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我们全校三到六年级的同学陆陆续续地搭上了巴士,浩浩荡荡地来到南通农场秋游。说是游,实际是干活--拔花生。
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争先恐后地下了车,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花生地。只见花生藤组成了一片黄绿色的海洋,在秋风的吹拂下,掀起层层波浪,仿佛在欢迎我们早点把它们成熟的花生果献给人们。
这时,老师下令了:“各位同学,我们先拔花生,把花生藤堆放整齐,然后一起摘花生。开始!”话音刚落,同学们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开始劳动了。我们小组并没有一开始就拔花生,而是在一起讨论,最后决定先拔出一块空地来堆放花生藤,最后一起摘花生。说干就干,我们立刻就开拔了。可事实上拔花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们想问题太不周到了:先拔出的花生放哪儿呢?没办法,压在花生藤上吧!还没有拔多久,新问题又来了:大家惟恐落后,只顾拔,花生藤放得一点也不整齐,有的竖着,有的横着,有的斜着,真是凌乱不堪。我自告奋勇,担任了整理的任务。
整理可不容易,要把拔下的花生藤放到旁边的空地上,还要把它们一个个排放好。没过多久,我就招架不住了。我直起腰,用手背锤锤已经酸疼的背。这时,我看见了好玩的一幕:xxx见了一棵花生,想都没想就伸手去拔,没想到这花生那么顽固--死守着它的窝,不肯出土。胡木子第一次没成功,他不灰心,又用两只手抓住藤使劲拔,也没成功。他急了,使出吃奶的劲猛一拔,花生藤断了,xxx顺势倒退了几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撅着嘴,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嘴里小声嘀咕:“我就不信拔不出你这花生!”你们猜他怎么着?他居然用手刨了起来,终于,花生在他的“五指功”下“屈服”了。
在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下,那些埋在土里的花生宝宝们终于“见到了阳光”。下一步该摘花生了,由于大家刚刚拔花生时消耗了太多体力,都筋疲力尽了,干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慢悠悠地摘起花生来,边摘边聊,好不痛快……
x老师整理出一块空地,铺上一块桌布,各组同学纷纷把摘下的花生集中倒到桌布上。你倒一小袋,他倒一小袋,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摘下的花生聚到一起,形成了一座小山。最后班长分花生,每人都分到大半袋花生,个个提着花生袋准备回家煮着吃,与家人一起分享我们劳动的成果。
劳动结束了,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上了车。也许太累了,大家不再像来时似的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但个个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我不由得想起了《悯农》这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摘了半天花生就累成这样,何况天天劳动的农民伯伯呀!以后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
都说没亲近过泥土的孩子不知童年的乐趣,这次秋游我们是去农场拔花生,就让我们和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早晨,阳光明媚,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上了大巴车,一路上我都在想花生到底长在哪儿?是像苹果一样长在树上呢?还是像丝瓜那样吊在藤上呢?坐在车上向窗外望去,高楼大厦错落有致,两旁绿化带的叶子有的依然是绿色,而有的已经发黄,一阵风吹来,金黄的叶子飞舞起来,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正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到了,到了!”同学们显得格外兴奋,下了车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稻谷快要成熟,已有七八公分高,饱满的稻穗沉甸甸地垂了下来,细长的叶子是金黄色的,中间还隐隐约约夹着一点儿绿色。大片大片的稻子像给大地妈妈铺上一张金黄色的地毯。蓝蓝的天空映衬着金黄色的田野,构成了一幅田园风光图。
沿着河堤,我们行进在乡间小路上,一路上我一直都在想花生田到底长个啥样呀,忽然,眼前一片绿色,老师在这停了下来,一声令下,同学们一下子冲进了这块田,挽起袖子干了起来,这时我才醒悟过来,这就是花生田呀!于是我也紧跟着冲进了田里。我紧紧抓住花生的根部使劲一拔,嗬!好家伙!这一拔不要紧,根须上竟带出了这么多的花生,我把花生上的泥土抖了一抖,泥土似细雨一般洒落下来,这下花生像洗了个澡,干净多了。我仔细一瞧,这些花生,有的像个精巧的葫芦,有的粒大饱满,像个小铃铛,有的尚未成熟,还是花生宝宝……这时我想起了一首儿歌,“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嗬,真挺像花生的'啊!
开始摘花生了,我看准个大的,轻轻一摘就下来了,就这样,我拔一棵摘一棵。正值中午,我累得汗如雨下,不时用那脏手去擦汗,这下我变成了一个大花脸,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连我自己也笑出了眼泪。休息了一会儿,我又接着埋头苦干。不过累归累,看着篮子里的花生渐渐多了起来,我便又有了干劲儿,再看看周围的同学,大家虽然很累,但篮子里都装得满满的,个个脸上乐呵呵的!
