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是中国作家王小波最初发表于1996年第4期《东方》杂志的杂文,并于1997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后来又有很多出版社出版,最新出版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在该作品中倾注了其对中国民众命运的关注,以反讽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从一个轻松的角度来解构身边复杂的事态。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品学专业。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王小波无论为人,为文都颇有特立独行的意味,其作品别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被人们广泛阅读、关注、讨论并引发了一场持久不衰的王小波热。王小波荒诞不经的想象力和妙趣横生的叙述方式一定会赢得更多的会心的微笑。
王小波所著的《沉默的大多数》,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他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我们从王小波的长盛不衰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
正如王小波的一段话:“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小波先生便是这单调的、乏味的、压抑的.社会里令人眼前一亮的有趣的灵魂。
儿时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只被告诉这些都是金科玉律,笃行之而不思辩个中奥义,现在想来后悔不迭,倘若早些时候多点思考,也不至在很多时候即使心怀疑问,而不得不随波逐流了。对任何既定的事物公理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才能形成相对完整的价值体系,事物皆有两面性,多思多悟不盲从才能够形成独立的人格。
每个人都想活成自己,但时光流逝,却往往看到自己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哪一类人,或圆滑或虚伪,或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中的一员。可是,我相信也是我以为小波先生相信的是,这沉默的大多数人里是有没有呐喊出来的声音,这声音蕴含着独特的个性,蕴含着至高无上的品德,蕴含着利他的善意,只是因为不确定,因为惧怕权威和愚昧无知的恶意而被蒙上了一层灰罢了。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自述式的杂文,不如说是为那些彷徨着的,想要发声的那群人在呐喊,解决那些悬而不决的疑问,告诉他们,权威未必对,墨守成规的道义法则反而会戕害一个人的成长。扇醒了盲听盲信者,启迪了困惑下出入社会的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也重新给予我机会让我再去审视那些非人生经历以外塑造个人价值观的文字,相信时光推移,更多的人能以此书获得启迪,敢于发声勤于思辨,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真理不偏袒任何人。”我们常却以人数的多寡定正谬之判断。对于多数派,常抱以支持及跟从的态度。然对于少数派,我们一面站在舆论的制高点,嗤之以鼻,一面却又对其孤傲之态有莫名的向往。这也就造就了当下的少数派,有人心怀妙论却不敢表达,亦有人一派胡言而自视甚高。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的一席话如黄钟大吕,告诫少数者们,这个时代需要你们的发声,社会观念也只有在一次次的蜕壳重生中才能成长。欧洲形而上学终结于尼采“上帝已死”一声晴天霹雳般的宣告,暴秦的毁灭也由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拉开序幕 。若只因是少数而丧失了发表观点的勇气,又何来蕾切尔在《寂静的春天》中发人深省的呼吁,何来马寅初先生“言人之所不能言”的伟大胸襟?
然而,这个时代的少数者早已不是弱势群体。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谈到,“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话没有说出来,很多人认为他们不存在或很遥远”。但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人只要有勇气,便能够做到让自己的观点为众人所知。当下社会对少数派观点的宽容反而成为部分人的.挡箭牌。他们居高临下,凭着所谓的“鄙视链”引发了激烈的站队撕辩,有如在和谐的网络中埋下一颗深水炸弹。
西·史密斯曾说过:“抱有偏见的人乐于受到公众的嘲弄,因为他会因此而认为自己成了一位殉道者。”这正是部分持偏激观点的少数派的真实写照。在“回声屋效应”之下,人们往往获取着自己想要的声音,偏激者能在网络中找到大量的同类,又如何会接受他人理性的建议? 这便需要少数派有反思的自觉,宽容对待他人的观点,当是双方都应谨记于心的。“我们固然反对多数因为是多数就压制少数,我们也不承认少数因为少数就有鄙视他人的权利。”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布林格在演讲中发表过一席话:“寻求真理是生活和社会的最终目的。为了达成此目的,需要在思想上拥有非凡的宽容以及自我怀疑的能力。”对于少数者而言,勇气与自省的自觉当是必不可少的品质。
作者认为,有一种弱势群体,叫作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之所以弱势,是因为他们说不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在被迫上缴话语税。
我初看这个题目,想到的是英语或语文课上需要有人举手发言时,全班都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读过作者的诠释,才发现我这个例子举的不好,毕竟我们是因不想说不想说的话而沉默的,不过不幸被点名的人确实在缴话语税。
所以说,我本人其实很少真正地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或者身在其中而不知,但是对于缴税这类事情经历的太多了。作者坦言中学只上过一年,因此情有可原,若是让我把话语税推而广之,别的不提,一定要狠狠提一下“写作业”税。
