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6年5月才在国内第1次印刷出版的新书,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拿到豆瓣8.5分的高评分。
1、检视阅读——本书架构
1.1 整 体
本书是一本自我管理类的工具书,没有过多的理论介绍,更多强调实践运用,以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一些成功案例来讲述习惯养成的阶段、步骤、重点及注意事项等,本书内容简小精悍,却干货满满,值得每位读者去践行。
1.2 结 构
本书可归纳为两大部分“理念篇”与“方法篇”
2、拆解一本书—抓住核心
2.1 习 惯
2.1.1 将重复的行动自动化的过程。
即:由有意识到无意识。
2.1.2 本质——复利
重复一个小行动,长期积累会产生爆发式的惊人效果。
2.1.3 阻力——习惯引力
(1人性的弱点(原罪: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
(2类似于发射火箭的过程
“火箭升空的最初几分钟、几公里耗费的能量远远高于后来几天、几十万公里所耗费的能量,一旦穿过大气层,摆脱地心引力的影响,火箭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在太空中前进。”
2.1.4 种类不同,培养习惯的时间也不同
2.2 习 惯 养 成
2.2.1 培养习惯的农业眼光
(1播下不同生长周期的种子,以获得丰富的果实;
(2不同生习惯长周期,即:短期习惯、中期习惯、长期习惯。
2.2.2 用N项习惯清单——建立“年度计划”
(1N项习惯清单:从六大方面建立,如:身体、素质、社交、家庭、工作、兴趣。
(2填写“习惯年度计划”
2.3 行为习惯—三阶段(1个月
每天行动、持续30天
阶段一:反抗期(第1~7天
特点:困难重重、很想放弃
关键:撑下去
原则:
1、只培养一种习惯;
2、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
3、忽略行动的数量与质量;
对策:
1、以婴儿学步的方式进行
(1降低标准
(2从一项小行动开始
2、简单记录
(1忌讳过于繁琐
(2每天记录
阶段二:不稳定期(第8~21天
特点:容易受到环境影响
关键:建立习惯机制
对策:
1、模式化
(1恢复原计划的标准
(2固定(时间、地点、内容
2、设定例外规则——应对突发事件
(1活用“婴儿学步”的标准;
(2补偿,如:第二天弥补等;
(3设定特别的日子,如:每周可中断一次等。
3、设定持续开关
功能
糖果型-产生快感
惩罚型-回避痛苦
阶段三:倦怠期(第22~30天
特点:提不起劲、感到厌烦
关键:加上变化
对策:
1、加上变化
(1改变(时间、地点、形式
(2使用“持续开关”
2、计划下一项习惯
(1从已经拟定的“一年习惯清单”中挑选;
(2定期检查“一年习惯清单”的优先级;
(3拟定之后不执行
在我们学校,你可能听到一些骂人的脏话,粗话。地上可以看见一些碎纸片,塑料袋等一些东西。走廊里,同学推推拉拉,甚至还有的同学践踏草坪,摘叶子。虽然校长多次反映了一下,同学们都说:“能做到。”但是,同学们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有一天,我发现同学们见到老师主动说:“老师好”。也不践踏小草,摘叶子,反而 拿点水来浇。还在那里竖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保护植物,人人有责。”还有大家去坐车的时候,懂得了让位给没有位置的老年人。
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做文明学生,我们的学校将会变得更美好。
在一些美丽的景点,走在干净的小路上,路边绿阴阴的草地,美丽的鲜花,让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可每当大批游人过后,低头一看,地上的垃圾糖纸、零食袋、塑料方便袋、果皮等,总是处处可见,害得环卫工人只能跟在游人屁股后面追着捡垃圾,简直太不尊重人们的劳动成果。工人们好不容易造出来的垃圾箱不用,却往美丽的地方扔垃圾,稍不留神还会有让人摔倒的危险。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是别人在这些地方扔了垃圾,那么你差点被绊倒、滑倒,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呢?是好受还是难受呢?如果,每人都扔到那儿去,那么,还是景点吗?分明就是一个垃圾堆。
我们家在我的带头下,每个人都已经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清明节那天,我们去天上王城玩,因为天很热,于是就买了个雪糕,吃完了雪糕爸爸正准备把袋子扔到地下,我连忙阻止了:“爸爸,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每人都扔一个垃圾,积少成多,垃圾遍地,这里还是景点吗?在这样的景点玩多不舒服!”爸爸微笑着点点头,向我翘起了大拇指,并扔进了垃圾箱,这时,我才满意的点点头。
再想想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着太多的文明礼仪需要我们做好而没有做好的:学校楼梯上的一个个的标志,为什么老有同学不遵守?我们的预备铃响了,为什么老有同学不能做到按时上课、摆好桌面?为什么课堂纪律老有几个同学不能自觉遵守……
你们知道吗,古代人把“聪”分为好几部分——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说、用心想,这样的人才能算是聪明,可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做不到?
在《习惯的养成与改变》这本书中,作者王晓春老师认真的解释了习惯这个概念。所谓真实的习惯,是指“诚于衷而形于外”的表里如一的习惯,是指非常稳定的、几乎自动化的、无须假以思索的习惯。这种习惯,不大可能完全是靠权威要求和外部训练形成的。它往往是“培养”“养成”“生成”“预设”等各种因素互动、整合,最后形成的一个结果。它是化合物,或者换个说法,它是一种人的遗传信息与早期教育、学校训练共频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学校的行为训练恰好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了共频共振,那就能够形成教师希望得到的习惯,反之就不能。你的训练不能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他就只好在表面行为上顺从,或者干脆就反抗。
读到这里,我心中升起了一丝释然。以前总是觉得自己的教育很可悲,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要求要每天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这个要求一直持续到了高中,甚至大学。按理说一个要求持续了这么长时间,总能形成学生的习惯了,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忘了做作业,甚至总有一部分学生拒绝做作业。而手机这么一个他们接触不久的事物却轻而易举地让他们养成了每天给手机充电的习惯。甚至这个习惯有可能会持续终身。
从前的我不明所以,现在弄清楚了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我才弄清楚其中的关键。要求学生每天做作业并不一定能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共频共振。反之,只会有极少数的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做这件事情,所以想要让自觉按时完成作业变成一种习惯简直是难上加难。而手机内或者说互联网上信息量极其庞大,其中总有信息能轻易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所以,使用手机就能非常轻易地变成他们的'习惯。
所以,做为教师的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但要放弃幻想。尽管去创定和执行适当的规则,但不要打着“培养习惯”的旗号,也不要幻想这些东西一定能内化为学生的真实习惯。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很好;不能,我们也不必焦虑,因为这并不是我们所能完全掌控的。我们不要患上“习惯培养强迫症”,徒然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失败连连。我们的任务只是积极提供各种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成长。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至于他们能形成哪些具体的习惯,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