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通广大的书籍中,我了解到长兴人源于黄河流域,是炎黄子孙。来自湖南、安徽、台州、绍兴、杭州等地人口移居此地,他们与本地居民共同生活在这块热土上,发展种植业,从事农耕;发展渔业,向太湖捕捞;发展文化,哺育乡贤邑才,为继续开发长兴这块土地,共同作出贡献……长兴历史的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是长兴人的创造。
我被吸引住了,继续津津有味的看着长兴建县始于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隋唐初年升为州,明洪武二年年)改州为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适宜的气候,丰富的资源,攸久的历史,深渊的文化。富有创造、进取精神的长兴人民,无论在古代、近代以及当代,都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和发展作出过卓著的成绩近几年来,围绕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致力扩大开放、加快体制创新,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长兴经济活跃,社会安定,百业兴旺,人民富裕。
进入新世纪,长兴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开拓的精神、更扎实的工作,更矫健的步伐,朝着建设山水园林型的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和提前实现现代化这个宏伟目标迈进,取得了新的业绩。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实现进位提档,分别从20xx年的107位、97位上升到20xx年的56位和62位长兴人在与自然灾害、史上的反动势力和外来侵略者的漫长斗争征程中,生产不停,战斗不息,使这块神圣疆土屹立于太湖之滨,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并且,曲折而艰难地,不断而向前地发展着长兴史,使它进入崭新的今天,迎向灿烂的明天,长兴人是无愧于伟大的中华民族的。
或许是饼干屑还算轻巧吧,蚂蚁独自将它搬回家,显得轻而易举。“这时的蚂蚁应该要回家了吧?我得跟紧了!”要知道,去探访蚁穴是我这几天心里一直向往的事。
于是,我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紧随着那只蚂蚁,终于找到了蚁穴的洞口。只见上面堆放着一坨圆形的细沙土,沙土中间有一个洞,那只蚂蚁熟门熟路地钻了进去。(
“呵!原来蚁穴在这里啊!”我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但蚁穴的内部是什么样的呢?
为了一探究竟,我回家拿来了榔头、铜丝等工具。我先把蚁穴上的细沙土移开,用榔头轻轻敲击旁边的地面,可蚁穴里没有任何动静,我又用铜丝往蚁穴里戳了戳,发现蚁穴挺深的。心有不甘的我拿来一把螺丝刀,沿着蚁穴的`洞口轻轻把土撬开。或许是里面的蚂蚁感觉到有人“入侵”,受到了惊吓的蚂蚁们,开始向四面八方逃窜。
看着四处逃窜的蚂蚁,我突然发现居然还有蚂蚁从另一个地方跑了出来。经过仔细观察,我才发现在这个蚁穴的旁边还有四个小蚁穴。这四个蚁穴是由一些横七竖八、弯弯曲曲像迷宫一样的通道连接起来的。
蚂蚁的窝为什么要建得如此复杂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去上网查找资料。原来,在蚂蚁的社会中,蚁后的洞穴相当于“首都”,还有许多洞相当于“城市”,为了便于通行,蚂蚁在这些“城市”和“首都”之间挖了许多通道,相当于我们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真想不到,小小的蚂蚁竟然能有这么大的建筑本领,真是太了不起了!
这是我和春第一次去陵园看望亡友。我们心情都有些沉重。一路上我们听了几首音乐,低低絮絮说了不少话。车驶入陵园,仿佛一下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清静,肃穆。天高云淡。苍翠整齐的柏树从山坡上铺下来,大的小的新的旧的墓碑寂寞地肃立着,掩映其中。徐来的罡风,吹乱了丹和春的发,也吹痛了我们的心。这里是怎样的一种寂寥啊,只有我们轻轻的脚步和林间的鸟儿偶尔打破死一般的沉寂。
我捧着鲜花,一袭黑衣的现代的丹和身着旗袍古典的春走在前面。拾级而上。几年没来,这里的“长住人口”增加了许多。寿终正寝的老人、风华正茂的男女、鲜活可爱的孩子……他们的照片在碑上无声地看着我们的来临。心中感觉越来越压抑,越来越沉重,我们把脚步放轻再放轻,唯恐打扰他们的宁静。
这么多人,可是我们今天来看的AN君在哪儿呢?
