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时的眼里,懂得主动把垃圾扔在垃圾桶里的,就已经是个好孩子。而老师每天教我们的种种道理中,就不乏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
新加坡的法律就规定不许乱扔垃圾,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而我们国家,只是在道德舆论上有要求,却不是强制执行。现在,广州有多个地方实行试点垃圾分类,许多人都不看好,因为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垃圾按袋计量收费”和“垃圾不落地”模式在广州某些区实行起来了。不过,“厨余垃圾专袋投放”被认为是这三个模式中最有效实施,也最能有效达到垃圾减量的目的。其实我也很支持政府的做法,是为我们的环境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而努力。
在香港,有一个公益组织,买了一些设备,可以使餐余垃圾分解,成为肥料,可用于培养土壤的肥沃度,这样既有利于垃圾无害化处理,也有利于土壤变肥沃。
不过之前的土壤重金属问题也备受关注,这危机到我们的蔬果安全问题。人们总说,不要问我想吃什么,要问我可以吃什么。这便是中国如今食品方面问题的缩影。
所以说,在垃圾分类方面,我们不仅要分好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和餐余垃圾,也要重视有害垃圾。
可是,现在有少数人们连什么垃圾属于哪一类都不知道,教人如何分类?所以说,想要做好垃圾分类的工作,应该一步一步地改进。要加大力度去宣传,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当然,还有一个现在社会较为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电池。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电池烂在地里,能够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所以把一节节的废旧电池说成是“污染小炸弹”一点也不过分,重金属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人类如果忽视对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最终将吞下自酿的苦果,因此,加强废旧电池的回收就日显重要了。
但是,用剩的废电池,我却不知应该交给谁,怎样去处理它。因此,我认为政府也应该在这方面出一份力了。
如果每个人分一下垃圾,或许,我们的家园就可以干净一分,这更是为我们的将来而着想。之所以我们要重视垃圾分类,是因为环境的保护很重要。
垃圾分类,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你,做到了吗?
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将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来,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这样一颗心。
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了的。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那么没有,也罢。
那么放眼世界呢?这样的好奇而无心也是比比皆是的。火刑柱上的贞德满足了中世纪人们的好奇心;怒吼的伽西莫多满足了芸芸众生的好奇心。这样的好奇心似乎成了赤子同心的世界语言,在这样的语言之中写的尽是愚昧,平庸,衰亡与了无生机。
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观察,即使最寻常的事物也会化为神奇。在远古时代,先人们仰望星空,探斗转星移的奥秘,品云淡云聚的风采;到现在,我们通过望远镜与另一个星球招手,通过显微镜感知微观宇宙。可以说,没有观察与帮助我们更好观察的工具,好奇心也会闭上心房上的窗,落满灰尘。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果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是供我们观察的无限舞台,那么,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则是激发与约束我们将观察成果深化的不二法门。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过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场之下的思考,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无论人类是多么费尽心思地观察与学习,也难有一丝一毫的创造与进步。
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猎奇,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以平庸或愚昧的心态去发掘别人的痛苦,去践踏真理。它的存在,需要观察的双眼来定位,需要思者的头脑来彰显其价值。
有了这样的好奇心,困难得以排解,就会得以进步,人类得以更好的生存并维护自己的尊严!
《哈姆雷特》中有言:身处果壳之中,也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也许,正因为有了真的好奇心在,我们才能以更有力的声音爆发出这样的呐喊。
更何况,因为有了好奇的心,我们的世界远比果壳广阔得多。
2018年10月12日周五,我们要进行大队委演讲。由于人数较多,所以我们采取录播的方式。
在吃完一顿急匆匆的午饭后,方悦绮、庞振宇和我早早地来到教室再“临时抱佛脚”。
那时是12点05分,本来王老师和我们约好12点10分准时开始,按照我平时的习惯,我应该已经到录播室了,可此时的教室好似天堂一般,让我们怎么也不想离开它。
该来的总是要来。我们来到了录播室,那里只有王老师在。过了一会儿,因为上节课在录播时摄像机没电了,所以有的同学没录完,五(2)班的同学也来到了录播室。我本打算沉默不语,可没想到王老师竟开口了:“殷思媛,你知道为什么我要取消才艺表演却增加一个演讲环节吗?”我先愣住了,王老师有什么意图呢?我想王老师应该没有其他同学说吧,她为什么要问我呢?我摇了摇头。王老师笑着回答:“其实演讲这个环节就是考察你们能不能在舞台上自信大方地展现自我,明白了吗?”我点点头。我身为上一届大队委,以往的经历给了我丰富的.经验,我现在完全可以做到自信大方了。
我是我们班中第一个演讲的。我深知自己在准备工作中做得不够充分,远远不及别人。我不仅没有制作PPT,而且还没有背稿。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状态把握好,得到高分数,取得好成绩。我迅速回忆起我对自己提的要求:要面带微笑,语速不能太快。
我迈着自信的步伐来到了“舞台”,王老师做了一个“OK”的手势,演讲开始了。“亲爱的少先队员们,………”我把声音尽量放大,为了确保在演讲过程中能让大家觉得那是亲切的声音,我把声音又控制得甜一点,温柔一点……
可是,似乎是上帝安排的一样总要出那么一点不令人高兴的事情,演讲时我突然感觉我的额头好像滚烫的,我完全可以想象到此时我的脸涨得通红,我仿佛是处于40℃高温之下,我感到十分不舒服。可我分明听到令一个声音:挺住,你只是太紧张了,挺住了!没事的!又不是生病,没事,放轻松!我挺着滚烫的身子,硬是把演讲讲完了。
可是王老师并没有立即打分,在我后面的庞振宇演讲完之后,她又看了看我的演讲稿,才写下了分数。我就站在老师身后,分数被我瞅到了,88分!
