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福还是祸,都是自己的行为和念头决定的,善总有善报,恶一定会有恶报,善与恶它如同影子一样跟随着你,直到命终。现在的人们,更需要极力的去发扬传统文化道德教育问题,在这个社会,小孩子不懂得尊师重道,听说连大人有些还很残忍到将把自己的儿女活活弄死,听了让人寒毛直竖。尤其这个年代,更要提倡人们知道祭祖的重要意义何在?不要把我们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教育给熄灭了。论语上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提倡人们祭祖,可以净化人心,振兴道德,能起到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甚至于对整个民族,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为什么祭祖能起到深远的正面作用?它的意义与作用到底在哪些方面呢?
1。缅怀祖宗恩德。
祭祖能够缅怀祖宗的恩德,激发后代的孝思。不忘本才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要积累深厚的福德,我们就要懂得知恩报恩,知道饮水思源。要知道,树木有根本,才有了枝繁叶茂。江河有源头,才能有滚滚的长流。同样,祖宗就是我们的源头,我们有了祖宗的德阴,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日子和幸福的生活。
2。承传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和智慧财富。
我们要时刻谨记祖宗的教训,报本反始就是我们祭祖的重要一个意义所在。祖宗以及古圣先贤的教诲,他们都在倡导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祖先。古圣先贤说过,“百善孝为先”,一切道德的根本是“孝”。中华文化也就是“孝”的文化。祭祖就是孝的体现,是教导我们下一代行孝的教育方法。
对于我们离世的祖先,我们要常常生起恭敬之心,生起惭愧之心。对于我们眼前的父母长辈们,哪有不起恭敬孝顺的道理呢?所以强调祭祖就是提倡孝道,提倡百善的根本。
我们祖国有十四多亿的人口,在这么大的一个家庭,来自不同的族群,要彼此的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和睦关怀,互相合作,建立起这么一个和平的大国确实不容易,这样的大国也是靠教育而建立起来的。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的生机是教育。老祖宗和古圣先贤们都很注重教育,靠教育的来团结人心。教育的核心是孝道和师道,也就是孝和敬。
以前的君王以及人们都提倡用儒释道来治国来净化人心,并且都很落实,真正的国泰民安,社会祥和。儒教,是教导人们明白伦理道德,止於至善。佛教是教导人们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而道教是教导我们修心养性,无为清净。这三教都是在提倡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我们怎能舍弃这些宝贵的东西呢?我们要知恩报恩,承传祖宗的智慧,促进世界的和平。
祖宗先贤留给我们丰富的物质以及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就像我们看到的国学经典,汉字和文言文,这些智慧这些物质就是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了,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理念和方法及成果与经验,也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我们作为中华儿女怎么能不爱重呢?古圣先贤这些成果和经验记载着在《四库全书》里面,这也是老祖宗留给后世的我们无与伦比的智慧宝藏吧。
先祖留下给我们的智慧经验成果,可以说对我们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治国,平民心,以及人类的道德素养。只要我们能够掌握汉字以及文言文就能够提取千万年所积累的智慧和经验,落实接受和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为我们现代的社会做出贡献。
《论语》一语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它告诉我们,学习之后的东西,要把它做到,甚至天天都能做到,把一切所学的东西都用到现实生活中来,用到工作,用到我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中。“说”是从心里涌向出来的喜悦。
学习先贤的教诲与智慧,是人生当中最高的享受,这个最高的享受,是真正精神上的快乐,从而带给了自己身心的快乐,而不是地位和财富上的享受。只有这些明了了,真干了,自己的一生才能真正的幸福快乐,家庭才能美满和谐,社会祥和,国家富强,天下天平!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就是为了这些。
我们用古圣先贤的教导,只有弘扬这些教育,来使全世界的理念同向一致,达到见和同解,化解各种矛盾上的冲突,促进全世界国与国之间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乃至于来实现世界和平的理想。
弘扬的教育更看重下一代去发扬光大,从娃娃扎根开始,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厚实根基,这样的根才牢固,才不会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我们祭祖,纪念祖宗的恩德的原因就是要对自己本心要有对这些教育所触动,要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相信他们的智慧。他们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伦理因果圣贤教育,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来源。
祭祖就是承传传统文化,振兴圣贤教育的最好方式。才能够产生安定人心,与和谐社会的正能量。更是我们这一代开始要积极提倡的教育活动,这也昭示着正是现在人类孝敬性德的大好契机。更能希望老祖宗们的教诲和智慧能够普遍在这全世界,实现世界大同的愿景。相信可以实现,我们拭目以待吧!
