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许久不吃薯条的我嘴馋了,随口说让妈妈去为我买一份。我并没有太认真,妈妈怀着弟弟,肚子高高的`,再有一个多月我就能见到弟弟了。
放学了,我看到桌子上一大份薯条,还有我爱吃的番茄沙司。我好兴奋,也好感动。很难想象,妈妈挺着大肚子排队为我买薯条的情景,妈妈有那么细心为我特意多要了一份番茄沙司。
自从姥姥病倒住院后,妈妈就忙得不可开交,本该自己被人照顾,却照顾起来病人。妈妈是个孝顺的女儿,天天为姥姥跑医院,做好吃又有营养的饭。她这段时间很累,却对我无心的已要求,挂在心上。
我突然觉醒了。我是不是很不乖,总是惹妈妈生气。妈妈对我多好啊。德克士离我家很近,我却很懒,不愿意自己去买。妈妈又忙又累,本来就不方便走路,但还是为女儿买了。她也是女儿,回报姥姥养育之恩,感天动地。我与她比起来,真的是不孝。
我要好好学习,学乖一点,为妈妈分忧。要不妈妈为姥姥的事情一直操劳下去,迟早会病倒,伤了弟弟不说,说不定会危及生命,那我就惨了,没有了妈妈,我的生活就没有了幸福。
妈妈看我香甜的吃着薯条,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就去姥姥家睡觉,随时照顾姥姥。妈妈也是该好好睡一觉了,周六周日这两天,妈妈天天六点就起床,为姥姥忙活着。这薯条虽轻。但我从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
妈妈,我不该惹您生气,对不起!
这薯条里,有您的爱,我觉得太好吃!
凝视着窗台上亭亭玉立的兰花,不禁让我想起《野有蔓草》中那位清秀水灵、温文秀玩的姑娘。
这盆兰花在我眼前立刻幻化成美的化身。
汇聚天地之灵气,凝结日月之精华,俨然一位落落大方的闺秀。
它将垂柳的“阴柔”与君子兰的“剑气”融合成蓊蓊郁郁的形态,捧出一丛生机。
远远望去,一束一束纤细的叶子 像待射的利箭直击苍穹,叶片伸长到一定高度便弯下腰低头和土里的根偶偶私语。
宛如一盆翠绿的喷泉在凝固所呈现的景致。
拔开丛丛叶片,你惊讶地发现 五片花瓣的小花会探出头来窥探周遭的一切。
花瓣也是绿的,和叶片融为一体,赏心悦目,传达着和谐 之美。
花瓣上刻着一道道红印,就像娇嫩的皮肤被划出血丝,墨汁在草纸上沁染开来。
最独特的还是它的花蕊,由两部分组成,像微微张开的嘴。
“上唇”被玫瑰色的圆点点缀:“下唇”则被随意地涂抹上奇异的线条,宛如一条喷火的猛蛇。
新年 伊始,父亲 将这盆兰花摆在我卧室的窗台上,起初我并不在意它,因为它实在平凡的如同一盆杂草,仅仅是葱郁的绿让双眼感到舒适。
父亲说开春时它会长出兰花,我不屑地瞟了一眼兰草,心里琢磨着,看它开出个什么样的花来。
这盆普通的近乎单调乏味的兰草,不属于奇花瑞草,没有“仙客来”奇特巧妙的优雅造型,连映山红看见它都为它是花的成员而羞红了脸,在国色天香的牡丹面前,兰草就像东施遇见了西施,相形见拙,黯然失色。
但是,凛冽的寒风摧残不了它盛开的梦,周遭的冷漠击不垮它生长的信念。
它躲在窗台的一隅,靠着冰冷的墙面默默地生长着,生长着……
谁能料想啊,在春风的轻抚下,它竟长成了一株境界,叫“禅”。
它的每一片叶子都张大着眼睛 ,见证人情世态的炎凉。
即便生在清幽的山谷,生在清静的后禅院,被同伴嘲讽,被冷漠包围,它仍能谢绝蜜蜂 的殷勤,避开蝴蝶 妩媚的身姿,恪守一方净土,吐露一抹清香。
文人称赞它幽芳逸致,(风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态,涤人之秽肠而澄滢其神骨,致人胸襟风度品格趣味于高尚之品性。
除去轻佻之色,媚世之态,“孤芳自赏”也得耐得住寂寞 。
谁能料到啊,在鸟鸣得催促下,它竟长成了一丛气质,叫“雅”。
它优雅地立在那里,月貌花容。
它不像迎春花般招摇,明黄的小花铺天盖地得缀满枝头,压得枝条喘不过气来。
它也不像攀援得凌霄花,爬上高枝,借着枝条的高度炫耀自己 。
兰花是有骨气的,它不攀附枝条。
而是从土壤里重新抽出一根茎,几片叶,五瓣花。
用它“自己”的根吮吸水分,用“自己”的茎运输养料。
