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是一个别无选择的归宿,我便个性地涂鸦生的过程。
——题记
生命是从一座山峰走向下一个山谷,再上另一个峰头的周而复始。大多数人都很享受身处峰顶俯视众生的快感,对他人仰慕的眼神爱之更甚。于是我们不顾内心所好,竭力去攀爬众人认定的高目标,尽管知道谷底的山花烂漫,为着与人平肩仍旧武装上阵。而在垂垂老去之时,多少人长叹自我丢失。为不悔的人生,我们何不做自己?
在中国的职业选择中,公务员是倍受追捧的。竞争激烈非凡。难道在这样一份工作中的员工都是相当满足现状?我想未必,有些人只是在利益的熏陶下丢失了年少那个纯纯的梦。在单纯的小学校园中,梦想栏里总会出现清洁工,职业篮球手,公交司机等等在成年人眼里嗤之以鼻的职业,但那些却是孩子内心不染世俗的想法,用最纯真的方式表达自我。不会是成年人世界全身妆扮的坐在办公室,以最无所事事的姿态来诠释“美好”人生,还在内心揣一份沿铁轨流浪的叛逆,不过是敢想不敢做的压抑。为着别人眼中的最好,活生生的把自己扼***在本该自绘的繁华路途。
一生能有多长?所有的打拼成果都在你打拼的过程中失去光丽,因为你在努力触及“高目标”时,弄丢了享受的时光。何不做自己?与世无争的面容,步履轻盈地在夕阳下逛逛小河畔,抑或是在世人嫌弃的乡村守一座庭院,坐一把摇椅,撒一把小米,喂一群小鸡。若是心向所之,清贫又有何不可,只做自己。
青春终会是一场历史,没有你想要的回到过去。压抑的活着不如痛快的死去,在合法的界线内,年轻的我们应该美好的绽放自己,不再按照别人的线路,听从心的指挥,做一回美美的自己。我们哪怕走入荒芜也会内心繁华。
内心的那个关于真我的声音在叫嚣着,弥久不消,那样执着的自我还忍心视若无睹吗?
如果你想成为歌手,请勇敢地背上吉他,客走他乡。觅一个你想要的远方。
如果你想成为画家,请调出自己的颜色,谁说苹果不能紫色,谁规定鸡蛋不能比鸡大呢。
世界太繁杂,没有谁可以过的最好,既然争不出一二,那就做自己。峰顶可观远景,若自己偏爱山谷野花的色相俱全,远景便该放弃。每个活着的人都同归于死的结果,一生的标志便是那留下的脚印的模样,那就走的尽兴,走出自己的凌乱美,走到年老色衰,回首过去时没有后悔。勇敢做自己。
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样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因此我们应当抓紧地、毫不拖延地、充分地生活,要选择去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就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要珍惜每分每秒。***曾云:“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学习生活中,若我们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并珍惜时间,就会碌碌无为。《你的坚持,终将美好》这本书曾这样说道:“自律对我而言,是我贴切我最想成为的样子的手段,所以我越自律越幸福。”自律才是最大的自由,当你勤奋努力,约束自己,才能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机会,才最有可能在未来成就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坚定前行的脚步,不断地完善自我。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云:“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那个小时候就能独立发现等差数列求和问题解决方式的天资聪慧的他,却出身贫寒。他的父亲并不认为学问有什么实际用处,也不打算让他继续接受教育。可他没有放弃,最后在别人的资助下,他坚持学习,埋头于研究,一生勤奋而朴实。在平行线理论的几何研究过程中,当时已63岁的他为了阅读有关书籍,坚持学习俄语,并最终掌握了这门语言。最终高斯成为和微分几何的始祖中最重要的一人。高斯曾说:“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地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地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不断地攀登。”正是由于其不断地坚持,才能最终完善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便要如同海燕一般无惧天地间的暴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那句话便立足了他的一生。一艘小船,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对茫茫无边的大海,面对凶残鲨群的围追,面对自己身上的苍老与伤痛,他始终长明着心中希望的烛光。在黑夜中,为自己指明了方向,带自己走出了困境。没有了鱼叉,便手握尖刀;没有了尖刀,便以船桨做武器。这是人生的奇迹,也是人一生的微缩。就像陶土进入窑中煅烧,经历了种种磨难,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是坚定地为实现自已的理想去生活,而不必因为别人的眼光进退两难。《小松》一诗中曾提到:“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我们如松木一般,追寻自己的价值,成为最好的自己,仿佛并不太需要向别人如何解释。不要因为没有掌声,而荒废自己的梦想。
最好的自己,既能够数得清天上的繁星,也看得见自己脸上的煤灰,然后不慌不忙地对着这个世界微笑。
就算是倦鸟,也要奋力翱翔。因为你的世界在浩渺晴空,在层层云海之中。因为做最好的自己,所以永远在路上,永远步履匆匆。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自从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我们就时时刻刻都在成长;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渐渐地会发现,周围的人们,和我们是那样的相似,又是那样的不同。相似,是因为我们属于同一个种族——人类。我们都会高兴,会难过,会用心去感受;不同的是,我们虽然大多都接受着同一种认知,但在这之下,我们的思想不同,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也就不同。所以,导致我们对事物的看法的不同以及行为的不同。这也是你为什么会因为一件事由于你和别人看法的不同,而让你们争吵的原因。
其实,我们最初对世界的认知,是就近于周围的环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而这些从小就形成的观点,或多或少都会对我们以后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影响。乃至于会产生你的观点不被别人所认同的这样一种情况。那么,在这种时候,你是会选择改变自己的看法,还是别人的看法?如果你认为,选择对的罢。但是,你怎么知道你选择的是对的呢?你认为对,别人还认为是错的呢。或者你会选择盲从吧,随大流就好。但是,这样盲目地,没有自己的观点,按照别人的想法活着有意思吗?真理有时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而掌握真理,就是拥有自己的思想,做自己!