约翰和巴巴拉是班克斯家的一对双胞胎。他们刚出生不久,可是他们却能听懂玛丽阿姨的.话,更为神奇的是,他们还能听懂太阳、椋鸟说的话。他们懂得如何与大人们不认识的“朋友”相处,他们懂得如何取悦大人们,他们懂得雨滴的话语……他们懂得很多很多。可是椋鸟告诉他们,当他们长大后就会丧失这些能力,遗忘这一切。可是约翰和巴巴拉都认为他们绝对不会忘记。事实上,每个小孩小时候都有这些能力,可是不管多自信,每个人(除了玛丽阿姨外)在学习了大人们教的语言后都会遗忘,可是玛丽阿姨从未忘记过,她始终拥有这项能力,不管在哪里,她都始终记得这种语言。
这个故事看似荒谬、无趣,实则蕴含深刻的哲理。作者借约翰、巴巴拉来反衬玛丽阿姨的神奇。孩子们的“特异功能”毕竟是虚构出来的,但是这种“特异功能”可以代表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人一旦生活在了新的环境中、上升到了更高层次中,就不免忘本。世间像玛丽阿姨这样看轻身份地位、金钱名利的人又有多少呢?
陈胜也可算得上是帝王了,从年轻时就有远见卓识的他,自然与众不同。“苟富贵,无相忘!”这是他对着田地许下的誓言。然而,在他做了王之后,却因太过看重权力而处死了当年的旧友。之后众叛亲离,只做了六个月的帝王,便结束了他的生命。
莫说古人,就是今日,又有几人能做到呢?现实生活中,因为追逐名利、贪慕富贵而不择手段、落井下石的人还少吗?因为得一小官就六亲不认、收受贿赂的人还少吗?因为家庭背景好就嚣张跋扈、挥金如土的人还少吗?在他们看来,也许自己什么都不缺;可在我看来,他们失去了一样最为重要的东西——人之根本。所谓人之根本,就是父母含辛茹苦抚养你长大的那份亲情,就是朋友与你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那份友谊,就是结发之人与你共同撑起一个家庭的那份真爱……这些,你都忘记了吗?如果没有忘记父母教会你走路后的那份喜悦,你怎能看着二老在老房子里粗茶淡饭、自己却住豪宅食山珍?如果没有忘记朋友在你失意时给你的鼓励眼神,你怎能登上高位后就对其不予理睬?如果没有忘记糟糠之妻在昏暗灯光下为你缝补衣服的辛劳,你怎能在午夜之后还花天酒地夜不归宿呢?你真的,没有忘记吗?你真的,不会忘记吗?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生活中的玛丽阿姨”,时时记着人性中最真、最善、最美之物。因为,人不能忘本啊!
“距离产生美”这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在晴空皓月的夜晚,我们仰望苍穹。映入眼帘的是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系中闪烁,它的美丽勾起了人们太多的遐想。其实飞上星星的人才知道,它不过是环境比地球还糟糕的由岩石、沙砾组成的星球。
的确,我不否认距离能产生美,但我想说的是:“距离产生美”是不全面的。
牛顿,试问我们了解他吗?也许有人说:他的成功是我们所景仰的。难道就只有这些吗?孰可知,他为什么探索了一生之后,终于停止了他坚定追求科学的步伐,而将精力转向了似乎与科学背道而驰的神学。人们都在叹息,且都抛弃了他。难道一位时代的伟人真的失去了本真吗?我不相信。也许我们应该走进他的内心,消除我们与他之间心与心的距离,他的大智——他已经顿悟,宇宙之大,不会在乎人们自鸣得意的小智慧,越是深入的`探索,越能体会到科学的深奥和不可窥视。
梦想回给我们的心灵以慰安,但往往回到现实中却有的只是更多的空虚和失望。面对学习,我们叹息。有时我们幻想着清华、北大通知书的到来,我们欢呼雀跃的情景。可是那梦想的距离似乎离我们太远,所以目标应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
曾几何时,文学几度兴衰。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文学是我们精神的母亲,作为中华儿女、龙的传人的我们应该置身于母亲的怀抱,感受那种被爱滋润的感觉。因为文学能让我们充满自信,能让我们保持天真任性,能把我们扶起,扶起我们的精神,我们的肉体。
朋友,距离不一定能产生美,有时距离能模糊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清这个世界。近观也许会别有一番情趣。
庐山需要近观,近观其清溪怪石,七彩洞岩千姿百态;
麦田需要近观,近观朵朵麦穗饱满欲坠;
生活需要近观,阳光的绚丽,小鸟的欢鸣,路人的微笑。
今天,我眼含泪水读完《孝心不能等待》一书,感动不已,心境受到一次巨大的洗礼和升华。古往今来,为人子女,大多都有一个心愿:“等我长大了,等我会赚钱了,我要好好孝敬双亲。让老妈老爸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垂垂老矣的双亲,能否等到我们有“能力”时再尽孝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心不能等待的
