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最初接触到您是因为您的那句经典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当时我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只觉得好像写的不错,大家都知道,平时语文考试还经常默写。
后来我阅读了您的一些文章,觉得真的好难懂,可能是因为我的语文功底太浅,耐性太差吧,反正我总是需要老师一遍一遍地解释写作背景,再结合文字联想,借助参考资料的解读才能大概明白——原来这些文章写得这么好!
随着时光转转转,上初中后,我有了自己的偶像。在文字方面,我很喜欢朱自清和郭敬明。也许是因为喜欢他们那种顺顺的语言,也许喜欢是因为他们说出了我的心声,也许只是因为赶个潮流?
然而不知何时起,您在我心里就成了英雄,用文字抨击黑暗的英雄!
您相信吗?从您成为我心中的英雄起,我不断地被您的文字震撼着。我曾为了“倒提鸭子而愤怒,也曾因敬佩“我以我血荐轩辕”而流泪。渐渐地,您的文字让我了解也旧中国那段黑暗的历史,在我庆幸自己未生在那个时代时,也慢慢地理解了喜欢上了您的文字、您的爱国热忱。记得您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艰难,就愈要梆。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当。“这些话,我没费力就记下了,很奇怪,平时觉得是大道理的东西,却感动了我那颗久欠浇灌的心。
听到有人说“鲁迅的文章看不懂啊,我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时,我的嘴角不觉上扬了。
先生,谢谢您。感谢您用文字唤醒一代又一代麻木的人们,感谢您为我们率先垂范,感谢你勇敢地走在斗争的最前列,用您的精神与斗志鼓舞着一代又人代有为的青年!先生,您知道吗?此时此刻,我真的为自己能如此了解您深爱您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先生,在您的身后,有一群不懂事的孩子,也有一大群被您召唤着的奋力前进的青年!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今天老师教了《风筝》这一课。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多学习鲁迅先生的优点,从中得到启发,这样人才会有进步。更加要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方法,本文以一分一总的形式来写这篇文章的。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是鲁迅写的《风筝》。
这篇文章写的是在鲁迅的故乡,二月时,大家喜欢放风筝。而鲁迅向来不爱放风筝,反而讨厌放风筝,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的玩意。而他的小兄弟喜欢放风筝。一见着风筝就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发神。
一段时间后,鲁迅发现了小兄弟偷偷在杂物间里,用每天捡来的枯竹想做风筝。鲁迅一把抓断一支翅骨,又把它扔到地下,踏扁了,傲然走出杂物间。
当鲁迅中年时,看了一本书,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他才发现了当初的错误。当想去道歉时,小兄弟都已经全然忘却。
读完后,我恍然大悟。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可以使儿童健康、活泼。鲁迅认为放风筝都是笑柄,可鄙的,在满足中毁了弟弟苦心做的风筝,但可想到这也毁了弟弟的童年乐趣,在严冬的肃***中,场面更冷清了。中年明白时,才想起以前的愚昧、过错,想起不该毁了弟弟的风筝。
最后,鲁迅很想向弟弟挽回曾经的过错。他想了很多办法,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和他一同放,但是,早已有了胡子的兄弟俩还能回到童年吗?鲁迅又想,等弟弟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心才轻松了。可是,弟弟毫不记得当初的事了。
现在,儿时的回忆,带着悲哀印在鲁迅的脑海中,严冬,给作者寒威和冷气……
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因为:鲁迅有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这一幕”,具体指鲁迅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的行为。从这一幕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敌不过我的”,可见作为兄长的粗暴行径是以暴力为基础的。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暴,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做弟弟的呢,兄长不许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风筝,被兄长发现,惊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风筝被兄长践踏,也毫无抗争的意思,除了绝望,没有一句抗辩的话。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之得沉重着。”
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初读后,可以感知鲁迅先生不是天生的智者,他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观念有落后的一面。但是鲁迅先生可贵的是,一旦接受科学思想,是知错必改的,鲁迅先生充满自省精神。鲁迅又感叹被虐***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的原因。
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的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因而不得轻松,只得沉重着,这又翻出一层意思。被虐***者并不认为被虐***,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要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被虐***者的麻木使虐***者可以恣意妄为,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鲁迅只觉得这世界一片肃***和寒威。
探究这篇散文,可以悟到这样一层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惟有这样,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