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恐龙吗?恐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2亿3500万年至6595万年前的一种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恐龙中有许多种类,我是其中最受宠爱的一种。我的名字叫迷惑龙,更广为人知的是雷龙。
我有着像山一样的大个子、一条长脖子和一个不相称的小脑袋。我的脖子很长,直立起来有7层楼那么高,我的身子也很长,大约有21~23米,我的尾巴大约长9米,体重达26吨……看完了我的自我介绍看,你是不是觉得我是个凶猛的庞然大物呢?别误会,我可是很温顺的噢!而且我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可是从来不吃那“鲜美”的肉的噢!
我喜欢群体活动。当我们狼吞虎咽的把植物吃好时,我们就悠闲自得的去散步了。当我们散步时一定会是尘土蔽日、响声如雷,这就是考古学家给我取雷龙这个名字的由来。但是,如果我们遇到像异特龙这样残酷的***手,我们就会飞快的跑进装满水的沼泽,来躲避异特龙的攻击。一旦我们进入水里,异特龙就没办法了。就只好垂头丧气的走了。
白垩纪时期,地壳运动,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导致我们恐龙家族经历了一次生死浩劫。我的种族不幸灭绝了。我被沙子埋在了地下渐渐变成了化石。但是,1883年,我的骨骼化石被一群研究者发现了,他们把我带到了博物馆,我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新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现在,如果你要跟我交朋友就到博物馆里面来看看我吧,相信你会喜欢上我的!
我看了一本能揭发恐龙时代的奥秘的科幻书。这里的内容谈得上有世界地图那么多,知识面是多么的丰富多彩。这本科技书是由胡先妮主编的。
这本书是一个信息丰富,知识密集的小世界,大家要做的只是静下心来,打开书本,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在知识的花丛中吸取芬芳的蜜汁。
其实,每一个恐龙灭绝的假说,里面都有它的道理,肉食性恐龙是恐龙家族中十分抢眼的角色。它们或体形彪悍,长有利齿,以力服人,或体态玲珑,灵活异常。它们中有四大掠食***手,分别是棘龙,又称棘背龙,英文名含义是”多棘的蜥蜴“,还有鲨齿龙、巨兽龙、暴龙。
看了上面那些相关恐龙的种类繁多,多得不可计数。但我们人类也是一样的,因为我们人也需要手、脚、眼、鼻、口、耳,这不也同一个道理吗;也可以这样说,恐龙也有分雄雌,那我们人类也有分男女老少啊。没想到吧,一些科幻的东西也会发生在人身上,但这也没什么特别,只是你暂且不知道而已!
看了这本使人大开眼界的书后,是不是就像回到了恐龙时代去了呢,书中多姿多彩的文字表现出了科幻的神奇之处!
恐龙是爬行动物,它和大多数其它爬行动物一样是下蛋的。蛋要保存为化石,显然远比骨骼、牙齿为难,因为蛋壳太脆了,一碰即破,何况还要在岩层里保存六七千万年至今呢!可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部分恐龙蛋到底还是被保存为化石了,并且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报导。因为当时还很稀少,极为珍贵!随后,世界各地相继有所发现,我国则更丰富。据今所知,我国南起广东,北至内蒙,西起新疆,东至浙皖,这样大范围内十几个省份均产恐龙蛋化石。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堪称世界第一。我们不仅有单枚的蛋化石,还有成窝的。有时一窝可多达二三十枚,上、下重叠数层,成同心圆排列,煞是好看!记得早年笔者与我师杨钟健教授漫话恐龙蛋时,他曾提问:成窝的恐龙蛋是一条恐龙一次下的,还是多次累积的?恐龙是站在同心圆中心向外下蛋的,还是站在圈外、转圈向里下蛋的?因无真凭实据,笔者当时交了白卷,未知读者们能否答得上来?
