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我们全家去北大营观赏草原上的景色。
啊!空气真新鲜,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脚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象地毯一样。路边是各种各样颜色的花,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非常好看。
草原的一边是起伏的高山连绵不断,山上长着许多小松树,蓬蓬松松的象无数把撑开的大伞,美丽极了。最有趣的就是骑马,妈妈包了十匹马,我小二姐胆量真大,爸爸把她抱上马后,她的小手就紧紧抓住缰绳,身子直直的很威风,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感觉。昆明的莎莎大姐就不同了,一抱上马便吓得大叫:“我不骑了,我不骑了,真害怕”。妈妈鼓励她说:“别害怕小姨和你一起骑”。我和爸爸骑一匹大黄马带着马队向草原深处出发了,赶马的师傅牵着马,边走边和我们说话,马脖上的铃铛叮铛叮铛的真好听,走了好一阵后马队来到一个苹果园,我们下马摘起了苹果,红的、绿的、又脆又甜,真新鲜、真好吃。
傍晚,太阳要落山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草原。
来到北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大门”,它是北京大学最早的大门,古色古香又雄伟壮观,能让人感受到北大的庄严、肃穆。走过“西大门”就算进入了一个神圣的学术殿堂——“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一所带有浓厚古中国特色的大学,可也有“百年讲堂”这样现代化的建筑,大学里著名的景观当数“一塔湖图”。 “一塔湖图”里的“塔”就是指“博雅塔”。 “博雅塔”最早是为解决全校师生饮水而建造,后来有了自来水就弃用,它虽为水塔,但造型上有门有窗,有壁画有浮雕和真塔一样。“一塔湖图”的“湖”就是著名的“未名湖”,湖水碧绿,中间有一个湖心岛,桥把北岸和湖心岛相连,成为北大学子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我们离开了北大,又进入清华,好似由古朴典雅的古代进入光彩夺目的现代。清华是由外国人援助建造,所以多少有些西洋风格。清华最著名的景观当数“二校门”,乳白色的石门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以前是清华大学正门,现在作为“门”的`功能正在减弱,而转变为清华的标志性景观。清华大学不仅是优秀的学府,还是国家的科技中心,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导弹之父”钱学森;若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等,都是清华的一员呢!他们为祖国的强大做出了贡献,我非常的崇拜他们,我也要成为国家的栋梁,考上这两所传说中的大学
清华北大,庄重风雅。景若林园,学子不伐……
如何展开核心语段?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事实论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正反对比法分析。
正反对比法。就是在写完事例论据后引进比较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例如《关注细节》:
列文虎克在关注细节中发现了细胞学说,齐白石在关注细节中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画法,鲁迅在关注细节中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时代。(事例//相反,我们周围的一些人,对什么事都马马虎虎,对细节处毫不在意,最后一事无成。//两相比较,答案不是很明显吗?关注细节,收获精彩的人生;忽视细节,空留无穷的遗憾。(事例后+反例+比较分析
【示例】俗话说:勤能补拙。(观点//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吧,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正面事例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反面事例,注意其转述的简洁及侧重点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终致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分别对两个事例作对比分析论证//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总结
▲语段结构:观点+正面事例+反面事例+事例后的对比分析+总结
【示例】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观点//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举一反例与一正例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抓信矛盾点,设问,因果探究
