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袁隆平的感谢英语作文(赞美袁隆平英语作文)

对袁隆平的感谢英语作文(赞美袁隆平英语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01-02 09:13:30
对袁隆平的感谢英语作文(赞美袁隆平英语作文)

对袁隆平的感谢英语作文【一】

张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又是我的班主任。我感谢张老师,她那鼓励的话语、灿烂的笑容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的心房。

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错,但我的仰卧起坐成绩不理想。有一天,班主任张老师找到我说:“马上要开运动会了,希望你努力练习,为咱们班争光,有信心吗?”我勉强答应了。张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大声鼓励我说:“咱们一次不成练两次,两次不成练三次,只要有信心坚持练,你肯定能成,要有自信。”看着张老师那坚定的目光,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天天坚持练习,不管作业多多,不管天气多不好,我都不中断。

运动会终于来到了,哨声一响,我闭着双眼,屏住呼吸,奋力起身,一个、两个、三个……太棒了,我得了第二名,周围响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欢呼声。汗津津的我看到了张老师那带着赞许和鼓励的目光。

还记得以前我十分胆小,即使上课回答问题声音也小得只能自己听见。一次张老师交给我一项“重要”任务,让我和其他几位同学代表我们班向全校师生展示北京的风采。张老师和我们一同练习了一个星期,总是笑眯眯地鼓励我们要大胆、要勇敢。这天,我们站在台上,面对那么多同学和老师,我落落大方,勇敢地大声朗读,大声地歌唱,响亮的声音在操场上空回荡,我激动地说着、唱着,忘记了自己是在台上,这时台下响起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们的表演成功了。在掌声中,我又找到了张老师那赞许的目光。

老师,这个伟大的称呼,您的目光、笑容给了我信心、勇气,给了我最好的鼓励。我从心底感谢您,我的老师!

对袁隆平的感谢英语作文【二】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

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进校园,就被“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振憾了。学校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袁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当时,全国人民严重缺少粮食,过着苦日子。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饿肚子。从此,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终于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从地处物种变异天堂的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了世界。

学校的老师还介绍说,现在为了让人记住袁爷爷的伟大发明和贡献,准备建设“安江农校杂交水稻园”,建成后,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讲解完后,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阵阵凉风从身边拂过,我想:袁爷爷为什么能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老师沉思片刻,告诉我:这或许是因为他勤奋务实,潜心进取,心想人民吧,因为袁院士有个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哦,我终于明白了,袁爷爷为了我们的吃饭问题,用自己的知识,付出那么多的心血研制杂交水稻,真是伟大呀!

对袁隆平的感谢英语作文【三】

“袁隆平”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不仅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获得过联合国“科学奖”哩!今天,我要说的是我家的“袁隆平”。

我的外公七十多岁了,身体特别硬朗。退休前,他是县里分管农业的领导。听妈妈说,外公是华中农学院的高材生,不过看上去就像个庄稼汉!因为外公每天早出晚归,骑一辆破自行车,整天和泥巴、庄稼打交道。为了试验新品种,他常常从早到晚地泡在田间地头,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记录种苗的生长时间和收获率。虽然戴个大草帽,皮肤还是被晒得黝黑,活像个非洲人。

终于退休了,外公总该享享清福了吧,可他还不肯闲下来。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研究他的老本行。今年,退休已经十多年的外公又研究起“巴西旱稻”来。他说,这种旱稻的耐旱本领特别大,如果试验成功,能很好地解决庄稼缺水这个大问题。为了试验,一大把年纪的外公自己动手开了一块试验地;为了保证早稻的健康成长,他自己动手拔田里的野草,捉稻秧上的害虫,比照顾我还要细心;为了得到“巴西旱稻”详细的生长资料,他天天下田观察、记录,常常忘了按时回家吃饭。家里人常笑他,说他的干劲比年轻时还大。

年轻时的外公曾经有过怎样的辉煌,我无法见证,但是现在的'外公在我心中和袁隆平一样了不起!

对袁隆平的感谢英语作文【四】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平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饿的梦想。每当这时,袁隆平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平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