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位临长江南边一座不太高的小山上,依山耸立着一排排整齐的教学楼,在教学楼后面紧挨着一座小山,看上去,比教学楼就矮那么一点点,有幸坐在靠近教室窗边上课,每天都可直观亲切感受到小生灵喜怒哀乐,教室窗外看似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包,但当你身临其景现实感受一番后,你会异常兴奋的发现,这就是虫子们的后花圆。每每到了晚上,正值学生晚自习时,那些漂亮的,艳丽的,狡猾的,调皮的,可爱的虫子们便不约而同的从后山上出发,有的爬的稳稳当当;有的嫌太慢,展翅飞起来;还有恐高的,一蹦一蹦的也赶来了,来陪伴这些浸泡在书山题海苦读中的学生。有的人惧怕它们,便紧闭纱窗,任那些虫儿在纱窗外趴着苦苦期盼;有的人却不顾这些,忍不住打开门窗,让虫子们与学生共享光明。于是乎,教室里便呈现一派美丽迷人的风景线:纱窗上,灰蛾扮作雪花粘在上面,草蛉给人的视野带来一丝绿色,肥肥的蜘蛛织起网来,想捞点油水,看它那笨拙的身手,不觉得好笑起来。有几只漂亮的凤蝶会时不时的飞进来,饶着灯翩翩起舞,吸引不少关注的眼球;油油的蛐蛐儿会钻进角落里时不时的演奏两段经典名曲;骷髅会在你不注意时从你耳边掠过,停在你正奋笔疾书的笔上或纸上,若无其事的理理胡须,抖抖翅膀,待你要教训教训它时,它却一弹,跳开了;还有那头黑胸黄的小甲虫可厉害,在你身上爬过之处,便有一种火辣辣的感觉从手臂传遍全身......
这些生灵是后山派来的使者,使寒窗下苦读的学生在不自觉之中感受一丝大自然的慰藉,使人们不得不对后山的另一面产生好奇,真想瞧瞧,在山的另一头,定会有什么宝贝。假如人有来生,不仿试着做一条可爱的虫儿,趁着夜,顺着光,从这后山上出发,去看看当年陪读同学们的真实情景,想必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吧。看来,后花圆这番景遇和情怀注定是终生难忘的。
“要发考试卷了,要发考试卷了”。班长大声喊:“第一节就要发考试卷子了。”班长刚说完话,我的心就碰碰碰的跳着,心想:呀!如果第二单元我考的不理想,那该怎么向妈妈交代,哎!
上课了,老师把卷子发了下来,发了好长时间才发到我。我先看了一下分数,啊!才考了68分,考得太差了,吕老师说:“这次考得太差了,最差的才是30多分,90分以上的才7、8个。”
吕老师先让我们看看自己错到哪了,会的订正一下,如果有不会的老师给我们讲一讲。
老师开始讲了,同学们认真的听着,我却想着:下次我一定考一个好成绩,让爸爸妈妈开心。放学回家,妈妈对我说:“这会考得不好,下次一定要努力。”
考试是对每一阶段的测验,有一句话说得好: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注定失败。也就是说不管下次考得好还是不好,但是我努力了,我也就成功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