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秘密》和《追逐日光》都是很早以前读过的了,但突然发现,这些书都被《人生创意课》联结了起来,意味深长。也是突然发现,这些年我的成长,都是沿着一条这样的轨迹攀爬,直到现在,已经与三四年前,甚至一两年前完全不同。我翻看以前blog上的文章,对比近期的心境,截然如两人。特别若是对比三年前在上海,和如今在瑞士的状态,我的成长至少已令自己欣喜动容。
记得两年前刚从上海回来不久,在后海一家玻璃屋顶的餐厅,满身的怨气,不停的抱怨这个那个,对别人否定,对自己也否定,又咄咄逼人的想要赢所有的争论。一顿饭之后,刚认识不久的一个朋友对我说,如果你不改掉说话和情绪中占主导的负面氛围,你今后的人生和职业历程将会一团糟。他还告诉我说我们之间所有的短信聊天他都导出来用excel做了统计,其中负面情绪的短信占了百分之八十还多。
我庆幸当年毫不犹豫从上海回来,然后才能有偶然的机遇认识新的朋友,一针见血的点醒我性格中最大的弱点。
另一个转机竟是那场莫名其妙的病。如果不曾亲身经历过全身麻醉的恐惧和麻醉过后的剧痛,如果不曾亲眼看见同一病床的生命的消亡,我会有更多的放不开和畏缩。也正是因为曾经读过那本震撼人心的《追逐日光》,我才能以更加坚定的心去追逐仿若重新开始的人生。
当昨天在火车上读到《创意课ii》中的前几个章节,我已经怦然心动:让以前的自己死去,丢掉过去,在新的环境重新开始,没有任何的假想敌,用新鲜的心情接纳每一个新认识的不同的人和事。我惊讶于一个素未谋面的,成长经历完全不同的人,是如何能通过一本书与读者产生共鸣。
借由这本书,我终于理出了思路。我在苏黎世的快乐,不正是基于此吗?以前那个强势的我,树敌无数的我,已经被我丢在了北京,随着沙尘暴刮远了再也找不到。我万般的庆幸那个我并没有被我带来瑞士。如果不把任何人想象成敌人,就不会浪费哪怕一秒的生命被别人制约着疲于奔命。所有的时间和能量,都会围绕着自己。我不敢说身边的人是否都喜欢我,但至少我在瑞士没有敌人,只有朋友和更好的朋友。心中没有任何假想敌,就不会散发出可悲的气味吸引真正的\'敌人的到来。而相反,如果想要人来爱自己,自己就要先很爱自己,并且不计付出的去爱别人。只有付出了,才会有能量的流转,别人的爱才会流进来,填充付出后的空缺。对事业,对朋友,对未来,无不如是。
如果看过《秘密》这本书,我们就应该试着去做这些。所有正面的能量,都会丰盈我们的人生,都会带来快乐。
如果有了负面的情绪,就试着用反义词造句,然后去理解它。有时候,会发现峰回路转的闪念的火花带来希望,可以帮助我们破除被桎梏住的消极或者愤怒。
举一个刚刚发生的简单例子。我想要老爸问问他的一个朋友是否认识某行业的人有可能购买我们公司的某种设备。瞬间就得到否定的回答,他肯定不认识。我问,你又不是他你怎么知道他肯定不认识?很多时候,机会和快乐都会从轻易扔出的否定和消极中溜掉。就好比看一场网球比赛,只不过几局没有打好,就有人会不停的说完了完了,我支持的这个人一定输了。为什么不为落后的选手加油并希望他能够努力至少奉献出精彩的比赛呢?为什么不保留自己看到希望的权利呢?
