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下面提示,写一篇短文。词数不少于50。
In an English speech competition, you are asked to describe the following picture and explain to the judges how you understand it.
“开放”的命题方式是让考生根据一幅图画,在描述图画信息之余,发挥自己的.想象,展开简单的议论。
首先提醒同学:不要花太多时间挖掘图画深意!英语作文不看重你的思想厚度,而看重你的语言质量。开放作文有明显的套路可循。“开放作文”只要求你做两件事情,一件是描述图画(describe the following picture,另一件是阐述你对图画的看法(explain how you understand it。相应地,你只需要写两个段落,一段是“描述段”,另一段是“议论段”。
一般分三段:第一段用来描述图画内容。第二段用来写这幅图画说明了什么问题。第三段总结问题。
范文:
From the picture I can see a pair of proud compasses and a hard-working pencil. The compasses are big, drawing a circle with ease, while the pencil is small, drawing a line with great effort.
I think the compasses are reasonable to be proud because no one else can do the job better.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he should realize the pencil has his own advantages. The pencil can do other shapes better than the compasses, even pictures.
So in my opinion, while we are confident in ourselves, we should recognize strengths in others and show due respect for them.
我想生活在没有高考的时代。那时候就不用整天埋头在教室里,被眼前那一摞摞厚重的书本遮住人生的视野。那样,亲爱的老师们不用埋头在一摞摞卷子里,为我们有意、无意的考次糟糕的成绩而大费头脑,更无需为了让我们能够专心做那么些累人的习题、背诵一些枯燥的教条而大费口舌进行说教。外界的世界是灿烂的、开阔的,蓝天、白云都会那么真切,大可没有必要让书本把整个头脑折磨的迂腐而木讷!
我想生活在没有高考的时代,那时候可以漫山遍野的欣赏花草,观察、记录、思考一些身边的自然景象,感受最真切的.生活。假若可以,每天都可以躲在树荫下,悄悄读几页书,或者与身边的小花小草、天空的小鸟,偶尔玩一些小游戏,不必担心被各学科烦躁的知识所包裹,没有太多空洞的精神说教,更无需为那么些繁琐的试题而累大头脑,整垮身体与意志。
我想生活在没有高考的时代。那么,亲爱的老师们的主要精力,就不是那么些空洞的理论与推理,有的时间,我们在现实中总结、发现点点滴滴的知识,无需估计这个题会考、那个题不会考而受第一范文网纲的束缚,有的时间,我们每个人可以去发现自己的一点点特长。假如,高考之前就可以获得那些自由,那么就可以找寻一片没有肮脏分数与作弊的纯净学术氛围,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两门课程去认真地咀嚼与揣摩,不必顾忌刁蛮的,专门选择那么些自己不喜欢的问题去考。自己就是自己精神世界的主宰,只要身边有那么一些智慧通达的师长,不是那么些为了谋求个虚荣而违心地强迫大家学习的书匠,从身边指导我们每个人生活的道路,多么自由、多么开阔。知识的世界固然繁琐,然而,在自己的世界里,所有的事情都变得简简单单。
我想生活在没有高考的时代。那时,就没太多的考试压力,对人才的认识也不是以死板的分数为标准,那时,我们可以自由的博学,不必在乎会因为对一两科知识的厌烦,而让高考体制抹***自己的全部才能。假若可以,知识的疆界就不单单是做数学题、背各种各样繁琐的问题。那时,就可以放开手脚在各种名著里攻读,感受名人的精神生活,而不必被一些钻进习题集的迂腐书生的认识绑架个人的追求,更无需为各种让人不开心的考试而远离自然与生活,进行各种繁琐的训练。
我想生活在没有高考的时代。那样就没有各种各样的学术论文、职称评审的****现象,老师们无需费尽心思去讨好各级领导,并倾尽一生的去追求各种肮脏的荣誉,他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目光放在让学生获得最有益发展的角度。而不会像现在这样,为了一而再的提高分数,歇斯底里的布置各种各样的作业,那些做法早已让学生厌烦,然而,那些所谓的精神说教者们,还在苦口婆心的唠叨着:不好好儿学习,考不出去,就在家种地吧!然而,看看那些费尽气力、耗尽家中无数资财考出去的,还不是在大城市的一角里,拿着低微的工资享受着“月光族”的贫穷与无奈吗?还有,今天的教师们只是为了考试而教育,又有几人真正深通与遵循教育规律育人?一个高考的体制,让全民都陷入追求高分数的恶性教育循环之中,多么迂腐,多么不智不值呢?
