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爸爸妈妈带着我,参观了宁波美术馆“人与自然”大型科普展。
我一进入展厅大门,就被面前的巨大恐龙给吸引住了,体长26米,身高足有9米的亚洲最长最完整的马门溪龙,而旁边只有1米出头的鹦鹉嘴尤其显得袖珍了很多,它半直立的后肢和灵巧的前肢让人觉得家里的小宠物一样。
据展区的阿姨介绍,马门溪龙以植物为食,是20xx年在四川省井研县发掘的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是世界上脖子最长的动物,它四足行走,身体笨重,行动迟缓,估计体重达60多吨,生活在1亿6千万年的'早期。
一旁的鹦鹉嘴龙是角龙中最为原始的型类,是后来长角角龙的最早的祖先。在至今发现的鹦鹉嘴龙个体长超过2米的很少,身体都比较轻巧,并且前肢明显短于后肢,主要依靠后肢来走路,牙齿平滑,以植物为食,是恐龙家族中的“小不点”。
走进右边的三号展厅,这里有7条大大小小的恐龙,此外,值得一看的还有一旁的一窝30多个恐龙蛋,是目前为止中国出土最多最完整的恐龙蛋。
还有人体展览区,展区陈列着72件人体各器官标本,有九大系统展览:运动系、消化系、呼吸系等,有彩色分辨头盖骨,用不同的颜色将人的头盖骨的各部分分解开来,还有髋关节、骨盆、畸形的胎儿……
更有意思的是凡进入展区的参观者都有一张答题纸,如答对了,就可以赢得一份纪念品,并有机会获得恐龙蛋呢!
这次的参观让我学到不少课外知识,也让我喜欢上了科学,更让我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
今天,我去参观了美术馆。美术馆的外观很奇特,远看像一块块长方体,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米色、黑色和蓝色。我先来到一楼,一楼有许多关于景色和城市的照片,看得我津津有味。忽然,一幅照片吸引了我。森林被雪覆盖了,结成了一朵朵晶莹的霜花,垂在枝头。到处都是银白色的。森林旁还有一个湖泊,淡蓝淡蓝的,就像一面水晶做的大镜子,照出了大树的影子。森林后还有一排排楼房,全都是白雪。远看就像一座座城堡,看得我如痴如醉。
上了二楼,二楼主要是一些建筑和动物的照片。我发现了一幅特别的照片。在晚霞中,许许多多的仙鹤站在湖边,还有一些腾空飞起,娇小的身影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彩画。这是,我看见一群人围在一幅照片前,还时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我挤进去一看,只见一只乌鸦妈妈外出找到了两颗果子,来给四只小乌鸦吃。四只小乌鸦迫不及待的争了起来,齐刷刷的像妈妈张开小嘴,小嘴张得好大,快把整个头给遮住了,像是跟妈妈说:“我在这儿,快把食物给我!”那样子可爱极了,逗的游客哈哈大笑。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活动结束了。这次活动中,我看到了大自然许多美丽的画面,体会到了自然界的神奇,欢迎更多人前来参观。
为给艺术家提供展示交流平台,给公众创造审美欣赏空间,青海美术馆相继举办了“眺望昆仑”首届青海当代艺术成就展、艺术家个人创作成就展、省际艺术交流展、“六一”儿童节绘画展等多场精品展;陈列厅展出了馆藏齐白石、张大千、黄绍京、朱乃正等老一辈艺术家珍品。今年上半年,青海美术馆成功举办了“情系嘉塘”——阿太绘画作品展和蔡永峨书法作品展两场艺术家个人作品展,向广大群众展示了我省本土艺术家呕心沥血之作,吸引了大批美术、书法爱好者前来观展。
为借鉴外省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我省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青海美术馆与江苏省美术馆合作开展了“水印年华——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版画作品展”和镌刻时代——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现当代木刻版画展”“娄东一脉——朱屺瞻、宋文治、宋玉麟山水画作品展”两次交流展,为我省群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觉盛宴,不用置身江南就能在家门口身临其境地“走”一回苏杭乡间小道,“游”一回江南山水。
美术馆还举办了青海省第二届唐卡艺术技能大赛精品唐卡展、“中华水塔·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果摄影艺术展”、青海省红十字会保护民族文化项目成果展等一些独具特色的艺术展览,促使更多的观众关注青海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青海美术馆还成为各专业艺术机构开展重大活动的服务基地。省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作品展汇集了老、中、青三代书法家的170幅作品;“初心·初春”——西宁画院第31届院展体现了西宁当代老中青画家的学术风貌;“六一”儿童节绘画展以及系列亲子创意绘画活动成为广大青少年感受艺术、热爱艺术的乐园。
