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进我们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棵存活了一百多年的老银杏树。它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将军,静静地守候着我们那美丽的校园。
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的,有好几层楼高。它的树枝一律向上伸展,而且相互靠拢,像经过人工修剪似的,又像一个巨人高举着无数条铁的臂膀,给人以奋发的力量。
春天,银杏树上萌出了嫩绿的新芽。夏天,叶子长大了,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小扇子。微风轻轻拂过,小扇子在风中一扇一扇的,好逗人喜爱呀!
到了秋天,银杏树的树叶变黄了,在那满树的金片下面,还隐藏着无数黄澄澄的银杏果。一阵秋风吹过,片片黄叶从树上纷纷扬扬的落下来,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在追逐嬉戏。一颗颗熟透了的银杏果从树上落下来,引来许多学前班的小朋友在树下仔仔细细地搜寻呢!听说这银杏果吃起来香甜可口,不仅可以做菜,还可以做药。冬天,银杏树伸直它那挺拔的躯干,与呼呼寒风顽强地抵抗。
我爱这棵让我们校园变得更美的银杏树。
这个星期的星期五, 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活动--观看科普展。
听到这个喜讯后,我就耐不住性子了,焦急地等待着。下午二点左右,我们兴高采烈地在胡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操场上。我们排队等候,每个人都拿到了一副3D眼镜,戴上它看鲨鱼的时候,仿佛你在海洋中越走越远。鲨鱼正慢慢地向你游来,想要一口吃掉你。戴上它看一条条颜色鲜艳的美丽鱼时,真忍不住去摸它一下,可是却摸不到。看海洋中的3D电影真是奇妙啊! 接下来到实践活动了。令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装箱工人”和“无皮鼓”。装箱工人就是在一个大箱子外围着六个小箱子。将小箱子装到大箱子里,使大箱子叠得整整齐齐,我和同学试了许多次,还是没有把它装好,看来“装箱工人”还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说到“无皮鼓”,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无皮鼓”,难道无皮鼓没有皮吗?”是的,无皮鼓没有皮,因为它不是像其他鼓一样是要打鼓才会发出声音的。它只要轻轻一摸鼓面就会发出动听悦耳的声音,你一定觉得很奇怪吧!科普实践活动中还有许多好玩的,如:“看得见、摸不着”。从一个洞住里看,有一个红红的东西闪现在眼前,可伸手去摸却摸不着。
科普展十分奇妙,既让我们感觉到了科学宾伟大,又让我们到了科学带给我们的快乐。
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这里的一切我都是那么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我都涉足过,这里的每一棵树我都抚摸过。十五年了,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异常地亲切,特别是那棵高大的银杏树,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那棵银杏树直径约有六十公分,粗大的树干一个大人也合抱不过来,年龄据说一百多岁了。它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看着我们生活,看着我们长大,为我们奉献着绿荫,奉献着果实,成为我们克服困难的庇护神和成长的见证者。
这棵树记录了我的童年,记录了我的成长,有酸有苦也有甜。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总是很脆弱,不够坚强。一次放学回到家中,家里很冷清,没有一点动静,没有任何人。我放下书包,就去找妈妈,可是屋前屋后菜园里到处都找不到,我来到银杏树下,靠着树身坐下,很想哭,可还是忍下来了。抬起头向上看,发现树顶上有一根树枝断了,但没有完全断掉,看得出来已经折断很久了,可是枝上的.树叶还是绿的,和其他树叶没有区别。我顿时懂得了这棵树为什么能长成参天大树,那是因为它的坚强,就算只是有一丝希望也不会放弃,总是努力的生长着,向着天空,向着太阳伸出它坚韧的臂膀,挑战明天,迎接未来。于是我闭上眼,深呼吸,然后就接着去找妈妈了。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了,不是那么孤单,走的每一步都很坚实。不久,我就找到了妈妈,和妈妈一起回到了家。
是这课树让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独自去面对学校中的困难,健康地成长;也是这棵树让我更有信心更有力量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快乐地成长。这棵树也是我家乡的标志,一次我和朋友在一起谈到彼此的住址时,其中一位突然说:“你家那里是不是有一棵百年银杏树啊?”我幸福地笑了。
我爱这棵树,它让我由此及彼懂得了爱家,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尽自己的能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回报亲人,回报母校,回报家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小学科普说明文教学中,学生要把握说明文严谨的文章结构、多样的说明方法,并感悟这些方法的运用,形成自己的语文学习技能。例如,在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秦兵马俑》的教学中,笔者先请学生们通读课文,找出文中最具有概括性的一句话。学生很容易就找到句子:“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笔者接着请学生们结合整篇课文对这句话进行探究性学习,思考这句话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学生们相互研究得出结论:“这句话出现在两部分之间,前半句写的是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后半句写的是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第二节表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笔者启发学生思考:“你从这一节的哪些地方看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有的学生找到了相关数字,有的找到了“两个半足球场”等,体会列数字、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方法使用的妙处。这样教学,教师充分利用说明文的文章结构和说明方法,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文章内容,还让学生在探究中感知说明方法的运用。
你只要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比如:人为什么会走?自行车汽车为什么会跑?飞机为什么会飞到天上?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太阳只是一个巨大无边的大火球,从里面到外面,分为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和表层。表层是是色球和光球还有日冕。太阳的光和热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噢!原来太阳上有很多很多氢气,这些氢气的原子核不断发生反应,就像氢弹不断的爆炸,所以总有光和热发出来,太阳发出的光,要8分9秒才能到达地球。
牛顿,爱迪生……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从小就是对任何事都有一颗好奇心,认真做好每件事。所以我们每位小朋友从小就开始认真学好每门功课,认真观察身边的每件小事。才能掌握更多得科学知识。
学以致用是学生将语文学习由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在小学科普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咬文嚼字、理解探究,把握说明文语言的精准和说明方法的妙用,并试着自己写一写说明文。执教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海底世界》时,笔者先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体会文中每一节中心句的妙用后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校园有哪些景?它们各自又有什么特点呢?”对于这个有趣的话题,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我们有雄伟的教学楼。”有的说:“我们学校的小池塘清澈见底。”有的说:“我们的操场很热闹。”有的说:“校园的主干道打扫得很干净。”还有的说:“花园里的花开得很茂盛。”……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选择了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写在黑板上,并提示道:“同学们,你们能分别以这三个句子作为中心句介绍一下我们的校园吗?”学生们根据笔者的要求立刻动笔写了起来。虽然三年级学生的文笔很稚嫩,但他们大都学会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由此可见,学生在赏析文本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迁移运用了已掌握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和形式的有机融合。
总之,说明文教学包含了阅读教学的所有元素,体现了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及说明方法运用的合理性。教师要深入研读文本,从不同文本的表达特点出发,选取恰当的角度切入,巧妙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理解文本、迁移运用,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银杏树是一种珍贵的树,科学家称它为活化石。
银杏树的果实,闻起来芬芳扑鼻。但是你在一岁的时侯种上银杏树,只有你八十岁时才能吃上美味的果实。春天的银杏树挺拔;夏天叶子肥美;秋天叶子变黄;冬日叶子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晴天,太阳滋润的银杏树,让宝贵的叶子长得葱翠,茂盛。很多人都喜欢吃果实,但要好好保护好银杏树。没有了银杏树就没有了人们喜欢吃的果实,没有了银杏树就没有了宝贵的活化石。现在银杏树越来越稀少了,我们又找不到更多的银杏树的种子。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银杏树,没有了它就少了一种个活化石。没有了它就没有了人们喜欢的果实。我们要用我们得心去保护好银杏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