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而最初的0.25至4秒给对方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不要小看这短短的4秒钟,别人对你这个人75%的判断和评价都由此而来。所以别人第一印象中的你不管是不是真实的,以后你留给别人的这种印象都很难改变。
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被寄予夺金厚望的中国男子体操世界冠军李小鹏在男子单项比赛中发挥失常,仅获得一枚双杠铜牌。而在2003年世界体操锦标赛时,他却获得了这两个项目的冠军,而且也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双杠金牌得主。由此我们不能说他没有夺金的实力,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这次“失误”呢?事实上,他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是某些特殊情况给自己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心情紧张。李小鹏的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要说的“詹森效应”。
詹森效应主要起源于有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这名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主要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良好行为方式的养成,最重要的还是内化为每个人的自律。法律的外在约束,可以尝试,但不能完全乐观,并且执行起来成本大,难度高。每一个公车上吃早餐的、马路上吐痰的都去处罚,哪有这么多执法人员?
宣传、教育、示范,见效虽慢,却最可行。我们的孩子,从一开始接受教育便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公共人,而不是灌输成功学和应试学。
另外,有些不良习惯,或许也有客观因素,公车上吃早点,会不会与太多早点摊没有座位、上班距离太长要赶时间有关,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
良好公共生活规范的养成,有赖于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一起来身体力行。
星期六,点点要去小姨家玩,妈妈特意给点点扎了两个羊角辫,还给点点换上一件花连衣裙。
点点高兴地来到公共汽车站,耐心地等车。一辆浅蓝色的公共汽车慢慢地开来了。点点小心翼翼地上了车,坐上了第三排的好位置。接着,又上来一位手捧故事书的大哥哥。大哥哥可神气了,他抢了车上最后一个座位,舒舒服服地坐了下来,津津有味地欣赏故事书来。公交车慢慢又开动了,车刚过两站。到了第三小站,车又停了下来,这时上来一个右腿受了伤的大哥哥。只见他腿上缠的绷带还真不少呢,真是太可怜了。他双脚刚落地,就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对这个受伤的大哥奇说:“小伙子,我的座位让经你,你坐吧!”小伙子说:“不用了,谢谢您,老奶奶!”不料,这话被点点听见了,她想,这怎么能让老奶奶给我们小朋友让座呢。她这下可着急了,急忙站起来,伸出她那小巧玲珑的右手,高声呼唤起来:“大哥哥,我把我的座位让给你!快过来,你不用坐老奶奶的座位。”大哥哥听到小女孩要让座给他,高兴极了,因为他的腿的确现在疼得厉害。他一瘸一拐地走了过去。而坐在点点前排的看书大哥哥却把头低下来,假装没看见这受伤的男孩。他心里嘀咕道,我好不容易抢到的\'座位,干嘛要文具盒给别人。他暗自庆幸自己运气好。想着想着,他不禁偷起来,还得意地瞅了受伤的小男孩一眼。受伤的大哥哥艰难地走到了点点跟前,不住地对点点说:“小朋友,谢谢你,真是太谢谢你了!”点点笑了,她说:“没关系,我过两站就要下车了,我站一会儿不要紧的。”可是,点点才五六岁,太矮了,抓不到扶手。没等她站稳,司机叔叔来了个紧急刹车,点点身子情不自禁地往后一仰,让坐在车上的所以乘客都吓了一跳。而受伤的大哥哥还没来得及抓住点点,点点就已经撞到了看书的大哥哥身上。看书的大哥哥眼疾手快,一把拉起点点,还问:“小妹妹,你没事吧?”点点连声说:“没事没事,谢谢大哥哥!”这个看书的大哥哥心想,刚才我太自私了,生怕座位被人抢了,我真不应该呀。想到这,大哥哥果断地站了起来,热情地笑道:“小妹妹,来,我的座位让给你!”点点笑了,笑得多么灿烂呀:“谢谢你,大哥哥!”受伤的大哥哥和坐在点点后排的一个戴老花眼镜的老爷爷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老爷爷还自豪地夸奖道:“现在的小朋友和年青人呀,就爱助人为乐,做好事!真是太可爱了!”看书的大哥哥听了脸红了,但他还是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毕竟,他也学会了乐于助人了。
公共汽车里充满了欢笑声。大家笑得多么甜,多么开心呀!
自教育出现之时就伴随着教育心理的产生,中外古代教育典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但教育心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刚走过的百年的历程其实就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结合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分枝的历史过程。期间,教育心理学家前赴后继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探索和实证研究,发表、出版了大量有影响的论文、著作、教材,使教育心理学的科学体系日臻成熟,教育心理学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不断提高,教育心理学已成为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学科之一。但是,相较于国际领域学术前沿课题,和一些有代表性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国内对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概念还亟待整合,而这恰恰可以从国内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概念与中小学实践工作明显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合拍” 反映出来。而《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的编写恰好是针对如何加强教育心理学与中小学实践之间的联系,它从教师角度,阐述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促使教师学会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下面,首先对本书编者、全书内容做一简介,然后对该书的特点予以评述。
一、行为心理学是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在英文中psychololoy,意思是讲述关于灵魂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既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其中我最欣赏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也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包括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要按照次序实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动机更是不可忽视的。那么动机的种类包括内在的动机和外在动机。如学生为了获得知识努力读书时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教师和家长的.好评等。
那么行为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2、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3、认清学生动机,保护学生心理
二、内心感觉影响外在行为
1、喜怒哀乐影响我们的行动;2态度影响行为,行为塑造态度;3、喜欢让我们产生兴趣
三、行之有效的行为心理效应
1、延迟满足 好处:让学生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抗挫
2、酝酿效应又称直觉思维,指的是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搁置,过一段时间会找到解决办法。
3、淬火效应既冷却效应,类似挫折教育可以使思考更周全,办法更稳妥。
4、内酬心理告诉我们人要适当地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这样人会格外快乐,精神状态就会有极大的提高。适当的奖励把物质和精神奖励结合,后者为主,前者为辅不可过滥。
5、热情效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6、情绪正念:情绪需要管理,正念让人身心愉快。如何让学生运用呢?学会体察自己的情绪;能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纾解情绪。
四、异常行为背后的行为心理
1、表征性启发又称代表性其启发,是指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所以在教学时候应注意突破经验思维;抛弃以貌取人;预防情感定式。
2、心理定式
3、拖延心理
4、利己偏差
5、信念固着
6、超限效应
7、钟摆效应提醒我们在社会中,大多数数学生的思维与行为都是处于一种相对摇摆不定的状态。
五、行为心理让我们读懂学生
作为教师要想真正教育好学生必须要限挖掘学生的内心,只有抓住他们的真实思想,才能够对症下药,进而药到病除。
1、渴望尊重是孩子的内心需求。所以教师应该关爱学生,欣赏学生,包容学生。
2、渴望融入集体。针对孩子这种心理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帮学生找回自信。
3、好奇心理
4、模仿心理
5、竞争心理的应对措施:树立竞争观念;为学生创造竞争的机会;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竞争对象。
6、矛盾心理
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要深入地洞察一个人的内心,可以从行为的角度去研判分析,因为我们的行为就是我们内心的反映,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这是由人的行为与外界刺激之间建立的规律反应所决定的。通过认真学习这本书,深觉受益良多,争取在今后工作中活学活用,做一个真正能读懂学生的好老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