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向我们全国大学生上了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他们对高校思政课的讲授教学发人深省,令我感悟良多。
“灾难是一所学校”,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它总会教给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更加明白该坚定什么、自信什么。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人都被卷入了这场特殊的战役。在这场人民战争中,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应该拿出自己最强的气势,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战斗中。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历经过许多磨难,但我们从未被压倒过,而且越挫越勇,赫然挺立在世界东方。这次疫情虽然来的突然,但我坚信在国家和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中国历史上也有着多次的灾难病害,多难兴邦,每当磨难当头,都能激发出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无穷的斗争力量。中国建国以来,就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唐山大地震、洪水灾害、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许多或大或小的灾害,中国则在克服这一次次灾难的道路上不断磨炼成长,这些灾难既是危机,也是机遇。
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战疫,不能让最后一步毁了前面的九十九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让中华民族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起来,彰显民族坚毅的品性。同时,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响应组织举措,积极配合,若无必要绝不出门,安心在家,不成为潜在的传染源,这便是对国家的贡献。也可以借此在家抗疫的时间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找准目标与方向。相信待春暖花开之时,大家都能摘下口罩,露出最美好的笑脸。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中国人民必须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对这本书的兴趣都是从这本书的名字开始的。我这想这一定是一本以少年、儿童的眼光来看世界的一本书。
书的主人就是作者自己,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中国六、七年代的生活景象。虽然一样是童年,可他们却和我们有着很大的差异。乡村孩子是纯朴的,他们的生活永远陪伴着大自然。
他们的衣服破了就补补丁,不浪费,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这样了。那个时代,还有许多木匠、锡匠这些手工艺人,利用大自然的材料,无烟生产,都渐渐地变为记忆了。
他们玩的东西是什么?玩具?不对,他们的“玩具”也是大自然。他们在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大自然中有他们取之不尽的玩具。如用树枝做支架的弹弓,爬树、掏鸟窝等等。作者非常爱动脑筋钻研,他的弹弓,比其他小伙伴的已经先进很多。还有就是弹子,也是大自然的产物,是用蚂蝗揉成的。
小孩的思想还是简单的。当时正值“文革”,作者的父亲是“坏人”,所以他要“爱国”才行,可他在会上讲的话,当时他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多少年后,作者才明白,那是“斗争”。
童年肯定是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候,可是那时的中国和童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成为人们永外的记忆。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其实是一本充满深意的书,粗略阅读只觉得它有趣生动。
童年,对于生长在六七十年代的孩子们来说是什么?是清贫和孤寂。他们的童年没有和平,他们的童年没有洁白的墙壁,没有宽阔的运动场,没有明亮的教室,但孩子骨子里头那种原生态的生机,依旧是无法抹灭的。
童趣是可以“找出来的!”这是我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感受。红领巾可以制成遮羞的“时尚”泳裤,医用的滴管可以制成所向披靡的弹弓,玉米杆可以当做“甘蔗”来啃,下地找“甘蔗”这一枯燥的事,孩子们却能把其想象成一场“弹林枪雨”的战争,还有作者独有的爱好:夜晚用手电筒照黑黑的天空及学习划船。这些事情的描写都极其妙趣横生,然而谁敢说,这些兴趣不是找出来的呢!玩具对于那时候的孩子来说,是奢侈的,娱乐几乎等同于奢靡,但是大自然却能给孩子们提供很多玩耍的场所和玩物。孩子们会不定期的举行“桑树会议”,楝树的果子可以当做弹弓的子弹,淘气的孩子会把“掏鸟窝”当作趣事;天上的云朵能成为消磨时间的工具;蒲苇棒可以制造出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连蚂蟥都可以当做弹子球来玩。。。。。。