我认为这个分数对我来说并不低,因为我的的确确只付出了这么多,88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了多少,得到的就是多少。我也希望在后面的竞争中,我能像“88”这个数一样,吉利!
但从前,有一只绵羊,它和其它绵羊不一样,别的绵羊每天忙里忙外地耕耘,而它呢,却独自一人种了一盆草,等待小草长大了,便当成食物吃掉。
这个故事呢,告诉我们的道理,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大家应该猜得到结局,其它绵羊过上了幸福生活,有足够的粮食过冬,收获颇丰。而另一只绵羊却断了自己的粮食,只够它自己吃一顿,它只能饿死。
农民伯伯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才会有我们如今社会上的美食。
大家想想看,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学习那一只羊,我们还会存活至今吗?所以,我们也需要勤奋学习,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这世间万物不都需要勤奋吗?就像那事业有成的人或明星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才会取得今天的成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名人名言都是告诉我们,要做勤奋的`人,不要做懒惰的人,如果你今天选择勤劳,明天将会有所收获,走向成功,如果选择了懒惰,那等待你的只有失败。
这些事都像羊种草的故事一样,提醒我们“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资深高考语文阅卷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王光祖坦承,由于作文阅卷主观性很强,就像做菜肴,各人的口味也不尽相同,所以每年都会有上千篇作文由于初评意见不一,被提交到阅卷中心组复议,改高改低的情况十分普遍。以今年为例,有篇作文初评时第一位老师判了20分,第二位老师给了43分,结果中心组反复阅读后,给出了64分的高分。而另一篇作文初评是70分,但中心组老师复评时一致认为,该文华而不实,脂粉气太浓,结果改到了60分以下。
在绿树遮映的弘一法师骨塔下,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高耸的碑石上,悲欣交集四个红色耀眼的大字在萧瑟的松声中屹然不动,年复一年,它又在告诉人们些什么呢?这样密而不宣的内心轨迹,我是没有能力揭示它的任何光片羽,也许你也不能但我想起来了,那年大师正在书斋中打坐,有一位女子携友而来那是大师出道前认识的,也许有十几年不见面了,当满山门的弟子都期待一次亲情上演时,大师却执意下令把她赶走,这一举动曾经引来世人唏嘘不已,只有大师自己清楚,只有那悲欣交集能告诉我们一些只言片语。
人生的境界是自己的意识组成,浮华的世界仿佛越来越模糊这一点,太多的外人期望,众目已待,太多的众望所归充实进我们的生命,造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空白,这样的空白太宽太大,如栖鸟飞过汪洋,使人言语起来陷入了犹豫,在夜阑时分清醒地想象,什么是你孩提时的憧憬和梦想,如今它们在你生命的哪个角落?
同样存在着人的空间里,我们不免发现古人的自我认识相当清醒。太多的文人***客,仿佛除了写作与习画,其他的事顾及很少。李贺说:我生二十不得志,一心愁谢如枯兰。才二十岁的人,心旌已经褴褛,像他这样的年龄,正是旁人急于升官进仕,正是他人期望宦达的年代,而他却不顾暇这些,当后人抽丝剥茧地打开他固守的精神世界的产物发现,凄美与惊艳这样令人惊讶的精神果实,惟独没有蒙翳。
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倾向,像古人那样自娱自乐在这个精神世界日渐泯灭的社会中早已销声匿迹。但只是在无功利的同时,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我们不禁要反省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摒除外界走向的干扰,在他们心中自己选择的走向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
有人用一生的光阴,寻求他人期望的成功人生,商业家劳心劳神,政治家殚精竭虑,只有有心人才会追源溯流,从自己认定的精神家园中打捞成功的鱼群,最终他会像渔家拉动海带一样,将自己成功的人生越拉越绵长,最终拉动整个大海。
阅卷老师点评:该文分别选取了两组人物,他们面对别人过高或过低的期望,通过自我认识,有的坚守自我,有的走向辉煌,充分地证明了自我认识在人生命运中的重要性,主旨突出。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生动丰富。
对那篇已经见诸媒体的被提高到64分的作文,黄玉峰老师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如果中学生们模仿该文的文体和立意,以为这样的“创新”就能在高考中得高分,这就很有可能形成误导,因为高考作文毕竟不是文艺创作,更注重考查的是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辨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而彭世强老师也无奈地说,高考毕竟要求多拿分数,不能太冒险,对于平时写作水平处于中等以下的同学来说,最好不要轻易地搞所谓的“创新”,对于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可以在角度、结构上赋予点新意,但也不能太标新立异,要能让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看得下去,说得直白一点,考生作文中有好的东西,要善于主动“喂”给阅卷老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