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快乐的,是有趣的,是多姿多彩的,也是俱有“酸甜苦辣”的。在我的暑假里,就有这样一件事。
每年夏天,都是玉米大丰收的时候。今年,我随母亲到外婆家帮忙掰玉米。到了玉米地外,我看见它们一动不动的伫立着;走进它们,你会发现,每个玉米杆上只有一个玉米棒,它们像一群捉迷藏的小孩子,躲在玉米叶里,不时的探出头来,好像窥探着美丽的小乡村。清晨,空气清新,我闹着掰玉米,外婆只好依着我,穿上长衣长裤长袜子,并叫我穿上这一身,我才不穿呢,这么热的天气,穿上这一身,我一定中暑。
外婆说:“地里有虫,会咬人”我只好穿上长衣长裤。我背上背篓,外婆带我来到玉米地里,教我怎样掰。哇!玉米娃娃的衣服可真多,一层又一层,剥完玉米皮,一个金灿灿的玉米娃娃才就露出了脸,玉米粒金黄金黄的,像一颗颗小珍珠,在轻轻一掰,玉米就挣脱掉了它的衣服,被丢进背篓里,我心里挺高兴的。看看外婆,她已经掰完了三个玉米了,看来,我要加油了。
便又开始掰第二个,第三个……掰完第一排,掰第二排。这第二排可没可没第一排这么好掰了。我问外婆这是什么原因,外婆说:“今年的玉米种有的不同,所以刚才那一排要比这一排好掰。”没掰几个,我的手便很疼了,很想放弃,但看看外婆,她的背篓里已经有很多玉米了,但却任然继续掰着,我便又重拾信心。
努力的掰着一个又一个玉米,火辣辣的太阳从山后升了起来,我满头大汗,手背被虫子咬得通红,手心也被累红了。一直到中午,我才和外婆背着满背篓的玉米回家,可玉米很重,我只能背五六个,所以只有分批背,背起我的小背篓,来回四五次。回到家时,我手痛,肩痛,还很热,立刻洗把脸,跑到电风扇面前去和电风扇打交道了。外婆呢,则到厨房去做菜了。
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每天走几十里路上学回家,一回到家,就放下书包,和姐姐们去割兔儿草,一直到黄昏才回家,回到家,就帮外婆去烧火做饭。一到夏天,也是帮着外婆掰玉米,虫子咬得痛,也没办法,再热再累也得干,那时候还没有电风扇吹。不一会儿,热腾腾的玉米煮好了,我吃着自己掰的玉米,心里美滋滋的,尽管很累,很辛苦,但也很快乐。
我原以为干农活很简单,但干起来觉得并不容易,这次来外婆家帮外婆掰玉米,很深,我亲身体验了一次劳动,才真正感受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的含义。
每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这使我想到了我自己,我经常都浪费粮食,不爱惜粮食,我真是惭愧,现在才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今后,我要珍惜每粒粮食,珍惜一切劳动果食,不能浪费,不能破坏,对公共财物也要珍爱,这就是我这次劳动的收获。
一年一度秋风劲。当秋风萧瑟、衰草凝绿的时候,又到了清理树沟杂草,参加一年里算是惟一的一次集体劳动的日子。单位“占领”的树沟很长,杂草浓密。干活的人到也召集了不少。只是我们办公室的人员,每到这个时候,总显得很少:总共14个人中,出差的,有事的,占去了五六个,让人一想就不舒服。往年也是,不是你开会,就是他不来。领导也讲不出什么来,恐怕,他心里的不满只能压在底下,不便表达出来的。
割草的活对我这个农民出身的中年人来说,也算是陌生的了。大部分树沟边茂盛的冰草,既软又厚地葡伏在地表,新镰刀锋利的刃子也难以拿得下它;还有不少地方夹杂着骆驼刺、苍耳棵子的地方,则让你不小心就被扎上一下,要小心地摘半天才能拔除了。虽然好些年前我有过割麦子的经验,但在这里却一点也没用。至于多数年轻的生长于城里的年轻人,他们对于镰刀割草就完全是新鲜的尝试,割上几下子就进入了讨厌的胳膊酸困手拿不住镰刀的时期。劳力劳动毕竟不同于脑力劳动,没有基本磨炼,没有一定技能,没有相当体力,就只能望而兴叹。因此,对于不少小年轻的“放点油把它们一把火烧了”的幻想,对于他们割几下就立起身来的举止,我也是比较理解的。
