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深有所感。
这个星期我用了五天的时间读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当我读完这本教育人们怎样做人的好书,我深有所感。
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的形式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生活状况已以及他们对各种事物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情感与不同的处置方法,它是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理解!
里面有许多作者的小伙伴,他们是可爱讲道理的孩子虽然有的贫穷,有的富有,有的残疾,有的学习落后,但作者他从不计较,与他们玩得开心,学得快乐,并从开心和快乐中得到了教育,《爱的教育》这本书塑造出一个个貌似渺小却并不平凡的人物:小石匠,小铁匠,卖炭人的儿子,少年鼓手等等,这些平凡的人物在许多感人事件,在我的心中激起了一阵阵强烈的感情。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是啊,爱在我们之间无所不在:父母亲对你的爱;亲朋好友对你的关怀……可当我读了《爱的教育》后,对它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睡觉——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对睡觉再熟悉不过了。睡觉简单而平凡,可能在人的心目中没有什么特别可谈之处了。可是小班的分享阅读中就有一篇《上床睡觉》的故事。这么简单的故事怎样教幼儿呢?其实这个故事表面上是很简单,但它有很多空间给我们挖掘的地方,如何更好地发挥读本的教育功能。除了教幼儿朗读故事之处,还能从读本当中获取什么知识呢?读了这本书,孩子能够学会什么呢?其实在《上床睡觉》这个故事中,巧妙的融入了数的概念、量的体验有关数学领域的知识经验。如小蛇和河马、大象的对比,动物与枕头的一一对应关系等。
从动物们上床睡觉到动物们都住院了,在读本的图画信息非常丰富,有很强的叙事性从画面来预测和推断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所有的动物都上床睡觉了,哪床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里可以让幼儿不断的预测和推断。在这样的情节中不断发展幼儿的推理能力,同时培养幼儿更有效地观察的方法。比如小蛇的尾巴卷树上紧紧的,动物们的表情等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许多好书,其中令我最难忘的是《爱的教育》。
这本书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写的日记体小说,它写的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书中不仅写了让安利柯引以为傲的好友卡罗纳的侠义之举;也有品学兼优的班长德罗西的助人为乐;也有沃提尼的虚荣狭隘,还有坚强不屈的科罗西……爱是整本书的主旨,在最简单朴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虽然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让我非常感动。
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不禁想到自己,我也被浓浓的爱包围着。在学校,有老师对我的爱,有同学之间的友爱;在家里,有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还有奶奶姐姐对我的爱……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妈妈对我的爱。记得有一次,我因为感冒而发高烧了,妈妈又喂我吃退烧药,又给我贴退烧贴,还不停地把我身上的冷汗擦干,忙得团团转。可是我的高烧仍然反反复复不退,看着我难受的样子,无奈之下,妈妈只能背起我就往医院跑。由于我分外虚弱,靠在妈妈温暖的背上,沉沉地睡着了……到了医院,我朦胧地睁开眼睛,通过医生的诊断,我才知道除了吃药我还需要打吊针。妈妈又急急忙忙地带我去了输液室。等打上了针,妈妈给我盖上温暖的小毯子,给我充了热乎乎的热水袋,还不停地安慰我。望着妈妈担心的神色,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爱。
我们都生活在爱的世界里,爱的海洋里,让我们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吧!
