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艺术是一首歌,悦耳动听,美妙的歌;也有人说,艺术是一幅画,画笔均匀,淡雅着色;还有人说,艺术离我们很遥远,因而我们对它一无所知;而我想说,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听啊,听!“嘀嗒嘀嗒——”,小闹钟一刻不停的声音,难道是不艺术吗?“嘟嘟嘟嘟——”,小轿车发出的鸣笛声,难道不是艺术吗?还有那些神秘的音乐符号,经过不同的排列所奏出的优美乐曲,难道不是艺术吗?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看啊,看!这幅《松鹤图》,纸上那只栩栩如生的仙鹤、翠绿的青松,还有那缓缓流淌的小溪、圆圆的礁石,以及金灿灿的太阳,这难道不是艺术吗?九龙壁上那生龙活虎的`雕刻,难道不是艺术吗?那窗户上五颜六色的花剪纸,难道不是艺术吗?还有那皎皎明月光,清清石上泉,不都是艺术吗?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瞧啊,瞧!那桌上古色古香的茶具,难道不是艺术吗?那柜里陈列着的金银首饰,是那样金光闪闪、光彩照人。即使是一个棱角,一个小装饰也都那么精致,这难道不是艺术吗?那花瓶,上面涂画的每一根线条都那么柔美,每一种颜色都那么纯正,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那样别出心裁,每一种景物都恰到好处,这难道不是艺术吗?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艺术就像星空,仰仰头就能望见;艺术就像大海,踮踮脚就能看见;艺术就像小花,弯弯腰就能摸见;艺术就像终点线,跑一跑就能瞧见;艺术就像果实,伸伸手就能摘见。艺术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身边······
我从四岁开始就在美术培训班学习绘画,当时的我,十分没兴趣,老是画走了样,明明是根萝卜,差点画成了章鱼,明明是条恐龙,却画成了什么的怪物。于是,老师教我们先起稿, 再画画。我按照老师所说的去做,不到一个月,画画水平渐渐地提高了,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从不间断。 至今已经坚持8年了,现在,绘画已成了我学习和生活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在绘画方面我还取得了不少成绩呢,已多次获得全国市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美术类比赛一、二、三等奖和其它各类奖项。从油画棒画、油水分离画、线描画、黑白画、纸版画、水粉画,到现在我学的国画,我都非常喜欢,从中我不但学到了许多绘画知识和技能,还学到了许多常识,了解了许多画家的作品和他们眼中笔下的大千世界。马上我就又要升班了,开始学习素描和色彩。
在我学过的绘画方法中,最令我感到神秘的要算是国画了。简单的`水、墨、笔和宣纸,既能画花鸟、山水,又能画动物和人物。一支软软的毛笔,#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www.gkstk.com end#配上墨的浓淡就可以把大千世界表现出来,不但可以有形,还可以给人一种神似的感觉。更神奇的是画在纸上的墨和颜料,遇水不会掉色。国画真不愧是我国的瑰宝。
国画不但好看,它的画法也是多种多样,变化多端。比如一笔两色,在毛笔尖上蘸上两种深浅不同的颜色,通过控制笔的角度和力度,就可以画出不同意境的画,画出来的画有一种很强的立体感。在工笔画中,有一种技法叫渲染。它是用笔先蘸上颜色画在纸上,然后再用一根干净的笔蘸上清水,把颜色往外带,根据需要控制渲染的遍数,便会出现一种由深变浅的过度效果,画面非常自然,这样画出的人物、花鸟、山水,给人一种栩栩如生,妙不可言的感觉……。可以说,国画带给我的是惊奇和神秘,我愿意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掌握国画的精髓。
绘画已经成为我的一项爱好。每当我高兴的时候,我会想起画画;每当我累了,我就会画画;每当我烦闷的时候,画画会使我忘掉烦恼;每当我遇到难以用言语表述的时候,我就会拿起画笔……绘画带给我的是轻松、喜悦、充实和智慧。
我很开心,无论在什么时候,绘画都能陪伴我。无论怎么样,我都不会放弃绘画。
“艺术”这个词,乍一听起来好象离我们很远。总以为它是属于艺术家们的,是高雅者的研究对象,很难与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套上近乎。可是,如果你真的留意一下生活,那些艺术,其实无处不在地存在于我们周围。
如果你是位爱美的女士,每天出门前总要对着镜子修饰一番:脸部的化妆,发型的变化,再到衣服款式和色彩的搭配,这些都是艺术。不是有句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吗,这美,便是我们眼中的艺术。
