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和你一起度过的时光,顿时,心里觉得像蜜一样甜。
——题记
回忆起我们初见时,相遇在桃花盛开的季节,看着对方的脸傻笑着。钢琴室里,我们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一起练习属于我们的四手联弹,我有弹错音的地方,你都细心教我纠正过来,谁让你技高一筹呢!可我还傻傻地盯着那复杂交错、密密麻麻的无线谱发呆。这时,老师来了,我迅速回过神来与你重头弹一遍给老师听……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你。
回忆起我参加跑步比赛时,为了给班级争光,我意气风发。火辣辣的太阳悬挂在天空上,遮住了那日的凉爽,遮不住的是你们一阵阵生龙活虎般的加油声。红色的橡胶跑道上,我使劲挥动双臂,尽管浑身没劲,但仍然咬紧牙关,奋勇向前。因为你和老师同学的助威声成为了我最大的动力,我明亮的双眼流露出胜利的光芒,暗自鼓劲,冲向终点,夺得400米的冠军。半空中回荡着一声声的口号,我不管这时有多累,我跑向你,紧紧地抱住你,对你说了声:“谢谢”,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你。
回忆起毕业的那时候,我们一起表演了许多节目,还弹了我们苦苦练习的《金蛇狂舞》,以此博得了大家的掌声和欢呼声。结束时,我们紧紧抓住对方的手,连出汗了,也不放开,生怕失去了彼此。我们大家紧紧相拥,泪湿眼眶。而你,却叮嘱我要好好在新的学校里学习,不要贪玩,耽误了学业。你只比我大一岁,但这话听起来却像姐姐对妹妹的`关怀。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的姐姐。阳光照在鳞次栉比的教学楼上,映出一片金色的墙面。轻飔吹拂过我们的脸庞。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你。
你,我的小学同学,一个品学兼优的同学,一个一直在我身边给我鼓励,给我力量的人,我一直想对你说:“谢谢你,姐姐,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你!”
她有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有那挺立的鼻子和红润的小嘴,显得格外端庄。她的背后是一块四四方方的黑板,她的前面是一群渴望知识的孩子。她就像金钥匙,开启我们知识的大门!她就像一艘大船,将无知天真的我们送到成功的彼岸!她看着我们渐渐成长,她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郑老师。
上课的时候,郑老师是一本“少儿百科全书”。她带着我们阅读,浏览,指引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去寻找知识的真谛!同学们上课有疑问都会一股脑儿提出来,即使是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也可以大声问,谁都不会笑,因为郑老师总会认真倾听和耐心解答。这就是郑老师,一个我最感谢的人。
记得那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我被老师选去参加钢笔书法比赛。郑老师怕我在家训练不够,就牺牲她的休息时间,特意叫我去她办公室指导我练习钢笔字。当老师握住我的手教我写字的时候,我心里特紧张,生怕出差错。老师一笔一画地写着,字迹是那么清晰,笔墨是那么均衡。等老师写完我惊奇地发现老师在纸上写着“加油”两个字。我抬头望着老师,老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对我微微一笑。哦!老师是在给我鼓励,当时我心里乐开了花。我学着老师一笔一笔地写着,而老师坐在旁边陪着我。当我把字写完时,只见老师拿着两个剥好的桔子亲切地说:“梦婷,辛苦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感激万分,老师就像是妈妈一样,顿时,我感到一股暖流传遍全身。我接过桔子,高高兴兴地吃起来。啊!真甜,这是我吃过最甜的桔子。老师的爱就像桔子那甜甜的汁水,滋润着我的心田。
“你们的进步,就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这是郑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我将更加努力,把这最好的礼物送给郑老师。感谢您,老师!感谢您鼓励的目光,感谢您慈母般的爱!
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郑老师!