我想生活在没有高考的时代。那时候,就可以学习一些狩猎的基本常识,可以养殖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以学习有趣的耕种知识,更可以探索大自然的奥妙,曾经,那时候的教育天地是多么的开阔呢?然而,即使像今天这样,呆头呆脑的钻进了书本教条的深处,我们依然不能抱怨知识对庸人的捉弄。依然要调整自己的厌烦状态,高呼着:“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
第一招:故事式开头
所谓故事式开头,就是开篇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用叙述性的语言,把情节表述清楚,然后由这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的一种方法。
用故事开头,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出观点,并能激发评卷老师的阅读兴趣。
请看:
例1我常常被那个叫做尾生的古人感动得落泪。
“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
”尾生就是这样一位执著得可爱的君子,为了那一个或许并不重要的约定,为了守住自己心灵深处写给自己的那一份契约,他竟然用生命来壮烈地捍卫它。
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闪光的两个字——诚信。
(《守住心灵的契约》)
作文的开头,考生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诚信的故事,尾生为了守住约定,竟抱柱而死。
故事非常简洁,关键是作者把尾生和诚信联系起来,很自然地引出了话题。
古人尚且知道守住心灵的契约,那么我们呢?我们又该如何守住心灵的契约呢?
例2春秋时期,晋国有一权臣赵简子,为了表示他有仁慈之心,喜欢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送到他府中,让他在年初一时放生。
于是,每年邯郸地方的老百姓便纷纷拥进赵简子的府第,来进献斑鸠。
这是何其荒唐!为了放生,结果被打死打伤的斑鸠很多很多,以致“名”为行善,“实”为行恶。
这种只讲形式,不讲效果的做法,正是一种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
由此可见,只顾“名”而不注重实际的形式主义,其害何其深也!(《“名”与“实”》)
开头首先把赵简子这种追求的“名”与造成的“实”相矛盾的具体情形展现在读者面前,把读者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中,同时又引导读者思考,避免了一开头突兀的说教,符合人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运用故事开头的手法,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精心选择故事,以利于观点的引出;
二、因为故事仅是一个由头,所以叙述不宜过细,篇幅不宜过长,能引出观点就行;
三、一个故事可以从多角度理解和诠释,在叙述时就要重点突出能够引出自己观点的那一个侧面,使观点的引出水到渠成。
第二招:层进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也称递进式、层递式,就是按照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纵向开掘的一种结构方式。
层进式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分论点时,这些分论点之间构成的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关系。
层次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
这种结构俗称“剥笋法”,一层一层地“剥壳”,最后显出其本质。
请看:
例3严于解剖自己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
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
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
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3。严于解剖自己就会提升自己。
提纲中先提出观点,然后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采取“剥笋法”一层层地深入分析,指出要“解剖好自己”就要有“自知之明”“要勇于自我批评”,要有“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从而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并解决了问题。
二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来写。
这种论证结构的好处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论证深刻。
请看:
例4不要轻易说“不”
①人贵在自信自强,……所以无论面对着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们都不要轻易说“不”,我信我就能。
②要成功就不要轻易说“不”。
③要活得精彩就不要轻易说“不”。
④学会坚持就不会轻易说“不”。
⑤学会自信就不会轻易说“不”。
⑥只要坚持,你便成功;只要自信,你便活得精彩,在困难面前,我们都不要轻易说“不”。
(20xx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不要轻易说“不”》)
本文开头第①段,考生首先解释了“不要轻易说‘不’”的具体含义:那就是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的时候,应有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
从“是什么”的角度来入题。
②③两个段落便从“为什么”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因为“要成功”“要活得精彩”就要“不要轻易说‘不’”。
