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学校以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便真正进入学习生活了。这一长期的学习阶段里,主要学习的是书本知识,也有一些技能的学习与锻炼。它们为一个人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应当说,学习与实践,是在走出学校,踏上更广阔的社会才开始的。纷繁复杂的社会,才是铸造人的大熔炉。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在他那篇有名的《劝学》一文里,强调学习重要性的同时,更提出了学习要恒与专的问题。“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强调的是学习要有恒。“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这强调的是专一。一个人,在社会上要有所造诣,离开恒心和专一是决不能达到目的的。当然,不能机械地理解专一。所谓专,是指自己要把握某一方面为重点,为核心,不是要你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在你把握重点同时,必须广泛涉猎自然的、社会的等各方面知识。这样有专有博,才不至于褊狭和无向。
对一个人来说,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对于你所学的东西,尤其重要的是,应当动脑筋去思考,不能偏听偏信,人云亦云。比如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你只看过一两篇有关文章,便以为他们说的正确无误。这样,你将会产生错误认识,失之偏颇。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就是说,学习要勤奋不辍,不能由玩乐而荒废;道德修养,观点认识,要在反思中不断加强完善,不能盲目因循。伟大教育家孔子在和他的弟子谈论中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意思是,学了要认真思考。否则,就迷糊不清,易受欺骗。如果光是空想,不去学习,那就会惰怠,更危险了。这两位古代先贤,都能谆谆教导后人,如何把学习与思考完美地统一起来。
最近,偶尔在报纸上看到一篇谈论孔子的\'文章。作者全文肯定孔子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称之为“至圣先师”。这样评论介绍,未免是误导,严重地违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结果既害人,亦害己。如果我们不去客观公正地评论一下,将会造成很大误解。
是的,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他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是值得肯定的。但历史地唯物地去看,他是站在贵族统治阶级的立场,去灌输他的教育思想的。“学而优则仕”,是他的基本教育核心,竭力维护封建伦理,君臣制度,是他的根本教学宗旨。而他对劳动人民,广大妇女,无论在感情上,还是在立场上,都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我们都必须了解,不能有意无意地避而不谈,否则,我们就犯很大的错误,贻害无穷。
在此,我们不妨把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话录《论语》中的原文来证明一下:“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文中的樊须,就是樊迟,是他的学生。向他请教种庄稼,栽蔬菜的方法,他说不会也就罢了。可是,待樊迟走了,他却在背后向其他学生说樊迟是小人。当然,这里的小人,和文中的“上”是相对立的。所谓上,就是指封建君王及其为官者;所谓小人,就是指老农、老圃等劳动人民。这简短的几句话,不是很明白地告诉人们,他的立场和教学理念吗?再看,仍然是论语中的话:“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里意思是:世上只有妇人和不懂道理的劳动者难以教养。靠近他们,就会有不文明的表现,远离他们,便会怨恨你。这不也在明显地告诉人们,孔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吗?
用不着再去抄章摘句了,从上面我们已完全可以看出孔子的阶级局限了。因此,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教育者,决不能模糊阶级立场去传道,授业,解或。否则,不是无知,就是有意抹***阶级观点去谈事论人。我国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汉代及其以后,历代王朝都利用孔丘的基本教育思想,去统治人民,孔丘的至圣先师的桂冠,也就越戴越高。今天,我们决不能麻痹上当。我们一定要既会学习,也会思考,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批判地继承,吸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至于目前世界上各地兴办的孔子学院,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无产阶级教育工作者,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决不能丢,决不能盲目地人云亦云。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要合作基础上的,在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一定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然后依据自己的想法动手操作或交流意见,这样学生合作学习才有明确的目标和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增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两点:
1、抓重点、难点内容,巧妙设计合作内容,将需要发挥小组集体智慧解决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
2、领会编写意图,挖掘教材内涵。
教师只有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设计出合作活动,选择有价值的合作学习探究的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分工明确。
合作学习就是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以及性别等方面的特点,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分组时,要求组内成员好、中、差学生的适当搭配,使小组间基本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可以让一些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的学生起示范带头作用,以便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组内其他成员,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但这种分组形式不宜在每一次分组合作学习中采用,否则容易造成一人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当“陪客”的现象。同时,还应该根据合作学习内容的特点、难易程度等动态地编排小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也可以是组内角色的互换,让小组中每个成员承担与其兴趣、能力相当的一部分任务,这样可以使个人的优势最大化,并获得小组总体效果。
2、建立机制。
首先,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有利于小组内的学生形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同时,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学习结果。学生不仅要为本小组的活动献计献策,同时也要努力使小组内的其他同学理解并认可自己的想法。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就易于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使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身的努力对小组整体的荣誉和成功有责任。
3、适时引导。
我们所面对的是学习能力还很不成熟的正在成长的小学生,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很难能有效整合各种观点。因此,在学生合作时,教师要及时全面巡视,发现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沉闷、压抑的合作环境。“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创设了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初一时,我们好奇、无知;初二时,我们勤奋、好学。初三的我们又会变成什么样?初三的生活真的像许多人说的那样“苦”吗?
