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麦子都是种子,成功需要磨练。
轻轻翻开《阅读年选》,那一行行熟悉的字出现在我的眼帘,我翻到了一篇名为——《并不是所有的麦子都是种子》的文章,慢慢读了起来。
当他还是6岁是,他跟着妈妈到乡下的外婆家走亲戚,当时正是挖野菜的好时节。他挎着一个篮子,学着妈妈的样子剜起了荠菜,篮子里渐渐装满了荠菜,他兴奋地跑去给妈妈看,哪想到妈妈呵呵笑了起来:“你这孩子,真当剜到篮子里的就是菜呀!”他低头一看,才发现剜到篮子里的大多数马齿苋,用马齿苋做菜吃,是要划破舌头的。
“不要急于炫耀自己,先看看剜到篮子里的是不是荠菜。”读到这儿,我细细咀嚼着这句话:虽然朴实,却藏着耐人寻味的道理啊!
他从大学新闻系毕业了,并顺利地到了一家电视台当记者。一进单位,他觉得这工作太简单了,于是他开始浮躁起来:采访前从不写采访稿,新闻稿子出来从不检查,一边抄写同期声,一边听音乐......一个季度下来,他的出错率竟位于整个新闻中心榜首!而那些毫不起眼的同事却把他远远甩在了后面。
第二年,许多像他一样的记者被刷了下来,为此,他叹了一口气说:“现在竞争压力真是大。”而台长却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并不是所有的麦子都是种子呀!”
读到这儿,我忽然明白了:“并不是所有的麦子都是种子”不是和前面的“剜到篮子里的不一定就是菜”意思相同吗?在生命的原野里,麦子如果不经历土壤和黑暗的深埋与磨练,也许充其量只能被人看成一粒可供食用的粮食,但它永远不可能成为一粒孕育的种子!真正到了丰收的时候,我们就该粗心大意了吗?不,远远不能,我们还要更加留心,别让自己成了一颗滥竽充数的“马齿苋”呀!
写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说实话,写真事,抒真情。唯有真情方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唯有真情,才能使文章有灵魂,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作文心理学认为,情感的触发点往往与作者在特定时间内的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情绪息息相关。只有把这种“睡着的情绪唤醒起来了”(日本作家小泉八云语),才能真正激起人物的内心情感波动。有一篇考场作文《我需要母爱》,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小作者流露了真情,勇于自我剖析,且写出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作者从自己放学回家写起,当听到母亲遭车祸的噩耗,跌跌撞撞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望着母亲头发散乱、满脸污垢地躺在急救室里,作者内心的情感似泻闸的洪水奔流而出:
“妈妈,你就这样走了,我和爸爸怎么办?我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你难道真的忍心就这样永远离我而去吗?我需要你对我的爱,哪怕是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都可以啊!妈妈,我的好妈妈……妈妈,你生前事事关心我、照顾我,而我却只顾自己玩耍,从未关心过你、孝敬过你,我真是太自私太吝啬了……妈妈,如果来世你能再做我的妈妈,我会加倍珍惜你对我的付出的每一点爱,请让我来世再报答你吧,我那善良而又美丽的好妈妈……”
这一句句或内疚或自责的话语,句句饱含真情,句句感人肺腑,倾诉着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催人泪下。
要想拨动情感的触发点,作者必须要将真实的自己融入到叙事中去,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在叙述的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或是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回归到事件发生之时。这种情感是真实可感的,不是虚拟编造的。在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的起伏,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头脑中获得的体验等都要符合生活逻辑。这就要求学生要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很有道理的。拨动情感的触发点,学生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素材积累,尽量选择那些自己对学校、社会有体验的材料来写作文。类似的经历会激发人的情感的触发点的。我现在所教的学生曾于前年中秋节参加军训活动,第一次有了与家人分别的经历。本学期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他们十分有感触。结果在随笔中很多同学都情真意切地写出了由于分离而思念亲人的真实感受。
