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是2007年芒格在南加大给200多名法学院毕业生所做的演讲,他讲述了那些帮助他成功的诸般道理,并希望“我的剑传给能挥舞它的人”。
以下这些精微的道理帮助芒格取得了巨大的世俗成功,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富足。
道理1.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道理2.正确的爱应该以仰慕为基础,而且应该去爱那些对我们有教育意义的先贤。
道理3.获得智慧是一种道德责任,你必须坚持终身学习。芒格说,人类社会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你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我理解学习的\'方法包括关于知识的辨别,理性判断,综合应用等等,是凌驾于具体学习什么之上的,是对认知操作系统的升级。
道理4.拥有跨学科的心态,不断的实践跨学科的方法。
必须掌握许多知识,让他们在你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框架,并能够自动的运用它们。特别地,我们还必须允许在头脑里存在着完全相背的想法,依然能够正常生活。
道理5.反向思考
“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芒格的口头禅,再摘录一遍。反向思考经常能够在面对复杂系统决策时起到很好的效果,一个千头万绪的麻烦事儿,也许其反面会非常简洁。芒格指导学生们用反向思考的方法,去发现什么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失败,从而去避免它们,一些简单的答案包括:
懒惰、言而无信、极端强烈的意识形态:
芒格讲了一种避免意识形态影响的铁律,他说“我没有资格拥有一种观点,除非我能比我的对手更好的反驳我的立场”,很难做到,但请记住这句话。
自我服务偏好:
又名自利偏差,我们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不仅如此,自利偏差还会由于归因的谬误而出现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的倾向。芒格说妒忌,怨憎,自怜都是灾难性的思想状态。
变态的激励机制的驱动:
避免变态的工作关系,避免那些强制加班的公司,避免跟着你不崇敬的领导。我觉得应该加上一条,避免认为变态的激励机制是合理或者必然的。
道理6.将不平等最大化能够收到奇效:
如果你是篮球运动员,你的表现排名第六,教练只会让表现最出色的五位球员享有几乎全部的比赛时间,你只能作为陪练。生活中你是否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不公平待遇?
如果你是教练呢,你会做出什么决策呢?再问一个问题,你愿不愿意在50位轮流做手术的医生中抓阄抽一个来给你的孩子做脑外科手术?
所以道理再简单不过,你必须做到最优秀,才能编织起一张托升你的信任之网。道理7.如果你们真的想要在某个领域做的很出色,那么你们必须对它有强烈的兴趣,还有就是一定要非常勤奋。
芒格用班扬《天路历程》中真理剑客的话来结束演讲,“我的剑传给能挥舞它的人”。
《摩登时代》是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电影,拍摄于1936年。虽然1935年的电影已经进入了有声时代,但卓别林还是决定用电影的形体语言,为经济危机给广大工人带来的痛苦而大声呐喊呼号。辛辣犀利的讽刺、精湛绝伦的哑剧技巧、完美的银幕形象以及温馨感人而焕发着人性光辉的爱情,这使得影片至今还散发着不朽的魅力。《摩登时代》讲述一个被机器摧残、异化的流浪汉在工业文明的传送带前窘态毕现、笑料百出的故事。这是一个集幽默、讽刺、控诉于一体的经典影片。同时影片也将当时的社会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故事发生在工业大生产时代,当时经济大萧条,大批工人失业,工厂对工人的剥削更加残酷。故事的主人公――查里是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个钳工,单调而又疯狂的机械劳动使其精神失常,大闹工厂,并因此被解雇,成了一个流浪汉。失业的查里阴差阳错地被当成罢工首领抓进了监狱,在监狱的生活本来衣食不愁,偏偏又遇上了监狱动荡,而重获自由,提前释放。出狱后,查里找了好几份工作,都无辜泡汤。但在窘迫的生活中偶遇一个有着同样命运的流浪的女孩,并勇敢相爱,一起浪迹天涯。
圆的硬礼帽,一双又长又大的旧皮鞋,一撮浓密胡子以及一把短手杖,对了,他就是卓别林。卓别林为现代喜剧电影奠定了基础,他的形象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但是,读了《卓别林自传》后,我才了解到,他的一生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一帆风顺。
他童年丧父,母亲只能到舞台上唱歌为生,后来母亲进了疯人院,后母对卓别林以及他的弟弟更是苛刻不已,我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感到惋惜。后来,偶然一次她替喉咙哑了的母亲在舞台上唱歌,加上自己有趣生动的即兴发挥,他的人气增加了不少。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地打入了“演绎圈”,开始了工作“生涯”……