“人,如果要进步,就要不断的学习。”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但当参加工作、结婚、生子这一系列的事情都相继发生后,我敢说我从没有认认真真地读过一本书。假期又要完成读书任务,该读一本什么书呢?我煞有介事地跑到书店。选选本专业的吧,说实在的,教学那类的专业性与理论性很强的书,我真的没有勇气去选,因为我真的是不喜欢,怎么办呢?忽然一本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吸引了我。我只翻看了几页,这本书就带给我不小的震撼。“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段貌似平凡、实为哲理颇深的引子,驱使我下定决心把它买回家并作为我假期必读数目之一。接下来的几天,我几乎是废寝忘食地读完了作者尹建莉的这篇大作。
尹建莉教育的七要素是:
1、提高爱的质量。
2、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3、一生受用的品德教育。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6、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7、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教育的七要素,每一点讲得都很详细,作者通过自己接触的实例,把教育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教我们用哪些方法去解决教育的问题,而使孩子既受到教育又不受伤害,保持孩子的那份纯真。
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替孩子做事。最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能让孩子独自做的家长就不要包办,凡能让孩子独自想的家长就不要急于给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得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各种机会留给孩子。凡事让孩子自己去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地学会做事,结果是不再犯错。
作者在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防线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有时,我的脾气略显暴躁,失控时总是对孩子施以拳脚。我们儿时的教育,多数都受到过父辈拳脚的教育。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不该再接受20世纪父母那种煞费苦心却失败的教育。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们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当我们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是否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
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定有一对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尹建莉把自己的育儿经验无私地奉献给读者,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方向,了解了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使孩子接受我们的意见,从而培育出聪明、健康、活泼、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今天,我在《学前教育》杂志上看到这篇文章。是文章的题目首先吸引了我,引起我强烈去阅读的兴趣。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惯性操作中,认为只要制订好计划,班内三名教师认真组织实施就可以了。教师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到东孩子就得向东,幼儿完全不知道教师有什么安排,幼儿是一个盲从的状。
针对课间自由活动混乱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这样反思:我们给幼儿自主的空间了吗?我们有提供给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做事的条件吗?幼儿知道在这个环节可以做什么吗?于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动区讲评时都将问题抛给孩子:“活动结束后我们有什么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们等待,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根据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丰富了一些简易活动材料。
针对每次活动在不同的场所,需要幼儿在短时间内一次次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问题。如何让幼儿预知呢?作者还是把问题抛给孩子:“我们每天上课的地方都不一样,怎么才能让小朋友都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里呢?”通过幼儿的讨论,最后决定用图片的预知方式来告诉幼儿,下一环节要准备什么。于是作者在班内开设了一个“温馨提示角”,每天早饭后都将当天上午的活动要求、场地安排用图片的形式告诉幼儿。
通过作者这两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贯通的使用这种方法。在一日活动的其它环节中,如:户外活动前,通过提示牌让幼儿了解去哪儿,站几路队,要带什么?音乐舞蹈要到哪里上?要带上道具吗?数学活动要到珠心算室吗?要带上书吗?等等。
《教师博览》一直是我最喜爱的一本杂志,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本专为我们教师编写的杂志,更因为后面的“博览”二字。
是的,身为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古今中外、名家同行,开卷有益。书中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关于教育前沿咨询的栏目“视野”,有关于各个领域的名家名人介绍栏目“人物”,有关于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手记栏目“耕耘”,还有关于人生、人文、科技、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博览》,很全面的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品味、不同风格的营养大餐,让我们在闲暇之余,信手读来,滋养我们的生命与灵魂。从这本书中,我认识到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每读完一篇文章,我都会掩卷深思,佩服作者独到见解,新颖的思路。有的文章使我茅塞顿开,有的文章让我忍俊不禁,有的文章使我热泪盈眶,有的文章使我荡气回肠自我感觉读了这些书后,心里很敞荡,思路也开阔,精神也更充实了。
我在读书中,与大师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发现教育生活是一个个细小的片段、细节组成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和片段都意味着一个教育时机。如果我们教师敏锐地抓住这样的教育时机,就可以充分体现自己对学生行为的关注,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机智。在对学生这种细小行为的关注中,教师感觉到自己很重要。教师的职业魅力就会从这里体现出来,会从对教育细枝末节的关注中体现出来,会从对师生间发生的细微生活片段的反思中体现出来。
这时,在你的心中定会升腾起立志做一名研究型教师的渴望,感到教育的财富就蕴藏在自己的教育生活里,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幸福感,实现自己教育生活的增值,这就是教师的美丽,教育的真谛。
江西著名作家陈世旭写在2010年第9期《教师博览》扉页上的一篇文章《用灵魂唤醒灵魂》。到结尾,作者引用了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教育,如果我们的教育我们的体制我们教师的目光能投得更远一些,为着孩子的一生为着民族的将来去考虑,我们就不会整天只盯着手中一张试卷上的分数,不惜打击儿童的自尊抹***孩子的天性去进行我们的教育了。我想,不久的将来,中国何愁没有诺贝尔奖得主呢?
教育是神圣的,但更是平凡的。把教育看的过分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的过分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作为教师,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应该认识教育的这种特性。我们在感受教育的普通和平凡的同时,也领略了教育的伟大与神圣。
《教师博览》让我能够深入教师的情感世界与智慧世界,看到了教育的一种境界、一种风景,也激励更多的教师能够象这些普通的老师作者一样,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读书是幸福的事,读书人是幸福的人!
