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爸爸的自行车载着我风里来,雨里去。那时的我很稚嫩,爸爸很胖。我坐在后面,总爱与爸爸争夺座垫与后座之间的空间。我叫着嚷着,爸爸憨憨地笑着,不时发出好像很吃力的声音。最后,赢的总是我。我总把头高高昂起,常胜将军一般威风凛凛。还不忘守住阵地,用手抓着本属于爸爸的座垫后端。殊不知,爸爸肥胖的身躯占有的空间却是那么那么少。
幼稚的我不知是爸爸让着我,总以为爸爸不如自己。于是我更加过分了,爸爸有时甚至站着骑车
后来,爸爸病了,那么虚弱,那么瘦!站在他的病床边,我忽地似乎懂了什么。往日的碎片冲撞着我的思想。我看到了,看到一位胖爸爸努力让给车后的小女儿更多空间。
爸爸终于康复了。我,那个曾经不懂事的女儿再次坐在他的自行车上,我看见他的背,那么瘦。他的身体习惯性地朝前坐着。爸爸,你还在让给女儿更多的空间吗?
晚风吹来,吹湿了我的眼眸。我好想,给爸爸让出地方。可是他早已不需要了——他那么瘦。我的想法,太迟太迟了!
但是,我还是轻轻对爸爸说了一句:爸,后面位置大,朝后坐点吧。我看见爸爸笑了,也许在这一刻,他明白了:女儿正在用一颗读懂父爱的心为他让出空间。
图书馆是可以得到很多知识的地方,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书更是多如牛毛,每本书都很好看,我会找一个下课时间跟我的好朋友一起去借书、还书。看书时,好像跟有学问的人说话似的。俗话说:“读遍全部的好书,有如和许多贤人谈话。”读很多书,自然而然会使你出口成章。
学校图书馆里不能大吼大叫,会扰乱别人看书,在图书馆不但可以看书,还可以看影片、说故事呢!我只要一打开书,彷彿进入了书中世界,沉浸在书香里,这种感觉真好,可以有益于我的心灵。俗话说:“读书有益于心,运动有益于体。”图书馆好像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例如:愚昧无知的人,阅读好书可以变聪明。我查资料 时,如果没有电脑,可以到图书馆找答案。我觉得学校最棒的地方是图书馆,可以提供知识、欣赏影片和阅读英文书,我要找时间借更多的'书;学校外面图书馆的书 也很好看,让我爱不释手,知识可以充实我们自己,俗话说:“用珠宝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知识是最好的朋友。
假日时,我常常去附近的图书馆,星期一到星期五则是去学校的图书馆,得到的知识可不少,每天一直学和问,知识不停的来,俗话说:“有了学问便有知识,有了知识便有方法。” 图书馆收集了不计其数的书,我阅读量很多,也增加我的写作能力,如果大家也很喜欢去图书馆,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学问的,我们要常去图书馆,对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好处。
泰戈尔写过一段话,意思是说:一个富翁的富并不表现在他的堆满货物的仓库和一本万利的经营上,而是表现在他能够买下广大空间来布置庭院和花园,能够给自己留下大量时间来休闲。同样,心灵中拥有开阔的空间也是最重要的,如此才会有思想的自由。接着,泰戈尔举例说,穷人和悲惨的人的心灵空间完全被日常生活的忧虑和身体的痛苦占据了,所以不可能有思想的自由。我想补充指出的是,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类例证,就是忙人。
凡心灵空间的被占据,往往是出于逼迫。如果说穷人和悲惨的人是受了贫穷和苦难的逼迫,那么,忙人则是受了名利和责任的逼迫。名利也是一种贫穷,欲壑难填的痛苦同样具有匮乏的特征,而名利场上的角逐同样充满生存斗争式的焦虑。至于说到责任,可分三种情形,一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另当别论,二是为了名利而承担的,可以归结为名利,三是既非内心自觉,又非贪图名利,完全是职务或客观情势所强加的,那就与苦难相差无几了。所以,一个忙人很可能是一个心灵上的穷人和悲惨的人。
这里我还要说一说那种出自内在责任的忙碌,因为我常常认为我的忙碌属于这一种。一个人真正喜欢一种事业,他的身心完全被这种事业占据了,能不能说他也没有了心灵的自由空间呢?这首先要看在从事这种事业的时候,他是否真正感觉到了创造的'快乐。譬如说写作,写作诚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但必定伴随着创造的快乐,如果没有,就有理由怀疑它是否蜕变成了一种强迫性的事务,乃至一种功利性的劳作。当一个人以写作为职业的时候,这样的蜕变是很容易发生的。心灵的自由空间是一个快乐的领域,其中包括创造的快乐,阅读的快乐,欣赏大自然和艺术的快乐,情感体验的快乐,无所事事地休闲和遐想和快乐,等等。所有这些快乐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共生互通的。所以,如果一个人永远只是埋头于写作,不再有工夫和心思享受别的快乐,他的创造的快乐和心灵的自由也是大可怀疑的。
我的这番思考是对我自己的一个警告,同时也是对所有自愿的忙人的一个提醒。我想说的是,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惟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如果没有这个空间,你永远忙碌,你的心灵永远被与事业相关的各种事业所充塞,那么,不管你在事业上取得了怎样的外在成功,你都只是损耗了你的生命而没有品尝到它的果实。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