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图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果分析法//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总结,观点
【点评】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放在一起,接下来要对这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突出“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的观点。
▲语段模式:观点+事例(一反例与一正例+例后(设问+因果分析+总结观点
因为有燕园而真实——只有这样一片响彻过中国最激进最昂扬的声音的土地才能更好的容纳新一代青年的慷慨之音。我是多么渴望在未名湖畔将《少年中国说》读下去、将《我有一个梦想》读下去、将屈原陶潜李杜苏辛读下去、将中国千百年来的气象读下去!而这个梦的载体也越来越明显——走进北大。
走进北大,我的创作之路便告开始。我不是才子,但酷爱为文写诗,即使我经常因潦草的字迹受到冷遇,我仍相信一个人的文章到了最后——褪尽了文字的表象和虚张声势的词藻的最后——凭借的是心灵。所以我可以读到流泪、写到忘情,可萌绿,亦可枯黄,高中三年,数千字的文章大概也写了几十篇,均系遣怀之作,不曾公开。孔庆东先生的“歪诗”甚是有名,“曾经美味难为菜,除却西施不是人”尤让我对先生和北大倾倒,故我也常仿其口吻作诗。“风花随春尽,雪月逐水落。恩怨到头来,就是比能活。从容为人死,化成坟一垛。要想赖活着,做仰卧起坐。”这是我为减肥而作。“门开随意迎朔风,机票何比竹蜻蜓。飞至唐宋寻文炬,惊起一场南柯梦。”这是有感于机器猫而写。诸如此类,不再列举。平日里写作为表正式我常用文言文,高二时还曾以文言书信一封抵作假条以求班主任陈雪梅老师网开一面许假回家,并颇以为得陈寅恪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三味,其肆意妄为现在想来仍觉汗颜。毕其一生,我最大的奢求就是在同样的月夜中和中国最杰出的头脑一起望着未名湖沉思、与中国最尖锐的笔锋并肩战斗——为真理、为自由、为正义。而我的这个梦想依旧只有在这里才找到依托——走进北大。
走进北大,我的人生之路才真正开始。我十分渴望能够深入人民了解社会进而有利于国家——这当然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我立志于进入北大研习人文科学,而我的身份却是一个理科生,这不得不说有些矛盾。分文理时我就曾经犹豫过——既然自己爱好文学、好读历史,为什么不去学文呢?在我看来,文理科之间本无太多的界限,所有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让人的认识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并能够在自己的不断摸索和尝试中找到更加接近事物本质的规律而传之后人。只不过着眼点的不同导致了所谓有“天壤之别”的两门学科。我选择理科正是出于考虑到高中阶段学习理科对我而言比学习文科更有价值——自然科学能够用更简捷的方式将一个相对真实的世界呈现在我的.面前,让我在直面真实中清醒而沉稳——我选择文理的依据不在于我的长处是什么,而在于我到底需要什么。而现在我非常佩服当时我的勇气——理科确实磨砺了我的心智、增进了我对世界的认知。我的人生需要更大限度的实现其价值,无论在什么岗位——从政、从商、科研或著述都胸怀家国天下,以季羡林先生研究吐火罗文的坚持、陈寅恪先生如剥春笋般考据的细谨、傅斯年先生的刚直不阿为模板终其一生,哪怕死时,我也希望吟着冯友兰先生的“岂止于米,相期以茶”离去——而他们都无一例外是北大人!可以想见,实现我梦想的唯一途径只有——走进北大。
于是我申请参加北大保送生、自主招生考试,虽然我没有十足的把握进入北京大学,也深恨没有一门名为“朗诵”的考试科目,但是,为了无悔无愧于我十几年的梦想,我希望专家组的老师能够理解并支持我的选择——为一个蠢男子蠢蠢的追寻、为一个然而未烬的青春、为一个属于北大的灵魂、也为一个追梦人对梦的坚贞。
现在是十二月一日零点,也许再过一个月我就会坐在考场中“冷汗如雨下,弃卷叫妈妈”,就算如此,这也是我因为尊重梦想而生的选择,也是我活到今天在空间上与北大最近的接触,我愿意燃尽自己微末的光亮去诠释孔庆东先生十七岁时写下的一行:“几时借得冲霄浪,虽死望峰亦从容。”
而十七岁的XX也立誓于此——
海棠香逝留西府,野径云飞话未名。
翠枕红霞京华梦,竹杖芒履雁门冰。
燕歌千载寒易水,寒江氤梦望荆卿。
万里征途望乡月,一簑烟雨任晦明。
燕园行,壮士行,王图霸业何日竟?
龙泉隐箧锋未减,但将重掌扫青冥。
自誓夜阑无愀色,独聆萧瑟燕园行。
我并非把这次考试比作荆轲刺秦王。我只是希望,凭自己的努力在这条希望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路上斩出一条坦途直通燕京。现在我的梦想已经在我的汗水中趋于完整,希望诸位老师胡乱适之,大可不必严家炎尔,让这个梦变成真实。
此致
敬礼
学生:XX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一日凌晨一点作于家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