在星期三(20xx—12—30)的下午,崔老师带我到龙美术馆去看展览,陪同的还有潘老师,两位同学和我们的母亲。
首先,我们来到了第一展厅,这个展厅是刘韡的个展“散场”,这是刘韡在20xx年这个人类最近历史的特殊时刻,对过往世界的回顾与思考,包括装置、雕塑和绘画等作品。这个展厅的基本颜色是灰色、水泥色,不会让人感受到视觉疲劳。这个展厅又宽又高,没法一下子看到空间的全貌,有一些空间的阻碍,空间的最高处还有一些弧度,有一种冲突、交错的感觉。
我们第一眼看到在一个巨大的房间里,有一个巨大的黑色正方体,大约有十米高,它下面的一个角垫在一块小钢板上,上面的几个角被几根钢丝绳吊着。它表示的意义是一侧走向大地,另一侧通向宇宙。这个空间装置的名字叫《暗物质》,我觉得它很有创意和新意,我围绕着它走了一圈,观察到它的特点是它有黑灰颜色深浅的变化,它着地的那个角是往上斜着的,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了有不同的面和不同的阴影,我感觉它像一个魔方。
接着,我们看到这个展览中体量最大的空间装置,叫《1098。1吨沙漠》。实际上它是个空心的,并没有1098。1吨沙子,它是用很高的玻璃固定住,中间是空的,用很多沙子铺满顶部和周边,让人感觉整个空间都是沙子。这里的'沙子和我们家的院子里看到的沙子一样,它在这个空间展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在艺术的空间里,可以给民众有一种启发。这个沙子在作者的介绍当中,是为了将观众的视野引向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及文化冲突的核心地带,中东、非洲或中亚,并由此引出土地、资本主义、殖民、贸易乃至气候问题的关注。黄沙代表文化和符号,沙子本身没有特殊,是它在今天的语境和国际局势这下,有特别的意义。关键是艺术家并没有用一小盆沙子,放在这样一个空间里。艺术家很善于利用这个艺术品的体量,给人感受上的更新。因为一个大体量的东西,一定会和人产生关系。如果它和我们一样高,我们会有一种平视的态度,如果它和我们是一个渺小和硕大的关系,我们就会重新反思我们在空间中的关系。
之后,我们来到另一个展厅,我印象最深的是梁绍基的白色蚕丝作品,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在地板上放着一架断成两截的古老的水车,水车上包裹着蚕丝和蚕茧;另一部分,是挂在墙上的三幅蚕茧吐丝的“地图”。水车是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就是用脚踩在踏板上,带动齿轮转动,将水灌溉到田里去。水车代表一种苦涩的耕种和生产方法,也代表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展厅的这架水车,全身被蚕丝包裹住,它表示的是一个时间概念。这里没有时间的标注,也没有钟表,那时间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从蚕到茧,再从茧中拉出丝,这个过程很缓慢,再把整个水车包裹住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里的蚕和水是一种关系,人和水也是一种关系。但人在这里是缺席的,水车作为一个劳动工具,存在的意义是运送水。它现在不运送水了,它脱离了历史的环境和语境,来到这里作为展览物放在这里,有了它的历史教育意义,虽然没有生产的价值,但仍有历史的价值。我们和它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关系。围绕这个作品,我联想到了人和蚕的相似性,蚕从“作茧自缚”到“化茧成蝶”,是一个不懈的自我牺牲和蜕化的过程。从古老的水车到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也是一个中国劳动人民不断思考和创新的过程。
通过这次观展,我感受到了艺术的精神,就是诚实地表达与反映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表达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也是一种发现问题并不断求解的过程。也感受到了所谓艺术家的高级在于敢于面对发现问题中带来的痛苦和孤独。好的艺术作品它一定有它的独立的生命力。
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交通频道小记者活动,心情十分激动。老师带我们参观了美术馆。
还有老师给我们讲了国画,让我懂得了国画的颜色跟我们平时所知道的颜色叫法是不一样的。
还给我们讲了热色跟冷色,我第一次听这样的课。有点激动,还有点紧张。
当老师让我上去画画的时候,我有点紧张,但是我画了第一笔后,我就不在紧张了。真是感谢老师们带我参加的活动。
我很开心。谢谢老师们,您们辛苦了!
