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急了,掀开了盖在他身上的被子,在他看来,这床和被子,像一座牢笼,要把他囚禁在这里,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不,我的身体没有问题,我要回我的'家。”
“不,您不可以离开这里!”医生和护士齐齐地伸手按住了他。
老先生绝望了,他那黑色的小领结因为挣扎脱离了原来的位置,精心打理过的头发也被弄乱了。
老先生无奈地坐回床上。十年前,他是位真正的绅士,却因为一场大病在这家医院住了大半年,每天过得昏昏沉沉,什么事情也记不住了,除了那个已经成了习惯的感恩节之约。
“我舅舅醒了吗?今天可把我撑坏了……”斯塔弗皮特边向门口的医生询问着边向病房里走去,看见老先生正坐在床边,立即噤了声。
老先生此刻也望着大步流星走进来的年轻人,一时间没转过神来:“你是……斯塔弗皮特?”
“舅舅,您恢复记忆了?”年轻人震惊地说到。
十年前的大病让老先生失去了记忆,感恩节的约定是他唯一还记得的事情。可原来赴约的乞丐早已因为一场意外离开了人世,斯塔弗皮特为了成全舅舅的心愿,只好每年感恩节化妆成那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来赴舅舅的约,却因为吃得太多晕倒了!
读史使人明智。“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看到手上捧着的这本崭新而又精致的《中国现代史》,待我轻轻地抚摸过她的`封面后,我翻开了她的扉页。
这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讲,先后用七个章节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北洋军阀的末路、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全民族抗战的展开、抗日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一系列过程,最后用单独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属于“中国现代”这个特定的历史范畴中的哲学、科学和文化思潮的发展和演变情况,让读者在为祖国和民族承受着巨大历史灾难而扼腕叹息之时,对国家未来的走向有更深沉更深刻的思考。
同样,我的思考也由此开始。
中国现代史的七个阶段
1。1919。5-1923。12: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北京高师、汇文大学、中国大学等13所大学3000多学生,冲破教育部代表和军警官吏的阻扰到天安门前集会,学生们手执写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的旗帜,一致要求惩办曹汝林、陆宗舆、张宗祥三个代表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的卖国贼。集会演讲后,即列队游行xx,这就是名垂史册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拉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序幕。
在我印像中,有两位不一样的阿姨都是在公共汽车上遇到的。
其中有一位是在无锡的公共汽车上遇到的。记得那天中午,我和外婆在无锡的商场买菜,买完了菜,本来说是走路回家的。但是已经12点过5分了,所以外婆决定和我一起坐公共汽车回家。我们在汽车站坐了68路车,和我们一起上车的还有一位年轻的阿姨。那位阿姨看见车上只要一个位置了,马上走过去。一开始,售票员还以为那位阿姨走过去是给我外婆占位置的,还想走过去夸一夸那位阿姨呢!可令售票员大吃一惊的是那位阿姨走到那唯一的空位边竟然坐下了。售票员本来是想让我外婆抱着我坐在那唯一的空位上的,可这唯一的座位却被阿姨给坐了。于是售票员还专门走到离那位阿姨比较近的地方,大声说道:“坐车给人让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肯给这位老婆婆和小孩让一让座位?”售票员的大声说话对那位阿姨一点都不管用。另外一位叔叔反而给我们让位了。
这就是一位不给他人让位的`阿姨。
还有一位阿姨,是我在深圳的公共汽车上遇到的。那天,我在书城上做完了
这两位阿姨同样在公共汽车上,但做法却大大不同。所以,好的行为会让人留下好的印象,坏的行为也会让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众所周知的千手千眼观音以及卧佛自有其妙处,在此我不必多谈,而使我兴趣十足的圆觉洞,释迦、普贤、文殊与八十八佛这一组石刻艺术中蕴涵的现代科学知识,才是感悟最多之处。
圆觉洞中运用的光学、声学及排水系统
来到大足石刻的宝顶山,有一座让人惊叹的洞穴――圆觉洞,窟高6米,宽近10米,深12米,洞口左下方刻有宋代著名学者魏了翁书写的“宝顶山”三字。进入洞中,洞内即使大白天也显得十分昏暗,唯一清晰可见的只有背对着我们,跪在供案前的菩萨,他与“天龙八部”里那位向来以背视人的枯荣大师倒有几分神似。石像雕刻精细,质感特强,供台犹如丝绸。可是,为什么只有这樽跪佛像在黑暗的洞里可以看得见呢?环顾洞内,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在石像背对的方向上方,开了一个天窗。而天窗与石像又呈45度角,光线透过天窗,正好射到了佛像上。这就是古代的“聚光灯”。古人在设计时巧妙地利用了光学的原理,就解决了照明问题,而且还环保不用其他火种光源造成洞内的污染,这也是古人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体现,这不得不让人折服,堪称大足石刻艺术中的精品。
在洞里轻言几句,就会发现没有明显的回声。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是因为洞内石壁凹凸不平,从而减少的回音,这说明古人对声波的反射原理是清楚的,因而,就运用石壁凹凸不平使声波发射紊乱,相互抵消而导致回声消失。这简直与解放后修建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回声处理不谋而合,但前者却比后者早了整整800多年。
而还有更绝的,那便是它的排水系统。若是在雨天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环绕洞中的额众多石像中,有一坐石像的手不停在接水。随着手臂往上看,可以看到一条长龙在石壁上蜿蜒。石龙把水吞入体内,又顺着身子排出,排出的水又通过石像的手流入地下的暗道,再排到洞外去,真是巧夺天工,而比起现代的地下排水系统,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释迦、普贤、文殊、与八十八佛石刻中的力学、透视原理
来到宝顶山上,有一组很独特石刻,它就是“释迦、普贤、文殊、与八十八佛”石刻。中间释迦身着敞领袈裟,普贤、文殊在左右内饰缨络赤足立于莲台之上。普贤手托大宝楼阁,文殊左手捧着7层宝塔。石刻独特之处就在于这座文殊像。文殊捧着的7层宝塔高近1。8米,重达350-400公斤,倾斜10度,可是却历经800多年风风雨雨而未坠落,原因就在于袈裟与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支撑着宝塔。在多种结构中,惟有三角形稳定性最强,这是教科书里告诉我们的东西。可是这种力学中的的原理在这里却得到具体的运用。我们只有为古代的能人巧匠惊叹了。
释迦、普贤、文殊为什么要向前倾斜10度呢?这是因为石刻不仅要结实更要注重美观。为了避免人的视觉上出现雕像身体与头像的比例不协调,这几樽雕像的身体都有十几度的倾斜。我们知道这是运用了透视原理,这可是在当代美术教科书上才会学到的。能工巧匠却在宋代就知道了,还把它应用的炉火纯青,不得不让人称赞。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