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就像那冬日里的太阳,给人温暖;甜蜜,就像那夏日里的微风,给人凉爽;甜蜜,就像春日里的花朵,给人舒适。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那几分甜蜜在心头。
有时,我们每个人都像一个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互相拥抱,才能自由自在直冲云霄;有时,每个城市都像一根手指,只有握在一起,才有无穷的力量。
你就是我那另一只翅膀,对吗?连续下了几天的暴雨,太阳终于冲破层层阻挠,快乐地把温暖洒向大地。它也知道我放假了吧?在停靠点等公汽回家的我想着。可是等了许久,都不见一辆公汽。是不是我站错位置了?我开始怀疑自己。这时,我看见旁边有一位阿姨皱着眉头,时不时的向前张望。于是,我壮起胆,走过去,用方言问道:"阿姨,公汽是不是在这儿等啊?”只见她抬起头,带着焦虑的神情,用普通话回答道:“不知道呀,我也在这儿等了好长时间了。”
我俩对视着笑了,接着便聊起天来。唉,同是天涯沦落人啊。此时的我们,就像冬荷。即使再寒冷艰苦,也要相依相偎的一起冻结于冰雪之上。太阳光愈发强烈了,突然,阿姨说道:“怎么还没来,我还是坐出租车回去吧。”我的心顿时惊了一下,不会让我一个人留在这儿吧?我担心着。接着,阿姨又问我家住在哪儿,我用普通话回答了她。原来,我们住在一起啊。于是她让我一起坐车。车来了,她拿起东西坐上车。要不要上车呢?我纠结着。突然,她像幸运女神一样向我招了招手,听到了召唤,我便上车了。我看到,她的身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是如此美丽动人。
她就像一株蒲公英,风一吹,便被带到陌生的国度。可是她并没有责怪风把自己带离了家乡,而是就在那里生根发芽。她虽然没有牡丹“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的美艳,没有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喧闹,也没有海棠“朝醉幕吟看不足,羡她蝴蝶宿深枝”的得宠,却也是诗意一般的存在,是如此温柔动人。
真的不知道如果没有遇见你,我那天的结果会一是如何,是哭着走还是难过着跑?我是幸运的,因为遇见了你。
是的,你就是我的天使,我的另一只翅膀,与我相拥的那个天使。那一刻,心里真的很甜蜜。
父爱就是你哭泣时将你扛起肩头的破涕为笑;就是为你搭起的层层庇护;就是无助时总是及时出现将你护在身后的依靠。是那个不会呼风唤雨却心甘情愿为你洒水,为你剪枝,为你做到一切的神。
“嗒嗒嗒……”周六上午。穿着睡衣头发凌乱的我正成功地将眉头扭成一团,将作文打在电脑上。虽然时间充足但由于手冷的哆嗦总是按错,然后就再来,就这样一直折腾到中午。咔嚓一声,爸爸疲惫的笑容如苍老的孩子般浮起,清脆的叫了声“女儿!”。“给爸爸睡个午觉,你出去玩吧。”“我作文没打完,爸爸去那个房间睡吧。”“那好吧。”这是没有出乎预料的妥协。我明明看到了那个几乎直不起腰来的疲惫身影;我明明知道那边的光线太足,睡觉会不舒服;我明明感觉到了那是一种呵护,那是最醇厚的温柔;我明明像个做错事因为没有受到惩罚而开心的孩子,却不知道那是一种爱酿造出来的甜蜜。
我站在公车站下,一辆辆载客的出租给了我一瞬间的希望在下一秒又碎掉。某个时段的公交车也迟迟不来。和同学约好的时间过了,推迟的时间也逐渐临近。我按出那个烂透于心的号码,删了几次。我知道爸爸才睡着没多久,我知道爸爸一会还要起来上班,我知道爸爸昨晚很晚才睡,我知道爸爸身体很不好,我知道每个爸爸都在用柔软的身子扛起坚固的房子,我知道是因为房子里有他生命的意义与色彩。我也知道我不该叫醒爸爸。十分钟后我看到了健步如飞的爸爸,他笑出一脸皱褶“上车吧闺女”。将我送到和同学约好的地方,我看到爸爸掉头向相反的方向远远离去。
有几分甜蜜融化在心头。
小时候,很认真的对奶奶说“奶奶,长大我要嫁给爸爸。”奶奶认真的笑着说我傻。爸爸说“他是托着我起飞的人。时时看着我,无论我飞得多高或是多狼狈,他是要接住摔下的我的人。他是无可代替的最爱我的人。”
那一刻,有几分甜蜜在心头。
1.本体论的提问与构成论的回答
语文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有许多种: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历来的争论大致上都是在“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之间的选择或权重的分配上。从来没有人想过,“语文是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A+B用这种回答方式是关于“语文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吗?
