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有时候就是一本书。你看了,认同,接纳,他看了,也认同,接纳,于是有关书的故事就成了你们感情的根。大家谈书中的人物,谈书中的观点,谈书中这样那样的矛盾。一旦谈到感觉差不多,好恶差不多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叫共同语言的东西,也就是共鸣,思想的沟通也就水到渠成。于是谈书的过程就是彼此思想交流交融的过程,思想交融的过程,也是感情产生的过程。如果再加上谈书和谈天说地的那个特定环境,或是一片屋檐下,或是一块草丛中,大家的语言、大家的思想其实已经也着成了一本无字的书。
感情有时候又是一杯茶。你喝了,生发出一些思想,他喝了,也生发出一些思想,这些思想中都溶化着茶的苦涩,茶的况味,这时候,茶其实就成了沟通两颗心灵的桥梁,喝什么茶、喝多少茶已无关紧要,这话题的由头一开,两颗心的窗户就打开了,语言夹着思想就无所顾忌地倾吐出来,又把对方新鲜的思想吸纳进来。这一吐一纳,心灵的环境中空气就清新了,清爽宜人了。这个时候,其实有另一杯看不见的茶、适宜双方口味的茶已经沏好了,清醇、透明、味浓,又色泽可人。两种茶一润泽,心与心的隔膜就通了,感情也就在一杯淡茶,不,是两杯淡茶的浇灌下滋润而生。
感情有时候还是一瓶二锅头。几个人围坐一桌,甚至席地而坐,不用什么鲜嫩的酒菜,就几袋花生米、几块豆腐干,大家不劝、不将,嘴对酒瓶口这么轮流着一吹喇叭,酒进了肚里,肚里的\'话就出来了。什么喜怒哀乐、崎岖坎坷,都被酒酿得生动活泼,这样的话往往比酒辣、比酒烫,喝到瓶底朝天,大家的结论也出来了:啥也别说了,人生都是一杯酒,酸甜苦辣谁没有。酒喝了,肚里的真话或者假话都无所谓地倒空了,负担卸下了,人轻松了,精神了,感情有了。完了,大家道一声,得,下回有空,咱再一起喝、一起聊。这就是感情的滋味,生活中有了感情真好!
感情究竟是什么,其实也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况且,如果感情一旦有了它准确的定义,恐怕也就变得不那么丰富多彩,不那么富有意义。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感情是通过思想联系的,思想是通过语言沟通的,所以感情是建立在人与人基本平衡的心理平台之上的,如果缺少这样一个心理平台,语言的流动就会出现不是山洪爆发 —— 滔滔不绝、就是河水断流 —— 沉默寡言,一旦出现这种心理上的自然灾害,语言愈多,堵塞语言沟通的噪音和垃圾就愈多,语言受到了阻塞,思想就封冻成了冰,维系感情的思想纽带中断了,感情也就不是真正的感情,那只能叫矫情。
四年前就看过孙教师的这本《爱和自由》,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好,可是书看完了就完了,没有很深入的去执行,概念式的东西在头脑中停留不了多久就消失了。以往工作的早教机构虽然也主张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就像孙教师在书里所说的传统的观念是那么根深蒂固,那条路越走越偏。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总觉得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我。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强烈的无力感,自我和孩子都很痛苦。一向想不明白:作为妈妈自我好像已经尽全力了,可是为什么教育的路还是那么痛苦呢!直到我听到了孙教师的讲座,走入爱如是,参加读书会,再从新拿起《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的第一章中孙教师首先就提出了精神胚胎,其中有一段话异常的触动我: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从不认为精神的种子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供给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向在充当一个主角——“造物主”。在传统教育中我们从不怀疑孩子是教出来的,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权威自居,我说的都是对的,都是为你好,你那么小你什么都做不了,你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成人固守着自我的信念,没办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观察孩子,更没办法观察到孩子的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给孩子供给成长所需要的环境!然后成人就开始抱怨这孩子真不乖,带孩子真是折磨人啊。这也许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所谓的“问题”。如果不能了解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的准备,儿童会自我吸收这一规律,那么这些问题就会一向困扰着我们。
我走进爱如是后,我仔细观察身边的孩子,他们大部分都很自在,沉浸在自我喜欢的工作中,教师不会把自我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交流,孩子表现出的那种工作时的平静,游戏时的喜悦,发生冲突时情绪的流淌一次次的震撼着我。我从心底觉得在这种环境里的孩子是幸福的
“人类的发展中有一个法则,就是爱。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最大的真理就是爱。无爱和非正常成长史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作为妈妈我们总是说自我多爱孩子,可是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变化莫测的,一切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时我们是爱孩子的,孩子要什么我们都会满足;孩子“捣乱”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自我身体很累的时候,心境不好的时候我们都是不爱孩子的。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经常会跟孩子说你怎样这样,你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妈妈?那种感觉十分的无力也十分的无奈。此刻每当我想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明白那是因为我缺爱。在我有情绪,我不舒服的时候我需要别人的安慰和爱,在得不到的时候我期望从孩子哪里得到。我深深了解这种缺爱,不能独立,依靠带来的痛苦。我想结束这种痛苦,更加不愿这种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续。随着自我和宝贝在爱如是一天天的学习,我很明显的感觉到我们之间微妙的变化,我们开始定规则,开始分享情绪,开始平等的对我们的冲突发表意见,孩子明白妈妈不会再那么情绪化,对妈妈的爱有一种笃定感。我也越来越明白“爱你如是,非我所愿”这八个字的意义。
书还是那本书,看书的人和看书的感觉已经不一样了,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反复感受的书,相信随着自我的成长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人生自古谁无恨”这句话不知是谁人所创,但今天我要将它改编——“人生自古谁无愁”。但区区一个\"愁\"字又怎能将我们的烦恼全给概括?!