“未来的颜色由自己决定。”高三的学长们曾经微笑着对我们说。
初一时的我,懵懂无知,喜欢用微笑去迎接一切。但是我的微笑,充其量只算得上“阿Q的微笑”,面对困难,一笑了之,没有想过解决的方法,多数情况下只能说在“自欺其人”。我无法将幻想与现实很好的结合,所以我在新年编导的第一部课本剧大获失败,当时的我觉得很不公平,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那么多,得到的却只是白眼和嘲笑?为什么我努力的要将课本剧排好可是偏偏演员们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曾为此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我慢慢的发现,其实那并不是“不公平”,因为我的剧本里净是些亢长无力的空话,演员读都读不下来,观众们看着更是云里雾里,我所拥有的一切完美的\'构想在现实中都那么脆弱。于是,我明白,再美好的设想也要顺应现实,不是光靠想的多么多么的完美,而是要真正做到完美。
我曾一度苦恼与自己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每每课间总是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我完成,但总是忙得焦头烂额还是无法做好。所以每次列计划时总是把“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放在第一位。我开始努力地为自己订计划,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把重要次序先后一排,有条不紊的一件件完成,减少了很多出错的可能性。
有人把初一的学习比作在平地上奔跑,我们学到的所有新知识只是为将来做铺垫,所以一旦落下,快走几步就赶得上,可是如果错过了打基础的时候,很可能在向上攀登的时候因为基础薄弱而被远远的落下。所以在初一时期,打好基础,也是为初二、初三奠定一块好的基石。
初一,像一道大门,我们还是刚刚跨入门槛,门里是什么,好奇的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初二,我一度热衷于做幻灯片,喜欢在双休日下午花上大把大把的时间做好一个漂亮的幻灯片。那时候成绩也有下降趋势,可是我始终不明白,只有放弃爱好才能够换来成绩吗?也许,是我不懂得如何安排好爱好与学习所占用的时间吧。
初二新增了物理,所有人都对这一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也不例外。当然,我们所要做的绝对不仅仅是听课,写作业。更多的是要学会复习预习,学会分析,学会及时地改错,让这门新知识有一个好的开始比什么都重要。再说,初三的时候还要有化学呢,没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如何面对接下来一连串的挑战?
也许初二的暑假也将是一次“热身”,为即将到来的初三做准备。我们从来没有过如此之多的作业,听到作业的那瞬间眼前都是黑漆漆的。难道我们要度过一个黑色的夏天了吗?于是我突然恐惧起初三的到来,难道初三真的“苦不堪言”吗?
在充满着金色阳光的下午,我们拼命的奔跑,汗如雨下,但是每当听到9班被表扬,大家都会很用力的鼓掌,我们知道,在为自己加油的同时也鼓舞了身边的同学,在最最危急的时刻,一丝软弱就可以让一个人退缩,可是一道掌声就可以让所有人振作,9班是一个整体,只有互相搀扶互相加油才可以一起走向胜利。
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最后一次”,即将迈入初三,初三的我们再也不能上二课堂,再也不能参加合唱比赛,再也不能……于是我们格外珍惜“最后一次”,英语节合唱比赛,女生们捧来一个金光闪闪的第一名,谁也忘不了在钢琴边艰苦奋斗的日子;篮球比赛,男生们屡战屡胜,一路***到了总决赛,谁也忘不了炎炎烈日下他们刻苦练习的身影;话剧比赛,演员们努力地练习,还有人准备道具,准备音乐……谁也忘不了演出那一刻每个人脸上由衷的微笑;9班承办的英语节演讲比赛,更是大获成功。一年以后,已经毕业了的我们回忆起初二的点点滴滴,一定可以感到由衷的自豪,因为我们的努力,可以创造奇迹!
我曾将9班想象成为一个充满阳光的向日葵园,有辛勤的园丁,有茁壮成长的向日葵。花儿在阳光下坚定地微笑,不论风吹雨打,始终顽强地面向太阳,微笑着坚持着心中的理想。这其中,少不了阳光雨露,少不了风雨飘摇,少不了园丁日夜照顾,更多的是对于光明、梦想的坚持与渴望,在阳光下,我们快乐地生长着。
初二的我们,已经迈进了门槛,面前是一段长长的阶梯,我们不停的攀登,摔倒了爬起来,大家互相搀扶着前进。虽然不知道阶梯的尽头有什么在等着我们,但是我们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而那个美好的结局,是不断的摔打和历练造就的。当然,这其中,有汗水,有快乐,有友情,有责任和信念,还有美好的希望。
每个人都有不同颜色的初三,红色、黄色,抑或灰色、黑色,不同的颜色取决于每个人心中对初三报有的不同态度。对于乐观的人来说,初三是快乐的;对于悲观的人来说,初三给他们带来的只有痛苦。因为面对同一次摔倒,乐观的人爬起来,悲观的人宁肯永远趴在地上也不愿迎接挑战。不同的心态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你会选择哪一种?请相信,未来的颜色由你自己掌握。
初三,对于初一的我们来说,太遥远。对于初二的我们来说,太模糊。谁也不知道初三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时期,我们将会在这样一个时期里发生怎样的变化。不过,让我们微笑着迎接未知的初三,就像田野里顽强成长的向日葵那样,不管未来有多少艰难险阻,始终微笑着迎接每一天的阳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