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自媒体在北京,广州,上海的地铁车厢内投放一万本书,供人们传递阅读,其发起人的宗旨是推动城市里阅读,推动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这一句举动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与赞许,但还有一些人对其抱有质疑的态度,认为它不仅影响出行,也无法让人捡回阅读习惯,更有人指出这只是一种新颖的营销手段。我认为,这种"丢书大作战"是一种对文化的践踏,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首先,地铁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众所周知,像北上广那样的大城市里的地铁,更是整天人满为患,连人在地铁里都难有容身之地,更何况分一部分空间给那些书呢?我认为这种行为就是在浪费社会公共资源。
其次,现在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每天在地铁上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上班时风风火火,害怕迟到只有焦急的等待,下班时拖着疲惫的身子只想赶快回家休息,哪有人会去在意身边的书籍,更别说去仔细翻阅了。所以我认为,"地铁丢书"这种行为是不见得会让人捡回阅读习惯的。
然后,那些书籍,每一本都是由作者呕心沥血,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凝成的结晶。这些承载着文化,凝聚着智慧的书籍,本应放在精美的书架上,等待着懂它的人来轻轻翻阅,而如今却被人们扔在地铁车厢的角落里,被千人踏万人跨,这难道不是对文化的无理与践踏吗?
真正的阅读,不应在嘈杂的地铁,不应在喧闹的街市,而是当你穿梭在图书馆的行行书架间,当你伏案在昏黄的灯光前,你才能深切体会到作者细腻而深沉的情感,才能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内心的宁静远胜于表面的阅读。
"地铁丢书"其宗旨虽好,但没有选择恰当的方式去实施。知识应被尊重,别将文化"娱乐化"。
书,在我们身边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物,固然很多人写书,很多人读书,但内心还是木然。
我们的读书,是再也寻不到人书合一的境界了。古人的读书,他们对书的热爱,也绝不是用笔在纸上写写就过的。他们爱读书,而我们现在的读书,却不再是简简单单地是因为读书而读书了。现在的书,它们的出生也不再是纯粹只是让人去看了,作者很多都是为自己谋生,但我要提及一点:“谋生为写作”和“写作为谋生”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即使它们的字都相同。我很敬佩那些“谋生为写作”的人,想史铁生。史铁生的书是能够看得到灵魂的,读他的书时,就像是他显显地在你面前,波澜不惊地讲述那些发生在他身上或在他身边的事情。一件事甚至一句话都会悄悄地打破你内心的平静。那些闯进你内心世界的,有时只是几处尘埃拂起,有时却是惊涛骇浪卷起。但看到最后,你会蓦地发现,内心早已不再是那么的空寂。
书,读着读着就不知老之将至。我们读的书,也早就不像古人读的书那么简单了,五花八门,无奇不有:青春、文学、古典、科幻、漫画……我们可能会为了学业读很多书,却很少去普及一些课外书,而那些课外书,也正是我们所缺乏的人生阅历。我看到很多人去书店看书、买书,这无疑是件不错的事情,但对于他们手中所拿的书,我实在是不敢恭维。我也看过一些那种类型的书,大多是关于一些异世界、异能力的故事,皆是虚妄。这不是说不让看这种书,而是不希望那些看的人在这些奇幻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自己原本所处的这个真实美丽的世界。或者说,我更推荐去看一些关于人生的书籍,像毕淑敏、莫言这等作家所著的。读他们的书,很多时候都能使自己的心灵活得更深的沉淀。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好读书,读好书,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书,它是一盏灯,点亮了我的人生。