这里,我们需要区别两个概念:本体与构成。
语文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是一个语文本体论的问题,它要回答的是,语文的本源与实质。而A+B这种回答方式,则是一个语文构成论的回答方式,它所回答的,是语文有哪些成分和要素。
语文本体论,属于语文教育哲学的范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一个人的语文观;语文构成论,属于语文课程论的范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一个人的语文课程观。如果说语文的本体论设问所期待的答案是“语文是什么”,那么,语文构成论设问所期待的答案则是“语文课教什么”。这两个问题处在不同层次上,它们的答案,也处在不同的领域。
从研究方法上来讲,语文本体论是一种认知思维,它需要的是思辩。它首先要确定人的实践系统,然后弄清楚语文在人的实践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他实践系统的关系,最后才能对语文的本源与实质作出判断。过去,我们试图用释名的办法来获得答案,要么是求之于训诂,要么是求之于“语文”名称发明人的约定;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求之于语文教材或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这都不是语文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训诂法也好,考证当事人的约定也好,从教材或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中总结归纳也好,都是证实的办法。这种办法把语文教学当作一种“客观实在”而不是当作一种“实践设计”来看待,陷入了一种以实体证明来探寻本源和实质的路子。语文教育首先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它的本源和实质,是人的一种价值选择。忘记这一点,永远也无法获得关于语文本体的说明。
语文构成论的研究方法则与之相反,它是一种筹划性思维,它需要的是归纳、总结。它首先要确定的是语文课要达到什么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开展哪些活动,开展这些活动要涉及到哪些“材料”,从这些活动和“材料”中,就总结出语文教育的成分和要素。
总之,语文本体与语文构成是两个不同的范畴,A+B这种回答方式误将一个构成论的回答当作本体论的回答。这是语文本体论与构成论的双重迷失。它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误导了语文教育。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语文构成是由对语文本体的认识决定的,语文是什么的答案决定语文由什么构成,前者是后者的标准,是后者的分析工具。这种看法从逻辑上来讲是正确的。但是,认知思维与筹划思维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认知思维与筹划思维在人类的思维发展上也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先后关系。从思维发展历史的角度来讲,认知思维与筹划思维常常是互为前提、相互转化的,在很多情况下,常常是成熟的筹划思维催生了认知思维的发展,认知思维建立在筹划思维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基础上。当然,更多的情况下,是认知思维指导了筹划思维,人们根据自己对事实的理论认识,来筹划自己的实践活动目标、内容和方案。
应该说,目前关于语文的学术积累和理论准备,都不足以为我们提供语文是什么的答案。换句话说,关于语文的研究,还没有发展到由认知思维向筹划思维转化的“理性时代”。在这样的时候,我们片面强调从“语文是什么”到“语文教什么”曲本体论到构成论)的逻辑过程,可能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有的同志主张与其花那么多工夫讨论“语文是什么”这么一个抽象命题,不如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这种主张,也许是对的,至少是有意义的。
2.语文是什么与语文不是什么
语文是什么,是语文本体论的正面设问,语文不是什么,则是语文本体论的反面设问。
在这篇小文章里,笔者想立足于语文教学实际,先从反面探讨一下,语文不是什么。然后再具体讨论一下语文的构成。
第一,语文不是语文的内容。语文和语文的内容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话题。应该说,这是一个老话题了。传统的观点是一个很简单但很有力的论证:文以载道,所以:文即道。现代,人们更是从内容与形式的哲学命题出发加以论证,证明二者之间内容的优先地位:内容是皮,形式是毛,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这里涉及到许多理论问题。比如:文与道是一个“载”的关系吗?即算回答是肯定的,由此可以得出文与道即是同一关系的结论吗?还比如:语文与语文的内容,是语文形式与语文内容的关系吗?语文的形式指的是什么呢?对于语文来说,语文的内容具有优先地位吗?内容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具有优先地位呢?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探讨的,都是不能简单地下结论的。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展的这一次语文教育大讨论,主题之一即是对语文教育人文内涵的失落提出了批判。作为一种纠偏,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种称之为“人文教育”的倾向。在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见这样的设问:这篇课文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意思;认真阅读课文,请说出这篇文章的主旨。一些新编的语文教材,更是设计了大量的人文主题活动,围绕自然、社会、科学、艺术等话题,要生走入社会,走人大自然,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体验自然,贴近艺术。虽然在这些活动设计中,也有一些是要求学生查阅文字资料,有的最后也要求写出调查报告或者日头演讲的,但活动设计的主旨,它的目标指向,不在这些“语文活动”本身,而在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体验自然、贴近艺术这些人文主题。有人称这种貌似与语文有关、但其主旨却在语文之外的语文教学为“泛语文”。
一个最有力的质问是:这些教学活动与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艺术课的教学有什么区别。如果说这些够活动设计因为涉及到了语文的运用很阅读资料、撰写报告、口头演讲等赋算是语文课的话,那么政治历史地理甚至物理化学课里不也有语文的运用甚至语文活动吗?