随着老师的一声“集合”,这次活动结束了,但我们却依然沉浸在这无穷的乐趣中,这也使我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的真正含义。
金风送爽,阳光明媚,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秋游活动。这次我们秋游的地点是南通农场,主要活动拔花生。
我们早早地乘车出发了。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欢歌笑语不断。透过车窗向外望去,田野里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金黄的稻田、金色的玉米……一阵风吹过,稻田泛起金色波浪,玉米随风摇摆,像在向我们点头致敬。路边几只洁白的小羊悠闲地吃着草,还“咩、咩”叫呢!
到了农场,我们先找了一块空地,建立了营地。大家把背包放下,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我们急切地找到我们班的“自留地”。哇!花生地里的花生一垅垅的,好整齐呀,叶子绿中带黄,向我们传递着花生成熟的信息。我迫不及待地冲进花生地。
我先找了一棵小一点儿的花生,两手抓住花生藤靠土的部位,没想到轻轻一拔,花生就出来了。哈哈,这可是我收获到的第一份果实,我高高举起它,仔细端详,花生地下的根茎上结着一颗颗大大小小的花生果,都散发着特有的泥土气息。每一颗花生就像正在熟睡的胖娃娃,长得那么诱人。
接着,我又找了几棵大的,可是这次我怎么拔也拔不出来了。我只好两腿叉开,弯下腰,俯下身子,两手紧紧抓住花生的藤,咬紧牙关,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往上提,一、二、三,一、二、三,脚都陷入土里了,终于,好不容易拔了出来,害得我差点摔了个嘴啃泥。
不一会儿,我们班拔的花生堆成了小山,差不多有我人一般高了。因为我是班里的主力军,所以已经累得大汗淋漓了。此时,大伙也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堆成山的花生果被我们平均分配,每人都分得大半袋花生,个个喜滋滋地提着战利品乘车返回。我平生第一次吃到了自己亲手摘的花生,品尝着自己劳动的蜜果,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这次秋游让我这个在城市的孩子感受到了田间劳动的辛劳和乐趣,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等;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等。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三、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四、说明的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9种: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将沙漠进攻的方式分成“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
3、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死海之所以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如《苏州园林》一文中将苏州园林同其他园林作比较。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中就给“食物”“自养”“异养”“光合作用”等概念下了定义。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7、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出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一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成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人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如“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铀”的外延要小于“银白色的金属”的外延,因而主语与宾语不能倒过来说,即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如《死海不死》一文“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用的便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这里的“死”指的是鱼虾草木的.死,因为死海咸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长,所以叫“死海”,这就部分地揭示了死海的特征。
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样的说明显得十分生动、活泼。
五、说明的顺序:有条有理地说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常见的说
明顺序有: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如《死海不死》一文,由现象到本质(成因揭示了死海的特征,并介绍了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层层深入,逻辑条理十分清楚。
六、说明文的语言: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几乎”对“到处都有”作了限制,意思是接近于“到处都有”,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七、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说明文的阅读,从全国各地的中题看,所选文章以课外为主;内容更关心环境保护、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题型由主观题占主导地位,其中开放性试题已占一席之地,并有扩大的趋势。所谓“开放”是指解题思路和试题答案的多元化,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如200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试题的说明语段是《西部地区》,其中的第5题是你从第二段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在西部大开发中,你认为恩施州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有哪些?”在答题的同时,一方面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生为本地建设出谋划策,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个开放性试题出得非常有新意。
今天,学校组织去拔花生。
到了花生地,同学们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像一群出笼的小鸟一样飞进花生田。只见花生田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一排排花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欢迎我们。
我飞快地跑到我们班的花生地,看准一棵大的花生藤用力一拔,花生藤断了。也许花生就是不肯离开它的“宝座”。
我只好学着旁边老师的样子,先把土松开,然后抓着花生藤的根,一用力就把花生拔了起来了。这株花生藤上挂着十几个花生宝宝,我把泥土揉了揉,花生宝宝就掉了下来,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葫芦,有的像数字8。后来我越拔越起劲,拔了很多很多的花生。
第一次拔花生真有趣,我还尝到了收获的喜悦!
今天,我们和老师一起到农村拔花生。一到花生地,我就看到了绿油油的一片,像大块的绿地毯,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啊!
拔花生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有的用铲子挖花生,有的用手拔,拔了很多,栽了很多,大家都热火朝天的找花生,谁也不想落后呀!
我一只手拿着一把小铲子用劲挖,另一只手抓住花生藤,使出吃奶的劲儿,“嗨呦嗨呦”就像拔萝卜一样,终于拔出来了!我看到了好多好多的花生聚在一起,我心里真开心啊!真想尝尝新花生的味道呀!
老师一声令下:“撤退”!我虽然干了一身大汗,但是看了自己袋子里装满了花生果,心里美滋滋的,这就是劳动后的快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