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有独特魅力,总那么使人着迷,吸引了无数的人:诗词读着儒雅,昆曲听得沉醉,对联用得巧妙……我们都有责任传承属于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我与传统文化的紧密接触,是一段在淡墨浓墨,点染河山中的难忘故事。
七岁那年,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国画。爷爷对国画情有独钟,每次都手把手教我国画。我那时不懂事,总觉得画画这种东西谁还不会?便总想挣脱爷爷的大手“任意妄为”。爷爷也不恼,依旧慈祥温和地告诉我:国画的精髓便是静和谦,每一笔都是静与动的中和。我那时当然不懂,只是之后安分了许多,在爷爷苍老与温暖的手中,体会着运笔的温和与缓急,静下心来。
后来,我长大了些,爷爷更苍老了,而他与我最难忘的联系,仍是国画。爷爷八十大寿时,我亲自画了一幅红海棠送他。看着那笔墨,我才发现国画的红是隆重而不轻浮的,绿是沉静而不黯淡的,恰如那红海棠静绽芳华。这幅画装裱后一直放在爷爷的卧室里,将庄重与沉静的魂带入我和每一位家人的心灵。
小学将毕业,我仍成长着,国画也算我的一技之长了。一次艺术节我报了国画,却因没有时间,直接将过去我的得意之作中的一幅交了上去,却并未得奖。爷爷听后教训我:国画虽古,也是有人格的,不准被人侵犯它的尊严。再好的画技,若没有认真的灵魂作支撑,便是黔驴技穷,也不尊重自己。我在这一次教训中领悟,国画也有作为高雅艺术的尊严,从此我不再轻慢,在任何事上都认真对待,尊人尊己。
而在去年暑假,爷爷过世的消息却突然传来,让我几近心碎。我独自坐在屋子里,看着墙上挂满的我成长的痕迹,它们都有爷爷爱的影子。我又想起了那静静绽放的海棠,此刻它定还将美留于笔纸,静静展现它的美吧?它随时都是孤独的侠客,人间的仙子,它的情怀挥之不去。我突然明白了爷爷的用意,国画的美是永恒的,它用爱感染我,于笔墨间教我谦和,教我沉静,教我庄重,教我正直。这些,都在将我培养成一个真正内外兼修的中国人!经历人生沧桑的爷爷,明白这笔墨丹青的真谛,而我,也通过这明白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不论何时,我都应将国画的魂,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传承下去,因为这,也是每一个有爱有灵魂的中国人的心愿……
世事变迁,唯有一个民族最本真的文化之美能传承下去。也许丹青背后无关你我他,无关发生了什么,总能让我们受真善美的熏陶,自发做些什么。这就是我与国画,与传统文化的故事。
碰撞,总会有新的生成物出现。即使是最微小的氢原子,碰撞聚变,带来了清洁的核能,可同样也成了危险的氢弹。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时亘古不变的议题。在家庭教育中,中国传统的棍棒教育与国际主流的鼓励式教育不可避免地碰撞交织,孕育了新的种类。正如《虎妈猫爸》中所演绎的那样,父母双方一方保留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另一方唱白脸,扮演“慈父”、“慈母”的角色。这种中和或许对于中国而言是一种平衡方式,童年不缺乐趣,长大亦无悔意,是碰撞才获得的精彩。
德国的所有大型超市在有一天几乎全场清空,只有少量货架上还残留着些瓶瓶罐罐,并在每个区都写上了带有情绪的标语。这便是德国的“国货节”。如在某连锁超市中,乳制品区清晰地写着“来自新西兰”,在生鲜区中赫然标明“孕育于北海渔场”,啤酒区商品便十分丰富了,注释是“不要忘了慕尼黑”。据负责人所述“国货节”举办的目的便是宣传经济全球化下,商品流通与碰撞,我们身边用习惯的了不一定是国货。以告知顾客,包容碰撞后的世界市场,货架因碰撞而丰满;世界因碰撞而精彩。
可碰撞却也不全然如此,化学反应因催化剂的干预而改变产物;碰撞交流因人的干涉而改变了结果,甚至,让人变得痛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命博士编撰的儒家注经,融合了道家中的“天道有常,道法自然”,也掺杂了墨家、法家思想,曲解了其中部分含义以达到愚民的目的,到了明代,又添加了“宋明理学”中朱子那些“忠”、“孝”观点。士人的文章越来越没了真情实感,士人感到痛苦,害怕妄议时弊不仅丢了性命,甚至祸及家人,只好寄情于对辞藻的追求或是写些称颂之言,中国的文学没落了,文坛寂寥,文学也感到痛苦。
马克·波罗的游记确实宣传了中国盛况,东学西渐,孔子进入了伏尔泰的书房,老子的文章为哲学家拜读,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确实带来了世界文化史的繁荣,却也使野心家的贪欲激增,他们渴望征服。这带来了战争,苦难,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是碰撞难免引起的副反应结果。
