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就痴迷上了篮球比赛。那时候因为姚明大家都喜欢火箭队,我也喜欢火箭队,不过我最爱T-MAC。即使与科比相比,他不够柔美;与詹姆斯相比,他不够霸气;与艾弗森相比,他不够灵动。他的职业生涯是不匹配他的天赋的,连续的带队止步于季后赛首轮,我都自做多情的觉得不好意思了。在前年的总决赛第六场,当雷阿伦射进那个三分球后,我竟控制不住夺眶而出的眼泪,因为他或许永远都不可能染指总冠军了。他确实不够勤奋,不够争气,只是,只有他是那个独一无二的T-MAC。
小学只是看球。那时的小学是平房,残缺的水泥操场上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固定篮架。它的篮板是木制的,上面的油漆掉了好几块,篮筐生着锈且摇摇欲坠。没有人会有往那个篮筐里扔篮球的***,扔石子的倒是不少。不管怎样,校区重建时,那个篮架总算被拆掉了。记得有一次,我走路时盯着一个大一届的女同学看,还一头撞在了水泥篮架上,成功的搏到了那名女生的注意力。
童年的时光总是拿来飞的。我就屁颠儿屁颠儿的走进初中校园了——一个离小学两百米的地方。屁颠儿的我以为这下终于可以在篮球场上打球了。神秘的初中啊,有一个完整的篮球场,按辈分使用。初三的那班人打球,初二的那班人,初一的我们只有一边看的份。于是,我就发动村里的小伙伴们筹钱买了一个迷你篮板,把它钉在房子外面的支柱上,做了一个小小的篮架。当时在村子里,我的篮球水平最高。比我高的技术没我好,比我矮的自然打不过我,我们一共有四个人。我那时候的运球技术确实还不错,体育课的时候,我可以一直胯下运球从球场一边运到另一边,而且我的转身也很帅。在当时,打球帅是一个吸引女生注意的`大招。我也就偶尔一个人在一边默默的秀运球,总感觉有一大班女生盯着我看,我不好意思起来,就一直低着头运球。事实证明:当时我很可能只是感觉而已。
我的第一个篮球是我的母亲买给我的,是一个兰华的橡胶球,很硬,害我吃了不少“萝卜”。打了一段时间后,球的表面变得软了一些,这个阶段的球是手感最好的,再打一段时间,球的表面就会变光,变滑,球也容易起包。初中三年,我一共买了六个球,清一色橡胶球,五个兰华,一个别的牌子的。那时候,打牛皮篮球是一件很拉风的事,同村的一个小伙伴就买了一个斯伯丁真皮篮球(他爸爸是村长)。那个球或许是我目前为止打过的最好的球了,因为那个球真的非常舒服,我发誓,我后来从来没有打过那么好的球了。
初中有一个班主任是全校的体育老师,确实很不可思议,不过这个体育老师真的成了我们的班主任。全班的男生都很高兴,因为觉得这样一周的体育课就会变多了,全班的女生也很高兴,因为这样就可以看×××打篮球了,当然不是,我也不知道女生体育课都干嘛。那个时候,我们打球真的很疯狂。我们往往下课十分钟就到操场打球,吃完早饭打一会儿,吃完午饭打一会儿,吃完晚饭打多一会儿。吃完饭就打球,我因此落下了胃病。教室里常常弥漫着一股汗臭味,男生上课基本都是气喘吁吁的。这个体育老师看我们打球打的这么热火朝天,竟然常常取消体育课改为自习,一周的三节体育课只会有一节。为此,班上一名男生还和他打了一架。打过架后,我们班就常常没有体育课了。
我的母亲给我买篮球,我的姐姐常常给我买篮球报纸——《篮球先锋报》。直到现在,我也会偶尔去图书馆三楼看《篮球先锋报》。当然,姐姐还在上学,不可能每期都给我带。我就省吃俭用,托去县城上课的学长帮我带篮球报纸。无论哪种篮球报纸,都会附送一张“精美”海报,这些海报贴满了我过去房间的墙上,贴不下的送给村里的小伙伴们。那么多海报,真正称得上“精美”的只有一张。那是我最喜欢的一张海报,是买《扣篮》杂志附送的超大“麦迪扣篮”的海报。我把它贴在了门上,这样就能常常看到。到了高中,我自己终于去县城上学了,也终于可以自己放肆的买篮球报纸了,结果到了高三,我家堆得篮球报纸比高三一年做的试卷还多。学业上的压力使得我不可能再做“长大能够打球赚钱”的白日梦了。当然残酷的现实也起了重要作用:我长了一米七,体重一百二十五斤,垂直起跳高度四十厘米。高考的那一年,我做的最多的是,晚上大伙儿卧床聊天时,给室友讲一段NBA历史,室友说:××,听你讲这些真的很起劲呀!都可以和解说媲美了。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褒扬了,我真的很感谢一起奋斗的室友们。
时间回到现在,我学习的这门选修课叫:篮球裁判与赛事欣赏。我关注了很多关于篮球的,却发现自己偏偏没有关注过裁判。更多、更深的认识是:篮球、其实是一门学问。我还仅仅停留在最浅层,而我的篮球情怀也仅仅停留在了“喜爱”的层面了。以后,我还将不停地接触篮球,而这种淡浅的情怀也将长驻心中。
游北京,高兴与苦恼各占一半。
到首都,甭提当然高兴。登城楼,爬长城,吃烤鸭谁不向往、不想亲身感受、不高兴呢?到京的第六天,大家4点就起床赶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当我们到时,已是相对太晚,国旗旁早已站满了一大圈人,可离升旗时间还近一个钟头。我们只好站在人群外的一圈上,踮着脚,翘首等待时间到了,人群中无一声响,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的脚步声有节奏地从天安门城楼方向传来。我预先与人约好,轮流抱起对方看升国旗。他把我抱起,整个仪式的场所尽收眼中,我入了迷,忘了换他了。他不断扯我的衣角,示意该他了。好久,我才换他,总不能失约吧!