昨天在火车上,朋友说曾经做过的所有选择都不能说是正确的,因为不能知道另外的选择是否更好。没错,那就更加不必要浪费哪怕一秒的生命去怀疑和后悔。要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那个,然后用积极的能量朝向前方的旅程。不要质疑过去,不要担忧未来,只活在生动的活生生的现在。
《创意课ii》与《创意课》相比,有了更多的禅性,更多的性灵上净化和体验的对话。而《创意课》之中的各个章节其实更有实践性和朴实。比如,我的印象最深的有一个三秒胶原理。我们第一次受到伤害可能需要3年的时间来修复,下一次就只需要3个月,再下次是3星期,然后3天,3个小时,3分钟,最后做到3秒就能调整情绪。不论是伤心,激动,欣喜,震惊,兴奋,伤痛,都只用3秒钟贴好胶布,冷静的再走上人生这个舞台。这就是情商,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生命的累积,通过练习来达到的。比如,我在上海一整年都没有调整好自己情绪,抱怨愤怒和充满孤独感的绝望参杂在一起度过了艰难的三百多天。可是因为有了那次的经历,如今来到更遥远更举目无亲的瑞士,我反而能够很快适应,跟所有人交朋友。如今在过去了五个月阴郁的冬天之后,我甚至一次没有因为难过伤心而哭过,反而心情越发快乐。要知道,就连我心目中的女强人都曾经在来瑞士的前几个月哭过好几次。
于是,曾经上海的一年刻骨铭心的历练让我心怀感恩。人生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无数个相联系的点穿成的线。
这四本书同时推荐给大家看。希望我们每老去的一天都不会悲伤,反而生命会因增加了一天的质感而比之前的所有都更丰盛繁茂。
小姑娘,你在看什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笑着对我说:没,没什么!我一副不自然的表情,“还好有个人,呼一”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地了。
放学回家,我见到一位老人抬着头不知在看什么,只见他有时用步子测量着,有时拿着尺子在墙上画着一个个细小的数字。我暗暗的想:这位老爷爷在干什么”我一边想,一边走进了电梯。
前几个星期,正在做作业我被一声声电钻声吵得心烦意乱,穿好鞋一边抱怨着一也冲下楼去,当我在楼梯边时,发现那位老人正抬着头,带着老花镜,接着电线,汗水从他的两鬓边流了下来,湿透了那件衬衫,只见他累时用手捏捏脖子,喝口水。这时我想起了,前几个星期晚上,我心惊胆颤的去倒垃圾,难道他……
看着他的\'样子,心里一酸,走上前去,“小姑娘,你现在,现在干什么去啊?”那位老人表现出一副享受的样子喝着水。为什么不叫物业来装灯呢?:我带着一阵酸意。说“叫物业装太慢了,再说自己装又快还能缎炼身体多好呀!”老人笑着说,用毛巾摸着汗。
后来那条走廊上有了第一盏灯,这盏灯让我知道了奉献,从此,我再也不怕晚上倒垃圾。
那就是一位普通老人的关爱,那就是一盏普通的明灯……
以简为话题的议论文
生存其实很简单
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峡谷中的雕用一种特殊的树枝筑巢。为了寻找这种被称为“铁树”的树枝,一只雌雕一天中有时要飞行200公里。“铁树”的树枝上还生着许多刺,使得雕巢能够牢固地建在峡谷的悬崖上。巢建好后,雌雕还要在上面铺上树叶、羽毛、杂草,防止幼雕被刺扎伤。
随着幼雕的渐渐长大,它们开始在窝内争夺生存空间。它们对食物的需求量迅猛增加,以至于雌雕再也满足不了它们的需求。雌雕本能地感到,为了让这窝幼雕生存下来,就必须让它们离巢。为了激发幼雕的独立生存能力,雌雕开始撤去巢内的树叶、羽毛等物,让树枝的尖刺显露出来。巢变得没从前那么舒适了,幼雕纷纷躲到巢的边缘。这时,雌雕就逗引它们离开巢穴。一旦幼雕离巢后向下坠落时,它们就拼命地扑打着翅膀阻止坠落,接下来的事情对于雕来说再自然不过了——它们开始飞行。
生存其实很简单,拒绝坠落就行了。
不知捕捉黄鳝的人为他手中的那个小小的竹笼子申报了国家专利没有,因为它十分巧妙,做起来也不费事,却实用得很。一束细篾编织成拳头粗细的笼子,笼子尾部是进口处,一圈轻而薄的篾片朝里形成一个漩涡状茬口。
黄鳝被笼里的诱饵吸引,就从那篾缝里钻进去,但是它在笼子里面没法转身,要想出去,只能后退。后退的时候,篾片的尖梢一根根扎在尾上,它不知道身后那坚硬的是什么东西,退下去会有什么结果,所以一触即缩,怎么也鼓不起勇气朝后退,就只好在笼里一直呆下去。假如黄鳝敢于朝后退一步,它就不会被关进笼子而束手待毙了。
生存其实很简单,有勇气后退就行了。
沙丁鱼是幼鲸最爱吃的鱼。沙丁鱼常常被它成群成队地吞进腹中,幼鲸已严重威胁着沙丁鱼的存在。沙丁鱼中的`一位智者决定除掉这只可恨的鲸,它组织一群群沙丁鱼向这只幼鲸发起进攻。 幼鲸感到很好笑,这同送食物有什么两样,于是,面对纷纷冲上来的沙丁鱼,它不紧不慢地张开大嘴,将一群群沙丁鱼尽收口中。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沙丁鱼总是以失败而告终,而幼鲸总是以胜利结束战斗。每次取得胜利,幼鲸都十分兴奋,它总是兴致勃勃地追逐沙丁鱼的残兵败将,将它们一一收入口中。
