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判断一个理论(或者说法)是否正确,首先要分析它的陈述是否科学。如果它对概念的定义以及它作出的结论模棱两可,你就没有办法针对其定义和结论进行反驳或验证。用卡尔·波普尔的话说,这样的理论就是不科学的(不可验证,不可证伪,不可反驳)。
例如古希腊时期有一个著名的预言。公元前547年,吕底亚国王克罗索斯想对波斯发动攻势,就派使者去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殿请求神谕。女巫回复说有一个帝国将会陷落。克罗索斯断定是波斯帝国将陷落,于是便挥军向波斯发起攻击。结果,灭亡的不是波斯帝国,而是吕底亚自己。这个预言在陈述上就是不科学的,因为它作出的结论模棱两可。当战争结果出来之后,你无法指出它的预言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假如女巫预言:“波斯帝国将陷落。”那么这个预言作出的结论就是明确的,具有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和可反驳性。按照卡尔·波普尔的划分,这样的预言在陈述上就是科学的,因为你可以对其进行验证,证伪和反驳。当战争结果出来之后,你可以肯定的指出它的预言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只有陈述清晰明确的理论才是可验证和可证伪的理论。陈述不清不楚、模棱两可的理论都是不可验证和不可证伪的理论,这样的理论都是用来愚弄傻子的。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上大量的理论都是不清不楚模棱两可的,宗教领域尤其如此(基督教和犹太教除外)。可以不夸张的说,宗教领域(基督教和犹太教除外)绝对是愚弄傻子的天然乐园。
這是一套反映農村兒童失學的電影,以兩個愛情故事去包裝,但愛情故事的線索並不顯露,需要觀眾很用心去思索才能體會到那兩者間的情意。比較明顯的故事線索是宣傳單張上所介紹的:一個上海姑娘顧曉霖到鄱陽湖內島去憑弔大學時的戀人,被村長欺騙留下來當代課老師。由於當地交通一便,生活條件艱苦,當學校唯一的老師──劉老師因病卧床之後,學校就再找不到老師。顧曉霖在代課的這段時間裏,受到村民、家長和學生的真情感悟,決定留下來接劉老師的棒。
也許香港人習慣了看奇情曲折的、笑淚交加的電影,比較起來,這套影片就會使人覺得平淡,然而,由於有個隠晦的愛情故事索引着,也不算很枯燥。反而能在那平淡中細細體味濃厚的鄉土情。那廣闊的田野,那蜿蜒曲折的河流,鄱陽湖內島的優美湖光山色盡入眼簾;村民招待老師的盛餐,用的是當地僅有的土產-河魚,那淳樸的鄉情,親切又使人感動。
近年,有多套影片反映國內農村教育問題的影片。早兩年上影的「一個也不能少」講的是內地山區的村民,生活艱苦,孩子連小學教育也不能順利完成,一位代課老師,為了實踐學生一個也不能少的承諾,歷盡艱辛去找回入城做童工的一位學生,故事感人,笑中帶淚,在康城影展得到很高榮譽;今年初放影的.「上學路上」講的是全國聞名的貧困縣寧夏西海固的故事,一個小女孩為了爭取新學期繼續上學,在一個暑假想方設法賺取二十四元八角去交學校的雜費。兩套都是取材於真實故事,這套「代課老師」也有現實生活的影子。其中有個鏡頭是頗觸動我心弦的:在一望無際的遼闊的土地上,孤伶伶地豎立起一間平房,那是教員卧室連着唯一的課室,所有班級的同學都同時擠在這裡上課。這個鏡頭多次出現,那孤單無助的感覺,直揪住觀眾的心頭。
這幾套電影,都使我們深思:農村的教育是多麼需要我們關注啊。什麼時候我國經濟能發展到有能力顧及鄉村,改變農村的教育經費區域自負的政策,讓農村的孩子們都能像城市的孩子一樣幸福地成長?
这几天我一直在读一本书,是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在59岁时才开始写文章,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就成了他的代表作。
在笛福笔下,鲁滨逊是一个乐观的人,遇到海难,被冲到一个小岛上,这种时候一般人一定会自暴自弃,但鲁滨逊却想到了在十一个人中,十个人全部遇难,就自己一个人活了下来。鲁滨逊就以这个为克服困难的动力,种种困难都被他克服了,最后回到英国。
鲁滨逊这种乐观的精神,每个人不都需要吗?
假如没有了乐观,在困难面前人将软弱无比;假如人没有了乐观,在挫折面前人将会被打败;假如人没有了乐观,科技就会停止发展;假如人没有了乐观,世界将会混乱无比。没有了乐观,是多么的可怕呀!