孩子的天性在这些描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天真,单纯,活泼,机智,这是值得所有现今的孩子学习的品质,是可贵的宝物。
后文,在“手艺人”章节中,所提及的职业都富有有趣的描写,但从中也突出,这些手艺不是玩玩的,而是有真正含金质量的技术,普通却不失技巧。无边无垠的大地,谷香,阵阵的麦地,稻田,还有白茫茫的棉花地,能磨制出豆腐汤的磨坊,生动有趣的水利工地,及其对乡下人对寓意深长的“打”孩子和葬礼,现场大会等事物的描写,还有几个人中对盲人老大朱,哑巴,黄俊祥和陈德荣的介绍所有的这些都可以看出作者是想念故乡的,同时在其中也包含有批判的韵味。
“文革”带来的伤痛是无法磨灭的,这是重读几遍后,给我的又一感触。你可以说,那时的乡下人是朴实无私的,因为他们在自己家有好东西时,总有一个思维定式:自己有一点好的马上就会想起别人,要知道,那是的农村,自家温饱都是个问号啊;你可以说,那时乡下人是智慧勤劳的,这在对“手艺人”和“大地”的描写中,是能赤裸裸的看出来;你也可以说,那时的乡下人是倔强善良的,这在后文“几个人”的描写中,有很好地表现。其实,我初读此文章时,觉得当时的人那么可笑,虚伪,但后来我认识到我犯了多么大的错误。这是不怪他们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生活在文革时期啊,这是必然的结果。如果不是由于这次运动,孩子们会情愿在苦难中找出童趣来吗?文革对于人的伤害是巨大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这一点作者的父亲可以作为很好的例子,他的名字,“右派”的称号,这都将是他父亲一辈子的耻辱,是他父亲一辈子无法忘却的恨与痛。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是一本很有趣的小说,若多几遍,其中的韵味更浓郁的……
在这两个星期里,我看了《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这本书。里面的许多情节我的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这本书讲了作者小时候的许多事。其中最有趣的,还是他在荒地上玩耍时的情景了。他以前经常给生产队放牛,虽然只是贪玩,但却常常得到别人的赞美。他先让牛吃饱草,便又赶牛去了盐碱地上,一次次爬上牛背上,像堂吉诃德一样,疯狂地模仿着骑兵,想做一个骑兵,只不过不像堂吉诃德一样走火入魔罢了。
作者小时候的幻想的基础完全出于清贫的生活,更何况他已经算是个当时的“富二代”了,一点也不像我们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温饱不愁。在家里,妈妈经常给我买这个,买那个,可是我却挑三拣四,一有不称心就把头一甩“不要!”有时妈妈夹菜,我还是会了一句“不要!”偶尔我才会不吭一声,直接吃下去。我们还有一点比不上他,那就是童年该有的那一种玩的童心。现在,我们许多人越来越“宅”,很少出门,也很少运动,整天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而不是去探索其他未知的世界,去体验生活的乐趣。
读了《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我们也要向他一样,做一个无畏的堂吉诃德。
双休日,我悠闲地坐在床边,陪伴我的,还是毕飞宇的《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透过窗子放眼望去,城市的天空,已被灰蒙蒙的雾遮挡,留给我的是一个灰暗的世界,似乎所有的人都被灯红酒绿的城市俘虏了。
毕飞宇向我讲述着一种不一样的流浪生活,从猪的出生到死亡,从“我”到桑树,从九月的云到蒲华棒,一个个精彩的流浪生活的画面向我们慢慢展开。从我被城市的灯红酒绿诱惑的那天起,当我在网络里沉迷不醒的时候,却不知我同时停下了与诗歌同行的脚步。
读着毕宇飞,我知道了有一种生活叫流浪。
“我们贪玩,贪玩的孩子就有许多装备:弹弓、弹弓的子弹(种子、赌博用的白果(银杏、糖纸、陀螺。在童年与少年时代,我们局促的口袋就像一个杂货铺,永远鼓鼓囊囊的,随便一掏都将琳琅满目——其实是垃圾。”突然,一种不安袭上我的心头,我们这些远离乡村的孩子早在童年的时候就已经被网络俘虏了心,现在我们的心里还装得下一片绿叶、一只甲虫吗?
这时,一阵阵汽车喇叭声惊扰了我,都说想要过不一般的生活就到农村去,可是现在一辆又一辆的汽车开往农村,一家家工厂平地而起,宁静的生活还会有吗?现在还有孩子是在玩弹弓中度过休息日的吗?不,没有了,双休日都在上补习班,空闲时都在玩电子游戏!
如果没有灯红酒绿,没有补习班,也没有电子游戏的诱惑,只有大自然的呼唤和九月的云朵,那该多好。我急于想要将它们找回,因为我曾经失去了它们。
或许我该去草地上追赶红蜻艇了,因为有一种流浪在于唯美,有一种生活叫流浪。
毕飞宇的小说就是这么无厘头,可是在无厘头中却蕴含着深意。小作者读后的感悟与我读毕飞宇其他小说获得的感悟如出一辙,可见,阅读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人的文风,并从内容中深切感受自己的心已然被俘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