作为学生的我们,所烦恼的事实在太多;作业太多,我烦,被老师批评,我恼,考试成绩不理想……都让我感到烦恼,但烦又有什么用呢,作业还是要写,考试还得考,被批评了。都还是要接受现实的残酷。回到家乃,以为可以依偎在父母怀里撒撒娇,可父母呢,一把把你推开,郑重的告诉你:“你已经长大了!”然后就开始许文你一天在学校的情况,什么“上课有没有认真听”“都会不会”一类的问题,而你呢,只是一遍一遍的.重复着:“很好,很听话。”听到这敷衍的话,当然父母并不这么认为,而是很欣慰的笑着点点头。这种事就像放电影一般每天重复上演。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会,咬着笔杆,扶着头,眼睛直勾勾的望着题目,脑子里似乎有一个大罗盘“唰唰”的旋转思考着,有时为一道题可费上N长时间,那时,我真烦,烦这道题怎么这么难,更烦自己上课怎么没有好好听懂?!
放学回到家,多想看会儿电视,但那只是希望,现实总是不如人意。只能极不情愿的背着书包“伏案工作”啊!手都写木了,但也不停歇,想着还有那么多作业,实在让我无法停歇休息啊!再看看窗外,天已全黑了,而我还书桌上拼命写。那盏台灯也显得格外的亮。打个哈欠,困死了,但作文还有一大古堆,只能伸个懒腰,然后苦幽自己一默:“继续拼命干吧!”又接着沙沙的在纸上写着,心里真烦,作业杂这么多,老师也够黑的。!
在此,鼓励一下全体同学,大家交友,把烦恼通通干掉!
成长,是一件漫长的事情。长大,是一个久远的过程。也许在成长路上我会摔跤跌倒,但我会爬起来,一步一步慢慢向前走去。于是我就这样慢慢长大。
记得那是初二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一年一度的英语演讲大赛。当时的我热衷于名利,特别希望能够得奖,让自己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帮我辅导的妈妈每天都能从我的嘴里听到“得奖”之类的词语。他不止一次告诫过我,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最后的接过,你这样是不会成功的!当时的我什么也听不进去,早已被即将到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果然,我没有得到任何的名次,妈妈的话应验了。我哭了,哭得那么伤心,因为我终究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一连三四天,我都闷闷不乐。终于在我有一次甩了房门进了房间后,妈妈跟了进来。我本以为她会勃然大怒,但是他没有,只是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和我谈了一番话。
面对我的委屈,妈妈笑了:“经历过了,你就会成长一些。凡是做事,注重的一定要是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我抬起了头,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这么说。“你得奖了吗?你在参与的过程中有乐趣吗?你收获了什么?”无疑,所有答案一定都是否定的。一连串的反问,让我不禁开始反思自己:是啊,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得奖,写和背稿子的时候更是死记硬背。老实说,我当时演讲的题目现在都忘的一干二净。难道真如妈妈所说的那样?正想问问妈妈,却发现妈妈已经不知道何时离开了我的房间。
我坐回书桌前,拿出了自己的又读了一遍。我读着读着,竟然不自觉地笑出了声。原来文章中还有这么多有趣的谚语,我竟一直都没有发现。从那时起,我改变了一直以来的心态。比赛也好,练习也好,注重的是平日的努力与辛勤,而不是结果。纵然结果再糟糕,只要你是尽心尽力去做的,那你就胜利了!