在此次活动中,安排在军营活动两天。大家在军营里换上军装,甭提多高兴。第二天,我们有了亲自动手的机会——实弹射击。大家步行1公里,到达射击场,场内人很多,教官命令我们坐下等待。但我们怎能坐得稳,心从前一夜就痒了。轮到我射击了,每人只有5发子弹。我顾不得把防震装置戴在耳上就连开5枪,还多开了一枪,嘿,没子弹了。射击成绩马上出来了——光头泡。成绩无关紧要,过把瘾就知足了。
对于中学生来说,参观名牌大学可是件高兴得连心都跳出体外的事。在北京,我的心可就高兴得跳出体外。我们参观了清华大学。那天碧空晴朗,太阳露出了笑脸。进了清华大学西校门,路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我在绿树红花中寻找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荷塘一片一片,到底是哪片直到要离开清华大学时才算清楚找到。我赶紧摁下快门,留下纪念与回忆。在清华大学里,我们听了教授介绍清华历史和未来,他那流畅的语言,饱满的感情和十足的自信使我无限崇敬和羡慕。我碰到了一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被她的精神风貌所感染。我们听了一位老师所上的情智开发课,他使我们对母亲、父亲、老师、祖国的爱在心中激起一阵阵永恒的波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的校训永远指导我前进。
但在北京的几天里,苦恼也一样伴随着我,本来我多想在北京与几位友人在街上走那么一段,想自己进哪个书店逛逛,与一两位北京人交谈一下但这些都在导游的严厉管束下变成白日梦。可惜啊!
有机会下次去北京,可得记得经验与教训,玩好!
前几天我和妈妈去北京了,在北京住了一个星期,所以这一个多星期都没有写博。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北大了,我来说说我眼中的北大吧。
我们是7月17号去的北大,来北大参观的人可真多啊,必须排队用身份证验证身份才能进去,我们15号就排了大约一个小时,好容易排到了门口,保安说下班了明天再来吧,真是气人。17日我和妈妈早早的就来排队,排了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终于进去了,我高兴的大喊“北大我来了。”我在北大还拍了照片,看,还不错吧。
北大的校园可真大呀,还有租自行车的,妈妈说还是走着吧,走着自有想到那就到哪,还可以爬山。我看到这里的教学楼都是用蓝色的砖建的,上面都有飞檐,妈妈说这是原来的古建筑风格,我看着很漂亮。这一天天气很热,妈妈给我买了一顶伞帽,看,我戴着很帅气吧,我还可以用它来跳伞呢,一伞两用,我很聪明吧!