碰撞就像有机化学,你渴望得到主反应的生成物,譬如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譬如经济领域的碰撞融合,然不可避免带来了副反应,是你所害怕发生的,譬如战争,譬如征服,譬如苦难。唯有如此,世界才有了精彩,也正因如此,它使人痛苦。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成为推动它碰撞融合的催化剂。
道德是一种文明的体现,是社会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行为规范,是获得别人信任的一个标准。在社会中,只有人们的道德意识提高了,才能让社会变得跟美好。其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细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
在家庭中孝敬父母,洗衣做饭,叠被扫地,自理自立;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学会感恩;不挑吃穿,不乱花钱,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都是道德的表现。
在学校里同学互助互爱,见面行礼,主动问好,尊敬师长,知礼重节;交流谈心,节日联欢,互帮互助,关爱他人;积极参加活动,认真完成任务,爱护公物,关心集体,都是道德的表现。
在社会中关心他人、爱心奉献。帮助孤寡,做\"爱心小天使\";参与社区清洁卫生,做“社区小义工”;参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小使者”, 不随便扔垃圾等。这些都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我们的生活中,道德文明无处不在。
在社会中,公交车上有人让座,楼道有人主动打扫,还有,就是那一个个再默默奉献的奥运志愿者!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奥运会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但是,在这背后,却有着默默奉献却不求回报的--志愿者!在炎热的大夏天里,他们穿着鲜艳,整齐的服装,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外国友人的到来。用最佳的状态为四面八方的来宾送上祝福,关心,让人们感到在这炎热的太阳下,也会有一丝凉爽。
在学校,一样要讲文明,讲道德,懂礼貌。在楼道里,不乱跑,不打闹,看见老师要主动问好。不说脏话,关心同学,也是道德的表现。小时,不懂的得这些事情,总是在楼道里大喊大叫,见到老师也不懂的打招呼,现在,不用说,知道了在学校里一样要讲文明,讲道德,懂礼貌。
在家庭里,要为家里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家人减轻一丝的负担。虽然事小,可也是道德的表现。父母让你去买一些东西时,不要抱怨,父母养你这么大,这点小事还能难倒你吗?古时,东汉江夏的地方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母亲去世。夏天怕父亲热,用扇子一遍遍的扇凉席;冬天怕父亲冷,自己先把被窝温热,再扶父亲上床。可见道德是中国很早以前的传统。
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记得是春天的一个晚上,我们一家正在吃饭,爸爸说:“这附近来了个皮影戏剧团,吃完饭我们一起去瞧瞧。“那时的我觉得十分新鲜,不知是啥样。我吃了几口饭便要去。路上我又蹦又跳,不一会儿,我和爸爸妈妈老远就听见锣鼓喧天,喝彩声吵作一团。演皮影戏的场地被里三屋外三层的观众包得严严实实,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只见那儿摆了一个一米高的木架子。框架上绷着一块半透明的驴皮,驴皮上武松把老虎摁在地上挥动着铁锤大的拳头向老虎头上猛击。大老虎咆哮起来,不住的扒着地下的\'什么东西。老虎一用劲翻身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武松,劲儿先泻了一半。武松随手拿起的哨棒,一阵乱打,老虎倒下了。接着又表演了《西游记》《哪吒闹海》《葫芦娃》……精彩绝伦,让人流连忘返。节目结束了,我还意犹未尽。我走到架子旁,发现了许多带木棒的图片,爸爸走过来说:“这是用牛皮做的,在上面做了彩绘,就立刻变得非常精致。”这皮影大部分是仿照人的关节制成的,让我越发喜欢皮影了。
皮影戏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层的文化内涵,我爱皮影戏。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四条文明的长河从悠远的历史向我们奔腾而来,三道水痕渐渐淡没或干枯,只剩一汪江水还打着旋儿,涌向更远的未来。然而,我们作为这条河孕育出的子孙,是否还坚守着她名为“文化”的江水,是否还保持着我们作为“龙的传人”的骄傲?