这种泛语文倾向实际上影响到了所有的语文教学,因为我们学的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人文的主题,《松鼠》不是一个自然的主题吗?《胡同文化》不是一个文化历史的主题吗?如果我们把这个自然的主题、文化的主题也都归于语文的教学内容的话,那么它与生物课、历史课有什么区别呢?
那么,什么是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就是“语文是什么”的本体论答案。我们目前能说的是:语文课与其他课程是不一样的,因为语文与语文的内容不是一回事。张楚廷教授的这段论述也许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当学习语言学的时候,并不特指某种对象,不是就某一类具体的事物来学习的,……也许都涉及到,但都不是特定对象;与其说它因涉及而负载了这一切,不如说一切涉及它自己一语言;也许通过学习它而涉猎了许多,但主要还是涉猎它自己一语言;它不拘束地回到自己。”语文教学的关键,是怎样从“某一类具体的事物”“回到自己”。这种“泛语文”的语文教学,则是迷失了自己。这无疑是一种本体论迷失。
第二,语文也不是一个知识系统。我们可以把数学当作一个知识系统来学,可以把历史当作一个知识系统来学,大致上是没错的。但我们可以把语文当作一个知识系统来学吗?
过去,我们主要是在“能力与知识”的范畴内来讨论语文与知识的关系的,这种视角很容易得出一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这种“很正确”的结论。现代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学校知识”的基础之上的,“知识化”“知识中心”是现代学校教育一种前提性、普遍性的'倾向。语文是现代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环,于是现代课程的设计者毫不犹豫地断定了语文的知识性质。
语文与知识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语文的教学性质这个角度来考虑,正如王荣生博士所说,语文知识是用以描述语文教学的目标,借以指导教师理解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的不可或缺的工具。附语文本身来考虑,语文至少与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有关。这些知识,大致上收归在语用学这门学科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一些这样的语文知识是有益的,必要的。
但是,从语文的本质这个层面来看,语文是超知识的,或者说是非知识的。语文更多地以直觉的形式呈现,语文更多地以知情意统一的特点引起人们的注意。现代哲学、现代语言学理论和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对语言的知识化理解是对语言的误解。过去,我们主要是在工具论的指导下断定语文的知识性质的,所谓工具论,其实就是语文知识论。实际上,工具论作为一种语言学理论,早已被现代哲学深深质疑。从马克思的“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到胡塞尔“语言是使认识成为可能的先验性条件”,从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住所”到伽达默尔“语言是人类拥有世界的唯一方式”,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到分析哲学的语言本体论从接受理论到语言建构主义,从认知语言学到语言人类学,它们都指向一个结论:语言远非工具,语言远非一个知识系统。
如果我们把语文看作一个学校教学的科目,则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知识。我们学物理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物理世界,我们学历史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历史;物理知识与历史知识都是“真理性知识”,它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必然规律,对这种客观必然规律的掌握是“掌握”物理与历史的必要条件。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可以称之为“语文智慧”(大家更能接受的表述是“语文素养”)的东西,语文知识对语文智慧的获得来说是不是不可或缺的呢?目前的研究似乎还不能证明这一点。语文知识是一种“非真理性知识”,它是建构的(传统的说法是“约定俗成”的);对于语文实践来说,重要的是获得这种建构的智慧,“约定俗成”的智慧。而有关研究表明,语文知识既不是建构语文、“约成”语文的充分条件,甚至也不是必要条件,而只是辅助条件。
总之,语文涉及到知识,但语文不能被看作一个知识系统,尤其不能当作一个知识系统来学。把语文当作知识来学,既不符合语文的规律,也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
3.教什么与什么是可教的
现在我们回到语文构成的论题上。它要解决的问题是:语文课教什么?