它不愿和迎春花一样抛头露面,宛如一位羞涩矜持的佳人,一个落寞的才子,悄悄地躲在叶子地下部,依偎着养育它地泥土。
于是,兰花的绽放并不惹人注意,常常会成为被轻易忽略的风景 ,但它的花瓣上还是长满了绿色的希望,它的花蕊仍会催生希望的蓓蕾,它的叶片依旧契刻着清新。
我低下头,默念道“幽幽兰香,无人自芳。
如何使说明文物理并重、形神兼备的呢?首要的一点是观察。说明文写作的前提是对要说明的事物非常熟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养成认真观察、深入了解的习惯:
观察要有针对性。要带着问题观察,而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最好能在观察前列出观察提纲,观察时要记笔记、画图标。要善于提出问题。
观察时要分清主次。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观察的顺序。观察有概括性观察和特写性观察之分。前一种方法有助于抓住事物的概貌,后者则利于把握观察对象的细节和特征。由概括到特写、由全局到局部,是观察的一般原理。
观察重在事物的形。要想传神,写出事物的内涵、原理等,则需要有很好的查阅资料、作调查的能力。比如我们要写一篇文章来说明洛阳牡丹。在写好它的形状、颜色、品种之外,如果能够考察一下洛阳牡丹的来历、其中的牡丹名品在培育中的科学原理,这篇文章就会有说服力,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洛阳牡丹的文化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具备相当的知识积累、广阔的知识面和优秀的调查能力。作为小学生,应当从小注重积累知识和调查能力的训练。比如通过剪报、记笔记、上图书馆和阅览室等途径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
写作说明文还要注意说明的顺序。有合理的顺序,文章才能条理清晰,让人看得明白。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即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间顺序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远到近等。时间顺序一般有从古到今、从过去到现在等。逻辑顺序有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等。什么是合理的顺序呢?这要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以及说明对象本身的特征、规律而定。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等,往往以空间为顺序;说明事物的成因、方法,往往以时间为顺序;说明事物的事理,往往以逻辑关系为顺序。
当然,大多数说明文会综合使用多种说明顺序。因此,在写作时,我们要合理地安排好说明顺序,理清说明文的结构层次。常用的结构层次有并列式、层进式和总分式三种。比如我们以水为题目进行写作,可以先写水的外形特征,再写水的分类,然后写水的用途,这是并列式的写作层次。我们也可以先写水的外形,再写水的成因,最后写水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害,这是层进式的结构层次。先概括水的用途和特征,再一一细述,就是总分式。结构层次能力需发同学们在长期的写作过程中培养。
早晨,我模模糊糊地睁开我那双珍珠般闪亮的大眼睛一看,一束金色的光射到我的肚子上,太阳出来了。
我灵活地下了床,洗脸刷牙穿好衣服之后我就下楼了,就看见妈妈在洗碗盆里洗些什么,我跟妈妈问好之后就凑过去问:“妈妈你在什么呀!”
妈妈说:“你来得正好,我正在研究炸薯条呢。”
我兴奋的叫:“我要帮忙!我要帮忙!”