那盏给我快乐的灯。在我的童年,当我忧郁;当我生病了;当我莫名其妙烦躁时;妈妈总是递给我一本《安徒生童话》,摸摸我的头说,看一看吧,也许会好起来的。记得在那时,第一次读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里小女孩的可怜与悲惨;第一次读出了《皇帝的新装》里皇帝的愚蠢与可笑;第一次读出了《海的女儿》里小公主的勇敢与执着…我不得不承认,书中真的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能使我不在忧郁、不再因生病而难受、不在莫名其妙的烦躁,反而使我感到快乐。现在明白了,书是一盏灯,一盏照亮我童年并给我带来快乐的灯…
那盏给我信心的灯。在书店里抱着好奇的心理翻开了《简爱》,让我认识了那个躲在窗帘后面读书的倔强女孩子,从此她成了我的伙伴。那乞力马扎罗离我太远;那巴黎钟楼离我太远;那宁荣两府离我太远…而那个家庭女教师却离我很近很近。就像夏洛蒂。勃朗特所说:“我们是平等的!”是的,我们是平等的。我面对的,是平凡人的不张扬但不坚定的思想,读着它们,我从不觉得自己渺小,反倒很愉快,受到鼓舞并信心百倍。哦,书是一盏灯,一盏给我信心的灯……
那盏我最爱的灯。在所有的文字中,散文无疑是最接近人心灵的,也是我最钟爱的文字。当我接触到鲁迅先生的激进而振奋的文字时,我爱上了他忧愤的灵魂;当我发现张爱玲绝妙而深邃的比喻时,我爱上了她苍凉的心声;当我得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时,我爱上了她睿智的思想…它们的文字是不同的,但无论是慷慨激昂的诉说还是娓娓动听的道来,都想说话一样,他们都融入了感情;融入了真实;融入了生命,那是最最直接的表达。读着它们,好比与作者面对面的交谈,同时也在读着这个社会,所以,我深深地爱上了它们,哦,这些文化界的精品,为我点起了一盏灯,是我最爱的那盏灯……
我始终相信,书,是历史的永恒;我始终坚信;读书,会点亮平凡而又不羁的人生!
我和书从小就有解不开的缘分。仿佛是“书”生的。为此我还闹过不少笑话呢!
记得上三年级时,我正抱着一本书如饥似渴地看着,这时,妈妈对我说:“宝贝,头发长了,去剪一剪吧!”我嘴里胡乱应了一句:“好!”于是妈妈把钱递给了我,我换好了鞋子,抱着书本,边走边看。走着走着,“砰”地一声,“好疼啊!”我龇牙咧嘴大叫道。哦,撞上了灯杆,头上鼓起了一个大包。真不好意思,瞧瞧四下无人,顾不得疼,抱起书本,赶快溜。正当我走过新华书店时,一阵吆喝声把我给吸引住了,“快过来瞧一瞧,看一看,图书半价销售……”我连忙冲过去,发现了一本《小鹿斑比》,这可是我早就想要买的书,一问价钱,刚好5元钱,我掏出妈妈给我剪头发的钱买下了这本书。满心欢喜地回了家。“咦,宝贝,你怎么没剪头发?是不是钱掉了?”妈妈关心地问。“没有掉,妈妈,我觉得自己用剪刀剪剪就行了,那五元钱还不如买书……”我小声地说。“好啦,宝贝,我知道你又去买书了。”妈妈笑了笑。
还有一次,妈妈出去喝喜酒,给了我十元钱,让我自己去楼下面馆吃面。刚好那天有个同学借给了我一本很好看的故事书,等妈妈一走,我赶紧锁好门,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我为故事中小女孩的命运担心,跟她一起开心,跟她一起流泪……咚咚,一阵阵敲门声传来,一定是妈妈回来了,我赶忙跑过去开门,妈妈见我泪流满面的样子,一把搂住我,着急地问:“怎么了?想妈妈了?吃饭了没有?”妈妈一问,我才发现,已经好晚了,肚子也正在演奏“饥饿大合唱”,抹了抹眼泪,不好意思地说:“还没有。”我现在要去大吃一顿哦,当我正要冲出门的时候,妈妈连忙拉住了我,心疼地说:“现在店铺都关门了,还是我给你煮点面条吧。”“还是老妈疼我,谢谢了!”
这就是我,一个爱书爱到疯狂的女骇。就像鱼儿离不开水,我离不开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