首先,这是一个实践设计的问题,它当然与语文本体有关,它必须符合语文本身的要求。但在整体上,它直接面向的,是语文教育的实际需要。换一句话说,教什么的问题,是把语文当作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来设计的问题,它除了涉及语文本身以外,还涉及到语文以外的其他要素,比方说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作为教育科目,它还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或某一社会意识,等等。语文课教什么的设计,就是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一种整体选择。我在这里强调“教什么”的可选择性、设计性,目的除了说明语文本体与语文构成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更重要的,是强调这种选择的相对性、阶段性、可变性:它是建立在目前大家对语文本体和与语文有关的其他社会因素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它没有终极性,它随着人们对语文本体的认识的变化和社会实际需要的变化而变化,它是一种面向实际的实践选择,而不是理论的逻辑的证明,虽然它并不排斥理论的逻辑的证明。
当我们从“教什么”这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时候,我们同样面临一个复杂的局面。就目前的研究来说,我们可以分析出语言、文章、文学和文化这么四个成分。几乎所有的研究最后都是从反面来论证的:语文能不包括语言吗,语文能不学文章吗,语文没有文学还是语文吗,语文能去除文化的含义吗。这种反面论证方法一方面说明它的这种研究不是穷尽的,也许在这四种成分以外还应有其他成分,另一方面说明,这种反面证明其不可或缺并没有解决它们在语文中到底占据一个什么位置的问题,它只是说明它们对语文来说不可或缺,但它们相互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它们各自对语文来说起着一个什么作用、被摆在一个什么具体的位置呢,这个问题对语文实践来说也许比判定它们是语文的一个成分或要素更重要。
那么,在语文中,语言、文章、文学与文化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当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有三个,第一,它们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吗,第二,作为“教什么”的问题的一个回答,它们具有可教性吗,第三,也是更重要的,是什么东西把它们贯穿起来呢,统领它们的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可以肯定地说,语言、文章、文学与文化这几个概念不是并列的,内涵上也在不同的领域。文章和文学是成文作品,文章与文学的区别在这种成文作品所在的不同领域与不同表现形式。文化是文章和文学的内涵,任何一篇成文作品,不管是文章还是文学,都是某一时代、某一类人的精神生活和实践生活的产物,都是某种“文化体系”的产物。直接地说,在文化学层面上,文章和文学都是人的精神生活和实践生活的成文表现形式,都是文化的物化形态(之一)。
那么语言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呢?要论述清楚这个问题可能需要相当的篇幅,因为它涉及到一个广阔的学术背景。我们在这里直接引 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论述来说明这个问题。列维·斯特劳斯曾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作过这样的归纳: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讲,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结果;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而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讲,语言则是文化的一种条件。“首先,这是从历时性方面来看文化的条件,因为我们学习我们自己的文化大多是通过语言”;“另外,从理论性更强得多的观点来看,语言之所以可以说是文化的条件,是因为语言所赖以建立的材料同文化所赖以建立的材料是属于同一类型的:逻辑关系、对位、相关性,等等。由此观点来看,语言好像是为那些相应于与文化的不同方面的更复杂的结构奠定了一种基础”。斯特劳斯的意思是说,语言是比文化更基础的东西。人类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就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由语言提供基本成分和结构的。
事实上,如果我们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工具,则很自然把它放置在第二个层面,而如果我们把语言看作是一种“世界观”,则很自然把它放置在第三个层面上。
以上论述使我们获得了一个语文要素的层次结构,第一层:文章与文学;第二层:文化;第三层:语言。那么,站在语文的立场上,我们怎么样将它们统一起来呢?我寻找到的概念是:言语。
