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顿时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这是一本新书,我却把它撕坏了,这可怎么办呢?这时,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两个选择,一、主动去找阅览室管理员,向工作人员道歉,并赔偿损失。二、远避,尽量不让别人发现这件事,把书悄悄的放回去。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看着自己的书,丝毫没有人关注到我做了什么。我斗争着,绞尽脑汁地想着。正当我要决定时,我的心又在动摇了。如果这事被工作人员知道了,她会不会让我双倍赔偿呢?我一分钱都没有带啊,只要我把书悄悄放回去,这样我就可以不用赔偿了。我想不被别人发现,把书放回去。我正想把书往书架上放,可就在这时我又转念一想:这样做好么?妈妈和老师平时都说过,人不能撒谎。撒谎是不诚信的`表现,诚实是最重要的。我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于是我还是决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我把书重新拿了回来。
我拿着书找到了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准备向她说明情况。“小同学,你有什么事么?”一位穿着工作服的阿姨亲切地问我。“我……我……我,”我紧张极了,生怕阿姨要求我赔偿。“别着急,有什么事你慢慢说。”“阿姨,我不小心把书的封面撕坏了,我是不小心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请您原谅我。可是我没有钱赔。”我急的一股脑儿把话全说完了。阿姨听后,不但没有生气,还非常温柔地对我说:“小同学,没关系。你很诚实,没有逃避,我不会让你赔钱的。”“那么,请你把书带回家去修补好再还回来,可以做到么?”“阿姨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好的,不会影响到别的同学看书的。”我的心里立刻像放下了一块大石头,我高兴地点点头:“请相信我,我一定会把书修补好还回来的。”
这件事使我懂得了:人最重要的就是诚信。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发展。我还想起了一句“火心要空,人心要实。”从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读出诚信是多么重要啊。做一个诚实的人,会很开心很快乐。今后在生活中,我们一定都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简评:人物刻画非常细致,事件过程逻辑性掌握较好。
追崇时髦的女孩子认为拥有俊俏的容貌就叫“美”;
追崇艺术的文人墨客认为引人入胜的作品才是“美”;
追崇科学的科学家认为谜团的答案便是“美”;
而只追崇和平与幸福的普通人则认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就是“美”……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追崇的事物——没有理想的人是活不下去的;而每一个人所追崇的,在他的\'心中一定是最美的。然而,我们所崇尚的“美”,大多却总要在精神的悖论上成立。就好像一个大学生梦寐以求能出国深造;可当他如愿以偿,身处在国外的优越条件,享受着当初他所谓的“美”时,他心目中的“美”却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时此刻,他怀念祖国了,总觉得祖国的大好山河是最“美”。然而,谁又知道,当他又实现一个”美“时,又会想些什么呢?
建立在悖论上的美,听着是多么愚蠢可笑,但换个角度,这也是严肃的。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么样的匆匆呢?”人生不过几十个年头,人人在这条路的尽头回首过去时,才会发现起点和终点仅一步之遥;再品尝途中的美景与坎坷时,又不禁感慨万千。其实,困难并不可恶,艰难反而是一道最叫人回味的风景,总会给那些正在努力实现“美”的人更大的鼓励。
每一个人一生中都会又自己所追求的美的境界——而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也无非是你肯不肯花力气去实现渴望的“美”。当一次次失败时,也许我们会问自己:“何必为这无止境的理想去耗费一生呢?”但当我们真正悟透美丽背后蕴含的真理时,便会明白,“不去实现理想才是在耗费自己的生命!”这个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世界选择我们的诞生;我们若不为自己不断实现理想,为这个世界尽量多的创造美,那么走这么一生又有何意义呢?
——“美”,就是如此令人向往。瞧,纯洁的心灵是一种美;伟大的建筑是一种美;月球上的人类脚印也是一种美……这些都是美的诠释——世界上处处都又美。然而,为自己的生命增添一份“美”的资本,可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而也只有不断为“美”的事业拼搏、进取的人生,才会是一场完美无憾的生命。
“美”——究竟是什么?当你将生命的起点与终点相接是,便会明白……
准备——为下一个“美”拼搏!