一位叔叔曾对我说过一件令他终身后悔的事,叔叔说:“小时侯,我生长在农村,家里十分贫穷,常常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每到圩日,母亲总会买上一、二两肉,可是,就餐时母亲从来不吃肉,只喝那碗难以下咽的芋梗汤。我总是好奇地问:妈,你为什么都不吃肉?妈妈总会摸着我的头说:你吃吧,妈不喜欢吃。我喜欢吃的,妈妈为什么都不爱吃?多少年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长大了,终于领悟出这句话的含义,原来,这朴素的语言饱含了一位母亲对子女多么无私而深沉的爱。长大后,我远离家乡求发展,发誓赚了钱后,一定让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十年后,当我事业有成时,兴致勃勃地赶回老家接母亲,恰好就在这一天,母亲溘然长逝。我追悔不已。”说到这,他眼框通红。因为这份孝心他努力了十多年,可是终究一天也没让母亲享用到。母亲还是孤零零地走了,留给他的是无尽的悔恨与遗憾。
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许多人都心怀大志,背井离乡,外出创业,成了时代的弄潮儿。农村留守老人日渐增多,人们为了幸福生活努力工作,却忘了“常回家看看”,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若干年后,当他回家想尽孝时,往往是父母已经悄然离去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心是不能等待的。其实,孝并不需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也不是要送给长辈什么宝贵的礼物。而是应该像《常回家看看》歌词所写“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上笑容常回家看看,帮助老人刷刷筷子洗洗碗,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因为“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因此,我们要多理解老人心思,只要尽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多回家陪陪老人,不让他们感到寂寞,就是孝。尽孝,就是这么简单!让我们携起手来,好好孝敬长辈,让孝心不再因“等待”而铸成悔恨。
快过年了,却没有一点气氛。
记忆里,过年时满大街都是红色;超市里,服装店内,饭馆中,总是拥挤不堪,充斥着人们衷心的祝福声;公交车总是人满为患,每次要等好几辆才能挤上;的士也找不到一辆,有时甚至还要和同路的陌生人共搭一辆;街上的人们都穿着新衣,暖暖的红色印的满面笑容愈发灿烂。
而现在,街边的书上挂着不少红灯笼,却衬的很是萧条;超市,服装店,饭馆,的'却仍是满满当当,却增添了许多虚假的奉承声;公交车往往很空旷,看着有很多人,进去却发现车尾空空荡荡,拥挤的人们在下车处堆积,想下车的人还要想办法突出这重围;的士上都有人,可却常是一队队年龄差距甚大的外表光鲜的人儿;新衣到处都是,人们的脸上却被冰霜侵蚀。
走在马路上,人们行色匆匆的擦肩而过。一路走回家,一直扯着笑脸,遇到那么多人却只有四个回给了我笑脸。地下通道里找到了一丝过年的感觉,因为人很多,而且还都三三两两开心的说笑着,只是角落的乞讨者无人注意。小区里,只有那些爷爷奶奶们沧桑的脸上洋溢着内心的愉悦,不论是否熟识相互打着招呼。年轻人们如往常一样或插着耳机或打着电话或发着短信,目不旁视的走向目的地。
真的像爸妈说的一样,这年,越过越淡了。
倒是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越来越受人追捧。元旦没有什么庆祝活动,圣诞节却自发组织的搞起了联欢会;小年夜没有收到短信,平安夜却是不少苹果;迄今只收到一条春节祝福短信,放假前班上关于光棍怎么过情人节的问题就已沸沸扬扬。
问过为什么年越过越淡,答案是生活好了,这过不过年有什么区别,想要的平时也都有啊。
但是,是不是有人想过,过年,不仅仅是为了好吃好喝,这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为什么外国的节日盛行,本国传承千年的节日却渐渐冷淡?为什么问到最想去哪里答案多是某个外国的地名?为什么总是有人在批判本国的落后,赞扬着别国的先进?为什么总是有人不愿在qq个人资料上填写中国这国籍?为什么总是说自己要去哪里哪里留学在那里安家落户?为什么总是羡慕着别国的经济文化,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耻辱?为什么?
有人跟我说过,每年清华北大有一半的学生公费留学,却几乎没有再回国的。心甘情愿加入别国国籍,为别的国家研究,为别的国家发展做贡献。人,不可以忘本。吉鸿昌,邓稼先,这种爱国至深的人儿,现在,有多少?有几个人可以问心无愧的保证如果将来发达了会衷心为祖国奉献?
人,最不该的,就是忘本。中国,才是我们一辈子的母亲!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