又一年演讲比赛,我依旧参与其中。不求结果,只求尽力就好。意料之外的是,我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妈妈直夸我长大了。是啊,人都是这样慢慢长大。
成长路上纵然有酸甜苦辣,但我们是在成长啊!珍惜一切来之不易的和教训,让我们就这样慢慢长大吧!
从小我就是个内向的孩子,很怕和别人说话,对此,家人不知道说过我多少次,但我依旧不爱说话。但读书这件事是我的好习惯,家人也都在夸我,只是有时候会说,要是读书可以变成说话就好了。
记得自己读的第一本书是《神童诗》。小时候,我常年住在外婆家,外公有很多书。我还不怎么认字时,外婆就拿着这本书来教我读的,什么“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什么“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等等。虽然不明白什么意思,但回到家后,给妈妈背出来,妈妈高兴了好一阵子。
当我上小学后,认识的字越来越多,读的书也多了起来。《唐诗三百首》《千字文》之类的成为我必读书目,但由于已经长大,所以不在如小时候听话,背下来的东西反而少了。再大一些,开始读名著和人物传记,会记住书中有趣的段落和故事,用于谈资和写作时的资料。
在阅读中我慢慢长大,读书已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功课,我要与书结伴,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现在的我,早已不是童年时那个幼稚的我了,我现在正迈向青春时期,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期啊!我恨不得时间过得再快些,能让我立刻步入那个时期。可是,伴随着成长,各种各样的烦恼也一个接着一个,接踵而至,似雨点般向我打来。
我刚升上初中时认为,初中生活会想我在小学时一样没有烦恼。可是,我错了,不知为何,到了初中,英语变成了我的薄弱之处,许多的知识点我都无法掌握,无论怎样都无法攻克这道难关,我也为此而烦恼,伤心,不知所措。
但,这并不是噩梦的结局,而是开始。一次数学,我只有79分,第25名,这又使我跌入了无尽的深渊,一边不知该如何面对老师的指责,另一边又不知道该怎样向家长交代,我的心情坏透了。
直到有一天,我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片绿色,那是多么有生机的颜色啊!在积雪覆盖中,只有几棵小草在那里,但他们的这种精神不正是我所需要的吗!在冬天里,忍受着刺骨的寒风,没有被挫折击垮,反而在生长着,为这个世界添加了一份生机,一份色彩。
我顿时醒悟了,就连那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草都比我坚强,我的烦恼和它要经历的酷暑严寒,风吹日晒比起来,是多么微不足道,只要能像小草一样去奋斗,这些烦恼还会有吗?不会!
成长的烦恼不断涌来,但是我并不害怕,因为只要去努力,去奋斗,这些又能算得了什么?成长的步伐是永不会打上休止符的,让我们把烦恼都抛之脑后吧!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寻找这个答案,可每个人是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葬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是一样的,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决定自我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够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很向往自由!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自由能够说是一种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样貌,不给孩子过多的束缚,不把自我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说实话应对孩子,有时候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估计这也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吧?因为这个尺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这本书表达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我许多的观念强加给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遗憾和未能实现的梦想都寄托给孩子,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我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深重的寄托,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孙教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我们凡是应当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容的应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情,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书中说到其实教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之前儿童不用急着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有那种感觉就行了。对此观点我表示赞同。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感觉来源于内部,他不需要大人往纸张上去做好规划,因为你给他什么他就会理解什么。不要妄想让自我的孩子成为“神童”,小小年纪就要求他们会背很多的诗词歌赋、数学计算等,这样的孩子虽说知识广博,但他的.心智发展并不好,缺乏洞察力、不会去思考,只会一味的死记硬背,毫无自我的创新性,整个创造思维被你们给抹***掉了,试问这样的孩子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吗?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的”。我认为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挑战,从而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尤其是刚入园的新孩子,他们需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让自我慢慢的去适应幼儿园里的一切,逐渐心智发展的就会很顺畅。所以家长也要配合好我们教师的工作,要保证自我的心态正常,孩子才会不那么恐惶,俗话说的母子连心,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
孩子在幼儿园时,其成长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进取的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挥。在六岁之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一味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在自由中他们就变得自律与顺从。而不是我们一味的压制和束缚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胆怯,不明白到底什么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我的思维,一味的听从大人的指示,完全的迷失了自我,那么他的人生也不会是欢乐幸福的!
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才会成为一个专注、宽容、坚强和完整的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