反之,如果鲁滨逊没有这种乐观了呢,被冲上海岸,看着这无淡水,无食物,无伙伴,不会去寻找需要的东西,那这个故事的结局就不会是这样,即使鲁滨逊活了下来,地震、暴风雨、疟疾、野人……种种困难在等着他,总有一个困难,会打败他的。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但我早已被他的乐观给打动了,但这本书早已告诉我一个道理——人要做一个乐观的人。
你好,请允许我叫你亲切一些的称呼。今天写信给你,是想向你反映班里的一些情况,并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班的语文老师生病住院,多亏你肯接手这个班。知道吗,我们班的班风不好,早已臭名远扬,所以没有一个老师肯教我们。眼看就要期末考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可班里的捣蛋鬼却欺负你心肠软,经常明目张胆地说脏话,骂你,使得我们想上课却听不到老师在说什么。
还记得一天上午,咱们班考语文第八单元试卷。同学们接过试卷,"沙沙"地写起来。可是有些同学不但不遵守考试纪律,还明知故犯地不用书包隔开,甚至有人在考试过程当中打起架来,他们实在太放肆了,完全不把你放在眼里。Help,现在班里这么乱,可苦了我们爱学习的学生,而对那些差生来说,这简直是他们狂乐的大好时机。你太宽容他们了,并没有严厉地处置他们,这样一来反而会让他们越不把你放在眼里,越放肆。你的心肠就是太善良了。对于你,我有以下几点想要建议你:
一,对于那些上课不规矩的'同学和可后不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的人该严厉的就严厉,要显出老师的威严。
二,老师是不是觉得每次上课总没人举手呢?所以就要多接触同学,与他们交流。他们遇到较难的题一时答不出来,提示一下。
三,同学爱说话,你就罚我们全组同学都抄课文,这样,这样一来那些明明没说话的同学就会被牵扯进来。使同学们觉得自己平白无故地被罚抄课文,心里会对你产生不满的情绪,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所以,你尽可能对个人罚抄课文。
四,尽量布置少作业,让同学们有足够的空间去做其它事,也不会导致同学们不做作业,逐步形成不爱学习的现象了。
老师,如果你能按上面几点来做的话,那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十分出色的教师。
你的学生:某某
日期:某年某月
亲爱的老师:
你好,请允许我叫你亲切一些的称呼。
今天写信给你,是想向你反映班里的一些情况,并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班的语文老师生病住院,多亏你肯接手这个班。知道吗,我们班的班风不好,早已臭名远扬,所以没有一个老师肯教我们。眼看就要期末考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可班里的捣蛋鬼却欺负你心肠软,经常明目张胆地说脏话,骂你,使得我们想上课却听不到老师在说什么。 还记得一天上午,咱们班考语文第八单元试卷。同学们接过试卷,"沙沙"地写起来。可是有些同学不但不遵守考试纪律,还明知故犯地不用书包隔开,甚至有人在考试过程中打起架来,他们实在太放肆了,完全不把你放在眼里。Help,现在班里这么乱,可苦了我们爱学习的学生,而对那些差生来说,这简直是他们狂乐的大好时机。你太宽容他们了,并没有严厉地处置他们,这样一来反而会让他们越不把你放在眼里,越放肆。你的`心肠就是太善良了。对于你,我有以下几点想要建议你:
一,对于那些上课不规矩的同学和可后不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的人该严厉的就严厉,要显出老师的威严。
二,老师是不是觉得每次上课总没人举手呢?所以就要多接触同学,与他们交流。他们遇到较难的题一时答不出来,提示一下。
三,同学爱说话,你就罚我们全组同学都抄课文,这样,这样一来那些明明没说话的同学就会被牵扯进来。使同学们觉得自己平白无故地被罚抄课文,心里会对你产生不满的情绪,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所以,你尽可能对个人罚抄课文。
四,尽量布置少作业,让同学们有足够的空间去做其它事,也不会导致同学们不做作业,逐步形成不爱学习的现象了。 老师,如果你能按上面几点来做的话,那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十分出色的教师。
xxx
20xx年8月18日
平时很少看纯哲学方面的书籍,总认为纯粹讨论哲学的书籍太过于枯燥和复杂。由于辩证法课程的关系,最近大体看了看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这本书,可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对哲学的看法改变了很多,有些东西是我以前就模模糊糊有过的念头,但却一直并不清晰,通过这本书觉得有些东西一下子清晰了许多。而有些观点则是以前所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的,通过这本书对这些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以前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却是知之甚少。虽然只用了很少的时间,也没有在细节上深入分析研究,但我通过这本书和我所查找的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思考和关于波普尔的文献资料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在这里不仅了解了波普尔的对于科学哲学的思想,还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重新的定位;从这里我改变了对传统的看法,对我们一直所接触的和学习的主流科学与哲学有了另外的较为理性的思考。另外从这里我再一次深刻思考了关于理性和感性,其中有些观点我并不能完全明白。
首先我认为波普尔科学哲学的观点基本上和他的书的结构是相同的,即包含猜想与反驳两部分:对于他的猜想,他通过驳斥了归纳分析法和观察证实的方法,提出“科学理论是真正的猜测,他们不可能被证实但是可以北批判。”其意思就是说科学理论并不是在观察和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而是一些大胆的猜测,这些猜测我们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我们只能在个别的场合下证明它的正确性,但是我们无法把所有的场合都证明出来,因此归纳法也是不能成立的;犹如我们在孙老师的课上所讨论的“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命题一样,我们只能证明世界上所有乌鸦中有限的部分,而不能证明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因为这个实际操作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观察的归纳法是无法符合逻辑的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那么波普尔认为我们是通过大胆的猜想来引出命题的,哲学家的思辩才是命题的源泉。而且这些命题并不具有可证实性。
对于反驳,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验证,应该是通过证伪来批判;具体就是说我们看一个命题是否是假的如果是假的,这个命题就被证伪了,如果是真的,我们继续进行证伪,知道它被证伪为止。波普尔在这里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他认为用实证的方法是不能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原因和猜想部分里的是一样的。