不管是文章和文学,还是文化,还是语言,它们都被包容在“言语”的概念中,或者说,它们都能被“言语”这个概念所解释。文章和文学作为言语作品这是不证自明的,它们是言语作品的不同类型。从言语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正是对言语活动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说明,换一句话来说,我们从哲学意义上来理解言语,言语就正是一种文化活动。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则早有前人的经典论述:“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的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文章与文学、文化、语言,都是语文的构成要素。我们把它们统一在“言语”的概念下: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是不是把这四个要素都要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呢?一也是也不是。说“不是”,是因为教学内容是一个实体性的所指,在语文这个范畴内,文化的实体性所指不是别的,正是文章与文学。离开了文章和文学,(在语文这个范畴内)文化只是一个“概念”或“内涵”,作为一种概念性、内涵性的东西,它只能让人领悟到,思索到,体验到,却无法使它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接触”,因而没有可教性。语言是可教的,但可教的语言是物质形态的语言,是知识形态的语言,而“世界观”形态的语言则是不可教的,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的作为文化的条件的语言是不可教的,因为它是一种“背景性”的存在。说“是”,是因为文章和文学、文化、语言四个范畴是相互层叠蕴涵的,它们是全息性的四个范畴。“语言结构是‘许多系统的系统’,或者说各种相互有关的范畴的‘网络’,其中没有哪个部分是完全独立的,或者完全从属于另一部分的。就语言来说,在把一切都学会以前,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皮特·科德的这段论述,对语文这四个要素都是适用的。
于是我们获得关于语文的一种结构描述:以文章和文学为语文的基本要件;以文化为内在的意蕴与价值取向;以语言为基础;以言语观为基本立场(一个理解语文的理论视域)。由此我们获得了语文教学的几条基本原则:从言语的角度来理解语文、把握语文;从语言的这个基本层面走向语文;着眼于文化的意蕴展开语文教学;着力于文章和文学这两个方面来实施语文教学。其基本要义可以概括为:明确文章教育与文学教育两个阵地;都要从文化来立意;都以语言为基础;都作为言语来学。
注释:
①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9.
②参见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59-268.
③参见拙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54-265.
④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72.
⑤[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0.
⑥[英]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391.
成功的快乐,是最纯粹的一种快乐,有时侯甚至不需要什么理由。它是人的生命在不断完善时的一种欣喜,更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
记得早晨,我醒得比较早,闲着没事干,打算出门去打篮球。谁知,我在穿衣服的时候,却发现衬衫上的一个小扣子脱落了,妈妈已经去上班了,我打算把衣服交给爸爸,让他帮我缝回去。爸爸不但没有帮我缝,反而被他说了一顿,“这么大个人连纽扣都不会缝,真是没用啊。”“当爸爸的就不能帮儿子缝一下吗?”我心里想着,“我已经长大了,干脆自己把扣子缝上!省得让他说我没用!”
说干就干。我找出针和线。先要把线穿进针眼里。真不巧,这根针的针眼特别小,虽然没近视,但对我这么个没耐性的人也算是件难事。好不容易把线对准了针眼,我便赶紧把线往针眼里塞。可这根线就像塑料,针眼就像个大火炉,一碰到针眼就弯来弯去,实在是“弱不禁风”啊。还好,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终于把线穿好了,自己也累了个满头大汗。
我休息了一会儿,开始缝扣子。把扣子往衣服上一放,学着妈妈的样子,让一上一下地反着跟斗,让它翻个跟斗也不容易啊,一不小心就扎到自己手上了,一针见血,真狠。最后,我又在扣子背面缝了一针,把多余的线剪掉,缝好了!拉了拉扣子,准备验证下有没有牢,天哪,我就那么轻轻一拨,纽扣就又脱落了。我的劳动白费了!想了半天才明白,原来是没有在线上打结,所以才会这样子。
虽然我第一次缝扣子失败了,但我并没有灰心。我三下五除二地把扣子上的线扯了下来。第二次缝扣子,我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把针穿好后打了一个结,我小心翼翼地缝了起来。一针、两针……“啊呀!”今天这是怎么了,竟然又扎到了手,鲜红的血又流了出来。真倒霉啊!我把流血的手指放在嘴里吮吸了一下,又缝了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把它缝了回去,虽然时间已经过了很久,毕竟是第一次做针线活。心里还是挺开心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坚持的毅力,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否则必败无疑!