陶老师在报告中一再谈经典诵读的作用:“首先,经典诵读可以使人趋真向善。其次,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宁静致远。再次,经典诵读还可使人气质高雅。”他告诉我们:“这种持久的快乐,就是一种最好的美容佳品。大家想想,经典诵读之后,男士更有风度,女士更加美丽,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只见其人,不闻其声,陶老师身边就形成了一个“场”。陶老师一出现在会场就有一种吸引力,而他儒雅的气质就有足够的魅力。不管去哪儿讲课,陶老师传达给大家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智慧,更多的是人格力量。作文
“渴望快乐,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但是,在物质条件相当优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师行业,职业倦怠情绪袭卷了几乎“半壁江山”。老师们对上,既要应对国家由上而下的新课程改革;对下,又要面对当前学生“独生子女症”的各种新问题;在重重的压力下,不少教师的精神空间越来越逼仄,常感身心疲惫心力憔悴,上下求索却又不知“幸福”在何方。
在陶老师的报告中,他没有给老师们提供这个“技巧”那个“方法”。他告诉老师们:“教师完全可以在精神境界为自己找寻一座辉煌的殿堂。”一语惊醒梦中人!物质再丰富,人的所需只是那么一点点而已,所有住着洋楼开着小车天天出入高级酒楼的人未必是最幸福的;但是如果在精神世界里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华堂,心灵在那儿诗意地栖息,一定是个幸福者!人们迟钝的触须开始苏醒起来,慢慢地伸向身体的各个角落,逐渐地进入思考:“我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生活?”
陶老师说:“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他高屋建瓴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他告诉人们通过“文化存款”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而他所指的“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他深入揭示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关系,他的报告处处流淌着人文关怀,充满对教师日常生命状态的关注,直接接通教师通往幸福的大道坦途。这种为教师终生幸福打算,直接进入终极关怀的话语是前所未有的,它慢慢地指向人活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于是,随着心灵的苏醒,人们慢慢地走出狭小的空间,走出逼仄的环境,目光变得高远,眼界变得开阔!
其实,“幸福”一直就潜藏在人的心灵深处,只是在许许多多外物的包裹下,它变得坚硬而迟钝,而陶老师用他的“大文化观”引导人们的思考指向人生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而不是计较眼前一时一事的得失。
读了陶继新老师写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我的心为之一震,教师也可以幸福吗?一个个疑问在心头盘旋。教育,应该属于幸福,教师要甘于做绿叶,也要敢于争红花,教师要以培育人才为荣,也要发展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灿烂起来,精彩起来!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老师的观点让我颇有同感:
一直想做个幸福的教师,假期让女儿从网上邮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教师》。拿到书的这一刻,立刻被封面上陶老师的笑容打动了: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平和、淡定、超然、幸福。读完此书,我发现有此笑容的陶老师是真正幸福的教师,也只有真正幸福的教师才会写出这样好的书。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读书成为生命成长的必需。两年来《学校管理参考》每本第一篇文章都是陶继新老师访名校的访谈录,每次读时都钦佩陶老师的文采。看了《做一个幸福教师》的第一章,我豁然释怀。他说:“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而且他主张“取法乎上”的读书,“上”就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是那些定格在有文化品格者的心灵层面的,他所挥之不去的,能不断引领人的生命成长的精神产品。对于古今中外的经典不仅要读,还要背诵。陶老师49岁的时候,就从《论语》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背诵之后,对以前很多不理解的内容方才有所感悟。更重要的事,背诵几乎改变了陶老师的人生,不单单改变了他的话语方式、思维走向,而且还提了他的思想境界,使他进入一种心灵安适的境界之中。
受父亲影响,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在那个年代所能找到的连环画、小人书、评书、小说等等,无论是武打、言情、破案等等,我都能读得茶饭不思,夜不思寐。和陶老师的“取法乎上”来比,我顿觉憾颜。虽所读之书不在少数,但感觉自己精进甚微,没有多大的改变。我一直对学术类的书籍不感兴趣,更不喜欢看四诗五经,总觉得太累,太费功夫。今年我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论语》,我只是看了其中的故事,有些难的句子连读都没有读,对一些熟知的句子也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理解水水平上,更别提背诵。而陶老师将《论语》视为珍宝,不但自己背诵,还让自己的大女儿,二女儿背诵,背会了还有几千元的重奖。煞费苦心。“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陶老师的`身上处处显现着这道绚丽的风景。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能培养自身良好的心态。“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别人眼中我一直是个心态非常好的人,但这几年由于工作的压力,思想上一直背着很重的包袱,总感觉心很累。陶老师豁达乐观、宠辱不惊、宽容大度、有舍方有得,让我深有感悟。“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事事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选择不了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我把这首诗送给了自己,以此改变自己,争取“从心所欲,不逾矩”。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才认识到:读书更能培养人的自信。当班主任时我面对学生,我很有自信,我可以侃侃面谈;当教导主任面对教师时我不敢讲话,总担心自己出错。去年后备干部培训演讲时,在这些教育界精英面前,我更是从未有过的紧张。不自信源于我自身学问的不足,多读书才能充实自己,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资本的教师,才能充满自信,那样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老师与孔子的对话也一次次在耳畔响起:“孔子的生命是流动的,更是不断飞跃的”。这给我一个重要启示—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不能停留于既有的生命状态,而要在不断努力中,实现生命的不断飞跃。
有位专家说过:“人类的精神史就是一部阅读史。”金庸先生说:“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飞跃,永无终点;幸福,没有终止。让我们在多学习,多读书,读经典中实现飞跃,去追求幸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