要想拨动情感的触发点,作者还要善于抓住读者的心理。因为写作就是在和读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学生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在叙事中想方设法巧设情节、渲染细节、刻画人物心理等。而不至于将叙事仅作为自己个人的无序的、随意地表达。
大家好!(鼓掌)很高兴本虫能代表蜘蛛家族参加首届昆虫代表大会。
俺们的兄弟姐妹遍布世界各地,而俺们来自中国的东北。别看俺们北方虫长得粗枝大叶的,其实俺们家族里也有长得标致的。俺有一个住在巴拿马的热带森林里的小外甥,身高只有0.8毫米,因此,在俺们的全家福照片中,他总要站在最前排。不过,俺还有个住在澳大利亚的叔公,不知是营养过胜还是怎么的,他的体重竞有半斤多。
尽管俺们的相貌长得有点困难,还有八只脚,但是俺们是人类的好哥们。
俺们自个用丝建房子,然后再用房子捉虫吃。俺们捉虫的方法可多了,什么擒拿法、捆缚法、游击法,俺样样精通。有时,来“做客”的是蚊、蚋等小虫,俺们便可占着比它们强壮而一举擒拿。有时,来“做客”的是力气较大的飞虫,俺们就得发挥会吐丝的优势,用捆缚法将它拿下。可有时候,来“做客”的飞虫竟学本·拉登当XX,像蜜蜂,总是带着枪上俺家来,害得我只得用游击法,将它捉拿。其实用游击法最费力,因此,请大家以后来“做客”时,最好御下武器后再来,以免去众多的不便。(台下抛上蕃茄、鸡蛋)
大家也许有疑问,俺们的丝是哪来的。对不起,都怪俺们太有虫道了,没有解剖过自己,所以,俺们不太清楚自己肚里有些啥。倒是听说,俺们的肚子里有数种腺,藏着液体,都能从臀部放出来。一种叫做壶状腺,放出来的液体,遇空气凝结成丝,用以做最初的棚架和辐射线。一种叫葡萄状腺,放出来的液体也固结为丝,用以做螺旋形的线。一种叫做腹合腺,放出来的液体不会凝结成丝,却是粘液,和前一种腺液同时放出来,附在丝上,因为物理作用,凝成一粒粒的细珠状,使丝很粘。还有管状腺,是做产卵袋用的。一种梨状腺是把丝粘着时用的。
俺们的丝除了能给自个儿建房子、捉虫外,人类还能把俺们的丝安在天文望远镜上,在遥望天空时,视野中有了细的行条,就可以比较星的位置了。说实在话,当初人类要在望远镜上安丝时,曾把一根蚕丝的两股分开,但是还嫌太粗。其实,蚕丝一股有一英寸的二千分之一粗,而俺们的比细到只有一英寸的一万五千到二万分之一,比蚕丝要细得多,因此,人类选择俺们的.丝真是明智啊!(蚕代表虎视眈眈)
可是俺们家族里也有有丝却不建房子、不用丝捉虫的另类。像泥土上跑来跑去的狼蜘蛛,壁上的蝇虎、壁钱,还有八脚,都属这一类。虽是这样,但他们仍然继承了俺们家族为人类捉害虫的光荣传统。可是,俺们的生命却受到了不共戴天的仇虫——蜾蠃的威胁。因此,希望大家能看在俺们为人类服务的面子上,帮助俺们一起****蜾蠃,****蜾蠃,****蜾蠃!(仅弱势群体——螟蛉的代表响应)
俺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
塔蜜莎维先后生下两个孩子,可是他们都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从小就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到处访医寻药,天南地北地奔波,结果却只有一个结论:除非有人捐献眼角膜,否则他们将永远生活在漆黑的世界里。
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卖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最后连嫁妆也搭了进去。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她每天准时接送,还为他们照料大小便。孩子们经常在学校受到别的小孩的歧视欺侮。这使她极为伤心。当大儿子13岁,小儿子12岁时她毅然将两个连小学都没能念完的孩子接回了家,亲自教授起了他们的学业。
一晃五年过去了,在这五年里她查遍了所有的医学资料,证实了医生的话没有错,要见光明唯一出路就是进行视网膜移植。两个孩子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学习都非常优秀,并以骄人的成绩考取了高中。就在儿子们拿到通知书的那天,她第一时间就去了医院,她想了解一下什么时候有合适的眼角膜可以移植,但是医生的回答还是让她彻底绝望了。
她回到家里,看到孩子们正在谈论着新学校的美好话题,憧憬着对高中生活的渴望与企盼,甚至还谈起了大学生活的灿烂美景。看得出两个孩子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乐观与信念。
次日一早,两个孩子哭喊着叫醒他们的父亲。就在两个小时前,年仅37岁的塔蜜莎维——两个失明孩子的母亲,用一条绸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桌子上除了两张入学通知书外,还有一封遗书,上面是几个墨迹未***在大字:我死后,请把我的眼角膜分别移植给两个孩子。
这个故事发生在印度,时间是2006年3月18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