我们为什么要做自己?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有必要在这个人口诸多的星球上保留自己的独特性。那为什么要做的自己呢?凡是要做一件事,我们就应当努力将它做到。做事是如此,更何况是做自己。做的自己,是给自己一个承诺,一个目标,一个拼搏的动力。所以,我们应做的自己。
做自己,并不代表着去标新立异,与规则去对着干。而是应在对绝大多数人无影响,以及遵守原则的情况下,发挥出自己的风格,张扬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优点。当然,这也不是要你完全和别人背道而驰,而是应该采纳别人的优点,从而用自己的方式去使用他们。直至别人的优点完全变成了你的方法为止。
而做的自己,则是在做自己的基础上,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并时刻准备着为之付出一切。有人说,没有,只有更好。当然由此可以看出,做的自己,这个度的把握:当你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领悟,以及对与各种知识的掌握,都已达到一个自己相对来说境界了,且这种境界一直伴随着你,直至陪伴你度过你的一生。那么祝贺你,已经修成了的自己。当然,如果你在不断追求新生,超脱旧我的话,也祝贺你:在不断填补自身的空白,在“做更好的自己”的路上为“做的自己”这个目标而奋进。
不必瞻前顾后,不必犹豫不决,也不必为了他人的观点而去寻求自身的烦恼。去做自己吧,相信你自己是的。这样人人都会成为的自己。
迷雾重重,不见前路,不见后来者,在原地徘徊,等待,渴望有一束光芒能冲破雾霭,指引前行。我们不可避免的在路上迷失方向,我们需要一个引路人。
伯乐相马而马行千里,鲍叔荐管仲而强齐,没有一封推荐信,纵然才华比天高,亦是路人不识,可需知,引路人,其实是自己。
没有日行千里的本领,纵然伯乐愚昧而荐,也是推磨的结局,没有满腹经纶,文韬武略,纵然君王赏识,亦是不成气候。引路人,是自己。毛遂自荐,为自己引路,需要的不只是勇气。
沈从文先生是民国大家,才气自不必说,可他“不随众流入浮名之海,只守湘西寻桃源之世”的勇气与毅力,更让人钦佩。默默无闻三十载,在中国文坛风起云涌的三十年间,他遭遇封***,可他“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于湘西的吊脚楼上,耕笔自己的世界,他不需要别人指路,更不屑于走众人拥挤的大道,他做自己的引路人,开辟独属于他的沈氏文风,湘西文学。三十年后,他成功了。他引领湘西走向了世界,更引领他自己重获文坛翘首。
做最好的自己,不听那些流言蜚语。沈从文先生的不放弃与独特新意让他成为最耀眼的指路明灯,因为他只想做最好的自己。
王阳明说“须知此花,不在吾心外”,当格物通致的风气盛行,他被人嘲笑“荒天下之大谬”,然,后世证明,阳明心学为我们指明了另一条独特的小径。我们不需要引路人,我们本就是引路人。
相信自己,是最好的选择。在迷茫的十字路口,迷雾模糊了我们的双眼,我们为何总爱原地徘徊,等待引路光芒的奇迹,何不信自己一次,随心而行,须知“我们漫步虚无,所有的道路都通向一个方向,那是心的方向。”既然我们的选择最终都将驶向心的彼岸,那又何必彷徨,大胆而为,寻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
相信,做自己的引路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