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指津
让情节的发展最好是波浪式的,而不是直线式的,因为那种直线式的事件、直线式的情感缺乏回环蕴藉的美。如陆蠡的《囚绿记》如果只写作者与绿枝条的“心灵絮语”而无甚变化,则流于平淡。奇妙的是文章写出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和绿枝条命运的变化,作者始而欣喜,继而魔念生出,囚禁绿枝条,最后放生。文章由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到怀绿,层次分明,波澜起伏。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因为平则直,直则板,板则无惊无喜,无趣无味。让叙事一波三折、摇曳多姿可采用抑扬结合、张弛相生、悬念迭起等方法。
组织材料是写好记叙文的一个重要环节,组织作文材料,不论运用哪种方法,都要为表现中心服务,都要根据不同文章的内容和写作要求的需要,把材料合理地安排到文章中去。这样才能使所用的材料尽善尽美,从而写好记叙文。
在上《晏子使楚》这篇课文的时候,刘老师要求我们分小组表演晏子使楚的故事,我们兴奋极了。一共有四小组表演《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我们是第一组上去表演的,我扮演的是晏子,本来晏子是个庄严的人,但我扮演的是一个笑容满面嘻嘻哈哈不严谨的`晏子;何静扮演的是楚王,把楚王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的气势都演出来了;林道毅扮演的是楚王的侍卫,把仗势欺人都演出来了;任勇扮演马;扮演的非常投入。下面的同学一直笑声不断,我们演着演着也都忍不住笑出来了。演完后,老师语重心长的批判我,说我一点也不庄重,根本没有把《晏子使楚》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大义凛然、机智果敢的气概表现出来。
随后,老师在讲台上重新播放了一遍《晏子使楚》的视频,由于刚刚演过了一遍节目,再看了视频,我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深深到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也让我理解到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不能嘻嘻哈哈的,有时也要严肃一点。
就这样,刘老师让我们从表演中去领悟故事中的道理,从表演中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有些同学写作文,往往爱编造故事。他们认为,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真人真事?天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有什么可写的,7其实,不是没有,而是你没有去观察,没有去认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如果你没有注意到,或注意到而没有去理解它的意义,你就没话可写。相反,如果你注意到了,而且理解了它的意义,那你就有了写作材料。试想:胡编乱造的东西,连你自己都不能被感动,怎么能感动别人?
例如:作文题目“我真遗憾”。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时不时会犯一些错误,其中有些会终身难忘,当你经过仔细分析,从中吸取了教训后,
就会成为你健康成长的财富。这就是很好的材料。
佳作展示
最好的`奖赏
爸爸是一个农民,农忙时就在家里和妈妈一起忙地里的活儿,一到农闲时就出去打打小工。
爸爸最喜欢的事莫过于打扑克了,打什么,斗地主。只要有机会,爸爸总要过把瘾。但喜欢归喜欢,过瘾归过瘾,爸爸是从来不因此而误事的。
家里虽不是很富,但我家的小日子过得相当舒服的。在学校里,我是吃好的,穿好的,每个周末还要回去“大补”一下。当然,这与爸妈的辛勤劳动和他们生活的节俭是分不开的。
爸爸其实是很辛苦的,每天天刚亮就要出去“上工”了,有时还要加夜班。
有一个周末,
我到家时发现家里有两袋面包。我很奇怪,要知道爸妈是从来不会买这种东西的。当然,更不可能,是别人送的。用我的话说“一元钱一袋的面包怎么拿得出手?”我拿起看一看,与学校小商店卖的没什么两样。对她没什么兴趣,我又放了回去。但我心里仍有一些好奇。
过了好一会儿,妈妈回来说这两袋面包是爸爸加班时“工头”给买的,没舍得吃。她还补充了句“等爸爸回来一起吃。”我听了心里有一丝感动。没多久,爸爸回来了,吃过晚饭后,妈妈拿出一袋面包来分,还把另一袋当作宝贝儿似的说留给我明天带到学校吃。可她哪里知道,这面包我不知道吃过多少了。
妈妈小心地将面包袋子撕开,从里面掏出那个很小的面包,用那双粗糙的手将面包分成了极不平均的三份,每人一份,给我一块最大的,留给自己一块最小的。爸爸一口就把属于他的一份解决了去干别的事了。妈妈则小口地吃着那块最小的面包,边吃边翻转着面包袋子仔细地看着什么,还说奶油好吃。吃完后,还依依不舍地看了会儿包装袋子才将它扔掉去忙家务。我看着这块外观极不漂亮的面包,小心地吃着它,似乎吃出了一种别的味道,很香,很甜,很有滋味。
过了一个星期,我带给爸妈一张满分的试卷,妈妈高兴极了,很开心地亲了我一口。问我要什么奖赏。我想到每个星期妈妈给我那么多的零花钱都被我大手大脚地花掉和上次分面包的情形,我神秘地对妈妈说:“奖赏不是给过我了嘛。”
妈妈很疑惑,有些不解地看着我。
我补充说:“上个星期的面包就是最好的奖赏呀!因为那个面包我吃得最香最甜……”
简评
文章构思新奇,立意不凡。作者选取了生活中一个很平常的生活素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清苦而温馨的家庭:劳碌辛苦的父亲、勤俭朴素的母亲和懂事明理的孩子。文中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十分传神。“一家人吃面包”,把父母亲和“我”的性格和心理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文章充满了真情实感,读后会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文章不是无情物,唯有真情能动人。要表达真情实感,所选的材料就必须是真实的。记叙文中的真实材料就是我们的独特经历。每个人都是鲜活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不是生活场景和历史故事的简单复制,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发现,用心去感悟去思考,为文方能如重锤擂鼓,扣人心弦。
如果把材料比做珍珠,那么线索就像把珍珠串连起来形成一条闪光的项链的线。往往是有了一条线索以后,许多材料和人物便自然地组织到一篇文章里去了。如2012年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父亲的手》,作者学习朱自清《背影》的构思技巧,通过写父亲的手,先写父亲的严厉(我8岁那年,从父亲钱夹里偷了30块钱,父亲用“砖头手”拍打我的手掌;我15岁那年逃课被抓到后,父亲用他那厚大的手掌打我的脸;终于,在一次犯了错后,父亲又扬起他的手……但这次力度似乎不大,只轻轻地抚摩了我的头,再写父亲的慈爱(每天早上6点起床为我准备早餐,每天晚上11点开车去学校接我,我受伤时帮我涂药,等等,字字句句,打动人心。父亲的手,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是严厉与慈爱的化身,那是温暖的象征。父亲的手,也是本文串起颗颗珍珠的那根闪光的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