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啦!菊花开啦!赏菊游园成了我们每个小学生的向往。在一个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日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欢快的歌谣前往龙亭公园观赏菊花。
来到龙亭公园,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五颜六色的菊花,争奇斗艳,非常美丽!五彩缤纷的长廊里,一朵朵菊花都绽开鲜艳的花瓣,你看着我,我瞧着你,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好像在互相比美!菊花丛中还有好几个可爱的小花骨朵儿呢!他们在菊花仙子的照料下快乐的成长。在阳光的抚摸和水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娇嫩。一阵秋风掠过,一股淡淡的花香扑鼻而来,令人陶醉。
公园里的叔叔阿姨们还把菊花摆成了各种各样的造型。用一盆盆白菊摆出美丽的孔雀,用一朵朵黄菊连接成两条威武的中国龙……它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把龙亭公园装扮的更加美丽!
观赏完菊花,带着淡淡的花香,我们依依不舍得离开了龙亭公园。菊花美丽的姿态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明年,我还要来看菊花!
春节期间妈妈带我到七朝古都开封旅游,我们游览了中国四大名寺之一的大相国寺,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完整的包拯纪念祠——包公祠和号称“中国第一塔”的开封铁塔。开封铁塔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最美丽的黑姑娘,为什么从远处看起来它是黑黢黢的呢?原来它的表面是由深褐色的琉璃瓦制成的,每个瓦片上还雕刻着精美的佛教图案。
我们还到鼓楼广场品尝了地道的当地美食,炒红薯、花生糕、杏仁茶、黄焖鸡、羊肉汤??,真是多得数也数不过来呢!不过我最爱吃的就是炒凉粉了,虽然我们西安也有这道小吃,但是这里的却大有不同。首先,它闻起来是蒜香扑鼻,吃起来则是浓浓的酱香味,而我们西安的则是牛油混合着辣椒的香味。提起开封怎能不说享誉全国的开封名吃——黄家老铺的灌汤包子,一口咬下去满口汤汁,外皮筋道,馅料鲜美,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唇齿留香呀,实在是太好吃了,每每想到我就忍不住要流口水。 最后,我们还去参观了开封府。开封府位于美丽的包公湖畔,它气势辉煌、壮观巍峨,是北宋时期的第一首府,也是包公曾经主持公道的地方。刚到府衙门口,节目“开衙仪式”就开始了,只见广场上演员们穿着宋代官差的服装,最前面两人挥舞静鞭开道,后面跟随两列差役,鸣金敲锣,手握彩旗或仪仗,最后出场的是威风凛凛的包大人,高声宣布“开衙审案”。进到开封府正堂,演员们正在表演豫剧《铡美案》,它讲述的是秦香莲状告当朝驸马***害发妻亲子,包拯秉公断案怒斩陈世美的故事,赞扬了包公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的精神。我还见到了传说中的三口铡刀,它们分别是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这还是皇上赐给包拯的,让他依法断案,公正执法。
开封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宋朝的建筑,还了解了当时的文化。以后我还想去更多更多的地方,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龙亭公园位于开封城西北部。
一天早晨,我们迎着清新的空气来到龙亭公园的前门,只见门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从这些图案上,就能使人感觉到龙亭公园的历史文化氛围。
站在玉带桥上,就能够比较清楚看到潘杨二湖。微风轻轻一吹,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湖面上有许多游人正在悠闲地划着游船,尽情地欣赏这美好景色。两湖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呢:相传两湖中有水路相通,但水色截然不同。因为杨家将满门忠良,被人们敬仰,所以杨家湖清。而潘仁美谗言误国,残害忠良,被人们唾骂,所以潘家湖混。游完潘杨二湖,我们又来到龙亭大殿。啊,真美啊!你瞧:大殿座北朝南,距昔日的龙亭山之上,从地面到大殿共七十二层台阶。台阶中间是石阶,石阶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云龙图案。登上龙亭山,凭依青石栏杆极目远眺,古城风光,尽收眼底。龙亭还有许多蜡像呢!看,《赵匡胤受禅宋朝开基》、《杨业归宋》、《澶洲之萌》……