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能力传承我们的文化。民国政界名家吴国桢,于暮年在美国完成了《中国的文化》一书,虽然那时,他早已过了年少气盛的年龄,甚至身在异土,但他心在中华,还有着拯救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念,所以能够著成这本简单易懂,却又不失科学性与深刻道理的名作。可见,无论年龄与地位,无论家世如何或者身在何方,只有你有一颗热爱文化的心,都能将文化传承甚至发展下去。
坚守传统文化也是意义重大的。不仅要从个体努力,也要从政府,从国家,保护这一文明的领土不再受任何玷污。韩国,是申遗大国之一。零五年,在端午节申遗中,我国落败;后来,他们提交了“风水”的申遗书;现在,他们又将目光落在了“火炕”上。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披上了别国的外衣,成为他人的遗产。若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子孙回首,只能看见一片冠着其他名称的历史。文化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代表它千年历史的结晶。若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人民也将无法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归属。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保护传统文化,已是迫在眉睫的紧事。传承至今的工艺与习俗,都是千百年炼出的精华,无论失去哪个,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可弥补的巨大遗憾。现在,愈来愈多的人意识到了它们的重要性,也开始着手去保护。为学生开设讲座和课堂;给节日设立假期;通过网络为将失传的工艺寻找继承人……。我们应尽一切努力,去保护流传下来的文化!
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各种名号,或看似离我们十分遥远的专有名词;更是四大发明的伟大,是各种节日的丰富多彩,是四大文明古国无上的骄傲!这些文化,组成了我们的宏伟的历史,也造就了我们辉煌的今天。我们也应抱着感激的心情,去坚守我们珍贵的传统文化!
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发扬文化,愿每个中国人,都能为这传承的文化感到无尽的骄傲与自豪!
《汉字与传统,矢志不渝的根》
汉字,偏居人人所不及处,终有一日,汉字的幽灵,将且仅将在庸人心头回荡,却不屑悲悯叹息。
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会,预料之中地暴露出汉字书写的严重问题,有如虚假繁荣的当头一棒,让人们从被社会导向宣扬捧到的云雾里摔下,警醒,然后意识到当代文化的颓唐,荒芜。
汉字在中华文明中,从来领衔主演,策划着时代的发展。汉字,是野蛮与文化的边界,是左祍与开化的差别,由汉字开创的早起国家直接衍生出“天下共主”的思想,莫不赋予中华民族强烈的精神认同和整体意识,其后演变为唐宋的普世主义,中华民族精神依托汉字得以体现,舒展,最终使整个亚洲为其先进的文化,文明折服,让中国一时万国来朝。
纵览千年华夏文明史,汉字,是作为一个民族,一群拥有者同样经历,记忆,价值观的人所最珍重的内核与底蕴出现的,然而,反观今日,尚文化之风不似古之盛行,尽管科技的发展难辞其咎,但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淡漠冷淡,以及中国重理轻文的教育模式,无一不动摇着汉字的根基,动荡的十年,信仰伦理,公序良俗的沦丧,无一不导致着人心的浮躁,此消彼长之下,自然为外来文化造就了可乘之机,悠远宁静,恬淡自如的汉字,又怎么会有立身之地呢?然而古今对比之下,扪心自问,是从何时起,我们自己拔下了我们深深扎在这片土地上的根,使我们慢慢枯萎,成为一株无根的,枯黄的,垂老的,毫无灵气的野草?
可以说是千年间文化的积淀,时间的冲刷,在神州大地上孕育出无数闪耀的群星,积累出千年的时间,空间,积累出我大中华,然而,身为中国人,我们有理由坚信,能让我们在世界面前,引以为傲的,并非是科技,而是我们的文化底蕴,那是深浸在骨髓里,经时间发酵,可于一言一行间投射出一个人的品行修养的灵魂素养,这种人文情怀,绝不是任何尖端技术在一朝一夕间可模拟的,贪图多与快,却背弃了对自我行为道德的约束,或许会飞黄一时,但代价,却是整个民族的永久倒退。
每个汉字,都封存了多少尘封的历史,往事,回望书写大会,唯愿人人警觉自醒,倘若某日汉字消亡,中华民族定当不负在存。
评语:好一篇宏论!作者思考深入,鞭辟入里,深入文化内核,与民族之基,字里行间散发出浓郁的忧思情怀与爱国热忱,文章引题后细数汉字发展历史以饱蘸情感之笔抒写保护汉字与文化的意义价值,剖析弃掷汉字的危害与后果,引人深思,给人警醒。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