4月20日上午九点,等我急匆匆地冲出车门,跑到关山月美术馆门前时,已有一大群戴着黄帽子的同学聚集在那里了。只见每个人都在和别人议论纷纷,对接下来的美术参观兴致勃勃。
这是一个以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关山月先生名字命名的国家美术馆,里面收藏了很多他的美术作品。我们站在美术馆外,一个一个地报着数,很快就分成了单数和双数两队。
我们跟随美术老师走进了美术馆,一幅幅画映入眼帘。一个戴草帽的人在长着紫色小花的绿色草地上骑着白色骏马,左边是两匹棕色的马,近处还有一只棕黑色的狗。远处一座连着一座的山峰也被墨绿色的柏树所衬托,显得若隐若现。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画。为什么我喜欢它呢?因为这幅画里有很多匹马,而我又属马。再加上这幅画大多是以暖色为主,生动活泼,让人看了后好像进入了画里,来到了草原上。
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展厅,里面陈列着关山月先生的一幅幅水墨画,它们一个挨着一个地镶在画框里,让人过目不忘。
再往里走,便是一个被玻璃隔起来的房间,里面的桌子上摆放着关山月先生以前使用过的美术用具。这些用具一个个都很小巧,干净,根本看不出已经搁放了很久。
将每个作品展厅都走遍了后,我们便坐到了台阶上,一边喝水一边和旁边的同学小声讲话。等王老师跟前来的家长开了短会后,大家便都陆陆续续地走了。
走出美术馆的大门,顶着头上早已冒出来的烈日,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顿时又浮现在了眼前。
6月20日、由江苏省国画院主办,青海美术馆承办的“金陵风骨•其命惟新——2017江苏省国画院中国画书法作品交流展”在青海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展出江苏省国画院38名在职画家、书法家新近创作的中国画、书法精品100余件。展览截止7月1日。
此展览是江苏省国画院的品牌展览之一,学术性高,影响力大,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转播性。青海美术馆邀请江苏省国画院来高原古城西宁举办“金陵风骨·其命惟新”——江苏省国画院作品展旨在加强青海与文化大省的交流拓展和学习互动。作为文化惠民举措,相信能够为青海广大群众和艺术界带来一场清新隽永、“江南风味”的视觉盛宴。
开幕式结束后,两地艺术家还将进行关于美术创作的学术座谈,共同探讨中国画创作与美术事业建设。
江苏省国画院是专门从事中国画创作和研究的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为江苏省文化厅直属事业单位,是继北京画院、上海画院之后,全国最早成立的三大画院之一。1957 年开始筹建,1960 年3 月正式成立,傅抱石任首任院长。江苏省国画院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画派之一——“新金陵画派”的发源地。画院一直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努力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艺术创作、学术研究、队伍建设、文化惠民、对外交流等工作蓬勃发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