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这是无声告白的开头,作者以极其平淡的语气宣告了莉迪亚的死亡。
事实上,正是莉迪亚的死亡牵引出这个特殊家庭的过往,也让我们一步步在作者的指引下找出莉迪亚的真正的死因。
让我们回到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和父亲詹姆斯相遇的时候,玛丽琳是哈佛的一名学生,而詹姆斯是历史课的助教,两人相互吸引并坠入爱河。这看似是一个十分美好的爱情故事,实则暗含深意。
首先,詹姆斯是随父母偷渡到美国的华人,尽管他成绩优异,但始终不被周围环境所接纳,而这一切都源于他那黑头发黄皮肤,可他却十分渴望融入美国社会融入人群,于是他选择了玛丽琳来作为他实现这一目的的跳板。
其次是玛丽琳,她对当时社会倡导女性回归家庭的思想不屑一顾,她追求与众不同并梦想着成为一名医生,于是自见到詹姆斯起她就被迷住了,只因他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但一切并未向他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玛丽琳***了,由于当时法律禁止堕胎,她不得不放弃学业与当医生的梦想转而成为一名家庭主妇。
与此同时,这个奇特的家庭也似乎与周围的邻居格格不入,詹姆斯的追求也没能实现。
两人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而他们悲剧性的人生也对三个孩子,尤其是莉迪亚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莉迪亚是三个孩子中最像母亲的也是最懂事的,她小心翼翼的按照母亲规划的为成为医生而努力,同时她也为父亲的要求而努力多交朋友。
她似乎寄托了父母全部的期待,她是家里的网连接着每一个成员,并努力让这个早已支离破碎的家庭维持稳定。
但她活得太累,事实上她并不喜欢化学和当医生,而平时与她交往的那些朋友也是为了抄她的作业才在詹姆斯面前装装样子。
她的生活是扭曲的,没有希望的,但她仍想通过自己努力克服对水的恐惧来获得新生,但最终她还是在水中失去了生命就如堕入期待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本书的主题就是开头的那句,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们终此一生,不能让爱捆绑住飞翔的心灵,我们之间的爱,是托举你飞得更高,让你去做更好的自己。
莉迪亚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生于期待,死于期待。我们每个人都理应拥有繁花似锦的人生,这个繁花似锦不是他人眼中所谓的美好,它只能是纯粹属于我们自己。
白人母亲因为***未完成学业,未能如愿成为孜孜以求的医生。哈佛毕业的华裔父亲事业发展也未必尽如人意。母亲在有两个孩子后曾想再度追求自己的梦现离家出走,但最终又因发现***而回归家庭,之后将自己女医生之梦,寄望于长女身上,一心希望莉迪亚成为医生,来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家庭闭塞,没有社交,没有朋友,过度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又与孩子缺乏有效的沟通。
而当莉迪亚的哥哥终于熬到了可以去大学,他如出笼的鸟一般,迫不及待的出走。而这成了压死莉迪亚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我是为了你好,但不幸的是,你对我的好,都是你以为的好,不是我需要的好。爱就变成深重的心理暴力,让人窒息压抑。因为爱,所以恨。
每个人都有成为父母的权利,然而成为一名成功的父母,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做父母,是责任,是学问,是艺术。若盲然而无知地进入这个神圣领地,又将一个无辜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则有可能是一场人生的劫难。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又想起身边的一些案例:
有这样一个男孩,父母寄予厚望,严格要求,曾经成绩优秀,又考上名校,但上大学后遇到发展瓶颈,又遭受学业、恋爱各种打击,得了精神分裂症,只得退学被父母养在家中。
有这样一个男孩,因为父母离异,他每次谈女友都还顺顺当当当,但当谈婚论嫁时,就分手,因为他潜意识中总觉得自己也会像父母一样离婚的,所以迟迟不愿踏入婚姻殿堂。
有这样一个女孩,因为父母离异被抛弃,幸得好心人收养。女孩天资聪颍,学习优异,考上大学,工作顺利。但抑郁症却一直伴随,几度想自***。
有这样一个女孩,父母出生贫寒,于是商海搏击,捞金无数。女孩中学即被送出国留学,后因为婚恋、工作屡屡受挫,在异国自***未遂。劝其回国,她说不想回去,父母除了给钱,什么都没有。后症实这女孩得了狂燥型抑郁症,经常将家中的东西悉数砸烂,父母来看望却被打得头破血流。
有这样一个女孩,姐姐太过优秀,在学校、在父母眼里都被树为标杆,妹妹就一直生活在姐姐的阴影中,陷入压抑的心理状态长期不能自拔。
想想,人有时候是不是非常愚昧无知?甚至非常自私自我?他们的眼里只有自己曾经得不到的东西但又十分渴望的东西,却未曾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别人又真正需要什么?若是成人,已有足够的辨识与心理承受能力,但换作自己年幼的孩子到底因之承受着怎样的压力与苦痛?