然而,约摸5个小时的体力劳动,还是让人能看出每个人对待困难与出力流汗的态度。除了我们这些中年“老人”,绝大多数年轻人面对的都是同一个情况:不会干,蛮吃力。然而,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人总是能让别人感动。他们不太会干,但他们不猾、不躲,努力地迎上去,一点点地割,累了坚持着。特别是一些女同志,既耐心,又吃苦的精神远远超过一些看上去身强力壮的男人。而另外一些人总会让人在心里生出鄙夷。他们处处表现得比别人“聪明”,他们说得比做得多,站着看得比干得多,他们年轻却怕出力流汗,他们不干活又想让别人以为他们也没闲着。割草的几小时,时间虽短,却一样地检测出一个人的基本品行基本素质。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是秕糠在哪儿都会被风吹跑。人啊,不见得谁比谁聪明多少,而在于谁能比谁更实在多少,更扎实地干了多少。
体力劳动中有些人避之不及,有些人聪明到家的现象,我想这不简单是一些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现象。鄙视体力劳动的主要原因,是体力劳动的价值太小,是体力劳动者大多地位卑微、处于社会的底层,还有,体力劳动的主要代表就是农民工和农民。以当下农民农村的地位,以普通体力劳动者的价值来判断,没有几个人能够向往。更深层次的原因,则还是做事做人的原则态度。凡是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人,没有几个会鄙视别人,也没有几个人会看不起哪怕是一个清洁工,一个满身汗气的农民工。只有哪些做人方面就有缺陷的人,才把人分得好多层次,一样人一种态度,一样人面前一种作派。人与人的不同,大体也就体现在一个个小事上;人比人的高度,也就在几分态度之中。
用劳动汗水来洗刷我们的灵魂,道理就在于它能检验我们的心灵,检测我们的人生态度,考验我们的能力与风骨。一年一次的劳动,总会让人有点儿新的思想新的启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是特别珍惜这样的机会的。
劳动啊劳动,这创造世界的基本活动对于人类太重要了,对于今天我们养尊处优的日子里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太重要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爱劳动是中华文化的出色传统式,连绵迄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农户脸朝黄土背望天的辛勤工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文人墨客隐者与当然亲近的烂漫劳动者;“夜来城边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是卖碳生意人的心酸劳动者。不论是哪一种劳动者,全是宝贵的,也是可亲可敬的。
但是在大家的身边,有的同学们不理解劳动者,常常要说“大家学习培训那么忙,劳动者太占時间了!”没有错,大家的同学们平常课程很忙,学习压力较为大,但这不是不报名参加劳动者的托词。学习培训和劳动者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面关联,在学习之余分配适度的劳动者是必需的。假如以学习培训忙为托词,一味抵触劳动者,便会变成一个总是学习培训的“填鸭式教育”儿,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常生活,一旦离去爸爸妈妈便会和妈宝男一样。不容易做一顿饭食,不容易洗一件衣服,不容易梳理自身的屋子,不容易打线自身的日常生活,那样的连日常生活都不可以自立的优秀人才,到底是愈多愈好吗?一屋不扫,缘何扫天地?因此学生们,在忙碌的学习之余,抽出来時间来给自己或是为家中为院校劳动者,这自身便是一种工作能力的反映。
此外有的同学们不肯劳动者,她们常说“科技创新这么快,劳动者的事,之后能够交到人工智能技术啊!”“劳动者那么苦,那么累,干啥非要自身干?点钱让他人去搞好了”。实际上,如今高新科技发展了,各种各样智能机器人应用为之,能替代人们的一部分劳动者。富人能够掏钱,让他人去劳动者替代自身受这一份皮和肉之苦。而我说起,不报名参加劳动者的你看起来免遭了皮和肉之苦,实际上错过乃至丢弃了大量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你的不劳动者,可能错过了“亲自动手,衣食无忧”的信心引以为豪,可能错过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当以劳其筋骨,劳其筋骨”的精神实质磨炼,可能错过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悠闲自在悠闲,可能错过了“鼓足干劲鼓足干劲”的雄心壮志。你的一时的懒散,务必给你丧失的这种精神实质实际意义上的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而付钱。由于,爱劳动自身便是一种精神实质的反映。