他曾经因为想要在戏中加入自己编的笑料而与导演发生争执,因为他每一个加入戏中的好笑的镜头都没删的“面目全非”,他也生气了。他与导演闹翻,最后还是重归于好,这都要归功于卓别林对自己演技的自信以及当时极高的人气,也是因为这个,他敢要求“加薪”。“我要每一件东西看上去都显得不合适:裤子是松泡泡的,上衣是紧绷绷的,礼帽是小的,鞋子是大的。”这就是喜剧演员卓别林,对于演戏有着与别人截然不同的看法与心态,更是因为这个,他那有趣的造型在我们的心里根深蒂固了……
我又从别的角度了解到,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喜剧性的表演更是令人捧腹大笑,但是笑后总有令人深思的地方。他对生活的热情,对演戏的钟爱是永远不会变得。他的《安乐狗》,《摩登时代》都是表达了他对穷人的\'同情以及对富人的轻视与嘲弄。我想,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难以用金钱估量的。
芒格认为“投资领域的学习方法要糅合来自各个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论,包括历史、心理、生理、数学、工程、生物、物理、化学、统计和经济等。几乎每个系统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若要理解就必须熟练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多元思维方式。”这倒让我想起了大名同样震慑江湖的另一位大家彼得林奇的一句话,“投资要从最简单的逻辑出发”。个人理解芒格所谓的分析工具与方法论并非真的是各个学科的理论模型,而是对各个领域的基本常识有所理解和认知,我们大部分人很难有芒格的智慧对数学、物理、工程、法学和经济学都造诣颇深,但却不难通过阅读来辨别出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把自己训练的更加客观。通过阅读来拥有更多的知识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如果还可以有助于把投资做的更好,那阅读的这项“投资收益”就更加客观了。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搜索到我们想要的信息,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很难体系化的被我们自己所吸收和理解,寻找一本相关的著作串联这些来自互联网的细碎信息和观点也是一种推升效率的方式。
投资就是对未来的预测,芒格认为应该把尝试限制在自己能力许可的领域中,“看明白这个领域到底是什么,才能看到其出现错误定价的机会,而这种机会不会经常出现。”我们常常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恨自己错过了一支又一支的大牛股、暴涨股,但事实是,如果我们花费力气想要预测每一个领域的事情,那么分散的精力就太多了,这会因为缺乏限制而走向平庸甚至失败。专注自己熟悉的领域本身也需要自控力,自控本身也是一件耗费体力的事情,每一天都有无数封的邮件、新闻提醒我们哪个版块迎来了新的利好、哪个版块获得了资金的青睐、而你关注的领域则进入了调整期,这时很容易陷入芒格提出的第一个需要避免的问题——反复无常,“如果我们不能虔诚地做正在做的事情,它们就能绰绰有余地吞噬我们的时间。”
最后以我全书最喜欢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简短的感悟,“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只要养成这个习惯,你就能绰绰有余地抵消你所有优点共同产生的效应,不管那种效应有多巨大。如果你喜欢不受信任并被排除在对人类贡献最杰出的人群之外,那这味药最适合你。养成这个习惯,你将永远扮演寓言里那只兔子的角色,只不过跑得比你更快的不再是一只优秀的乌龟,而是一群又一群平庸的乌龟,甚至还有些拄拐杖的平庸乌龟。如果不采纳这味药,即使你最初的条件并不好,你也可能会难以过上痛苦的日子。”
寒假期间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卓别林传》,书中介绍的是一位世界电影界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卓别林。
卓别林的一生就像他的电影一样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他塑造的那位流浪汉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穿着一条鼓囊囊的肥裤子和一双超大的皮鞋,头戴一顶比他头还小的圆礼帽,嘴上长着两撇小小的翘胡子,手里拿着一根短手杖,走路象鸭子一样左摇右晃,这个可爱的小丑形象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可谁又知道这位天真乐观的卓别林早年生活的非常悲苦。卓别林生于英国,很小的时候父母分居,7岁时他被送进孤儿院,受尽了欺凌,后来他离开孤儿院,完全成为一个流浪儿,他当过报童、乞丐、佣人、扫地工。
十多年后,卓别林随哑剧团去美国演出,被美国导演看中,从此开始了电影生涯。他一生共拍了八十多部喜剧片,其中代表作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x者》等,并得到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卓别林经过一生的刻苦努力,最终成为世界人民公认的喜剧大师。
这本书由李路作序,汇编查理芒格的几篇演讲稿而成,《查理穷宝典》读后感。李路因89而远走美国,后在华尔街做金融,引荐巴菲特投资比亚迪而出名。他在序言中谈到了他对西方文明史重大典籍的阅读以及中华文明汉学解读,这点对我启发很大的。我想我现在思想跟大部分人不一样,是因为我也读了东西方原著的一些部分,从而彻底跟教材和媒体洗脑决裂。起码我现在具备了常识和逻辑思维,这点在中国已经不容易了。