作文写作指导:
只有灵活、恰当地掌握创新构思的方法,才能写出有新意的考场佳作来。一般说来,的创新构思,可有下列切入角 度。
一、从话题的另一意义的角度切入
许多中考话题都具有多义性,若只盯住其本义或其常用义,则构思很难出新,写出的作文虽不跑题但也显得一般化,若撇开其本义或常见义,转而从其引申义或 其比喻义的角度切入,构思定能出新。如黑龙江省2001年的中考话题是"水",若从自然界之"水"这个意思层面上去理解,把"水"当成名词,则构思很难出 新;若把"水"理解成形容词,如"这个人很水",在这个层面上理解"水"的意思,则其拟题、行文都会很有新意。
二、从缩小话题内涵的角度切入
有许多中考话题的意思非常宽泛,若给话题加上一些限制语或修饰语,便缩小了话题的内涵,有利于考场作文出新出奇。如海南省中考话题是"第一次",便应 缩小其内涵,才有利于构思选材,考场作文才能出新出奇。这里要强调的是:添加的限制语或修饰语,必须避开众生皆谈、人云亦云的误区,要从自己的材料库中那 许多不为人知的人、事、景、物着手。这样,新颖、独特的作文内容就会流于笔底,并能紧紧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和心。
三、从话题的逆向思维角度切入
围绕话题,自我多方设问,多方求答,用以开启思维,立意选材,这是众多考生的一般作法。然而,绝大多数考生只知沿着话题正向发问,而很少有逆向发 问的。如江西省2001年中考话题"尊重",考生可以提出"何为尊重"、"谁尊重谁"、"为什么要尊重"、"谁可做尊重或被他人尊重的典范"等等问题,这 些都是从正面发问,没能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若舍弃"正向",从"逆向"角度思考发问,"为什么谁不尊重谁"、"不尊重他人好不好,为什么"、"不尊重的 事例或现象有哪些"、"怎样消除不尊重现象"等等,如此这般的提问思考,文章的构思、选材就避开了老调,步入了新境。
四、从话题的另一时空的角度切入
围绕考试话题,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事,从家庭时空、从社会时空、从学校时空范围去立意选材,这本无不可。但这都是从话题的"现实时空"去构 思的。若能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从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角度去构思,只要联想、想象或幻想的人、事、景、物合乎情理,不管写的是话题的"过 去时空"或"未来时空",只要能含蓄、曲折地反映话题的"现实时空",便能写出颇具新意的考场作文来。如四川省德阳市2001年的中考话题"初三生活", 若一般人可能都会写自己或同龄人的初三生活,若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写爷爷、奶奶的初三生活或几十年以后自己子孙的初三生活,只要合乎情理,则定能让阅 卷老师耳目一新,从而拍案叫绝。
人生道路是一条黑暗的道路,总要有一盏明亮的指路灯来引领我们前进,越过重重障碍,走到成功大门前,并获得里面的宝藏。在我们获得宝藏的背后,总会有一个人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来为我们提灯,指引道路。我们得感谢那个人,我要感谢的人——数学老师。
自从上了初中以后,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下的水平,作业几乎从来没有全对过,成绩达A难如登天,一直到初一下的期末考试前,我数学上A路上的那位提灯人出现了
她戴着一副眼镜,手提着一个包,里面全是关于数学的资料,别人一看到她就知道她是位有经验的老师。她有时幽默,但生气的时候却非常凶。虽然期末模拟考我都差点上A,但她觉得我是有可能上A的,可是班上的同学却没这么认为,因为我是个数学的学渣,上A比火星撞地球的几率还小。
她一直在作业改完发下来后的第一时间来帮助我,把我的错题一遍又一遍地分析,怕我会不理解,她十分有耐心,要是我有一题理解不过来,她总会讲到我理解后为止,再出一道类似的题来让我做,让我做到对为止,换作别的老师,他们肯定气得半死!但数学老师她没有这么做。
她还传授了许多做题的`秘籍,通常在晚自修的时候观察我数学作业的情况,但我一遇到不会的题目,她会提示我怎么做,如果实在不会就会教我怎么做。
一直持续到期末考前的那个晚上,从考场出来后,成绩单上的A,让同学们大吃一惊,可老师却为此感到不足为奇。
感谢提灯人,是你让我的数学上了A,让我在漆黑的道路上给我提灯引路让我得到成功,谢谢!