也有一些同学们不尊重他人的劳动者,例如课堂教学上不专心致志认真听讲,入睡讲小话;班里随意吐痰,乱丢垃圾;饭堂里剩菜剩饭,浪费粮食。这种状况从源头上而言,便是由于沒有亲自参加劳动者进而感受不上劳动所得的得来不易。设想,一个方知备好一堂课要花好多个钟头乃至十几个钟头来查看材料赏读文字编写教学设计的老师,他在听别的教师相近的授课的时候会犯困讲小话吗?一个起早贪黑一扫把一扫把清扫大马路环境卫生的环卫工人,他懂得往地面上扔一张碎纸吗?一个在炎日下曝晒和风里来雨里去犁田种田的农户,他会懂得丢掉小半碗没吃了的谷物吗?都不容易,更是她们参加了在其中的劳动者,明白了成效的得来不易,因此才会分外爱惜。因此学生们,仅有深层次劳动者当中,感受在其中的酸辛,才会爱惜劳动所得。而爱惜劳动所得自身,便是一种社会道德的反映。
复兴中学的学生们,使我们爱劳动,人人有责吧,从自身的身旁琐事学起吧。干好每一次寝室和课室的轮值,为自己做一顿爽口的饭食,洗干净自身的每一件衣服,报名参加校园里每一次义务劳动,搞好每一次校园内青年志愿者……苏霍姆林斯基以前说过:“即然观念存有于劳动者当中,人就需要靠劳动者而存活”,劳动的价值不仅在造就化学物质当中,更能让我们产生观念和精神实质的盛宴。因此,学生们,劳动者有这般大的风采和功效,大家有没有什么托词呢?还怕吃啥苦受哪些累呢?仍在迟疑,等什么?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劳动驱散了清贫的阴霾,让生活变得富足,劳动拓展了生命的宽度,让生活丰富多彩;劳动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让人生更有价值。
有一次经历我还记忆犹新。大约是在初春之时,空气中夹杂着甜蜜的花香,头顶的天空湛蓝而深远,十分空灵。我和家人同去乡下买蜂蜜,却无意间进行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参观。
养蜂人所处的地方比较偏僻,门口摆着一排排的蜂箱。蜂群嗡嗡地躁动着,响作一团。看见我们的到来,老人那几近干涸的红而黑的脸上闪过了一晃明意。他领着我们参观了蜂箱,告诉了我们一些事情,言语中流露出了一丝自豪之情。他说:“我这不是人老了不中用了吗,然后无意间听到了我那上大学的儿子说蜜蜂作用可大了。它帮助传粉,如果没有它们,我们人类活不过四年嘞。所以这才想养个蜂,赚点小钱,补贴家用,充实一下自己生活,也为社会做点小小的贡献。”
我吃了一惊,第一次听到小小的蜜蜂也有这般用处!居然和人类息息相关!听了这番话,我的心中凸起了一座高楼般的敬意。即使是这样一位普通养蜂的老人,也在无时无刻用自己的劳动回馈着社会和自然。正是无数像这样的劳动者兢兢业业,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我们转了一圈,老人这才想起自己还没做完蜂箱,便用那宽大长满老茧的手摸着脑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转身就回屋了。紧接着一个热情的女人走了过来,虽然带着帽子,穿着纱衣,但还是可以感受到她的喜悦。这是老人的老伴,她带着我们看蜂蜜。长期和蜜蜂打交道,又顶着时而恶劣的天气,使得她的手红肿而粗糙,脸颊也被闷得发烫。刹那间,又瞥见老人额头上细细的汗珠,一种复杂酸楚的情感涌上心头。这一对夫妻是那样的平凡朴实,但他们那种吃苦耐劳,用双手创造价值,用劳动奉献社会的精神,却让深深地敬佩。
没有想到,无意间邂逅的一对养蜂夫妇,给我上了一节意义非凡的人生大课。是他们让我意识到,不管是什么人,不管多么平凡,不管从事多么简单的劳动,都是极有价值的。只需要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就可以拥有繁星般灿烂的前景!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