我仔细地看着说明书,做炸薯条的六个步骤,
1、去皮,
2、切条,
3、下味,
4、搅拌,
5、预热、
6、烤熟,这只是我简化后的做法顺序。
真正的顺序是这样的:
1、去掉土豆皮,
2、把去掉土豆皮的土豆切成一条条的条形,不要太粗,也不要太细,
3、按照自己的囗味下调味料,
4、把下好味的薯条平均的翻两下,在翻的时候先把炉子预热好,
5、最后把薯条放到预热好了的炉里烤就行了。
可惜,妈妈说由于这些对我来说太危险了,所以我没让我参与。只让我在旁边眼睁睁的看着妈妈在做!但我可把做薯条的步骤记清楚啦,如果你们想尝试一下,和你的.家人一起动手吧。
今天,我闲来无事,就准备学炸薯条。
我先迫不及待地把昨天刚买好的土豆拿出来,剥好皮,拿出砧板,用刀切成了土豆条。然后,等油锅热了,我把切好的土豆条像竹筒倒豆子似的一股脑儿地倒下去。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油居然会“噼沥啪啦”地跳着舞,像一个调皮的小娃娃似的跟我玩耍,吓得我连连后退好几步。等油锅没有动静时,我才拿起一双筷子,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往前走,慢慢地用筷子去触碰薯条,“呀!薯条还是软软的。”我用筷子轻轻地翻转着薯条,用手无时不刻地控制着火候,用眼睛仔细盯着薯条有没有熟,还在嘴里念叨着:“快点熟,快点熟。”仿佛我迫不及待地想尝尝自己的手艺。
过了一两分钟,有几根薯条的颜色逐渐变成了金黄色,我夹了一根尝一尝,“哎呀,好烫呀,不过表面变得脆脆的,非常好吃。”有了对自己的鼓舞,我炸得更卖力了,仿佛油溅到身上也不怕。又过了几分钟,我用筷子触碰着薯条,发现它从原来软塌塌的变成现在硬邦邦的,它的形状也变成弯弯曲曲的长条状,透过阳光,薯条竟然变得金光闪闪了。薯条变成金黄色后,我把它盛到盘子里,蘸着番茄酱吃,我觉得真是色香味俱全啊!
我觉得自己吃得不仅是一份薯条,更是一份快乐。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聪明的古人只用了短短12字就明了地概括出了阅读的珍贵。
然而,“好读书”不难,可“读好书”却不易。
像一些同学,读书不少,积累不多,知识面不广,一碰到写作,除了紧咬笔杆,就是唉声叹气。
这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方法的问题。
那么,什么才是一种好方法呢?
据我看来,像跟着导游旅游一样阅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在陌生景点旅游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跟着导游游走。
这样不但能够更加了解各个景点,还可以选择一条最佳路线,少走冤枉路。
可如果自己一个人参观,只能看个大概,或是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原处。
阅读也是这样,只有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才能真正读好一篇文章。
否则就只能一知半解,阅读无效的同时,又浪费了时间。
不过,除了要跟着作者这个“导游”,还要结合生活实际,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的阅读才会更加有效。
古人大致有两种阅读方法:一种是只做寻章摘句式的。
这种方法讲究细,对每一段,每一句甚至连一些字词都要认真“解剖”。
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文章的“顶梁柱”——中心思想;另一种则截然相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的,只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思想,在了解中吸取了营养、知识,却不支寻章摘句。
打个比方,让分别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的两个人阅读白居易的《忆江南》时,第一个人可能会想: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为什么要用反问的手法?不用不行吗?第二个人则会知道:这着诗是白居易怀念江南而写。
明朝时,有人巧妙比喻了这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像一个人有一房子散钱,却无一根能把钱串起来的绳子;第二种方法就像一个人有许多绳子,但没有散钱供他串。
这两种方法各有所偏,只有将其合二为一,既观其主要内容,重点的地方又寻章摘句,才是最好的方法。
泛观博取,不如熟读而精思。
朱熹一句,把读透书的好处淋漓尽致地道了出来。
那该怎样才能把书读透呢?那就需要和“感受”。
有时,文章的含义往往藏在文字深处,这时就需要去体会。
一个极其微不足道的细节也许蕴藏着一个大秘密,所以,抓住细节,是体会的关键。
就像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中,李白未曾提到过自己怎么样,似乎只写了景。
其实不然,从“尽”、“孤”、“独”、“闲”几字中,可以知道,李白此时是很孤独的。
感受,则是体会后的自身的感觉,和体会是双胞胎。
如果你阅读一篇文章后没有任何感受,那么你就白读了这一次书。
其实,作文就是感受,能否利用感受,把感受挥洒在纸上,就看你的了!
要爱读书,勤读书,同时,更要善于读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