时光的彩蝶翩翩飞翔,一转眼,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的时光,以前泥泞的小路已经变成了现在的大道,原本昏暗无光的街道已经安上了一个又一个高高的路灯,这一切都在改变。连我,一个原本如同街道一般昏暗无光的我,已经能够自己散发光彩……
曾经,我还不会走路的时候,是他,给我买了一辆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辆学步车,当我摇摇摆摆要摔倒的时候,是他,伸出那双粗壮的手,扶住了我幼小的身躯;曾经,我还不会写字,甚至是说话都说不清楚的时候,是他,用最真诚的耐心和那如同灯光一样温和的声音,教会了我写出一个又一个的字;曾经,我没有一个很好的成绩,是他,用那心急如焚的心情给我找了一个又一个的老师,报了一期又一期的补习班。他是谁?他就是我最最亲爱的爸爸。
在爸爸教我写字的时候,我很不耐烦,他用最真诚的心来教我,我并没有以同样的心情去回报他。我顿时心生愧疚,我开始自己努力。是爸爸的精神和感情,使我在小学的班级里有一个出众的成绩。但好的事情并不能持久,上到了中学,我的成绩并不如以前,以滑坡的形式下降,爸爸妈妈都心急如焚。一个又一个的补习班,是我周末的作业。妈妈找我谈了很多次话,但只有我心里明白,这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于是就在一个晚上,我收到了爸爸给我写的一封信,“孩子,你要明白,初中和高中是你这辈子最重要也是最值得珍惜的时光,我们不希望你在这段时光上留有污点。你自己要好好努力,爸爸永远站在你的身后支持着你!”那一个晚上,我想了很多……
我要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他就是我的爸爸,他没有比我渊博的知识,但他能为我指引未来的道路。他就如同街道上的明灯,为我指引前方的路……
在那个午后,我遇见了一次令我永生难忘的遇见。
这是两对母女的遇见。她们一对向北,一对向南,在我不远处擦肩而过。这似乎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在我眼中,却不是。
向北的那对,母亲二十几的样子,推着一辆婴儿车,车里睡着她只有一两岁的女儿。这位母亲年轻而富有活力,穿着一双高跟鞋,脸上画着淡妆。小车里的女儿,小脸圆圆的,红扑扑的,十分可爱,正在做着甜美的梦,从她嘴角的浅笑便可看出。
而向南的那对,却是不同了:女儿已四十多岁了,推着一辆轮椅,轮椅上坐着她七八十岁的母亲。这位女儿步伐较为稳重,衣着朴素,黑发中夹杂着些许白发,轮椅上的母亲,脸上布满了皱纹,像是岁月流走后的印记,也看不出一丝欣喜,面色凝重。
她们从我眼前走过后,我沉思良久。
这两对母女,角色是交换的。一对是母亲推着女儿,另一对则是女儿推着母亲。细想一下:多年以后,那一两岁的女儿已变成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她是否也会推着七八十岁的母亲?多年以前,那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是否也被当初二十几岁的母亲推着?
年轻的母亲与年幼的女儿也许想不到这一点,但年老的母亲和中年的女儿也许会触景生情。当然,几十年的岁月流过以后,前一对母女会看见自己的当年,回想起那段时光。同样,这将在所有人身上上演,永不停息。
这,就是生命的轮回。诗人纪伯伦曾在一首诗中,把父母比作弓,孩子比作箭。当弓渐渐地在时间的手中弯曲时,总有一天,孩子会远离父母,这是箭被射出的时候。箭也会慢慢变成弓,又开始一轮新的轮回,这是生命的真谛,是无法避免的,又是人类得以繁衍的真相。
通过这次遇见,我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轮回。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