一天,一大批沙丁鱼又向幼鲸发起了挑战,幼鲸一张口就将它们消灭了大半,剩下的一小部分狼狈逃跑。幼鲸来了兴致,心想,你们哪有我跑得快,一个也别想逃。于是,它尾随
在后一口一口地吃掉沙丁鱼。沙丁鱼越来越少,但仍然有一些沙丁鱼试图逃过幼鲸的追***。幼鲸决定乘胜追击,将它们彻底消灭干净。于是,一路追过去。
幼鲸忘了追出了有多远,正当它要张口吞下最后一群沙丁鱼时,突然发觉自己的肚皮已经触到了浅水滩的沙子,它知道这很危险,可是,由于用力过猛,它此时已经无力控制自己的身体,只见它巨大的身躯一下子冲上了沙滩,它想抽身返回,可是来不及了。它搁浅了,它挣扎着,不久就无奈地死去了。
生存其实很简单,胜利时,保持冷静就行了。
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附近深海中的水母与众不同,它们的触须有人的手臂粗,每只水母重达60公斤,不但体型大,肌肉也比其他地方的水母强健有力。同是水母,为什么生活在这里的如此强壮呢?
原来,与这些水母为邻的都是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如虎鲸、鲨鱼等。为了躲避这些凶猛的动物,水母不得不快速逃命,每天的快速游动把它们的身体锻炼得十分强壮。可是,就算水母逃命的速度再快,也还是经常被那些凶猛的动物咬伤,轻则触须折断,重则皮开肉绽。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被咬得遍体鳞伤的水母不但不会死,而且会很快从折断触须的根部长出新触须,伤口也会迅速愈合,因为伤
痛刺激了新陈代谢。水母就在这样残酷的环境里,在性命攸关的危机中,在肉体剧烈的伤痛里,将自己一点点变得强大起来。
生存其实很简单,在艰苦的环境中选择坚强就行了。
【精彩评析】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从动物身上我们可以学到许多生存的道理。文章分别从雕、黄鳝、幼鲸、水母等角度阐述动物的生存法则,启示我们:要想获得生存,就必须拒绝坠落;遇到困难时,有勇气后退;获得胜利时,保持冷静的心;在艰苦的环境中,选择坚强。可以说,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要取得事业的成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我们自己简单一点,专心一点。该坚守的坚守,该舍弃的舍弃,简单往往有效。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人赋予桥以风景,抑或是人与桥各成风景?映衬是美,独立也是美,映衬与独立给人以全然不同的美学体验。
墙角的花,自赏孤芳,也有其独特的风韵。每个事物都注定有其独一无二的美丽,需要人们以一颗审美之心来悉心呵护。
鲁迅先生笔下的过客在经过一处房舍打听前程时,得到了这样的回答。老人说前面是一片坟,可同住的小女孩却说:“不,不的,那里有许多野蔷薇,我常去那里玩的。”前方是坟还是花丛,终究需要人去亲自感知,以一颗独立的审美之心来观照,方能发现生活所蕴藏于不经意之间的美丽,发现自己的独立风景。周作人常忆起“打蓬的雨声”,川端康成营造出“雪国夜空下的一片白茫茫”,独立之美是万物各有其美,人人独立的审美体验构造出人心心中独立的风景。
满屋的水晶灯的光彩之美,不因其一盏的光彩夺目,却是在灯光相映间尤显璀璨,孤立看事物固然各有其美,却永远也难以感知整体映衬的恢弘磅礴。高山流水,因答谢知音而分外动听;运斤成风,失去惠氏的庄子徒然留下“吾无与言之矣”的怆然;盘踞山顶的黄鹤楼,不仅是其形制的美,更是三山半落,二水中分的雄奇之景的映衬,与历代文人墨客的舞文弄墨的掩映,使其流传到今天。映衬之美,是一种整体之美,它在独立的花朵间积聚了宝光,于无声处迸发出惊人的美丽。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那时的春江花月,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和怀想。江夜因花月明而更显美感,抑或其有各自独立之美,只需要一颗审美之心,于独立中见映衬,于映衬中看见独立,方能真正梦回那个如梦似幻的华美时代,而这一切皆是源于身心的体悟。
“我们汲汲以求生之美的同时,倘若过分倔强于生,反而恰可能背离了我们生之大美。”映衬与独立各有其美,正如三岛由纪夫所述,何必倔强偏执于一,生和死的和谐方是真正的大美。
早晨,金色的阳光铺满校园,小鸟在树梢欢快的歌唱,似乎在向大地宣告:“春天来了,春天来临!”静心园里的\'小草们都伸出了小脑袋,好像在亲切地对我们说:“朋友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你可要珍惜时间用功读书啊!”迎春花开满了整个静心园,这一簇那一簇,星星点点无不流露出生命的活力。