如果你是喜欢泡咖啡店或吃餐馆的人,那么你一定会对某家或某几家的店面和室内装饰情有独钟,成为那里的老客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到饭馆填饱肚子,而更注重于进餐时的精神享受:新颖独特的室内设计,一首美的曲子或一幅别致的图画可能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的你也身兼“两职“——消费者和艺术欣赏者。
如果你是注重细节的人,会把手机套上精致的手机套,挂上叮咚作响的手机挂链;把电脑外表加上一个可爱的小熊保护罩;把房间布置的格外温暖;在书包上贴上一个卡哇伊的贴画……
往往一些小细节不被我们重视,其实说白了,这些都是艺术。不过不是知名画家手中的艺术,不是著名歌唱家唱出来的艺术,也不是设计师脑袋中的艺术。这种艺术是专属于生活的,是普通人的艺术。正是这样的艺术,才让我们的生活缤纷多彩,充满快乐和平实。
对金先生这番话,笔者起初不大以为然,甚至有些愤愤然——世界上没有跟钱有仇的人,谁不爱钱?谁离开钱能活命?如果说老外艺术家不爱钱,那些天价艺术品,那些五花八门的画商、画廊、经纪人、拍卖公司……是谁发明的?如果画家都不要钱不卖画,那些画廊、拍卖公司岂不早就关门了?那些画商、经纪人岂不早就饿死了?再说了,外国即便有不爱钱的画家,也是因为他们不缺钱,别墅住着,汽车开着……中国画家爱钱,是因为我们穷怕了,穷够了。穷则思变,穷则思富,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但是,当冷静下来再仔细咂摸金先生的“逆耳之言”时,笔者的愤怒渐渐消退了——人家批评的没错啊!罗列的现象也完全是我们美术界的事实。再细想想,其实金先生还没说全,当代某些中国书画家早已经拥有了票子、房子、车子,但仍然“疯狂地追逐金钱”,甚至不惜“流水作业”“批量生产”,丢人啊!
毋庸讳言,我们的确是穷人乍富,好不容易有了发财的机会,心态失衡可以理解,爱钱也没有错,但是要成为真正的艺术家,成为大师,确实就不应按普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仅仅把攫取金钱、获得物质享受作为“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因为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追求,思想境界庸俗,人格低下,其作品必定很难达到陶冶心灵、美化生活、匡正世风、流传后世的高度和水平;而一个国家的艺术界,如果整体沉溺在追逐金钱、满足物欲、铜臭弥漫的状况里,就确实是严重的病态了,如不痛下决心根治,最终必然要遭到国际社会以及子孙后代的鄙夷、嘲笑、批判和唾弃。
一方面,艺术家也是肉身凡胎,不可能完全抵御金钱物质的诱惑;另一方面,纯粹的艺术创作又天然排斥“唯利是图”“金钱挂帅”。那么,艺术家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妥善地处理艺术与金钱的关系呢?
笔者认为,无论在何种背景、何种条件下,要求艺术家人人做到“重义轻利”或“重艺轻利”都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在艺术界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提倡“重利重义”“重利重艺”,号召艺术家“爱钱不忘爱艺术”“爱钱更要爱艺术”,应该是既符合人性又切实可行的措施。
“重利重义”“重利重艺”,即是对待金钱与艺术二者并重,互不矛盾,互不排斥。具体到书画家个人,可以聪明,但不可以精明;可以经商,但不可以做商人。书画家与购藏者是特殊的买卖关系,出售的作品一定要物有所值,性价比合理,即让顾客花钱买到好东西。在这方面,许多中国古代艺术家做出了正面榜样,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他痴迷艺术,甚至弃官从艺,作书作画精益求精,水平登峰造极,但他也绝不讳言自己爱钱。在那篇著名的《润格》中,郑板桥不仅开列出真金白银的书画价码,还特别强调“要现钱”。实践证明,顾客掏钱买了郑板桥的书画,无论在当时,还是留传给子孙后代,没有一个人是吃亏上当的。
郑板桥重利,但更重义。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郑板桥毅然选择“舍利取义”——他曾郑重宣布自己的画是“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农夫乃为天地间第一等人”。普通劳动阶层的朋友虽然少钱或没钱,但如果真心喜欢他的字画,他不仅绝不再坚持“大幅×两、小幅×两”,还经常无偿赠送。
当代画家吴冠中先生是爱艺术胜过爱金钱的典型——他在物质享受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清高和淡泊,尽管作品价值连城,名声如日中天,却甘愿终生布衣蔬食,居旧屋陋室,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地画画、写文章,绝对堪称金兑庭先生所说的“对艺术无比虔诚敬畏”“一心一意在做自己内心里的事情”的“纯粹”艺术家。
但愿我们中国艺术界里少一些“疯狂地丢了魂一样地追逐金钱、房子、名车”的人,多一些郑板桥、吴冠中这样“爱钱更爱艺术”或“爱艺术胜过爱金钱”的艺术家。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