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15分,张桂梅和往常一样,从女生宿舍的钢架床上爬起,坐着宿管员的电摩来到教学楼,在学生到来前,把每层楼的灯一一打开。清晨5点15分,张桂梅和往常一样,从女生宿舍的钢架床上爬起,坐着宿管员的电摩来到教学楼,在学生到来前,把每层楼的灯一一打开。
10多年来,张桂梅每个上学日都坚持着这个颇具仪式感的习惯。“姑娘们怕黑,提前把灯打开让她们更安心。”她说。
爱人早年病故,张桂梅膝下没有儿女,她把母爱奉献给了女高的孩子。
每逢假期,不管工作多忙,她都要抽出时间去学生家中挨个家访。10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行程超过10万公里。
有年寒假,张桂梅到华坪县荣将镇家访。在街头,张桂梅一眼就看到高三学生山启燕正在路边卖甘蔗。“都要高考了,不好好在家看书,咋跑来卖甘蔗?”张桂梅生气地问。
了解到山启燕父亲患病、家庭困难,张桂梅经常偷偷给她塞生活费,直到她顺利考上大学。如今,大学毕业的山启燕已成为一名幼师。
张桂梅名下几乎没有任何财产,她没有房、没有车,所有收入都用在了女高的学生们身上,自己一件衣服能穿10多年。
2018年初,张桂梅病危入院,华坪县县长到医院看望她。躺在病床上的张桂梅拉住县长的手说:“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我将无我,让信仰的力量传递
9月5日,华坪女高高一新生端坐在操场上,聆听入学后的第一堂“校课”。每周“校课”,小到学习生活,大到理想信仰,张桂梅都亲自授课。
如今,这堂课让张桂梅愈发感觉吃力。63岁的她站在教学楼前,身形有些佝偻,手指、胳膊、颈背上贴满了止痛膏药。“早上起床时,脚疼得不敢着地。有时我真想不干了,可看着你们,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张桂梅对学生说。
看到有学生抽泣,张桂梅连忙说:“不哭不哭,我答应你们,我会好好的,陪你们读完这三年……”话音未落,100多名新生已哭成一片。
前不久,张桂梅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丽江市专门设立了“张桂梅教育基金”,所筹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华坪女高发展、补助贫困学生。
让张桂梅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接过她手中的接力棒。受她的精神感召,许多华坪女高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选择投身艰苦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从小穷苦的她,以前愿望是“走出大山、赚大钱”,但女高改变了她的想法。2015年大学毕业后,周云丽考取了宁蒗县城的中学教师岗位。听说女高缺数学老师后,她毫不犹豫放弃了县城工作、放弃了正式编制,来到女高做代课老师,一年后才转正。
“老师老了,我们长大了。”周云丽说,“我们要继续她未竟的事业。”
一缕清香一份洒脱,做真正的自我,展示高洁与傲岸,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一页历史一面镜子,做真正的自我,展示理性与忠贞,那是屈原最后的倔强;一生清贫一份坚守,做真正的自我,展示坚定与无悔,那是张桂梅的伟大写照。
燃烧自我,蜡炬成灰泪始干。
张桂梅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是她四十岁前的人生写照。1996年,张桂梅选择到条件艰苦的华坪县任教,本为了冲淡心中丧夫之痛。但是她看到山区老乡对教育的期盼,感受到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于是选择扎根下来。她抓住自己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即使遭受病痛的折磨,她也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大爱无私。
公而忘私,不辞辛苦入山林。
为了让那些女孩有受教育的机会,张桂梅每年寒暑假都深入大山做家访,把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带进大山。她走过十几万公里的艰难山路,走进一千多名学生家里。家访途中,她发过高烧,摔断过肋骨,甚至病发昏倒在路上,但她脚步从未停下。她要改变大山深处根深蒂固的思想,改变大山深处女孩及下一代的命运。就这样,她不辞辛苦,始终走在大山教育的第一线。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辛勤耕耘。
信念如铁,一片丹心向阳开。
2008年女高办学不到半年,17名教师跑了9个,面临瘫痪。但她未曾想过放弃,她心中一直坚守着“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的信念。她意外发现剩下8人里有6名党员,张桂梅开始鼓励他们发扬战争年代党员守阵地的精神,最终守住了这块教育扶贫阵地。群山里的这所小小女子高中也从此成了红色精神高地。曾有人说女高“学生苦学、教师苦教、政府苦办”。但张桂梅全凭理想信念才撑下来。她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持不懈。
在华坪女高,每位孩子都会说那句口号:我们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她们从大山飞出去,飞得越来越远,是因为有张桂梅校长和千千万万的基层教师用双手在托举着她们的人生之路,他们像光一样温暖了整个世界。
张桂梅用她拳拳热血之心回报华夏,将人生岁月赠予祖国山河。
亦师亦母,“校长妈妈”大爱无疆
清晨5点15分,张桂梅和往常一样,从女生宿舍的钢架床上爬起,坐着宿管员的电摩来到教学楼,在学生到来前,把每层楼的灯一一打开。清晨5点15分,张桂梅和往常一样,从女生宿舍的钢架床上爬起,坐着宿管员的电摩来到教学楼,在学生到来前,把每层楼的灯一一打开。
10多年来,张桂梅每个上学日都坚持着这个颇具仪式感的习惯。“姑娘们怕黑,提前把灯打开让她们更安心。”她说。
爱人早年病故,张桂梅膝下没有儿女,她把母爱奉献给了女高的孩子。
每逢假期,不管工作多忙,她都要抽出时间去学生家中挨个家访。10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行程超过10万公里。
有年寒假,张桂梅到华坪县荣将镇家访。在街头,张桂梅一眼就看到高三学生山启燕正在路边卖甘蔗。“都要高考了,不好好在家看书,咋跑来卖甘蔗?”张桂梅生气地问。
了解到山启燕父亲患病、家庭困难,张桂梅经常偷偷给她塞生活费,直到她顺利考上大学。如今,大学毕业的山启燕已成为一名幼师。
张桂梅名下几乎没有任何财产,她没有房、没有车,所有收入都用在了女高的学生们身上,自己一件衣服能穿10多年。
2018年初,张桂梅病危入院,华坪县县长到医院看望她。躺在病床上的张桂梅拉住县长的手说:“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我将无我,让信仰的力量传递
9月5日,华坪女高高一新生端坐在操场上,聆听入学后的第一堂“校课”。每周“校课”,小到学习生活,大到理想信仰,张桂梅都亲自授课。
如今,这堂课让张桂梅愈发感觉吃力。63岁的她站在教学楼前,身形有些佝偻,手指、胳膊、颈背上贴满了止痛膏药。“早上起床时,脚疼得不敢着地。有时我真想不干了,可看着你们,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张桂梅对学生说。
看到有学生抽泣,张桂梅连忙说:“不哭不哭,我答应你们,我会好好的,陪你们读完这三年……”话音未落,100多名新生已哭成一片。
前不久,张桂梅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丽江市专门设立了“张桂梅教育基金”,所筹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华坪女高发展、补助贫困学生。
让张桂梅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接过她手中的接力棒。受她的精神感召,许多华坪女高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选择投身艰苦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从小穷苦的她,以前愿望是“走出大山、赚大钱”,但女高改变了她的想法。2015年大学毕业后,周云丽考取了宁蒗县城的中学教师岗位。听说女高缺数学老师后,她毫不犹豫放弃了县城工作、放弃了正式编制,来到女高做代课老师,一年后才转正。
“老师老了,我们长大了。”周云丽说,“我们要继续她未竟的事业。”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