对于实证主义,它认为科学的发展或者说关于命题的提出和证实是这样的路线:由观察到归纳到命题证实。这样就是命题的提出到其成立的证明。而对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则不是这样,证伪主义的关于命题的提出发展路线是这样的:思辩到猜想到证伪如果是到下一猜想如果否到继续证伪。也就是说首先一个命题的提出并不是由实际观察所得到的,而是由哲学家(科学家)的思辨所得到的,而且关于命题的证明,波普尔认为命题的永远不能够被证实正确的,我们只能通过实际的观察实验来证明这个命题还没有错误,而这个证明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这个命题被证明是错误的(即证伪),从而通过思辨提出下一个命题,并接着进行证伪,推动科学的不断向前发展。
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波普尔认为科学的构建是建立在猜想与反驳之上,而不是一般认为的归纳和证实。由这样的区别确实可以有很多的不一样的认识,因此波普尔的体系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观点之上的。与传统的认识体系不同,从实际观察>猜想>理论体系>证伪的检验,每一个的理论体系我们都不能称其为真理,只是至今没有被证伪的理论。对于已成体系的反驳和改进也成为科学工作的必然,而不是应当被奉为神明,由是科学逐渐接近真理。
对于波普尔的观点,我是基本支持的,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永远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适用度。只有暂时的、一定范围内的适用,而没有绝对的和永恒的真理。譬如我们所熟知牛顿力学及三大运动定律,在牛顿体系建立以后有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就是科学的终极理论了,因为利用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当时所能观察到的`绝大部分现象,从微观到宏观,一直到星球的轨道运行,并且运用这个理论可以很准确的预测许多现象,并得到了证实。但是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和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这个理论体系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出现了,从而导致了二十世纪初期的物理基础理论的一次大革命。另外我联想到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很有趣的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大都来源于他的思考,而不是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来的。
如果我们运用波普尔的观点来看,也许这个就很容易解释了:在牛顿体系建立的时期及其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人们是用证实主义来分析科学问题的,人们从当时所观测到的现象,运用了证实主义“证实”了这个体系的绝对正确性,并把它推为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真理(其中出现了关于机械的人和机械的社会的哲学观点)。而当科技的发展最终打破了这个“终极理论”的适用范围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它是具有一定适用范围的,于是作为终极理论,这个牛顿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证伪了的(被反驳掉的)。这个时候,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科学体系正在逐渐建立成熟起来,这两个科学理论都是在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而且是基于科学家的思考想象提出来的,我想这个或许就是波普尔理论中所说的由思辨而提出猜想吧。关于这两个理论的证伪,现在还没有重大的突破,不过已经有些矛盾的东西出现了,例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理论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两个理论却是不相容的。我个人认为这将是另一个更高级的理论的生长之地,当然了,或许这两个理论本身的不断修正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波普尔的观点,我有一点不太明白,或许是我还没有深入的研究过这个哲学体系的原因,就是关于数学中的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确实可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而不是所谓的证伪,我想这个或许是因为这个方法中的“完全”的因素,因为它就包含了直到永远的成分。还有ε–δ语言证明关于极限的问题,也许也是因为它包含了直到极大或者极小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有的数学方法确实可以证实命题的正确性,这是研究工具的问题了,至于由这个工具所证明的命题是不是真的正确则是不一定的。
通过这本书我又重新定位了我的哲学观,我以前的哲学观(也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基本上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哲学观,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排他性很强,而且我们所受到的哲学教育也有故意贬低其他哲学流派和观点的嫌疑;对于其他的哲学理论批判的态度很多而且对于西方的其他的哲学观点也是知之甚少。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发现如果真正的要想了解哲学,就需要稍微抛开阶级和政治的思想;学习西方哲学家们的思辩和逻辑的思维,学习他们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不去考虑他的流派的问题,每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想财富,从古代的苏格拉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复兴时期的笛卡尔、牛顿、康德等,到近代的罗素、维特根斯坦等。这里面我对康德的看法是改变最大的,在我们的学习里一般认为他是唯心主义的代表,但是康德的很多观点确实值得让我们好好的思考;他说:“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界中引出规律而是把自己的规律强加于自然。”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人类社会正是如此,我们很多东西都是人造出来的都是人为的制度和规律,这些东西是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我们的知识是人的思想,虽然我们存在与物质之中,但是我们的知识是我们自己的意识,我们无法证明这样的规律在自然中是正确的,我们只能批判它的错误;这正是波普尔的观点的来源。
所以宣扬一种终极理论,无论是关于自然科学的,还是关于社会科学的,都只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一种愚民手段,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是历史的必然,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时间会证明这一切的,这就是证伪主义,只是时间的问题。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