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时光都有它独特的味道。青春,是酸涩的青苹果,承载着我们无忧无虑的记忆。即使有些事,已经好久不曾重演,我却依旧记得那舌尖上的味道。那种记忆,挥之不去。
记得爷爷最爱吃馒头,奶奶一年要不停地做馒头。当那蒸气慢慢地向上钻,跑到天花板上时,烟雾笼罩了整个厨房,也在我的牙缝间穿梭。往往这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奶奶会把做馒头剩下的已经发酵的面团放在桌上,拿擀面杖来来回回地抚平,然后改大刀切成长条,最后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旁边的火烧得很旺,水咕咕地冒泡了,奶奶把一大把面洒下去,拿勺子来回搅几下。最后不紧不慢地盖上锅盖。往往这个时候,我便会踮着脚,拼命盯着锅沿,想看面什么时候能熟。
当我专心致志等的时候,奶奶已准备好配料,麻利地掀开锅盖,依次丢进配料,再淋入麻油,放入香菜。一股好闻的面香立刻钻入我的鼻底。不等奶奶说,我便飞快地坐到椅子上,拿好了筷子。奶奶见我这样总是先慈祥地笑一下,然后吩咐我慢点吃。我哪里听得进去,张开嘴就往里送,立刻我舌尖都麻了。那面条刚碰到舌尖,
一点微微的辣和酸便在口腔是跳起了双人舞,它们陶醉了味蕾,伴着麻油的香味,蔓延到我的全身,我抱着碗“呼呼”地往下灌。当时的我狼吞虎咽,哪里顾得去仔细品尝。
也许是看到我对面条是如此地痴迷,后来妈妈也学会了制作馒头与宽面。每天早上我才起床,厨房里早已是热气腾腾。等我洗刷出来,一笼还冒着热气的馒头便早已经端放在桌面上。尤其是那一碗碗的宽面,虽然从来都是不变的美味,但上面的佳肴却天天不同,有时上面盛一个鸡蛋,有时上面放几片青菜,一看到,便会顿时便激起我的食欲。
一碗面条,早已不只是填饱肚子的美食,而是传递情感的一种方式,透过那舌尖上的美味,总会有一种温情悄悄地进入我的心房。
【升格指导】
当《舌尖上的中国》正在热播之时,作者选择美食作为写作对象,取材颇具时代性。纵观全文,无论是制作馒头与宽面的情景,还是表达自己对面条的情感,均细腻逼真。这样的文章,若出自初中生之手,算得上优秀之作。对于高中生而言,却又显得有些单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者只懂得正面描写,不懂得侧画或反面衬托。想一想,能不能模仿《舌尖上的中国》的作法,探究一下这美食的来源呢?比如加一段对麦田的描写,那样文章不仅有了情景交融的效果,更让美食有了一种情感底蕴。又想,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几人会天天制作馒头与宽面呢?能不能换一种角度,从反面来讲述这种美食的远逝呢?那样或许更能展示这份寻常美食曾经带给自己的幸福与美好。
写人要善于运用人物的语言。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鲁迅先生指出:“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征。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如《孔乙己》当中的孔乙己总是“之乎者也”,这正好符合了孔乙己这个落魄秀才的庸腐形象。而在文章当中描写一个农民说的道理,言语一般都是朴实的,如果你写得文绉绉,显然就脱离了生活实际。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孔乙己说的话就处处表现出了他的酸腐气。
我的表妹,是个特别聪明和懂事的小姑娘。她虽然很爱看电视,但是她绝对不会跟别人抢遥控器,或是把遥控器占着不让别人拿,总是要等别人看完,或是在征求别人意见,别人同意的时候,她才拿起遥控器,调到自己爱看的节目。大家都说她是个聪明又懂事的小姑娘。
小作者写“表妹”聪明、懂事,选择了看电视一事来表现,材料选得很好,有事而且具体。但是写的,却不是当时“表妹”看电视时的真实情境,而只是小作者介绍她看电视时的大概情况。别人不明白“表妹”在看电视时是怎么表现的,她的聪明、懂事,没有给人留下具体的好印象。
怎样才算是记叙当时的情境呢?请看小作者第二次修改稿:
我的表姝聪明又懂事。有一天,我们到大姑家做客,外公已经早到了,正在客厅看他爱看8套的电视戏剧片。可是表妹和我十分想看少儿频道的《虹猫蓝兔七侠传》。我马上拿过遥控器,正想按键调的\'时候,表妹向我又是摇手又眨眼,示意我不要去调频道。我感到奇怪,表妹是喜欢看《虹猫蓝兔七侠传》的,怎么叫我不要调频道呢?
这时,只见表妹走到外公身边,很礼貌地问:“爷爷,我们可以调到少儿频道吗?”
外公想了想,一边微笑着把遥控器递给表妹说:“可以的,我的眼睛正想休息休息呢,看累了,你们看吧。我去浇花了。”
表妹才高兴地接过遥控器,马上调到少儿频道,高兴地看起《虹猫蓝兔七侠传》来。
我的表妹多聪明啊,我和她比起来,过去随便抢遥控器听行为,是多么的不礼貌呢!
修改后的主要情节,写出了当时的情境了:不但写出表妹看电视时的神态、语言、行为、动作,又写了与“表妹”有关系的外公的行为、语言,还写了“我”当时想到过去不礼貌的做法,与表妹进行对比等。这样,“表妹”的好印象更加突出了,记叙文的“道”也就浓了。
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和性格的表现,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比如,施耐庵要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景阳岗武松打虎”,全是写武松怎样“打”,从行动上描写出武松谋略的机智和武艺的高强。
在描写人物行动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看图作文,首先要做到有层次地观察画面。如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是从上到下或是从下到上,是从左到右或是从可到左,是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局部到整体等。因为只有观察得有层次,才便于理清作文的顺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