尽管这本《无声告白》是一本阅读体验并不算愉快的书,但为人父母确实都应该来读读此书,对照检查反思一下,是否自己也有着同样的心态,甚至做着同样的行为,而书中的悲剧在现实中是极有可能会发生的。
末了,又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困苦于父母常常吵架,夜自习归来都不想回家,而是留恋于家中附近的荷塘,沉醉于月影婆娑,荷叶翩跹,大自然的美好让我忘却世间的繁扰,想像着自己必定会有远大美好的前程可以脱离这个家庭。如今再回首,想着父母当年一定不知道年少的孩子是如何内心忧伤与挣扎,以及是如何努力地寻求自我救赎与突破。庆幸,那些年我依然顽强而努力地生活着,而且至今还活得好好的!
二月,柔和的阳光驱散了冬日的严寒,送来了春天的温暖.春风唤醒了万物,枝丫间拥簇着点点新绿,那其中的一点便是你,一个渺小得微不足道的生命.
姗姗来迟的春雨送来了甘露.万物争先恐后地吮吸着.你顶着细雨,张着嘴,如饥似渴地喝着"营养液",在默默地生长着.
时光的轮子眨眼间就转到了夏季--一个蓬勃向上的季节,同时也包含着许多困难与挑战.你一路走来,又成长了许多:暴风雨的洗礼让你磨练了意志;烈日下的煎熬让你学会了忍耐;台风的强悍让你懂得了坚持......
你成熟了.可你还来不及享受自己的人生,却又迈入了衰颓.萧瑟的秋风将你吹得满面皱纹,面黄肌瘦.眼看着秋风无情地夺去同伴的生命,自己的内心也更坚定:要坚持到底!
凛冽的寒风开始肆无忌惮地纵横。干枯的大树毫无遮拦地承受着摧残,它们似乎在瑟瑟发抖。
最后一片枯叶悬在枯枝上,被风刮得摇摇欲坠。那正是你,一个生命垂危的你似乎还在和寒风较劲。虽然看起来有点自不量力,但你依然在努力坚持着。
可是,风终究是无情的。它向枯叶展开更猛烈的攻击,枯叶被刮得生疼,身体开始无力,最后你手一松,脱离了树枝,随风旋转着,之后沉落到地上--一个不算是墓地的墓地.此时,枝头的乌鸦发出几声凄惨的叫声,为逝去的生命奏响了一曲悲歌。
叶落归根。
死亡似乎结束了你一生的精彩.其实你并没有逝去,你将一年的积累投入大地,化作养份,化作春泥,这不正如龚自珍说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吗?
叶子的飘落,既不是风的追求,也不是树的不挽留,而是它要回到大地这个生命的归宿,亦是另一个奉献的地方。
时而交错,时而分散。真如随音乐起伏的舞者,跳着华丽又悲凉的舞步。一缕缕带着寒意的秋风也不示弱,在一旁凑热闹.不时地钻入房内,眼前的一切全都映入妈妈黝黑的眸子中,黝黑里闪着些许光亮。然后嘴角浮现出一抹浅笑。
“嘭”的一声震耳欲聋的关窗声,将屋内与屋外完全隔绝,随后响起爸爸粗犷的话音:“快进来,外面风大。”一切在爸爸不温柔的关窗声和硬生生地语气中“尘埃落定”。在我看来爸爸这是不雅的动作,甚至是粗暴的。
而在观察入微的妈妈眼中是充满关怀之意,善解人意的妈妈深会爸爸的意图,对于刚才的一切她显得特别的满足。
我则不能深会妈妈的'感觉,独自一人望着飘落的秋叶,慢慢思索其中的深意。我想这是不懂得温柔是何物的爸爸对我们表达关心的一种方式。一种专属于他表达的特殊的方式。因为经常穿梭于繁忙的工作之间,早已忘却如何与我们进行适度沟通,忘却如何驱除困扰自己的烦恼。每天总是摆着忧郁的脸,托着一身疲惫归家。留给我们的是如雷贯耳的打鼾声……
当视线停格在飘落在地的枯黄的落叶上时,我深深体会到妈妈那一抹幸福浅笑中深藏的意蕴,一片片落叶,亲切触摸母亲细腻的肌肤。落叶归根,那是他们对母亲深深的爱。之所以飘落是因为他们知道一直有在乎的人在等待着,等待他们的归来。慈爱的大地母亲,是他们的归宿,他们飘落的无怨无悔。爸爸就像这盘环旋转的落叶,无声无息地飘零,带着几许微凉,却在每一个瞬间给予我们无限关怀。
他从不曾向我们吐露“孕育”果实的艰辛,所有的辛酸在那飘落的瞬间独自包揽,独自承受那一份悲凉。从不让我们触及这悲痛,生怕我们会被这过分的悲凉所侵袭。这就是粗鲁的爸爸给以我们的关怀,一种无声的爱。那张慈祥的脸经历时间的沧桑,显得那样苍老。时间在他苍老的脸上,留下岁月的篇章证明了这一切。一串串‘文字’写满了伤痕,写满了辛苦,它占满了父亲的眼角。不,似乎要占满父亲整张饱含艰辛的脸。而父亲那双散发火光般黑炯炯的眼睛,越发得坚定。我明白那坚定里隐含对生活的不屈不饶,对我们的关怀备至。
无声的落叶,一片片随风飘落堆积成无声的爱。无声的爸爸,用自己的微凉换来我们的温暖。一直在背后默默无闻的付出。爸爸无声的爱是无法用我拙劣的文字所能描述。
在这无声的季节,无声的落叶,无声的爱,连缀成一曲无声的乐曲。飘荡在我们的心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