读完整本书,我想起了《从优秀到卓越》。它们都给我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要成为一个成功者,专注,再专注是必须的,读后感《《查理穷宝典》读后感》。将简单的事情做好,才能形成所谓威力巨大的复利效果。做投资、开公司都是如此。可是中国媒体一直都沉浸在靠计谋才能发达的洗脑中,即使央视所谓历史正剧《康熙王朝》和《乔家大院》等政商故事都是如此。靠计谋的成功,必定是一夜暴富的结果。这跟西方投资界的复利理论根本不着边。只有简单才能复制,只有复制才有复利。国内价值投资的一些人到底看没有看这些原著?芒格对高科技没有反感,只说他跟巴菲特更容易理解消费行业而已了。也没有说投资外汇或者期货就是不对的!他只是强调了自己的能力圈所在,而却被国内某些人曲解为必须投资一些行业。他也很欣赏“冲浪”模型中新兴行业的领头羊,只是他们的规模很大,投资了也起不到大作用。可是国内玩价值的人,过亿身家都没有,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做得呀!太多人的喜欢二手货,喜欢别人读后总结的所谓精华。更有甚者,就是打着旗号,忽悠人。就看毛说《水浒》讲的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样的扯淡。
罗素和富兰克林都是智者,都明白这个世界本质是简洁的。成功者必须专注某一个狭窄的领域中,而不是什么都去做。
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合作伙伴,是上世纪最成功的投资人之一,拥有巨额的财富,与之相匹配的是博学多才和理性智慧。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成功人士,他毫不吝啬的分享了他对生活的智慧,以及对投资的各种心得,是难能可贵的,希望对后一辈的有所启发,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并掌握跨学科知识的好处。
不知为何,我每次读完一本书,就有一种得亏这本书不是前几年读,也不是后几年读,因为芒格的书单,有几本我是已经读过了的,比如《自私的基因》、《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影响力》,好吧其实也就三本。但是我对他的跨学科思维还是深有体会的,比如我掌握了健身的知识、营养的知识、市场营销的知识、管理的知识、历史的知识、时间的知识等,我看待一件事情可以采用多种视角,从而有不同的认识,这可能就是我们平时所的博学多闻的感觉吧。
这种体会,让我能感受到读书的一种乐趣,就好像缘分一样,只是此时此刻此地读到这本书,而书中的`内容页刚好可以理解,能够得到运用。我想,如果我前几年读了这本书,可能会认为这本书不咋样,因为这本书的翻译真的很蹩脚,内容真的缺乏条理,虽然芒格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本书其实并没有形成体系,他只是为了给世界留下一种生活中的智慧,所以,我们也不要太为难整理者了。
我认为书中最有价值的启示是芒格的心理误判21讲。
综合了影响力的互惠、对比、联想、权威、承诺和一致等心理学倾向,又加入了好几种常见的心理倾向,对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情绪、认识自我提供了很多条线索。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生活。
当然我忽略了书中最重要的关于投资的建议,因为我除了了解一点经济学的概念外,比如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对投资一无所知,也实在是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知识。
像巴菲特之类的成功人物传记,以及他们总结出来的处世的智慧,对后辈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财富,像我这么务实的人,也只想学习前人的成功之处,想知道不一样的人生到底是怎么样不一样的。
我现在所拥有的知识体系还不够全,当然也不够深,我想今后我可以了解一下心理学,因为心理学其实对管理学和市场营销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是融会贯通的,而不是像学术上那样分离的状态,因为社会的主题是人,而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系统,受各种客观的、主管的因素影响,从而也能影响家庭、市场、国家和社会发展等。说起来真的很奇妙,社会是无序的,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呢?我想起来了我上的历史哲学这门课,金老师说过,书本上也写着的,历史是由偶然性和必然性交织推动前进的,关键历史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可能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那么人在历史的洪河中,像宇宙中的尘埃一样,那么小,那么微不足道。
而我处于当今的世界,是无法选择出身的国家和家庭的,能改变的可能也没有小时候想的那么多,改变世界从目前来看,我是实现不了了。我改变我自己就已经很难了。所以我要从修身开始,然后再齐家。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先,再看看能不能实现大目标,成就世俗的成功。
