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星期六,又是一沓写不完的试卷,又是一个坐在书桌前“望题兴叹”的我。揉了揉早已发痛的太阳穴,万般无奈地再次提起那仿佛有千斤重的笔,与那些作业展开新一轮奋战。
从前总是听别人说“初三苦”,可毕竟没经历过,也不知究竟怎样。当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初三学生后,才算有切身体会。初三的压力相比于初一初二增加了许多,竞争也愈激烈,当你稍一松懈,别人就会趁机超过你。这使我们每个人都谨慎起来,不敢有丝毫懈怠。
当然,我也不例外。原本对学习并不很用心的我如今也变得勤奋起来,当妈妈开着玩笑说:“哟,什么时候懒虫也知道开始努力了。”我也没有像以往一样反驳,只是略带无奈地笑了笑。
这天,又到了星期六。望着那虽然写了不少但仍有许多的作业以及那些铺满了桌子的演算纸,心开始变得烦闷起来,索性扔下笔,趴在了桌子上。妈妈不知何时走了进来,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说道:“外面天气挺不错的,去外面走一走吧。”原本想说那可能会浪费时间,可只张了张嘴,始终没说出来,听从了妈妈的话,走出了家门。
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已走到了河畔,站在白石桥上沿着河道望去,不禁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清澈的河水上已铺了很多金黄的树叶,空中仍有不少树叶如黄金般的蝴蝶与风共舞,使人恍若置身于画中。
我不由得感到惊奇,这是自己每天上下学的必经之路,为何以前都不曾发现?心中感到一阵庆幸,如果自己仍然像以前那样匆匆忙忙,不愿停下忙碌的脚步,那岂不是就会错过了这份宝藏。
偶尔停一下,真好!
适当的停下脚步,其实是为了走得更远
在沙漠中奔跑的胡鼠,常会停下脚步散热,他们就这样穿过了一个又一个沙漠。人也是如此,有时适当的停下脚步,其实是为了走的更远。
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并不意味着必须一鼓作气一下子去完成,相反的,如果在过程中感到疲惫或者撑不住了,在这时选择适当的休息反而是最好的做法,如调整心情,躺下休息,反思自我。这不仅会使你重新充满活力,也能避免一些像南辕北辙般的错误,这样反而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春秋五霸中的楚庄王便是这样。在他即位时,国内矛盾重重,甚至还有人叛乱。但就在这复杂的形式下,他没有冒昧行动,反而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在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他便重用忠直之臣,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也正是他不理政事的这几内使他对别国的充分了解,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后人也以“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来赞美他。如果楚庄王刚即位时什么都不知道地治理国家,那楚国迟早会没落,他也会只是成为一个人人喊打的昏君。这也说明了在不知如何努力时,适当的停下脚步,其实是为了为以后做准备,走得更远。
若是我们在完成一件事时只是一昧的去努力,不肯停下脚步,也不去考虑自己是否做了充足的准备,那这件事则一定会失败。在缺乏适当的休息的情况下,做事不仅可能是磨洋工,费力没效果,还可能做到一半因为准备不充分而被迫放弃。亦或者做一件事时已经失败了两三次却仍在尝试,这样也只会让自己的损失越来越大,最后失败。
不要认为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很多名人也是如此。如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和他的徒弟姜维,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一心想帮助刘备完成兴复汉室的梦想,于是他便被冲动蒙蔽了双眼,执意要北伐。但他在北伐前没有注意到在综合国力上蜀国根本就比不过魏国,在北伐的过程中也会抽掉许多青年劳动力到前线去,这就导致了后方的劳动力严重不足,也就无法正常的生产和运输粮草了。就这样,诸葛亮一次次的北伐无一不以失败告终,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丢在了路上。他的徒弟姜维所组织的北伐也都失败了。这也间接导致了蜀国的灭亡。为何诸葛亮和姜维进行了那么多次的北伐都失败了呢?那是因为他们在做事失败两三次后没有停下脚步,仍在一次一次尝试,资源的损耗也越来越巨大,最终这样的损失像滚雪球一样滚得越来越大,蜀国也就只能不攻自破。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人,世间万物都是如此。比方机器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只有及时停止工作并进行保养才能完成下一次的工作,如果不维修,机器的磨损也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只会报废。人如果一直做一件事不休息,那也只会累瘫,付出与收入也不会成正比。许多长跑运动员在比赛时也会选择先缓后冲的战术,如果他们在一开始就不顾一切地全力冲刺,体力便马上就会透支,那冲刺的细微优势也很快会被人赶上并超越,最终也只会拿到一个不好看的名次。所以说有时适当的停下脚步,其实是为了走的更远。
让我们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适当的停下脚步,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