④⑤两个段落,便是从“怎么样”角度来论证,学会了“坚持”“自信”就会“不轻易说‘不’”。
第⑥段,总结全文。
整篇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环环相扣,干净利落。
运用层进式结构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层进式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恰当,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不可随意颠倒;二、层进式各个部分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要用一些过渡性词语承上启下;三、在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写作时,要明确回答各部分的内容。
常言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转眼间,我的高中生活已过去了。有欣喜亦有伤感,寒窗苦读终于结束,与同学们相处的生活也结束了。你们的真诚、欢笑让我难以忘记。
一直以为自己是个铁石心肠的人,分别习以为常,自己也能够坦然面对。可今天在最后还是不争气的落泪了。舍不得,是真心的舍不得。舍不得这些同学们,舍不得教我们的恩师们,舍不得这个高三四班。
高三四班,尽管相处的时间只是短短的几个月,但留给我的是最为深刻。父亲说,高中的同学到现在他也记忆犹新,一开始我还难以理解,以为高中的同学同以前的一样,一离开便谁都忘了谁。到今天才明白真的有那么原来分别真的有那么沉重。
一百天的时间固然短暂,但它也能包含着我们的付出。四班,有着我们的酸甜苦辣,有着我们的欢笑,有着我们的`困苦,有着我们的悲伤,有着我们的汗水和泪水。
六月的季节,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这是个美妙的季节,是个毕业的季节也是分离的季节。我也最终将和我的朋友们分别,尽管是心痛,也是不得已。也许以后的日子再也难以想见,也许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有着很多的也许,可这也是我们必须经历的,有经历才会有成长。
“书山有路勤为径”“书到用时方恨少”古人诚不欺我也。浑浑噩噩的度过十几载,现梦中惊醒,唉……
明天就要高考了,是真正决定的时刻到了!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明日进考场,金榜定有名。在最后,祝愿高三四班的同学们高考顺利,金榜题名,未来前程似锦
小女孩上中学来到了新学校,她想抓住这个机会重新开始自己的“社交生涯”,不再像以前一样做孤独的一份子。于是这个女孩用尽各种方法去尝试,几年之后,她真的成了班级里最受欢迎的女生,甚至成为毕业舞会“女王”的热门人选。小女孩摘掉了“内向”的标签, “丑小鸭”终于实现被人注意的愿望。女孩向世人证明了:内向的人也可以获得影响力。
这个小女孩不是我,但是却惊到了我,因为简直就是我幼年时的翻版!我自己也是高中时意识到自己太过内向,立志要改变自己。不同的是,现在的我除了话比以前多了点,大多数时候还是泯然众人,丝毫不懂得影响力为何物,更别说运用了。如果不是读了凯伦·梁的《深度影响》,我会永远以为,影响力是明星政要才需要的东西,我们普通人根本不需要。
我们周围总会有些内向的人。他们大多喜欢安静,寡言少语,这种自带的性格特征在生活中往往被打上“害羞”的标签。内向与否并没有好坏之分,说起来也只是生活方式的选择而已。
然而过于内向也会产生各种遗憾,比如自己有心仪的对象,却不敢向对方倾诉而最终错过;再比如有些家长,心里爱孩子嘴上却从不夸奖,整天不苟言笑地出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缺失自信而终生陷入自我怀疑之中。
在职场上还有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很多员工任劳任怨付出很多,升职加薪却没他们的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知道埋头工作,从来不和自己的老板交流,老板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些人的存在。以上这些,都是因为内向者自身影响力不够的结果。《深度影响》这本书,正是写给内向者的自我提升秘籍。如果你也是个想要有所改变的内向者,或者说,想要学习运用影响力的需要者,那这本书非常适合你。书中讲述了75个简单易行的方法,不仅有利于你的职业发展,也能大大改善你和同事、朋友和家人之间的关系。
《深度影响》作者凯伦·梁,也就是开头提到的那个小女孩,现已成为亚洲职业演讲协会成员,美国训练与发展社团“提高人才绩效计划”培训师,曾入选“新加坡十大影响力职业演讲家”。。现在的凯伦·梁,已经成长为一名非常有影响力的职业培训师。《深度影响》是她花费20年的时间研究自我意识和发展的精华集结,经过她培训的众多企业管理者或领导者,都更有效的发挥了自身的影响力,赢得了事业长足的进步。
《深度影响》
本书主要讲述了3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深度影响力的基础
第二:拥有深度影响力的方法
第三:如何自然地赢得他人的`心
一,什么是深度影响力的基础?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影响力的含义。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影响力是用一种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我们想要达成某一个良好的愿望,那就得看看自己的影响力能不能让事情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愿望,但事情的结果却常常不让人满意,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没有正确运用影响力。
《深度影响》中提到了影响力的两个核心:喜爱和尊敬。什么意思呢?如果你想运用你的影响力,自然而然的赢得他人的心,就要使他人喜爱或尊敬我们。书中提到一个例子,公司里有这样一位员工,整天吊儿郎当,迟到早退,上司提醒过多次,还是没什么改变。某天这个员工又迟到了,上司决定不再像以前一样用温和的态度和他说话,换成了严肃的表情和严厉的语气。此时这位上司富于权威的表现提升了自己在员工心中的被尊敬程度,促使员工主动收敛他的行为。人们越是尊重你,就越有可能接受你对他们的影响。