《教师博览》原创版讲述的是教师自己的故事,有教育名家自己撰写的专业发展历程,用刘良华教授的话说,是“教育自传”,也有对热点教育问题与现象的讨论或深度报道,还有展示教师教学之余丰富精神生活的故事、随笔等。非常喜欢本期《教师博览》的刊首语中的这段话:“我们认定,做了教师,一辈子就必有不离不弃的三件事:教学、阅读与思考。教学是教师的本职,阅读是教师的本分,思考则是教师的本能。
教师的生命在教学中丰盈,在阅读中强大,在思考中深刻。”这段话,道出了教师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三件事,也告诉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其实就取决于这三个方面。每一个有追求的老师,都应该记住这段话,让自己拥有一种明智、沉思、有德性的教育人生。
《教师博览》每一期都会有一篇班主任工作札记,这期有南京市的郭学萍老师的一篇《四季如歌》。有人说,做班主任最辛苦,操心着四五十个人的大事小事;有人说,做班主任最幸福,感受着四五十个人的成长快乐。郭老师说:“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快乐在一起。”也许正是她的这种心态,所以她的四季如歌。她的一系列革新措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秋天,新接手一个班级使,她让孩子自己决定班级的大小事务,她对孩子说:“你们才是班级的主人。”她让孩子自己找同桌,然后绑定评比红星小组。冬天,她带孩子玩雪,然而乐极生悲,孩子们打了起来,她别出心裁地让孩子写“怎样克服自己情绪”的小论文。在她的带领下,班级充满了活力和凝聚力,在夏天的时候,孩子们秘密写起了“班级小说”。
孩子们边写,边回忆童年里的人和事,回忆着童年的酸甜苦辣。郭老师用她细腻的笔触告诉我,孩子毕竟是孩子,哪有孩子不犯错呢?真羡慕郭老师,羡慕郭老师的学生,他们共同演绎着完整的生活,而我们,眼中似乎只剩下成绩,甚至总是被教育过程中的些许无奈折磨得焦头烂额。读完此文,突然觉得,不管做不做班主任,只要用心教育孩子、关心孩子,总是能体会到教育的幸福感吧。只要我们释放自己内心的教育热情,也能拥有完整的教育生活。
你好吗?
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你的主人呀!也许你现在不认识我了,或者还在记恨我当初的恶行吧。但是我却非常思念(渴望)你能重新回到我身边,但或许这只是个泡沫。(忏悔之意油然而生)
你可能会讽刺我,说我怎么会想你。但是,这千真万确。
还记得你的旧主人——表妹把你送给我的时候,我对你爱不释手,睡觉时还抱着你的样子吗?别人摸都摸不得,一但有人动了你一下,我就会大声的指责那个人,如果有人搞脏你了,更加不得了,我就会对他“拳打脚踢”。哈哈,你真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呀。(歇后语运用恰当)
我视你如掌上明珠,走哪都带着你,连上厕所都不愿把你舍下。我还精心的给你包上一层书皮,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怜爱之心已达极致)
别人要借这本书(你)的时候,不给我东西我就不借,每次最多借五分钟,看书之前还得用洗手液把手洗得干干净净,有人说比检查非典还严格,(建议放到这段的最后)还要约法三章:1,不谁弄脏;2不谁弄皱;3不准借了不看!我想你当初一定幸福的晕乎乎的了吧?是不是有像喝了一罐蜜一样甜的感觉呢?
天长日久,随着我的书越来越多,我渐渐把你冷漠(淡忘)了,一不留神把你扔到了床缝里,我却对此浑然不觉,最后,还是阿姨把你拿了出来,放在桌上。
最让我内疚的还是那个下午……
那天,老师布置做一张教师贺卡,我回到家,发现了灰扑扑的你。我解开你的衣扣,看到了一些漂亮的`图片,于是我毫不犹豫拿起剪刀,把你的身体剪的伤痕累累,(语意重复,建议去掉)遍体鳞伤。随后,我又把你丢进了废纸篓里……
我是怀着极度内疚的心情给你写的信,请你原谅我……
一个始终无法原谅自己的人:张xx
20xx年10月25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