妈妈说北大的未名湖是最有名气的,原来北大叫燕园,这里最美的地方就是未名湖。
我们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湖水清清亮亮的,湖的周围是绿丝飘飞的杨柳,妈妈说这是在湖中照影的新娘。
湖边有一座高塔,妈妈说那叫雁塔,是北大的水塔;湖中还有一条石鱼,雁塔和石鱼也都跑到水中来照影子了,这就是未名湖中最有名的湖光鱼塔影。
清清的湖水倒映着美丽的树影,让我真的想在湖中一游,可惜我不是小鱼,只好折一艘纸船,让它在这我的愿望徜徉。我们在这里玩了一个下午,仍然意犹未尽,我还做了一个漂流瓶,在里面写下了我的愿望——我要考上清华、北大。
我们在未名湖边玩了好久感觉很累,就到湖边的假山上休息,看我找的这个地方,不错吧,我感觉真是妙极了。
踏着夕阳,我们走出了校园,我回头望望北大,我在心里默默的说“北大等着我,十一年后我再来和你作伴。”
这个假期,我终于有机会去北京了。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曾是历代的古都,有许多名胜古迹,值得细细品味。它还是一个科技发达的大城市,这一切都让我心神向往。
我游览了许多古代建筑,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故宫和长城。故宫是世界五大著名宫殿之一,很大,里面收藏了很多珍宝。宫殿中收藏着皇帝、后妃们的用品,有金、银、玉、木等制品,让人目不暇接。故宫让我体会到了古人的神通,竟可以用人力建成如此雄伟的宫殿。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绵延万里的长城是另一个体现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建筑。人民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长城大部分都建在山上,四周围绕着树木,一个个烽火台此起彼伏,十分壮观。清晨,我在长城上眺望远方,只看见一片云雾,看不清远方。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游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很漂亮,我看到了古色古香的老建筑,风情各异的新建筑,著名的未名湖,湖边高耸的博雅塔以及塔的倒影更是添了不少灵气,我在湖边流连忘返……清华大学是皇家园林遗址发展而成,大气高贵典雅。我沉醉在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的美景中,在几片荷塘里,碧绿的荷叶连成一片,许多荷花亭亭玉立。我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我更加要向这里的哥哥姐姐们学习,做一个好学生。
伴着一阵轻风吹过树梢,叶长出来了,吹开了春天朦胧的面纱。
五一劳动节到了,同学们第一次自发组织了几十个人开始了北京之旅。
早上五点在当地广场集合,踏着轻风,伴着太阳慢慢升起,我们出发了。
一路上,同学们欢声笑语,热情澎湃,四个多小时后到达目的地,然后乘地铁坐几站到天安门广场西口。中间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到了站,我们都安全地下了地铁。可由于开门时间短,有一些同学没及时下车,地铁又启动快速离开了。只见一部分同学眼眶红红的,很着急,担心他们出些什么事。又过了一会儿,地铁从另一口停下,同学们一涌而下与焦急等待他们的同学相拥而泣。“这就是同学情吧!”当我用手掩住将掉下的泪,心里暗想。
待一切稳定后,出了地铁口。看到了宏伟肃立的天安门广场,高昂傲立的人民纪念碑,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一切的一切激荡着我们内心的爱国情。按捺不住心中的热情,涌到广场前方合影留念,一代伟人领袖的头像被挂在大城楼的正中央,很是醒目。仿佛要告诉人们,这里是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地方,那么庄严而又神圣!
参观完天安门广场,我们去了国家博物馆,它大门前的一块大大的种植园绿意盎然,洋溢着绿色,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令人新奇而又欣喜!
中午在树荫下小憩,很自在悠闲。
下午进入国家博物馆,大极了,很气派,有各种名贵的画作,古代文物和国外珍宝,各式各样,数不胜数。解说员带领我们走近中国历史的宝库,让我们了解中国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在解说结束的那一刻,我顿时领悟到,中国历史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更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源远流长,我为我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就这样,怀揣着深深的爱国情,我们乘车回了家。
伴随着一阵微风吹过树梢,花开了,北京之旅结束了。
愉快的暑假里,最难忘的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玩。
得知要去北京的那一刻,我好兴奋,兴奋得快要飞起来了!我从没有去过首都北京,想着颐和园、天安门、故宫、水立方、鸟巢……我的心已经飞向北京了。
那天晚上,我们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我在火车上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就到北京了,我觉得北京实在是太美了。
来到北京,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听说,去天安门看升旗仪式要早起,凌晨两点钟我就被爸妈从床上拉了起来,我迷迷糊糊跟着爸爸妈妈坐上出租车。到了广场,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升旗台前面站满了人,仿佛就是一堵“人墙”,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个位子。
五点整,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护旗队从天安门里走出,整齐的步伐,矫健的身姿,穿过一条街后,他们来到升旗台。站在一旁的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一场庄严的升旗仪式。“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就在国歌声响起的那一刻,国旗飘扬,缓缓升起。我情不自禁地唱着国歌,挥舞着小国旗,看着自己的梦想起航……
这时,东方的太阳也慢慢露出了笑脸,阳光洒在大地上,天安门广场上呈现一片祥和景象。我再一次举头望去,那五星红旗在朝阳的映照下,格外鲜艳,格外美丽!
升旗仪式结束了,但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却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伟大的祖国,美丽的北京,我爱您!