作为开封人,我为有这么壮观的景物而自豪。
星期天,风和日丽,老师带领我们焦作晚报小记者去开封清明上河园游览,我们高高兴兴的坐上了车出发了。
到了清明上河园,首先我看到一座大型石像,宋代画家张择端手里拿着《清明上河图》,石像后面是《清明上河图》的浮雕,栩栩如生的再现了宋代开封的老百姓的生活情境。我们在观赏的途中看到周围来来往往的人们都穿着宋朝的古装,这边吆喝着卖古玩字画,那边吆喝着卖酒卖肉,把我看得眼花缭乱,仿佛自己走进了画中,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感觉。
我们来到了民俗表演区,我看到了踩高跷,喷火表演,看得我心惊胆寒,真替他们担心,也为他们的表演叫绝。到了体育游乐区,我还玩了爬绳、钻圈、荡秋千、溜滑梯等古代娱乐项目,切身体验宋代游戏的乐趣。最让我留恋不舍的是开封的名吃小笼包子,我自己一下子就吃了一笼,好吃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傍晚,我们恋恋不舍踏上了回家的途中。通过游览使我深刻感受到学过的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800年前清明上河图中古都风貌和当时人们的繁荣景象。
早有听闻开封市一座美丽的历史古城,妈妈,舅舅,妗妗和我就在五一假去了这个城市——开封。
我们从汽车站下车后改搭了两辆人力车,舅舅说去龙亭,我们便在这个人力车叔叔的带领下去了舅舅所说的龙亭,一下车一条明显的后来建筑而成的仿古群建筑街上——宋都御街。街口一座高大的牌坊,牌门前一边矗立着一尊石雕的大象,背骑武士,手持长枪,庄严而肃穆。
再往前,眼睛一下豁然开朗。眼前一池碧水,水面干净通透,自然宽阔,湖岸弯弯曲曲,绿柳成荫。池里点点黑影浮动,这湖叫“杨家湖”,当地人的叫法为“杨家坑”,传说是北宋良臣杨家将的宅园,旁边一个小了很多的“坑”,就叫“潘家湖”,妈妈给我讲,这湖水原本是一清一混,也从而代表着两将的“一清一昏”,后来近代为了疏导水源中间修立了一座五孔桥,两面的水才都清澈一样。想来这其实是善良的人们根据历史而自撰出来,以告慰和纪念英雄的吧。
再往前就看见午门前雄踞着两尊宋代遗物“镇门石狮”,一看就觉得威严凶猛。东侧一个足踏锈球;西侧一个膝下偎依幼狮,传说曾是故宫的遗物,明代的时候就成了周王府第镇门宝物。走过御街、玉带桥、朝门贯、照壁就到了龙亭大殿脚下,拾阶而上,殿前贯通上下的一条青石雕就,蟠龙盘绕的御道,据说至今还留有赵匡胤当年的马蹄印迹。而象征着帝王标志的“九龙”已不知经过多少年的风吹沙掩雨水冲刷,早也模糊不清,只隐约能看到其中依稀显现出当年的富贵繁华。
我们上了大殿,上大殿后,俯身远看,刚才的“左‘潘’右‘杨’二湖”,还有公园里的旖旎景色,繁华的宋都御街,一一尽收眼底。
拉着妈妈和大家从大殿上下来,沿湖边柳荫路走到“断桥”,湖水荡漾柳丝轻舞,风抚人面心意从容,明明中原大地却宛如一派江南景色。我们坐在断桥桥头,除了身下的桥身,其他三面都是水。水里很多人游泳嬉戏,湖上还不时有游览的舟船轻泛划过一道水痕。
时间也已经不知不觉的6点多了,西边的太阳已经悄悄的落下半边,整个杨家西湖的水面也因这余辉的光芒映衬成一池金色。我们一队人做至夜色慢慢降临,直到夜幕下朦胧的午门牌楼上灯光骤亮,才回家......
今天我们去开封来看开封的标志。
我们听导游介绍,铁塔的前身是一座木塔,建在开宝寺福胜院,八角十三层,高360尺(约120米),是为供奉佛舍利而建。负责建造这座木塔的是北宋优秀的建筑大师喻浩(又作喻皓)。据记载,木塔建成后,人们发现塔身微微向西北方向倾斜,便去询问喻浩是怎么回事。喻浩解释说,京师地平无山,又多刮西北风,使塔身稍向西北倾斜,为的是抵抗风力,估计不到100年就能被风吹正。然而,这座木塔仅存世56年,就不幸被雷火焚毁。
公元1049年,宋仁宗下令按照木塔样式重修宝塔,为了防火,将木料改成铁色琉璃砖。重建时,塔址从福胜院移到上方院,亦称上方寺塔,又因铁塔外形看似铁色,故俗称铁塔。整个塔身由下至上逐层递减(底层每面阔为4 16米)形成自然的收分,呈现出秀丽舒畅的轮廓。摹层塔身东、西、南、北各辟一室,门以叠涩手法作圭形尖顶,东、西、南三面为洞室,唯北门设砖梯(共168级)可环绕塔心柱盘旋升至塔顶。
塔身层层八而开窗,一层南,二层西,二层北,四层东,依次类推为明窗,其余皆为盲窗。这些明窗的设计不仅为了采光、通风、嘹望之用,而且起到了调节缓和强大风力的作用。支撑铁塔的核心力量是粗壮的塔心柱。各种不同用途的外壁砖瓦构件通过蹬道与塔心柱紧密衔接,成为一体,形成了强有力的抗震体系。
塔身外壁镶的花纹砖有50余种,计有飞天、降龙、麒麟、坐佛、立僧、菩萨、狮子、伎乐、花卉等图案。这些精美的图案是研究宋代雕刻、塑造艺术的珍贵资料。塔的内部,根据不同部位,又有许多形状和大小不同的“结构砖”,结构砖就像经过斧凿的木料一样,有榫、有眼,安到一起,正好合缝。
我们在哪里拍了许多照,还坐了游艇但慢的比蜗牛还慢,那儿的花很美但最美的还是那白白的荷花,发出淡淡的幽香,旁边有几朵大大的荷叶绿油油的像是在保护那朵荷花。
刚开始我听导游介绍时没听明白但我后来知道了开封的标志就是它铁塔。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