夏天来了,同学们都穿上了凉爽的夏裙,像朵朵美丽的花儿在校园里飘逸。静心园似乎也不甘落后,花坛里百花争芳吐艳。烈日当空,桂花迎着骄阳怒放,它似乎在说:“来吧!该死的太阳,让我经历又一次成长。”整个校园都浸泡在桂花的清香之中。水里的鱼儿也不甘落后,不厌其烦地吐着小泡泡,似乎是在感叹:“住在静心园真好,它替我们挡住了夏的炎热。”小朋友们穿梭在静心园中快乐的嬉戏,勤奋的同学们都带着书来到这里背诵。来到静心园,息心而坐,读书声,欢笑声带走了一切的烦恼和炎热,留下的只有那凉爽的风。
秋风阵阵拂面,吹走了炎热的夏天,带来了凉爽。走在静心园那石子铺就的小道上,只见到处是落叶,把通往后操场的小路铺得严严实实,似乎下了一场树叶雨。树妈妈似乎很伤心,但树叶却说:“亲爱的妈妈,不要伤心。明年我还会再长出来的。”看到这一情景不得不让我承认秋天也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季节。
冬天来了,静心园似乎是一个避冷的好地方,因为只要和朋友们坐在那儿畅谈,仿佛所有的寒冷都会消失。小朋友们追逐打闹着,欢笑着,就连太阳也忍不住露出脸蛋来看一看。
这就是静心园的四季,我最爱的地方。
是谁,一生浪迹天涯,高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一生只为询问清楚为何“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又是谁,忧国忧民,仕途失意。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来懂得何时才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问这个字眼,自古以来便一直伴随着我们。王充曾经说过:“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凡事只有问才会使我们理解的更加明白,透彻。也只有问才能使我们在任何的方面更上一层楼。
不耻下问,为你更进一步提供动力。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孔圣人的才华和学问自不用多说,他还需向别人询问,更何况你我,所以,放下架子不耻下问,只有这样你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不懂便问,为今后的辉煌奠定基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父亲是迈兰的一个小农场主,拥有一个果园,家境还算比较富裕。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呱呱坠地了。爱迪生不仅不爱说话,而且还常常一个人出神。他会久久地盯着一件东西,一动不动,一言不发,在心里琢磨这件东西是怎么回事。他会久久盯着天空慢慢浮动、不断变幻形状的白云,他会久久盯着雨后天际那七色弯弯的彩虹,他会久久盯着炉灶中晃动跳耀的火苗,他会久久盯着在树梢间蹦来蹦去的小鸟……有的时候,天空忽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声越来越低,闪电也越来越密;正在一起玩耍的小朋友们会四散奔去,赶紧跑回家;家人们也忙着关拢鸡鸭,收拾屋外的东西,关好窗户;而爱迪生这会儿却盯着划破天幕的闪电,谛听那滚滚而来的雷声,心中琢磨着: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下雨之前就会打雷、打闪呢?这雷的声音和这闪电的亮光是怎么出来的呢?正是由于爱迪生这种爱思考,爱问的性格才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进步,更加美好。由此可见,只有爱想爱问才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王维曾问过“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李煜曾问过“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杜牧也曾问过“因看鲁褒论,何处是吾庐?”生活中总是会有无数个问题等待我们去寻找答案,只有虚心,不耻下问才会让我们突破一个有一个难关,最终到达人生的巅峰。普列汉诺夫说过“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所以,学会提问必是你通往成功的路上必不可少的一课。
有人曾说过“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朋友们,从现在起打破沙锅问到底,在不远的将来,你定会获得属于你自己的辉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