在8月份去了一趟北京,带着虔诚与敬仰来到了这座古老的城市,虽然沧桑却不失辉煌,5天的时光让我喜欢上了这个充满魅力的城市。
北京是壮阔的,它带着有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山河、寺宇、宫殿、楼阁,带着几千年而不衰的悠久文明,酝酿着坦荡而大气的民族。
北京是感性的,它富有人情味,人性化的街道,诗情画意的景致,闲逸舒适的生活,发展着美丽、纯朴的文化。
北京是和谐的,它象征着旧中国的灵魂、文化,同时又代表着新中国的开始、未来,含蓄着高调的城市生活和朴实的乡村生活的协调。
这是个壮丽的城市,从南门入城,经过一重重城门才能到达壮丽的皇宫,红瓦明墙,雕栏玉砌,飞檐楼角,历史的沧桑并未掩盖住它的浑厚。合抱的.古柏,
堆砌的假山,满池的荷花,精致的石雕,倒垂的杨柳都在诉说着北京的美丽。北京是一个帝王的梦,宫殿、花园、寺庙、百尺林荫、宝塔、祭坛、太学,处处都有着皇家的印记,华丽、庄严、肃穆。而这样的北京,却充满了更多的平民气息。入夜,后海被点亮了,红色的花灯亮起,微亮的天色在古树的枝叶间若隐若现,小船闪着明晃晃的黄光在后海上摇曳着。后海热闹起来了,大把的人群出现在后海的长街上,逛街、用餐、饮酒……而传统的北京小吃总是备受欢迎,豆汁儿、葫芦串儿、烤串儿也只有在露天摊子上才能吃出味来。在我看来,霓虹灯的五颜六色是比不过茶座上亮起的点点烛光的,整条长街上晃动的光芒映在湖面上,星星点点,伴以清亮的水流声,整个后海,活灵活现的描绘出一幅古典游乐图……对北京的感慨,不是某地某景,而是它壮丽的氛围。
这是个清静的城市,方方正正、匀匀称称的北京被布局整齐得像个棋盘,以故宫为中心,九门对称,天地日月四坛相环,偶尔会有斜街,名字也很可爱,烟袋斜街,樱桃斜街。传统的四合院带着庄严肃穆,每个院子中央会有一个金鱼缸,梁上挂着一个鸟笼,院落旁会栽种着一棵石榴树,显得平和可爱。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的,胡同两边由若干四合院连接而成,胡同有些也会编号,从两条到十二条,觉得变得太死板了,也会给胡同取名字,云居胡同,草园胡同,都十分别致。胡同常常是安静的,它远离了车水马龙,远离了喧嚣,能进胡同的只有三轮车和人,要想让一辆车开进去,实在是难为了司机。北京人容易满足,他们对物质要求不高,他们不愿离开破旧的胡同,大都安土重迁,几十年,甚至几辈子的也有,老北京们在胡同里是扎了根的。他们说话都有些源远流长,清脆的口音,极快的说话速度,语言的背后就有历史的痕迹。就算不住胡同和四合院,住在闹市附近,也能有平静闲逸的享受,高楼大厦间总会有几条老旧的步行街。想要感受那份闲适,不妨在城中任意几个公园内徘徊散步,或坐在街头的茶桌边消磨整个下午,斜倚着松树下小憩,此时此刻享受独处,品位心灵的自由。
这是个有故事的城市,过去这里是官僚贵族的世界,京城里举办的繁复而隆重的仪式渐渐孕育了一种皇族文化。这样的文化虽然壮阔凛然,但只是在腐朽中的表面辉煌。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皇族的轻易没落给北京增添一分脆弱的伤感与怀旧的感伤。北京的历史旧迹很多,事物再美好也会“逝者如斯”,看着圆明园西洋楼的旧址巍峨的矗立在苍空之下,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帝国的辉煌,而在旁就散落着无数石楼的碎片,参差排放的石块中央曾经是个宽阔的喷泉,那四个大柱子间应是天子御座,唯一的残桥上曾有大块汉白玉,曾经的享受消磨,曾经的宏伟,曾经的辉煌,全都在历史的风云中消逝了。历史是反复的,经过浩大的斗争,新北京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广场上宣布成立。老北京开始与新北京融合,中国也不能老当一个古玩店,它得顺应时代,向前走。北京开始包容各种色彩——有新的色素和旧的色素。古旧的城楼和鼓楼为居民报时,无数条外环路相接舒缓着交通,有古城,古树,古桥,每一处都有沧桑的历史。有鸟巢、水立方,每一处又诞生着新的元素。
我一直认为北京是最具有中国感觉的城市,它贴近祖国,融合着民族的灵魂,谱写着中国的新历史。它涵养传统文化,又在文化中变迁,诉说着一个个中国的故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