍从相识到相伴。

幼小的童年,迷茫的日子,她都伴在我的身旁……

印象最深的是“狼来了”的故事,它教会我做人要诚实要真诚。它把文学的种子埋在了我的心间。童年的生活充满了童话:那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活泼可爱的七个小矮人,丑小鸭一下子变成了白天鹅,无不把我的童年装点得美丽神秘。他们使我学会善良,学会体谅,使我对人生有了懵懂的认识。

识字后,我遇到了陪伴我多年的忠实朋友《哈里波特》,这是个充满神奇与魔法的`世界。这里有狡猾邪恶黑暗,但也有正义勇敢善良。我曾不止一次的想象我自己也会收到一封魔法学校的来信,我也曾想象自己能骑着飞天扫帚在天空中穿行,我也曾想象自己挥舞着魔杖为正义而战……于是,我变得更勇敢,更坚强。

慢慢的,我开始向往神秘的宇宙。我惊叹宇宙中光穿梭如此之快,又因黑洞无穷的吸引力而感到恐惧,又从白洞那里深切体会到“物极必反”这四个字。我敬佩科学家对科学研究如此执著,如此挚爱,也希望自己能成为科学家里程碑里的一颗金星。我学会思考,学会钻研。

在喜爱科学的同时,我爱上诗歌散文。我因柳絮漫天飞舞只为播一粒种子而敬畏生命;又因秋风萧瑟,片片落叶而倍感凄凉。从毕淑敏的《我很重要》里感受亲情,友情是如此之重。她开启了我的心灵之窗,让我发现生活竟如此之美。

今天是昨天的未来,而昨天则是今天的历史。时间,消逝了一切,但却沉淀了历史。滚滚沙尘荡起,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幅景象:昭君手托乌龙琴,身披锦缎罗绮,正坐马上。伴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起向大漠驶去。“不能改变历史的进程,那就改变历史的方向。”此去,是驶向漫无边际的大漠,那里没有山珍海味,玉泉美酒,只有牛肉和牛奶;那里没有风和日丽,只有大风卷起黄沙,风雪席卷草地。为了大汉和匈奴人民安定,快乐的生活,她忍下了所有的苦和痛,挑起了历史的重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十六年,从幼稚到成熟,从彷徨到坚定,在书的陪伴下,我走了一程又一程……

夜阑人静,我又独自坐在窗下,捧着一本散文,守着月光,细细品读……

这一程我们一起走过作文【四】

4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半辈子,从孩提时代算起,40年过去后,人也到了中年。40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相当于半个世纪,中国风风雨雨走过了改革开放的40年,像世界证明了中国力量。一个个奇迹被创造了出来,一代代人的努力没有白费,中国以自信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经历了40年的发展,不再是软弱可欺,不再是没有话语权,不再是断壁残垣,而是扬起风帆,摆正态度,为崛起不断的拼搏,最终才有了2018年的中国。

时间已经到了12月,距离2019年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40年为契机,100年为目标,中国人的心是连在一起的。看到改革开放40年的景象,我们不难想象在50年、60年、10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之后的中国该是怎样的面貌。时间在一步步的推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小康富裕还会远吗?不会了,只要中国人一起努力,更加美好的明天将会到来。奇迹是会发生的,没有什么不可能!

这一程我们一起走过作文【五】

历史瞬间巨变,四十年的风光伟绩,今天的中国让全世界赞叹,东方巨人从此站起来了。

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此节目自播出以来一直深受好评。

在4日晚上,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看完了第七集,感触颇多。

第七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主要聚焦了人们衣食住行的点滴变化,以“解决短缺”“产品丰富”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消费升级为线索,以白马服装市场商户的亲身经历、江苏仪征化纤厂解决穿衣问题、“三大件”的变迁以及加拿大龙虾进入中国等故事,讲述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人彻底告别了凭证凭票定量供应的物资短缺时代,正在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

百姓的日子正过得红红火火,正在创造未来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在物资还没有丰富起来的年代,买布要凭票,一尺一寸都要掰着指头计算。黄上衣、蓝裤子是最流行的穿着,对生活所有的美好向往,都在母亲的一针一线里实现。那时候最时髦的布料叫“的确良”,耐穿,其实就是化纤。经过多家化纤工厂的共同努力,最终解决了中国人的穿衣问题,1983年年底,国家宣布取消布票。上世纪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三转一响”是每个新娘羡慕的彩礼。1980年,每100个中国家庭中,拥有缝纫机的.只有5家,拥有自行车的只有11家。上世纪80年代,洗衣机、冰箱、电视成为电器“三大件”。家里“大件儿”一直在变,每一样都承载了难忘的岁月。

40年前,中国人60%的收入要用来买吃的。今天,人们超过60%的收入用来提高生活品质。新消费正在让中国人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丰富、更加有滋有味。40年间,每一个家庭的衣食住行,每一处生活里的点滴变化,都折射出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奋斗和努力。

我们的父辈正生活在那个年代,凭票子买东西,生活何其的艰辛,他们亲历了祖国改革开放的变化,如今我们这一代的生活应该是天堂般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

这一程我们一起走过作文【六】

中国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的体量巨大,他们隔几年就会来次大迁移,他们干着城市白领不愿意***工作,他们就是中国的劳动工人群体。

改革开放40年来,各项伟大的工程项目背后都留有他们为止辛勤工作而挥洒下的汗水,风里雨里,都有他们挥舞铁锤,锻铁焊钢的身影。

为了工程项目的如期完成,他们常年守在工地,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甘愿以血肉之躯来当为建设的一颗螺丝钉。

老去的工人看着他年轻时参与建造的项目完成历史使命推出台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的青春及年华也跟着它没了。

国家弱!我们只能以人海去填人家的子弹大炮。国家强!人的生命才能被称之为生命。

“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这就是中国劳动人民一生的写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