我们赚钱,靠的是记住浅显的,而不是掌握深奥的。我们从来不是试图成为聪明的人,而是持续试图别变成愚蠢的人。久而久之,这种人就会获得非常大的优势。
成功意味着你非常耐心,然而又能够在你知道该采取行动时主动出击。
如果你却有能力,你就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没有边界的能力根本不能称为能力。
生活和生意上的大多数成功来自你知道应该避免那些事情:过早死亡、糟糕的婚姻等。
好配偶绝对不是傻瓜
如果你担心通货膨胀,最好的预防手段之一就是你在你的生活中别拥有大量愚蠢的需求——你不需要很多物质的东西。
昨天看的韩雪的真人秀,被她圈粉了,她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没有坏习惯,珍惜时间,高效,爱读书学习,爱动手,简直是一个我学习的榜样。
如果你们认为忠实于自己就是永远不改变你们年轻时候的所有观念,那么你们不仅将稳步踏上通往极端无知的道路,而且还将走向事业中不愉快的经历给你带来的所有痛苦。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特有的词汇,愤青。
如果你能与凡人交谈且彬彬有礼,或与国王通行而不奴颜婢膝。
这个很难做到,前者很容易,而后者会且怯懦懦,反正我是这样的。
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因为如果你只用一两个,研究人性的心理学表明,你将会扭曲显示,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维模型,或者至少到你认为它符合你的模型位置。
跟生态系统一样,你专注的领域越小越好。
巴普洛夫联想:如果你想改变行动,那必须先改变动机,从本质上讲,人们要做的生意就是创造和维持条件反射。可口可乐就是扮演刺激因素的角色,购买喝下饮料是我们想要的反应,当然还有麦当劳和肯德基。
在《摩登时代》这部影片中,卓别林演绎了一个衣衫褴褛、穷困落魄的流浪汉的形象。他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当时跌美国对外面临着克服全球经济危机,对内面临着整治大量工人失业造成的混乱治安的沉重任务。国内物价飞涨,通货膨胀,治安混乱,工人大量失业,人民生活水平日益下降,特别是美国的下层阶级更是难以承受资本家夜以继日的赤裸裸的剥削。卓别林演的夏洛克就是这样混乱时代下层小人物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因为他在再也受不了工厂里不断加快的传代式的工作线,最终被弄的精神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治疗,出院后经历了很多事与愿违的事情,使他觉得最好的容身之地竟然是监狱。
我觉得,他想法设法的想要警察把自己抓进监狱的一系列场景设计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场景。这是一个多么可悲而又可笑的场景设计啊。可笑的是卓别林那无奈的表情和行为举止,可悲的是当时可以称得上是新兴强国的美国竟然会发生这样的悲剧,本来监狱的开设是为了减少犯罪,稳定社会治安的,现在竟然反而成了那些向夏洛克一样饱受欺压、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心仪向往的好地方。夏洛克从一个被压迫的工人到精神病者,最后成为要为温饱而甘愿进监狱的流浪者,这不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吗?从一个受尽压迫的小人物身上反映的是社会的黑暗,资本主义的罪恶。而这部电影正是选择了这样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物,特定的角度来诠释流浪者的悲哀,透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角度虽小,给人的震撼力却很强。这样的设计真是一针见血,令人俯首佩服。
然而,结局并不是悲剧,流浪者夏洛克因为好心在一次次帮助了一位身世可怜的女孩之后赢得了女孩的芳心,结局部分他因为帮女孩偷食物被抓再次入狱,当再次出狱时,他和女主角一起向着远方走去,留给观众两个弱小却充满希望的身影。他虽生在乱世,虽受尽压迫,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追求。他一遍一遍的克服失败的痛苦,在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也会气愤的用他的小拐杖进行还击,即使最后希望和梦想再次破灭,他还是只要轻轻耸一下瘦弱的肩膀,转身离去,继续寻找下一个机遇。在我看来,他这是多么坚强而又充满智慧的`流浪者,只是生活在了那个罪恶的制度下,饱受煎熬。尽管他的眼神里充满了迷茫,但是他那种不会轻易放弃的精神和毅力,不仅仅激励了当时的很多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而且更成为感动观众,震撼荧屏的一股精神力量,至今我们在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仍会情不自禁的发笑之余,为夏洛克的精神和毅力而心生敬佩和感动。
故事的结局留给观众无限想像的空间,不知道究竟夏洛克和女主角后来过得怎么样?但是看着他们充满希望的背影,我知道结局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卓别林演的夏洛克的流浪汉的形象已经深深的引入观众的脑海里,事实证明,卓别林的名字已经永远留在观众的心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