其实,沉默之意,不仅在于语言,更在于行动,真正沉默的大多数不仅说不出想说的话,也做不了想做的事;而缴税之意,则是被迫做不想做的事。看得出来,如果一个人既沉默又缴税,那么他的生活就颠倒了,作者总是提到的便是这些人。我想我比他们好些,不必沉默,但还是有很多税要缴的,五十步笑百步吧。
要是总去做违心的事,据作者从弗洛伊德那里听来的,人们会变成受虐狂,转而去爱这些违心的事。我很怀疑,我们写作业方面是不是受虐狂。就我个人而言,若是我一天不写作业就会觉得自己很空虚。尽管我不是这样,但我相信有很多受虐狂是会对刘浩轩、黄子明之流咬牙切齿的。
作者最担心的,是有一种思想成为每个人必须遵守的道德体系,进而被人利用,成为恶毒的武器。这是一个思想上的统一化,作者最为痛恨,对于古代、近代与现代的各种道德体系,作者见一个批一个,甚是精彩。作者推崇的是“须知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这里,我便有一个疑惑:如果参差多太也包含***人越货、坑蒙拐骗,它还能是幸福本源吗?我猜有人会回答我参差多态与混沌无序是有区别的,那么我很想知道区别在哪里。
作者还发现,有人能把一种思想转化成为工具,甚是无耻,而且危害无穷,我不仅有体会,甚至有些心得,你瞧,我不也拿王小波的话作掩护,替不写作业找借口嘛。正确理解一个思想很难,误解却经常发生,而刻意曲解以求为我所用则是再容易不过了。
《沉默的大多数》是收录王小波杂文最全的一本。我个人比较喜欢他的杂文,作为一个自由人文主义者,王小波终其一生思考并快乐着。
王小波说: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但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开口是银,沉默是金。一种文化之内,往往有一种交流信息的独特方式,甚至是特有的语言,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文化可以传播等等。”
王小波的杂文别具特色,自成一体。幽默的笔调,使得文章妙趣横生,捧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思索。品读时,你能体会到阅读的快感和思维的乐趣。如《椰子树与平等》、《卡拉OK与驴鸣镇》、《驴和人的新寓言》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都是异常幽默犀利的好文章。椰子树与平等;卡拉OK与驴鸣镇,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被他拉到一起,说出了特别的味道,有点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如在《驴和人的新寓言》一文中,他从驴的角度去谈父子与路人的行为,说他要替受罪的驴说话,当翻译义不容辞。文中驴被老子和儿子四脚抬起的时候叫喊,“我得罪谁了,你们这么捏咕我!”得出了这篇新寓言的寓意是:“闭上你的臭嘴,让别人走路”,与原来寓言的寓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大相径庭,但同样意味深长。而且,在论述的过程中,幽默诙谐之处信手拈来。许多口语的使用,让文章更为生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大大加强了文章的穿透力和说服力。
王小波说,选择沉默的人应该是有什么隐衷或者干脆是因为对语言产生了厌恶感。
我并非如此,只是觉得在被这个社会同化着。年小时口没遮拦别人还可以不予计较,因为把你看做孩子。等有一天真正走进了社会,这种特权就自动被剥夺了。说话不小心?很好,请自己承担祸从口出的后果。于是我们终于变得沉默,同时年少时的锋芒毕露、棱棱角角也就被慢慢磨圆了。当然沉默只属于成年人,小孩子们是不屑于此的,他们总是天真可爱的,有话要说时,完全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心中想说的话,不一次说尽是绝不会罢休的。我真是羡慕孩子们的执着,也希望自己能够再回到童年时代,不是为了逃避现实,只是因为我对那时的真实有着一种特殊的怀念,那时的我是不沉默的。
我很喜欢王小波,调侃、睿智,在玩笑中说着智慧和讽刺,这是一种洒脱和无奈。《沉默的大多数》很不错,王小波是比较深切体会什么是自由的并且努力过着一种内心自由的生活,可以说他很有观察力也很诙谐。作文
最近,经他人推荐我阅读了《沉默的大多数》,每一次都是拿起了放不下,放下了心里又有连丝的默默感。
在仔细阅读王小波写的《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书中的文字给我清澈的顿悟感和沉默的镇定。这种力量是一种站在生活之上的明确和感悟,我会在读到某段某句文字时突然激动——原来这就是我,我的人性,我的感受,我的理想和信念。他在书中一直强调智慧,知识,尊严,生活智慧永远指向虚无之境,从虚无中产生出知识和美;而不是死死盯住现时现事和现在的人。
知识本身是多么的诱人。学习本身就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在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学习科学知识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
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做出了乐趣,再去管别人。现在也是这样,先是好好地求学,当了知名理论家或批评家,再去匡正世道人心。当然,这是做人的诀窍。做个知识分子,似乎稍嫌不够;除了把世道人心匡得正正的,还该干点别的。由这样的模式,自然会产生一种学堂式的气氛,先是求学,受教,攒到了一定程度,就来教别人。如此一种学堂开办数千年来,总是同一些知识在其中循环,并未产生一种面向未来,超越人类的文化。
我个人以为,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但我还想指出,到岁数了,过正常人的生活,还是好的。否则把不是生活的事叫做"生活”,这是在巧言掩饰。
我们现在经历的时代很浮躁,越来越缺少沉得住气的智慧与理智,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也已早早得开始腐化学生的灵魂。我们外强中干,以为华丽个性的衣饰可以裹住脆弱的内心,于是穿着奇装异服,表情冷漠。内心又常常空洞肤浅,在虚无的网络中寻找虚无的知己,在现实的社会中面对封闭的自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