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41章作文(道德经1-20章感想500字)

《道德经》第41章作文(道德经1-20章感想500字)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30 02:39:45
《道德经》第41章作文(道德经1-20章感想500字)

《道德经》第41章作文【一】

道是万物中最尊贵的,是善良人的宝贝,是不善良人的保护者。称赞道的功用可以换取人们的尊重,按照道的方法去力行可以获得增益。不善良的人,为什么要放弃他们呢?所以上天设立天子、三卿管理天下,虽然会有各种珍贵的东西供其使用,但是不如坐下来进入到道的境界。古人为什么认为道是最尊贵的呢?还不是说求就可以得到,有罪可以免除吗?所以道是天下最尊贵的。

《道德经》第41章作文【二】

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其实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会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间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诉给他的每一个人。告诉后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活得更好,更长久,如何才能不被别人,被自己灭亡。而老子便是这样子的一位智者。

老子将一切归咎于\"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于是我们后人再次基础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但是老子又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说出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生万物,但是\"道\"亦为虚幻。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今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一定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近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无法企及。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为后世奉行为处世哲学。

\"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他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 \"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着;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着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无善恶贵贱,人与人本无争斗之意,天地万物本和谐融洽。但由于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觅求自己生存发展之本,于是不断于天地之间人世之中苦心经营、算计不已,一切仁义与邪恶也相反而成。天地本无成人与害人之心,但却造就人际错综复杂,世间本无圣人之现,但却成就社会等级。一切本自然,但却一切又进入繁杂之社会,天地万物、圣人百姓本自然相处,无私无公、无善无恶;却人与人终究摆脱不了关系往来,免不了融于社会,因此一切纷争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愿,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种种皆需要人自己内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够达物达人进而才能达己。

当然每本书都有瑕疵,《道德经》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于过于虚幻,有种避世的消极状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种消极状态断然是不行的。但是只要我们采撷其长,也会有不少的收获。

读罢此书,掩卷暇思,不禁叹服古代人民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对人生透彻的洞悉。这样如玑似玉的文字,清新畅怀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虽不尽善尽美,也无可颠覆了。

又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层次不同,领悟的道就有区别。道法自然,道亘古不变,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读此罢,书受益良多,无以为馈,愿共享此书之精华。

《道德经》第41章作文【三】

纵观几千年来各家对道德经的了解可谓是百花奇放,从修身到治国,再到宗教的崇拜都有,种种的一切所言之道只不过是停留在人的一切现象学上,我对老子的道的解释用一句话来概括: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这即是道。

对道的了解首先不执着于道这个名字,老子起这个道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能够打个比如:就我们生活的地球来说,人从现象去看地球它是静止,所以说是相对的,但是地球又是从白昼到黑夜再到一年四季之变化,所以说地球又是运动着的,循环不息,而且也是绝对的。有了这个绝对的动之后,地球展示给我们面前的并不以人的意志而刻意运动而是展示在我们面前是静,而这种静是人客观所发觉不到的。我能够用风来比喻,风吹到你的脸上你觉得一丝的凉快,但是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又存在着,看似无其实有,由于你不晓得它什么时分吹过来,这就是老子首篇道的宇宙自然观,而从人的角度上,要到达这种境地,是需求修行的,而这种修行是要让人理解万物变化开端,老子说过人的道就如婴儿的一样,人从生命降生开端,运动曾经存在了,而这种运动不断到人死为止,而老子的道并不是生也不是死,它是对一个绝对运动着的生命要做到像风一样的静静的运动着,只要做到静你才干到达这个道,而我说的这个静不是绝对的静,而是运动着的静,老子的水就是一个最好的比喻,水是运动着的,而这种运动是如此的自但是不加修饰!

对如今所谓的唯心唯物强加给道是不适宜,由于道曾经包括了一切现象中的唯心和唯物。

《道德经》第41章作文【四】

感悟《道德经》已有些时间了,自己的感悟,一段时间过后总有所不同,在这个过程里,有看到不同人的感悟,当然也有与不同的人进行讨论交流,讲实在,这是一段充实的时光,很有感触,每一个人对于《道德经》的感悟都是不一样的,正如西方有位哲学家说过的一样:“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总是不断变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完全相同,事实上“变化”才是事物的共同特点,所以我们也应这样理解:每一个人对于《道德经》的感悟是不会完全相同。

明白这样后,如果看到一些人总是号称天下第一或者什么的,那你亦要认可:林子这么大,什么样的鸟没有呢?当然你也不要认为自己的才是对的,这样的情况就象佛家的一个故事讲的那样:几个瞎子去摸大象,有人说大象象一条木柱,有人说大象象一把扇子,还有人说大象象一把尖锥。

对一头大象的形容,几个瞎子的看法都不同,这样的情况就象是我们对《道德经》的感悟一样,现在想来,我自己也是这样的瞎子,所以这么多年对于《道德经》的研究与感悟,没有什么可以自我称耀的,除了一点,那就是我,自己战胜了自己的某些观念与做法,一直以来,还是有所进步的。

《道德经》第41章作文【五】

奥,房子里西南角,过去是祭神的,所以这是最尊贵的地方。“善人”指有“道”的领导者。“不善人”,未悟道的,不善良的人。那么,为什么道是不善良的人的保障、保护者呢?因为,如果都没有“道”的话,这不善良的人,坏人永远坏下去,这社会就没指望了。不善良人有了“道”才能有保障的活下去,而等他们明白“道”以后,也会慢慢的改变,他们才有希望,我们的社会才有希望。

道是所有人生活的宝藏,明白了道,大家都会有所改变。我们每个人可能介于善人和不善人之间,就是说不一定多么好,也不一定多么坏,可是如果我们学了“道”以后,您把“道”当作宝贝,同时“道”让您慢慢改变,来保护您,您说这是不是好事呢?

经常称赞“道”的功用,可以让你博得大家的尊重。虽然“道”的原则告诉我们做好事不计回报,可是这么跟大家一讲不计回报,很多人接受不了,所以有一种方法是先告诉你是有好处的,做着做着,慢慢明白“道”了,真的道理明白了,读书笔记.可能就不在乎好处,但是好处还是存在的,只不过你不在意它而已。佛家也这么做,叫方便法门的做法。传播道,遵行道,人生会获得提升。

“行可以贺人”,就是你按照“道”的方法去力行,你的人生可以增加、增益,增加了很多内容,会越来越好。老子这里强调,单单去夸耀“道”的功用还是不够的,光嘴上说是不行,还要去行,去践行。“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也就是说那些并不善良的人,难道要放弃他吗?我们不断用道启发他善的一面,让他把恶的一面忘记,这人慢慢也可以做到不断增益自己的人生,变成一个好人。

三卿,即为三公,周朝级别最高的官员。老子这讲的是上天在人间设置领导这样的职务,以天子、三卿等职位泛指领导者,因此我们就翻译成领导者就行。拱璧是需要手环抱一样拿着的大玉石。这个拱璧当年是上朝的时候用的,后世有一个词叫视若拱璧,就是特别珍视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玉石一样。驷马,并排用四匹马拉的马车。在古代,坐这种马车的人地位很高,非常尊贵的。

荣华富贵都不如“道”尊贵。明白“道”以后,人生会有明显的改变。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