回忆起童年的事情,就如海滩上每颗亮晶晶的贝壳。如今,我的海滩上有太多的贝壳,现在,我要去一个一个拾。
枯枝:败叶
刚入小学后,我的成绩可谓是一塌糊涂,坐落在班级名次的底层,就像一堆残叶在地上,每天看着父母焦虑的额头,天真无邪的我还弄不懂是怎么回事,就被拽到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上,每天穿梭在繁忙的街道,却一点没有心情去观赏,每天就这样在繁忙中度过。也许是命运吧,我拾到的第一个贝壳是破烂的,不华丽的,但这颗贝壳似乎是经历过风雨的,我把它放在心中,把繁忙的身影当作自己的第一种甜蜜。
嫩芽:出土
也许是小学繁忙的身影在默默地为我打扫落叶,修剪枯枝,使嫩芽再次出土,重现生机。小学三年级时,成绩有些起色,已从班级的底层爬到中流了,虽然名次还徘徊在三十至四十多名,但我还是为自己自豪。每学期看着同位领“三好学生”心里也十分羡慕,默默的把“三好学生”当作目标,在心里呼喊着“一定要获得它”。第二只贝壳虽然不华丽但它已经十分完整了,或许它是一个有理想的贝壳。我把它放在心中,把拥有目标当作自己第二中甜蜜。
努力:奋斗
三年级的目标激励着我,使我重温小学一年级的生活,每天穿梭在辅导班中,深宵灯火成了我最好的朋友。虽然这种生活十分艰辛,但当我看到成绩不断提高时,脸上洋溢着会心的微笑。第三只贝壳稍许有点色彩了,但它还是不能让我满意。我把它放在心中,把起色的成绩单当作第三种甜蜜。
开花:成果
如今的我,早已经把领奖状当作一种习惯了,完成了小学的目标,那一颗嫩芽已长成果树,在飘溢他的清香。他现在朝着更高的理想前进,立志在深林中成为瞩目的树木。第四只贝壳已绚烂多彩,我小心翼翼把它放在手中,也把其它贝壳串在一起挂在心头。我笑了,第一次品尝到那么多种味道的甜蜜,它们激发我努力成长。
闭上眼,用心灵去感受,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那些无尽的甜蜜永远留在心头……
学校第一次运动会。全校师生聚集体育场,体会生命的律动,拼搏的意义。嘹亮的口号,坚定的决心,铿锵的步伐……球场上的脚步声……我们一同朝着自己的目标追逐。
“请参加初二女子‘同舟共济’比赛的队员到检录处检录。”我与其他同学报名参加了“同舟共济”比赛,每组6人,现场有几块长条木板,木板上有可固定脚的鞋箍,每个人的脚都要套进大木鞋里一同行走。行走最快的一组获胜。老师曾在体育课上给我们练习,“这是你们第一次练习,也是最后一次了。其实要领很简单,主要靠默契”。我们一听是最后一次练习,赶快抓紧时间套上大木鞋,迫不及待地试图走起来,因步伐不一致一步也没有迈出。 “不要急,左脚代表一,右脚代表二,我们一边走一边喊。”我提议。大家从寸步难行,到连摔几跤,从摇摇晃晃到稳步踏实……我们只需超越自我,尽力做到最好。
不一会,大木鞋放在了我们面前,我这才回过神,“我们把脚绑得紧紧的,这样鞋更贴合脚,走得更快!”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大家纷纷弯着腰低下头,用力拉紧鞋箍。只听老师一声令下,我们迈出整齐的步子,叫着统一的口令,我努力跟上同学的节奏,手紧紧抓住前面同学的肩膀,虽然脚被勒得生疼生疼却丝毫阻挡不了我们一往无前的速度。胜利在向我们招手,我们继续前进,近了……近了……更近了……同学们的叫喊声此起彼伏,我们虽然看不到队员彼此的神态,但可以想象,我们冲过终点,迈向成功,大家欢呼雀跃,互相拥抱,激动喜悦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青春的我们驾驭着野马,肆意向前奔腾。我们齐心协力,怀着无限的激情冲刺,成功了,成功了!我们擦拭着汗水笑得那样甜。微风吹来,似乎空气中也弥漫着甜蜜的味道久久不能飘散,过终点的那一刻,令人记忆犹新,我们心连心,凝聚爱的力量,是久久也不会忘记的。
体育课后,是正午时分,炙烤的阳光砸在我身上,我要去帮老师拿文件,一摇一晃地抱着厚厚的复习资料,急切地想把文件抱到六楼办公室,就在文件资料快倒的时候,朋友跑过来帮我接住了,他从我手里拿过一半的资料,要陪我上去,我惊讶地问道:“你不是在和他们踢球吗?”他笑了笑,说:“没事,我和他们说过了,况且我怕你一个人搬不动这么多,还要爬楼梯呢。”到达办公室的那一刻,当下心感到像风一样透明而自由,我能看到的,就是与朋友的会心一笑,青春路上,我们结伴同行,共同成长。
亭午,友谊的甜蜜滋润了我的心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