让我们再看看生活中的例子。一个家庭里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叛逆,父母说话他不理不睬,吃完饭就甩门进了自己的房间。父母很生气,多次严厉教育,但是孩子就是左耳进右耳出,这个时候,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几乎不存在。《深度影响》里提到:我们喜爱或者尊敬一个人的程度,决定了我们允许这个人影响我们的程度。喜爱是尊敬的基础,孩子如果不喜爱你,那也不会尊敬你。父母调整了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孩子谈起了周杰伦,孩子的态度顿时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变。这个道理在职场上也是一样的,你想对谁运用影响力,想要达到什么结果,就要“知己知彼”、“对症下药”。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了解自己或他人的影响力处于什么状态呢?《深度影响》提出了四种影响力类型,它们是:休眠型、权威型、亲和型、信服型。(如下图)
《深度影响》
休眠型:喜欢“做自己”,对运用影响力基本无感。
权威型:强调被尊敬,爱控制,不在意被喜爱。
亲和型:受人喜爱多,受人尊敬少。很难说“不”。
信服型:喜爱和尊敬完美结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导型影响力类型,但它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你面对不同的人,需要处理不同的情况,你完全可以在四种类型之间转换。也许你固守一个类型已经很久了,尝试打开你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看看他人真正的关注点在哪里,调整自己的影响力类型,当你变换了视角,处理事情也会越来越顺手。
二,拥有深度影响力的FREE四步法。
凯伦·梁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来形象地说明了提升策略。她聪明地做了类比,把开车导航不断纠正到达终点的过程,类比我们通过行动来增加喜爱和尊敬,最后实现结果的过程。具体的步骤是这样的:(如下图)
《深度影响》
1创造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阿尔伯特·梅拉比安教授的研究报告称,形成第一印象的因素占比分别是:视觉(外貌和肢体语言)55%,声音(语气)38%,言语(用词)7%!由此可见,颜值什么时候都是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如果一个人还能够用得体的言辞清楚地表达自己,就完美赢得了“印象分”,也就赢得了初步的喜爱。
2快速建立融洽关系
WTF交谈法能够快速改善人和人的关系。W指工作(Work),T指想法(Thoughts),F指家庭(Family)。凯伦·梁告诉我们:交谈是人们互动的主要模式,在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后,双方如果按这个内容框架来交谈,会很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一开始,人们通常会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Work)?”交换过彼此的职业信息之后,如果想深入建立关系,就要从对方的兴趣、爱好、成就入手(Thoughts),了解对方最在乎的事。“5W1H”作为提问的开头,开放式的结尾会让你了解对方更多。谈论家庭在工作场合未必有合适的机会,但你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对方的私人物品(Family),照片,甚至是屏保画面,只要找到双方的共同点,私人化的聊天就足够拉近你们的距离。WTF交谈法不是“一锤子买卖”它适用每一次的谈话,并且让你在这种“练习”中到人际关系更和谐的感觉。
3情感连接:将关系推进到信任区间
围绕激情和恐惧交谈。激情意味着梦想、目标这些根植于内心的终极想法,一个人只有在信任你的情况下才会愿意对你敞心扉。同样的,当一个人愿意对你表露恐惧,这预示着谈话将去往更私人、更亲密的层面。凯伦·梁指出:要在谈论过激情之后再去谈论恐惧。人们更喜欢分享快乐的想法。当你发现了一个人的激情和恐惧之后,可以问一个神奇的问题:“有什么我能帮到你的吗?”这句话之所以让人无法招架,会让对方觉得你就是希望所在。你们之间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信任。
FREE四步法中,如果做到了以上123,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影响力发挥已非同日而语。假如你需要发挥影响力的对象是你讨厌的人,你怎么办?凯伦·梁指出:换一个积极的词来形容对方。只有推翻你先入为主的坏印象,才有重新建立好印象的可能。
三,5C特质:如何自然地赢得他人的心。
如果说喜爱和尊敬是赢得影响力的基础,FREE四步法是用来影响个人的有效技术,5C则是影响团队的终极道法。5C是乐观、关心、自信、真诚、奉献。我们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会存在某一个品质,也会为感受到别人的某一个品质而有所触动。这就是影响力的发生,在不经意间,我们被影响了。
乐观:乐观的人通常有着积极的态度;
关心:考虑对方,人们就会接纳你;
自信:相信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会感染别人;
真诚:让人消除戒心,得到信任;
奉献:施比受更为有福。
以上就是《深度影响》的主要内容。凯伦·梁虽然在书中列举了很多职场上的事例,但它的内涵对我们的生活也颇具指导意义。受人喜爱满足了我们的社交需要,受人尊敬满足了我们的尊重需要,发挥深度影响力就是自我实现需要。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发展的过程,学习和实践是唯一的路径。
凯伦·梁在结尾说:“人们可能不会记得你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给他们的感觉。”
做更好的自己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