我们从坡底爬到坡顶,丹和春互相搀扶着,急切的寻找着,汗珠从她们的脸上滚落。目光所及之处,安息在片山坡上的人,这些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来过的人,曾经鲜活的人,如今只余一坯净土,一米见方的碑座,只有小小的墓碑上镌刻着他们的名字和生卒。
“快看,AN在这儿!”丹第一个轻轻的叫出来。我们走过去,果然看见熟悉的'AN君在向我们微笑。我轻轻的把怀中的菊花放在他碑座的左边。AN君的墓碑很新很小很普通,前面整齐的摆放着一排酒盅,旁边还有一个空酒瓶。我和AN君交往不深,但知他是个才子,读过他的文字,欣赏他的文笔。知其也是性情中人,略知他喜欢喝酒。惺惺相惜,惜其怀才不遇,惜其英年早逝。丹和他交往多些,友情深些,曾在AN生病时去看过。春呢,是因为他在网上欣赏她的诗歌,引为知己,不意相见即成永诀。在得知AN病故的那天晚上,春一夜没睡,为他写了一首诗纪念他。
丹轻轻啜泣起来。我和春默然站立一旁。天地之间,此刻只剩微风。生死之间,有花魂与鸟魂。春也开始涕泣。我把纸巾轻轻递给她们。春拿出为纪念AN写的诗,丹看看了,问我“有打火机吗?”“没有。”我轻轻说,“放在他面前吧!”我想,AN君若果地下有知,应该能看到的。
尔今死去侬来祭,他年祭侬知是谁?!
想到这里,心中也非常感伤!我揿下快门,把这一刻定格在了我们的生命里。良久,我轻轻的说:“走吧!”我们缓缓离去,带着一种释然。
四周比初来时更加的寂静。那是一种让人的灵魂彻底安宁的静谧。“死后,我也要永远留在这里。”我喃喃地说。“我也是。”丹说。
回来的路上,我们一路沉默着。也没放音乐。
踏入都江堰景区,不远处就是重檐碧瓦的伏龙观,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制服岷江孽龙,将其锁于离堆下伏龙潭中,后人依此立祠祭祀,北宋初改名伏龙观,始以道士掌管香火。在伏龙观的`后面,就是远近闻名的宝瓶口,它能起到节制闸的作用,自动控制江内进水量,是玉垒山伸向岷江的一个开口,因似瓶口且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而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就是“离堆”。
绕过宝瓶口,一路上晴空万里,过了摇摇晃晃的安澜索桥,就看见眼前的岷江被分成了两部分,这儿就是都江堰最重要的工程地点——鱼嘴。它是都江堰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岷江分为东边的内江和西边的外江,外江主要排洪,内江引水灌溉。在岸边的碑状石块,是测量岷江水急程度的,当石块被冲到离岸上很近的地方时,说明水流很急;反之,水流则不急。
过了鱼嘴,就是另一个重要工程——飞沙堰,唐朝名“侍郎堰”,后又名“减水河”,它具有泄洪排沙的显著功能,是都江堰的关键要害。
随着人流一路观赏,天渐渐阴了下来,不多时,便有雨点落在身上,于是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都江堰。我回头望了望它,心想,以后我一定还会有机会再来到这里领略都江堰的风采!
这个景点,我们主要是看一个蜡像馆,是场景图解朱元章王朝的起落大记的`。蜡像馆里的人物和物件都特别精细,很生动。就是有些场景太惨忍,有***坏人的,有战争的痕迹。我问妈妈:“朱元章的墓不是在南京吗?钟山陵边上的明孝陵,好像是朱元章和马娘娘的墓。”妈妈对我说,你记得没有错,原来朱元章就是在南京建都,然后迁都北京的。
结束后,我们继续下一站鸟巢和水立方。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