关于恐龙蛋,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凡产恐龙骨骼化石的地方,往往没有蛋化石或不多。反之,产蛋化石多的地方,往往没有恐龙化石或不多。这是为什么?有人解释说,这些蛋化石都还没破壳,是“坏蛋”,孵不出小恐龙来,所以蛋多龙少。反之,凡孵出了小恐龙的蛋均已破碎,就不可能保存为完整蛋化石了。于是龙多蛋少。自然,这不过只是“一家之言”,孰是孰非,还有待印证。
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和恐龙足迹(脚印研究一样,是古脊椎动物学中的一个侧枝。它主要着重于蛋本身形态、构造的探索,而较少涉及这蛋是哪一种恐龙下的。因为蛋和恐龙通常是分别保存为化石或甚至光有蛋而没有恐龙,这就难于确定蛋的属主了。正如你家养了好几只鸡,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你能准确说出某一蛋是哪只鸡下的吗?所以,在古生物学中,蛋化石的属种鉴定自成一系统,不与恐龙的属种一致。我国有关恐龙蛋的研究也自杨钟健教授始。他根据蛋化石的外形构造订了长形蛋、圆形蛋、粗皮蛋等好几个属种,只在论文的后部,讨论了某蛋可能是某种恐龙下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恐龙蛋的研究也进而“由表及里”。学者不仅注意蛋的外部构造,通过磨片、显微照像等技术,观察蛋皮各层次的细微结构。发现不同的蛋化石,具有不同的蛋皮构造,说明它们系不同恐龙所下。更有意义的是,根据蛋皮各层次厚薄及其显微结构的变化,可探讨不同蛋化石对当时环境的适应程度和孵化成功率的高低,进而阐明恐龙种族的衰退和绝灭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不断有恐龙蛋的新发现,特别是河南西峡县,据最近报道,竟出产上万枚恐龙蛋化石,实属“世界奇观”!更教人振奋的是,据说,我国生命科学学者从一枚破损的恐龙蛋中,获得了恐龙的遗传基因片段DNA。消息一传开,各报刊大为宣扬,成为当时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有人把它的重要性与发现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媲美,有人企望复制出恐龙来!但是,也有人怀疑,这DNA果真是这枚蛋里的吗?蛋既已破裂,难保会被别的生物“污染”!究竟结果如何?科学定能给我们一个正确的答案。
大家好,相信你们一定对我不会感到陌生吧,我就是生活在距今大约6500万年前的史前动物——恐龙。
虽然我们恐龙化石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但是直到十九世纪,人们才知道地球上曾经有过这么一种奇特的动物。说起恐龙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呢!1820年,英国一个叫曼特尔的医师首先发现了我们牙齿的化石,知道可能是某种庞大爬行动物所有,取名禽龙。1841年,当时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理查·欧文爵士,才将我们正式命名为恐龙,学名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从此揭开研究恐龙的热潮。
我们恐龙的种类很多,大约有900多种呢。所以我们的体形和习性相差很大。其中个子大的可达45米,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不足一米,跟一只鸡差不多。就拿食性来说,我们恐龙有温顺的素食者和凶残的食肉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6500万年前的地球可是由我们统治和称霸的啊,无论天上、陆地和海里都有我们恐龙的身影。为了大家更加了解我们,我就给你们讲讲我们恐龙家族中比较有特点的一些恐龙吧!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恐龙和今天的爬行动物一样,都是一生下蛋就走开,根本不管它们的孩子会怎么样,其实不全是如此。有一种恐龙,它的幼龙是在巢中由父母来养育的,它们列队外出的时候,大恐龙在两侧,小恐龙在队列中间受到保护。它每次能生25个蛋,这25只小恐龙每天要吃掉几百斤鲜嫩的植物,大恐龙就要不辞辛劳的到处寻找食物,多辛苦啊。于是,科学家给它们取了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名字:慈母龙。在加拿大的雷德迪尔河沿岸,有一种恐龙叫阿尔伯特龙,与一般恐龙相比,它们的身躯要小一些,但它们却更令其他动物害怕。因为它们奔跑的速度极快,据估计,短距离内可达时速30多公里。阿尔伯特龙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的嘴巴特别大,里边排满了尖利的牙齿,能咬穿坚硬的骨头,更不用说其他恐龙的厚皮了。另外它们的前爪像老鹰一样非常尖锐,任何动物被它抓住都难以逃脱恶运,你们在恐龙园里应该看到过它的样子吧。
我们恐龙和其他生物一样,都会经历产生、繁荣和灭亡的过程,这是一个生物演化史的必然规律。但是我们恐龙突然从地球上消失还是一个谜啊,这个谜还等着你们来解开呢!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